CN219462339U -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 Google Patents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2339U
CN219462339U CN202320177439.6U CN202320177439U CN219462339U CN 219462339 U CN219462339 U CN 219462339U CN 202320177439 U CN202320177439 U CN 202320177439U CN 219462339 U CN219462339 U CN 219462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uch
cover
magnetic attraction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74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利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74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2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2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2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一种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其中,眼袋护理组件用于安装于眼罩的佩戴主体,眼袋护理组件包括壳体和光疗部件;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壁至少部分透光设置,以形成第一透光区;光疗部件设于安装腔,光疗部件发出的光从第一透光区透出并用于照射于眼袋。如此设置,有便于将模块化设置的眼袋护理组件搭载于眼罩的佩戴主体上,进而便于使用该眼袋护理组件对用户的眼袋进行护理。

Description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部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眼罩大部分是用来对用户的眼部进行遮光,还有一部分眼罩搭载有热敷装置、磁疗装置、按摩振子、光疗装置等理疗件,以对用户的眼周进行护理。
现有的眼罩搭载的光疗装置通常由多个理疗光源形成,多个理疗光源需要依次固定安装于眼罩上,这就导致多个理疗光源的安装和拆卸比较耗费时间,进而影响到眼罩的组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旨在将眼袋护理组件模块化设置,以便于搭载于眼罩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眼袋护理组件,眼袋护理组件用于安装于眼罩的佩戴主体,眼袋护理组件包括壳体和光疗部件;其中,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壁至少部分透光设置,以形成第一透光区;光疗部件设于安装腔,光疗部件发出的光从第一透光区透出并用于照射于眼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安装座和盖体,安装座与盖体可拆卸连接,安装座与盖体围设形成安装腔,第一透光区设于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外周设置有连接凸部,连接凸部沿盖体靠近安装座的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安装座朝向盖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通孔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凸部背对安装座的表面凹设有装配槽,通孔开设于装配槽的槽底;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安装于装配槽内并遮盖连接件,第一磁吸件用于与磁吸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邻近盖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凸柱,连接凸柱穿设眼罩的佩戴主体与盖体抵接,安装座和盖体之间形成夹持间隙,以夹持眼罩的佩戴主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凸柱朝向连接凸部的表面设有连接孔,连接凸柱与通孔边缘抵接;和/或,连接凸部朝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齿,多个固定齿间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沿远离盖体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装配孔,眼袋护理组件包括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与装配孔配合,电连接件与光疗部件电连接,电连接件还用以与外部器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背对盖体的一侧凸设有环形插接部,环形插接部还环绕装配孔设置,环形插接部用以与外部器件插接配合;和/或
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安装于安装座背对盖体的一侧,第二磁吸件环绕装配孔设置,第二磁吸件用于与磁吸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三磁吸件,第三磁吸件设于安装座背对盖体的一侧,第三磁吸件用于磁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有两第一透光区,第一透光区的数量为两个,以分别对应左眼袋和右眼袋,光疗部件发出的光用于从所述两个第一透光区透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生理参数检测件,生理参数检测件安装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腔壁设有第二透光区,生理参数检测件发出的检测光可透过第二透光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生理参数检测件包括电路板、检测光发射器以及检测光接收器,检测光发射器和检测光接收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检测光发射器与第二透光区的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其中,0mm<D≤1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安装座和盖体,盖体包括围边和盖帽部,盖帽部位于围边远离安装座的一侧,第一透光区设于围边,第二透光区设于盖帽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朝向盖帽部的表面凸设有支撑部;
光疗部件包括护理光源和主控板,主控板设于支撑部远离安装座的一端,护理光源与主控板连接,护理光源位于主控板朝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护理光源对应第一透光区设置;
