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4022U - 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4022U
CN217724022U CN202221342343.2U CN202221342343U CN217724022U CN 217724022 U CN217724022 U CN 217724022U CN 202221342343 U CN202221342343 U CN 202221342343U CN 217724022 U CN217724022 U CN 217724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lamp
protruding structure
mass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23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广荣
欧阳杰鹏
黄宇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gm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ngm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ngm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ngm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23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4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4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4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佩戴支架包括佩戴部和凸出结构,佩戴部合围出能用于容纳脖颈的佩戴空间,凸出结构设置在佩戴部上,凸出结构位于佩戴部靠近佩戴空间的一侧,且相对于佩戴部靠近佩戴空间的一侧的表面凸起地设置;至少两个按摩头,按摩头设置于佩戴支架上并位于佩戴支架靠近佩戴空间的一侧,按摩头以凸出结构为中心朝两侧排布;灯部件,灯部件设置于凸出结构上。按摩仪的灯部件能更好的对准位于脖颈中间的颈椎,以对颈椎进行热疗,使用户脖颈两侧和中部都能得到治疗,另一方面降低了灯部件和按摩头相互干涉的风险性,避免灯部件的被按摩头遮挡的情形,治疗效果佳。

Description

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摩仪,具有佩戴支架,佩戴支架上装配有按摩头、治疗灯等理疗部件,利用佩戴支架上的理疗部件对用户的脖颈或肢体等部位进行按摩理疗。但是现有的按摩仪存在治疗灯与按摩头相互干涉的问题,治疗灯难以对准用户的脖颈或肢体的位置,影响治疗灯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仪,其灯部件能更好的对准颈准,治疗效果更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包括:
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包括佩戴部和凸出结构,所述佩戴部合围出能用于容纳脖颈的佩戴空间,所述凸出结构设置在所述佩戴部上,所述凸出结构位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的表面凸起地设置;
至少两个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于所述佩戴支架上并位于所述佩戴支架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按摩头以所述凸出结构为中心朝两侧排布;
灯部件,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凸出结构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出结构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佩戴部相连;
灯罩,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灯罩位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佩戴部的一侧并和所述连接件共同限定出相对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的表面凸起一定距离的凹腔,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灯罩包含有透光区,所述灯部件发出的光能穿过所述透光区照射到所述佩戴空间中。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灯部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被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灯罩夹持固定;
所述灯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灯元件,所述灯元件与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佩戴部相连,所述连接座构造有第一连接结构;
围框,所述围框与所述连接座的周侧部相连,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围框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
所述灯罩构造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灯罩抵接于所述围框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使所述围框被限位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板位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灯罩之间。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罩朝向所述连接座的一面上设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与所述灯板的边缘相互扣合以将灯板固定在所述灯罩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朝所述连接座凸伸的卡扣,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围框与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围框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之间两两相对排布,所述卡扣与所述凹陷部一对一的设置,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围框内的部分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凹陷部相接触。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罩包括:
固定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固定框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固定框内限定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连接所述固定框的相对的两个侧边;
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构造成中部具有口部的环形结构,所述透光板嵌入所述固定框内且部分所述固定臂伸入所述口部;
所述透光板设有凸扣,所述凸扣和所述固定臂卡接使所述透光板装配于所述固定框。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出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佩戴部注塑连接成一体;或者所述凸出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佩戴部胶粘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凸设有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壁,所述凸出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壁远离所述佩戴部的一端;
所述佩戴部包括架体和多个手柄,所述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手柄,所述架体和两端的所述手柄合围出所述佩戴空间;