生理参数检测件包括电路板、检测光发射器以及检测光接收器,电路板设于支撑部远离安装座的一端,检测光发射器和检测光接收器均位于电路板朝向盖帽部的一侧,检测光发射器和检测光接收器均对应第二透光区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围边贯穿设置有第一开口,盖帽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盖体还包括透光件,透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第一透光部用于封盖第一开口,以形成第一透光区,第二透光部用于封盖第二开口,以形成第二透光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围边、盖帽部以及透光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罩,眼罩包括佩戴主体、电源控制组件以及眼袋护理组件,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佩戴主体,电源控制组件与眼袋护理组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佩戴主体包括外罩以及内胆,外罩具有相背设置的近肤壁和背肤壁,近肤壁和背肤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内胆安装于容纳腔内;
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内胆,壳体邻近近肤壁的位置设有第一透光区,近肤壁设置有通光区域,通光区域与第一透光区对应设置;和/或,
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内胆,壳体邻近近肤壁的位置设有第一磁吸件,近肤壁对应设置有第四磁吸件,第一磁吸件与第四磁吸件磁性吸附;和/或,
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内胆,壳体邻近背肤壁的位置设有第三磁吸件,背肤壁对应设置有第五磁吸件,第三磁吸件与第五磁吸件磁性吸附;和/或,
眼袋护理组件包括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与光疗部件电连接,电连接件显露于壳体邻近背肤壁的一侧,背肤壁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供电连接件显露,电源控制组件与电连接件可拆卸电连接,电源控制组件还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罩设有与外罩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口,安装口设有开闭件,开闭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眼袋护理组件包括壳体和光疗部件,壳体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壁至少部分透光设置,形成第一透光区,光疗部件设于安装腔内,光疗部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透光区照射于眼袋,如此设置,有便于将模块化设置的眼袋护理组件搭载于眼罩的佩戴主体上,进而便于使用该眼袋护理组件对用户的眼袋进行护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眼袋护理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眼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盖体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安装座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安装座、第二磁吸件、第三磁吸件以及电连接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眼袋护理组件另一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盖体上的第二透光区、电路板以及检测光发射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盖体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0为图2中外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内胆和眼袋护理组件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内胆和眼袋护理组件的组装后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眼袋护理组件100,该眼袋护理组件100装配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该眼袋护理组件100包括壳体110和光疗部件120,该壳体110用于安装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该光疗部件120安装于壳体110,该光疗部件120上电后可对用户眼袋进行护理。其中,光疗部件120可以用于发出红光、蓝光、红蓝光中的至少一者,此外,其还可以发出其他颜色的光。蓝光主要可以起到镇定肌肤和收细毛孔等作用。红光主要起到使肌肤富有弹性和祛眼袋等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3,该壳体110的形状有很多种,该壳体110可以呈规则形状设置,该壳体110可以呈不规则形状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较佳地,该壳体110呈规则形状设置,例如该壳体110呈圆柱状、圆盘状、半球状或者其他形状设置,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壳体110的生产制造,另一方面还确保了眼袋护理组件100的外观更美观。
该壳体110内设置有安装腔110a,该安装腔110a的腔壁轮廓形状有多种,该安装腔110a的腔壁轮廓形状可以呈圆柱状设置,该安装腔110a的腔壁轮廓形状呈方体状设置,该安装腔110a的腔壁轮廓形状还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在此对安装腔110a的腔壁轮廓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
该安装腔110a的腔壁设有第一透光区110b,第一透光区110b的形成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透光区110b可以由开设于安装腔110a的腔壁上的孔结构形成,再如安装腔110a的腔壁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第一透光区110b由安装腔110a透光的腔壁形成,在此对第一透光区110b的形成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
光疗部件120安装于安装腔110a内,光疗部件120固定于安装腔110a内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光疗部件120可以通过螺钉锁紧于安装腔110a内;再如,光疗部件120通过卡扣扣接于安装腔110a内;又如光疗部件120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于安装腔110a内,在此对光疗部件120的固定方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于该眼袋护理组件100模块化设置,这样就有便于将眼袋护理组件100装配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上,用户佩戴搭载有眼袋护理组件100的眼罩1000时,眼袋护理组件100的壳体110上的第一透光区110b此时位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的近肤侧(邻近用户皮肤的一侧),光疗部件120上电后发出的光束穿过第一透光区110b并照射用户的眼袋处时,从而对用户的眼袋进行护理,例如,光疗部件120发出的光束可以加速用户眼袋周围的血液流通,从而达到护理以及淡化眼袋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眼袋护理组件100可以单独对一个眼袋进行护理,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可以同时对两个眼袋进行护理。请参阅图3,该眼袋护理组件100通常设置为能够同时对两个眼袋进行护理,具体的,壳体110上设置有两第一透光区110b,两第一透光区110b中的一个第一透光区110b对应人体左眼袋设置,两第一透光区110b中的一个第一透光区110b对应人体右眼袋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光疗部件120发出的光束可以通过两个第一透光区110b对人体左眼袋和右眼袋同时进行护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该壳体110的结构种类繁多,该壳体110可以由两个结构件组成,该壳体110也可以由三个甚至三个以上的结构件组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该壳体110由两个结构件组成,具体的,该壳体110包括安装座111和盖体112,安装座111和盖体112连接并围设形成安装腔110a,第一透光区110b设置于盖体112上。
该安装座111与盖体112可以是固定连接,即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铆钉铆接以及其他方式固定连接,该安装座111与盖体112之间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即安装座111与盖体11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扣接配合,安装座111与盖体112之间可以同构磁吸组件磁吸连接,安装座111与盖体112之间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较佳地,安装座111与盖体11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盖体112的外周设置有连接凸部1121,该连接凸部1121贯穿设置有通孔1122,该安装座111朝向盖体1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1111,该通孔1122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1111连接,该连接件可以是螺钉、螺栓等结构,如此设置,既可以保证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之间连接牢固,同时还方便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之间的拆卸。
进一步地,连接凸部1121背对安装座111的表面凹设有装配槽1123,通孔1122开设于装配槽1123的槽底,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一磁吸件130,第一磁吸件130安装于装配槽1123内,第一磁吸件130还遮盖连接件设置,第一磁吸件130用于与磁吸结构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130将连接件遮盖,这样就使得盖体112的外观平整美观,同时第一磁吸件130还可以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上的磁吸结构磁吸连接,这样还便于眼袋护理组件100的定位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磁吸件130可以是具有磁性吸附的磁铁,第一磁吸件130也可以是能够被磁铁磁性吸附的铁片,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一磁吸件130与装配槽112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第一磁吸件130可以嵌设于装配槽1123内,第一磁吸件130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于装配槽1123内,第一磁吸件13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该安装座111邻近盖体1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凸柱1112,该连接凸柱1112朝盖体112延伸设置,该连接凸柱1112与盖体112抵接,以使得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之间形成夹持间隙110c,该夹持间隙110c用于夹持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
需要说明的是,该安装座111上同时设置有连接孔1111和连接凸柱1112时,连接孔1111和连接凸柱1112可以间隔设置,连接孔1111还可以设置于连接凸柱1112朝向连接凸部1121的表面,该连接孔1111凹设于连接凸柱1112朝向连接凸部1121的表面,该连接凸柱1112与连接凸部1121抵接时,连接凸柱1112与通孔1122的边缘抵接,连接孔1111与通孔1122对位设置,如此设置,还可避免连接件从连接凸部1121和安装座111之间显露出。
当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仅由外罩210形成时,外罩210贯穿设置有让位孔,安装座111和盖体112分设于外罩210的两相对侧,连接凸柱1112穿过让位孔与盖体112抵接,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一同夹持外罩210,从而实现了壳体110与佩戴主体200的固定连接。
当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时,内胆220是安装于外罩210内部的,此时壳体110可与内胆220固定连接,即内胆220贯穿设置有让位孔,安装座111和盖体112分设于内胆220的两相对侧,连接凸柱1112穿过让位孔与盖体112抵接,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一同夹持内胆220,从而实现了壳体110与内胆220的固定连接,内胆220再装配至外罩210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座111和盖体112分设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的两相对侧,一方面方便将眼罩1000护理模组安装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上,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眼袋护理组件100在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的近肤侧的厚度过厚,进而导致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无法与用户皮肤贴合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该连接凸部1121朝向安装座1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齿1124,多个固定齿1124间隔排布,该连接凸部1121沿着盖体112的周向延伸并呈环形设置时,多个固定齿1124沿着连接凸部11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固定齿1124作用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这就使得安装座111和盖体112可以将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夹持的更加牢固,同时还确保了安装座111和盖体112不易相对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转动或者产生位移。