所述架体包括壳体和软胶层,所述软胶层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软胶层上一体延伸形成有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凸伸的所述连接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胶层构造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朝所述佩戴空间延伸一定长度形成环形的所述连接壁;
所述凸出结构朝向所述佩戴部的一端构造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嵌入所述连接壁合围出的空间中,所述连接边与所述连接壁注塑连接成一体。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按摩头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凸出结构相连;
所述按摩头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凸出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插口,所述凸出结构内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插口伸入所述凸出结构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凸出结构内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凸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插入部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内的螺钉柱,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凸出结构中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钉柱位置对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钉柱连接,使所述按摩头与所述凸出结构之间固定;当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插口中,所述灯部件与所述插入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灯部件对应于所述螺钉柱的区域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紧固件的避让开口。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按摩头包括:
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插入部相连,所述柔性连接部能变形以使所述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佩戴部活动;
硬质座体,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部分附设于所述硬质座体的外侧面,另一部分过渡衔接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硬质座体;
固定座,装设在所述硬质座体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装配槽;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延伸壁,所述电极片覆盖在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延伸壁沿所述固定座的侧面延伸设置,所述延伸壁能被折弯扣合在所述装配槽内,将所述电极片限位在所述固定座上;
发热膜,位于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导线,所述导线沿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一部分所述导线嵌合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按摩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插入部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佩戴支架上的主控板电性导通,使得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发热膜能沿所述导线获取来自于所述主控板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将灯部件设置于凸出于佩戴部的表面的凸出结构上,相较于直接将灯部件设置于支架的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当佩戴部佩戴于脖颈时,灯部件能更贴近脖颈,这样灯部件产生热量能直接地传递给脖颈,减小了热量的损耗,同时,按摩头分布于凸出结构相对的两侧,一方面使得凸出结构位于佩戴部上相对中部的位置,从而设置于凸出结构上的灯部件能更好的对准位于脖颈中间的颈椎,以对颈椎进行热疗,使用户脖颈两侧和中部都能得到治疗,另一方面降低了灯部件和按摩头相互干涉的风险性,避免灯部件的被按摩头遮挡的情形,治疗效果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去除按摩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凸出结构和灯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去除按摩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灯罩和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围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按摩仪;
100、佩戴支架;110、佩戴部;1101、安装孔;1102、连接壁;1103、容纳空间;1104、佩戴空间;111、架体;1111、第一壳体;1112、第二壳体;1113、第一软胶;1114、第二软胶;112、手柄;113、过渡连接部;
120、凸出结构;121、连接件;1211、连接座;12111、卡槽;1212、围框;12121、凹陷部;122、灯罩;1221、固定框;1222、固定臂;1223、透光板;1224、口部;1225、凸扣;1226、卡扣;1227、安装扣;123、凹腔;124、连接边;125、插口;126、第二连接部;127、连接筋;
200、按摩头;210、插入部;211、第一连接部;220、柔性连接部;230、硬质座体;240、电极片;241、延伸壁;250、发热膜;260、导线;270、固定座;
300、灯部件;310、灯板;320、灯元件;330、避让开口;
400、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内、外、左、右、前、后等)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摩仪10,包括佩戴支架100、按摩头200和灯部件300。
佩戴支架100包括佩戴部110和凸出结构120,佩戴部110合围出能用于容纳脖颈的佩戴空间1104,凸出结构120设置在佩戴部110上,凸出结构120位于佩戴部110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且相对于佩戴部110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的表面凸起地设置。
按摩仪10具有至少两个按摩头200,按摩头200设置于佩戴支架100上并位于佩戴支架100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沿佩戴部110的长度方向x,按摩头200以凸出结构120为中心朝两侧排布,灯部件300设置于凸出结构120上。