应当说的是,该光疗部件120通常需要与外部器件(如电源、控制器等)电连接,鉴于此,请参阅图1和图5以及图6,该安装座111沿远离盖体112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装配孔1113,该眼袋护理组件100包括电连接件140,该电连接件140可以是PIN针,该电连接件140还可以是USB接头,该连接件还可以是其他电子元器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该电连接件140与装配孔1113配合,该电连接件140与光疗部件120电连接,该电连接件140还用以与外部器件电连接,如此设置,有便于光疗部件120与外部器件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安装座111背对盖体112的一侧凸设有环形插接部1114,该环形插接部1114还环绕装配孔1113设置,该环形插接部1114的内壁轮廓可以呈圆形设置,该环形插接部1114的内壁轮廓也可以呈椭圆形设置,该环形插接部1114的内壁轮廓还可以呈方形设置,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该环形插接部1114用以与外部器件插接配合,如此设置,确保了外部器件与环形插接部1114之间配合的更加牢固,进而保证了电连接件140始终与外部器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二磁吸件150,第二磁吸件150可以是具有磁性吸附的磁铁,第二磁吸件150也可以是能够被磁铁磁性吸附的铁片,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二磁吸件150安装于安装座111背对盖体112的一侧,第二磁吸件150环绕装配孔1113设置,第二磁吸件150用于磁吸配合,即第二磁吸件150用以与外部器件上的磁吸件磁吸连接,从而使得外部器件与电连接件140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座111同时设置有环形插接部1114和第二磁吸件150时,此时,第二磁吸件150可以设置于环形插接部1114的内侧,第二磁吸件150用以与外部器件磁吸连接,环形插接部1114与外部器件插接配合,如此使得外部器件与安装座111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从而使得外部器件与电连接件140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为了方便眼袋护理组件100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三磁吸件160,第三磁吸件160可以是具有磁性吸附的磁铁,第三磁吸件160也可以是能够被磁铁磁性吸附的铁片,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三磁吸件160设于安装座111背对盖体112的一侧,该第三磁吸件160可以环绕环形插接部1114的外周设置,该第三磁吸件160用于磁吸配合,如此设置,有便于眼袋护理组件100定位安装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上。
基于眼罩1000的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时,同时盖体112的连接凸部1121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30,安装座111背对盖体1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吸件160时,盖体112和安装座111分设于内胆220的两相对侧,盖体112和安装座111夹持内胆220,盖体112和安装座11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外罩210上可以设置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130以及第三磁吸件160磁吸配合,如此,有便于眼袋护理组件100与外罩21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避免了眼袋护理组件100相对外罩210移动,这样还便于盖体112上的第一透光区110b以及安装座111上的电连接件140从外罩210上显露出。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包括生理参数检测件170,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安装于安装腔110a内,安装腔110a的腔壁设有第二透光区110d,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发出的检测光可透过第二透光区110d照射于人体额头,生理参数检测件170还可接收被人体额头反射的检测光。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眼袋护理组件100对人体的生理参数进行检测,进而可以通过人体的生理参数来确定用户当前的身体状况或者睡眠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该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可以检测用户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参数以及其他的生理参数,该生理参数检测件170与眼罩1000的控制模块电连接,眼罩1000的控制模块接收到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发送的检测信号后,即可判断用户当前的睡眠状况,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眼罩1000其他有助于用户睡眠的模块工作,以使得用户可以更好的进入深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该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包括电路板171、检测光发射器172以及检测光接收器173,电路板171安装于安装腔110a内,检测光发射器172和检测光接收器173均与电路板171电连接,检测光发射器172用于发射检测光,检测光发射器172发出的光可以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照射于人体额头,被人体额头反射回来的检测光可以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进入到安装腔110a内,同时被检测光接收器173接收,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光发射器172与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影响着检测光的传播,同时也影响着检测光接收器173接收检测光的灵敏度,较佳地,检测光发射器172与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0mm<D≤18mm。
即,检测光发射器172与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以及其他位于0mm<D≤18mm之间的数值,如此设置,一方面保证了检测光发射器172发射出的检测光尽可能的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照射于人体的额头,另一方面还确保了被人体额头反射回来的检测光尽可能的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并被检测光接收器173接收到,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可以是凸型弧面、凹型弧面、平面以及其他形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考虑到人体额头通常比较平整,因此,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面可以呈平面设置,如此设置,确保了第二透光区110d可以与人体额头相互贴合,从而避免了第二透光区110d的外表面与人体额头之间存在间隙,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光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检测光发射器172发出的检测光需要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照射到人体额头,该光疗部件120发出的光需要从第一透光区110b穿过并照射于人体眼袋,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该壳体110包括安装座111和盖体112,该盖体112盖设于安装座111上,以与安装座111围设形成安装腔110a,盖体112具有围边1125和盖帽部1126,盖帽部1126位于围边1125远离安装座111的一侧,第一透光区110b设于围边1125,第二透光区110d设于盖帽部1126。
当眼袋护理组件100装配至眼罩1000上时,盖体112的盖帽部1126外露于眼罩1000的亲肤侧的,以使得第二透光区110d外露于眼罩1000的亲肤侧,这样便于第二透光区110d与人体额头接触,盖体112的围边1125设置有第一透光区110b的位置也是从眼罩1000的亲肤侧外露,如此设置,一方面确保了光疗部件120和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发出的光互不干扰,另一方面还有便于光疗部件120发出的理疗光照射人体的眼袋、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发出的检测光照射于人体额头。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5以及图7,该安装座111朝向盖帽部1126的表面凸设有支撑部1115,该光疗部件120包括护理光源121和主控板122,该主控板122的与支撑部1115连接,该护理光源121与主控板122连接,该护理光源121位于主控板122朝向安装座111的一侧设置,该护理光源121可以固定于主控板122上,或者,护理光源121可以与主控板122间隔设置,只要保证该护理光源121对应第一透光区110b设置即可。
该生理参数检测件170包括电路板171、检测光发射器172以及检测光接收器173,该电路板171与支撑部1115连接,检测光发射器172以及检测光接收器173均与电路板171电连接,检测光发射器172以及检测光接收器173均位于电路板171朝向盖帽部1126的一侧,检测光发射器172发出的检测光可穿过第二透光区110d,检测光接收器173用于接收被反射至安装腔110a内的检测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光疗部件120的主控板122和生理参数检测件170的电路板171可以集成设置,即可以使用一个主板将光疗部件120的主控板122和生理参数检测件170的电路板171集成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眼袋护理组件100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也便于眼袋护理组件100的组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该围边1125贯穿设置有第一开口1125a,该盖帽部1126贯穿设置有第二开口1126a,该盖体112还包括透光件1127,该透光件1127包括第一透光部1127a以及与第一透光部1127a连接的第二透光部1127b,该第一透光部1127a用于封盖第一开口1125a,以形成第一透光区110b,该第二透光部1127b用于封盖第二开口1126a,以形成第二透光区110d。
需要说明的是,该盖体112的形成方式有很多种,该盖体112可以有多个结构件拼接形成,该盖体112还可以通过双色注塑成型,该盖体11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形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盖体112采用双色注塑成型,该盖体112的围边1125和盖帽部1126采用非透光材料,具体地,围边1125、盖帽部1126以及透光件1127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形成,该透光件1127的第一透光部1127a和第二透光部1127b采用透光材料,如此设置,有便于盖体112的生产制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罩1000,请参阅2,该眼罩1000包括佩戴主体200、电源控制组件300以及眼袋护理组件100,该眼袋护理组件100安装于佩戴主体200,该电源控制组件300与眼袋护理组件100电连接,该眼袋护理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眼罩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该佩戴主体200可以由外罩210形成,该佩戴主体200也可以由外罩210和内胆220形成,该佩戴主体200还可以由外罩210、内胆220以及其他结构件一同形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2,该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该外罩210具有相背设置的近肤壁211和背肤壁212,该近肤壁211和背肤壁21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210a,内胆220安装于容纳腔210a内。
基于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的实施例,此时,该眼袋护理模块可以安装于内胆220上,该壳体110邻近近肤壁211的位置设有第一透光区110b,该近肤壁211设置有通光区域211a,该通光区域211a与第一透光区110b对应设置,该通光区域211a可以是孔结构,该通光区域211a也可以由透光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基于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的实施例,考虑到眼袋护理模块安装于内胆220上时,内胆220是直接置于外罩210的容纳腔210a内,同时眼袋护理模块与外罩210是间隔设置的,这就使得眼袋护理模块容易产生位移,鉴于此,该壳体110邻近近肤壁211的位置设有第一磁吸件130,该近肤壁211对应设置有第四磁吸件(未图示),第四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130磁性吸附,和/或,该壳体110邻近背肤壁212的位置设有第三磁吸件160,背肤壁212对应设置有第五磁吸件(未图示),第五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160磁性吸附。如此设置,有便于眼袋护理模块的固定,同时还有便于内胆220的固定。
基于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的实施例,该眼袋护理组件100还包括电连接件140,该电连接件140与光疗部件120电连接,电连接件140显露于壳体110邻近背肤壁212的一侧,背肤壁212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供电连接件140显露,电源控制组件300与电连接件140可拆卸电连接,电源控制组件300还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
基于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的实施例,该电源控制组件300与电连接件14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两者可以是插接配合,两者还可以是磁吸配合,两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电连接,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电源控制组件300还与壳体110的连接方式也有很多种,两者可以是插接配合,两者也可以是磁吸配合,两者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佩戴主体200包括外罩210和内胆220的技术方案,该眼罩1000可以同时包含上述四个技术方案,该眼罩1000也可以包括上述四个技术方案中的三个或者两个,该眼罩1000还可以仅包括四个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个,在此对于该眼罩1000具体包含几个技术方案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眼袋护理组件100和内胆220的拆装,该外罩210设有与外罩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口210b,具体地,该外罩210设有与容纳腔210a连通的安装口210b,该安装口210b设置有开闭件,该开闭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安装口210b,该开闭件可以是拉链、按扣、磁吸扣、魔术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开闭件的设置,有便于安装口210b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有便于容纳腔210a内的零部件的拆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袋护理组件用于安装于眼罩的佩戴主体,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包括壳体和光疗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至少部分透光设置,以形成第一透光区;
所述光疗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疗部件发出的光从所述第一透光区透出并用于照射于眼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座和盖体,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盖体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透光区设于所述盖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周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沿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安装座的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通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部背对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凹设有装配槽,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并遮盖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磁吸件用于与磁吸结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邻近所述盖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凸柱,所述连接凸柱穿设所述眼罩的佩戴主体与所述盖体抵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夹持间隙,以夹持所述眼罩的佩戴主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柱朝向所述连接凸部的表面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凸柱与所述通孔边缘抵接;和/或,
所述连接凸部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齿,所述多个固定齿间隔排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沿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装配孔,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装配孔配合,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光疗部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还用以与外部器件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背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凸设有环形插接部,所述环形插接部环绕所述装配孔设置,所述环形插接部用以与外部器件插接配合;和/或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背对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吸件环绕所述装配孔设置,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磁吸结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安装座背对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磁吸件用于磁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数量为两个,以分别对应左眼袋和右眼袋,所述光疗部件发出的光用于从所述两个第一透光区透出。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袋护理组件还包括生理参数检测件,所述生理参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第二透光区,所述生理参数检测件发出的检测光可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参数检测件包括电路板、检测光发射器以及检测光接收器,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检测光接收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其中,0mm<D≤18mm。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座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围边和盖帽部,所述盖帽部位于所述围边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透光区设于所述围边,所述第二透光区设于所述盖帽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盖帽部的表面凸设有支撑部;
所述光疗部件包括护理光源和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护理光源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护理光源位于所述主控板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所述护理光源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区设置;
所述生理参数检测件包括电路板、检测光发射器以及检测光接收器,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检测光接收器均位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盖帽部的一侧,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检测光接收器均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区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贯穿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盖帽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盖体还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部用于封盖所述第二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透光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所述盖帽部以及所述透光件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形成。
17.一种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佩戴主体、电源控制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袋护理组件,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所述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眼袋护理组件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主体包括外罩以及内胆,所述外罩具有相背设置的近肤壁和背肤壁,所述近肤壁和所述背肤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胆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胆,所述壳体邻近所述近肤壁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近肤壁设置有通光区域,所述通光区域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对应设置;和/或,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胆,所述壳体邻近所述近肤壁的位置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近肤壁对应设置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四磁吸件磁性吸附;和/或,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胆,所述壳体邻近所述背肤壁的位置设有第三磁吸件,所述背肤壁对应设置有第五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五磁吸件磁性吸附;和/或,
所述眼袋护理组件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光疗部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显露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背肤壁的一侧,所述背肤壁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供所述电连接件显露,所述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电连接件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组件还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设有与所述外罩的内部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开闭件,所述开闭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安装口。
CN202320177439.6U 2023-01-17 2023-01-17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Active CN219462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439.6U CN219462339U (zh) 2023-01-17 2023-01-17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439.6U CN219462339U (zh) 2023-01-17 2023-01-17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2339U true CN21946233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7439.6U Active CN219462339U (zh) 2023-01-17 2023-01-17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2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8926B2 (en) Status indicator for implantable systems
CN108853724B (zh) 神经电刺激装置
CN219462339U (zh) 眼袋护理组件以及眼罩
CN218482943U (zh) 一种感应式预警防丢耳机
CN213407481U (zh) 一种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4050180U (zh)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CN214017515U (zh) 一种监护仪
CN213076032U (zh) 便携消毒型电动牙刷
CN211131036U (zh)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CN113546310A (zh) 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1835283U (zh) 主体和具有其的眼部按摩仪
CN212662467U (zh) 改进型多功能脉冲按摩器
CN220002290U (zh) 按摩理疗仪
CN217612523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1535764U (zh) 一种深紫外杀菌装置
WO2021218773A1 (zh) 柔性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7724023U (zh) 吊坠式按摩仪
CN217724022U (zh) 按摩仪
CN216295006U (zh) 一种电极头
CN218165588U (zh) 按摩仪
WO2021218772A1 (zh) 电极组件、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6394232U (zh) 美容仪
CN217138435U (zh) 可拆卸式眼罩
CN219185620U (zh) 一种美容仪
CN209951731U (zh) 眼部保健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