本实施例将灯部件300设置于凸出于佩戴部110的表面的凸出结构120上,相较于直接将灯部件300设置于支架的方案而言,本实施例当佩戴部110佩戴于脖颈时,灯部件300能更贴近脖颈,这样灯部件300产生热量能直接地传递给脖颈,减小了热量的损耗,同时,按摩头200分布于凸出结构120相对的两侧,一方面使得凸出结构120位于佩戴部110上相对中部的位置,从而设置于凸出结构120上的灯部件300能更好的对准位于脖颈中间的颈椎,以对颈椎进行热疗,使用户脖颈两侧和中部都能得到治疗,另一方面降低了灯部件300和按摩头200相互干涉的风险性,避免灯部件300的被按摩头200遮挡的情形,治疗效果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按摩头200的具体数量,其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图1更详细说明地,沿佩戴部110的长度方向x,凸出结构120的相对的两侧各分布有一个按摩头200,这样产品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当然,也可以设计沿佩戴部110的长度方向x,凸出结构120的相对的两侧各分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按摩头200。较佳地,沿佩戴部110的长度方向x,凸出结构120的相对的两侧的按摩头200的数量相等。这样产品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可以对脖颈两侧进行按摩,且产品质量分布均匀,佩戴更舒适。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凸出结构120包括连接件121和灯罩122。连接件121与佩戴部110相连,灯罩122设置于连接件121上,灯罩122位于连接件121远离佩戴部110的一侧并和连接件121共同限定出相对于佩戴部110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的表面凸起一定距离的凹腔123。举例地,可以设计连接件121和灯罩122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构造成槽体,二者连接并限定出该凹腔123。
灯部件300设置于凹腔123内。灯罩122包含有透光区,灯部件300发出的光能穿过透光区照射到佩戴空间1104中。将灯部件300设置在凹腔123内,实现对灯部件300的防护,降低灯部件300松脱、窜位的风险性,进而保障灯部件300与颈准的对准精度。
更进一步地,灯部件300装配于灯罩122上朝向连接件121的一侧。这样灯部件300更靠近灯罩122,避免灯部件300和灯罩122之间被其他零部件遮挡的情形,进一步避免热量的损耗,提升热疗效果。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灯部件300与灯罩122进行组装,再将组装好的灯罩122装配到连接件121,这样灯部件300的组装更方便,且不易对灯部件300造成损伤。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灯部件300包括灯板310,灯板310被连接件121和灯罩122夹持固定,这样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灯板310的连接牢靠性好,降低灯板310松脱、窜位的风险性,进而保障灯板310与颈准的对准精度。
较佳地,如图5所示,灯板310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灯元件320,灯元件320与透光区位置相对。这样灯元件320发出的光穿过透光区照射到颈部,治疗效果更佳。
举例地,至少一个灯元件320包括理疗灯(具体如红外灯等),更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灯元件320包括指示灯,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灯光指示功能和灯光理疗功能,产品功能更丰富。
更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121包括连接座1211和围框1212,连接座1211与佩戴部110相连,连接座1211构造有第一连接结构,围框1212与连接座1211的周侧部相连,这样将连接件121设计成分体式的两个部件,方便连接座1211和围框1212加工成型,降低连接件121的加工难度。灯罩122位于围框1212远离连接座1211的一端,灯罩122构造有第二连接结构,灯罩122抵接于围框1212远离连接座1211的一端,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相连,使围框1212被限位在连接座1211与灯罩122之间,灯板310位于连接座1211和灯罩122之间。这样灯罩122和连接座1211的连接同时夹紧了围框1212,连接牢靠性好,并且连接结构的隐藏布置效果好,利于产品的美观,也可以降低灯罩122的误拆卸风险。
举例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槽12111,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朝连接座1211凸伸的卡扣1226,卡扣1226穿过围框1212与卡槽12111卡接。这样,灯罩122与连接座1211之间连接牢靠性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围框1212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凹陷部12121,多个凹陷部12121之间两两相对排布,卡扣1226与凹陷部12121一对一的设置,且卡扣1226位于围框1212内的部分和与之对应的凹陷部12121相接触,这样通过卡扣1226和凹陷部12121配合,使得围框1212在周向在被定位,避免围框1212在周向上偏移,进一步提升围框1212的安装牢固性。
更详细举例地,灯罩122上设有4个卡扣1226,4个卡扣1226周向间隔地设置,灯板310位于4个卡扣1226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这样避免了卡扣1226遮挡灯板310光线的风险性。当然,也可以设计灯板310对应卡扣1226的位置设有避让孔,卡扣1226穿过避让孔与连接座1211相连,这样卡扣1226对灯板310具有一定的定位和限位的作用,灯板310的装配位置更精准。
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采取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均为连接孔和/或连接柱,通过紧固件锁紧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灯罩122朝向连接座1211的一面上设有安装扣1227,安装扣1227与灯板310的边缘相互扣合以将灯板310固定在灯罩122上。这样灯板310与灯罩122之间的连接更简单,且不易损伤灯板310。
在某些实施例中,灯罩122包括固定框1221和透光板1223,固定框1221与连接件121相连,固定框1221呈中空设置且固定框1221内限定有固定臂1222,固定臂1222连接固定框1221的相对的两个侧边,固定臂1222增加固定框1221的整体强度,降低固定框1221变形的风险性。
透光板1223构造成中部具有口部1224的环形结构,透光板1223嵌入固定框1221内且部分固定臂1222伸入口部1224。透光板1223设有凸扣1225,凸扣1225和固定臂1222卡接使透光板1223装配于固定框1221。透光板1223和固定框1221之间的连接牢靠性更好。
更进一步地,灯部件300设有用于避让凸扣1225的避让孔,这样既避免了凸扣1225对灯部件300发出的光形成遮挡,又使得灯部件300的位置能更贴近透光板1223,进一步避免热量损耗。
在某些实施例中,凸出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与佩戴部110注塑连接成一体。凸出结构120和佩戴部110之间连接牢靠性更好,不容易脱落。
结合前述实施例更详细说明地,凸出结构120的连接座1211和与佩戴部110注塑连接成一体。这样脱模更方便,降低加工工艺难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凸出结构120的至少部分与佩戴部110胶粘连接。更详细说明地,凸出结构120的连接座1211和与佩戴部110胶粘连接。这样组装方便,成本低。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佩戴部110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凸设有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壁1102,凸出结构120连接在连接壁1102远离佩戴部110的一端。这样,利用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壁1102过渡在佩戴部110与凸出结构120之间,通过连接壁1102的变形使得凸出结构120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实现凸出结构120能相对于佩戴部110活动,这样,当佩戴支架100被穿戴到脖颈或肢体上,凸出结构120可以通过灵活地活动以更好地贴合于脖颈或肢体的皮肤表面,减少凸出结构120与皮肤之间的配合间隙误差,进而使得灯部件300能更精准的对准颈椎,提升光疗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佩戴部110包括架体111和多个手柄112,架体1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手柄112,架体111和两端的手柄112合围出佩戴空间1104。
更详细举例地,佩戴部110还包括过渡连接部113,过渡连接部113过渡连接架体111和手柄112,例如,架体111与过渡连接部113之间以及手柄112与过渡连接部113之间分别采用插接、螺接、卡接等方式连接。
架体111包括壳体和软胶层,软胶层附设于壳体的外表面,软胶层上一体延伸形成有朝向佩戴空间1104凸伸的连接壁1102。壳体为架体111提供一定的强度和支撑力,软胶层附设在壳体的外表面并形成为佩戴部110的外表面,软质的软胶层提升了产品的佩戴舒适性,同时通过软胶层一体延伸形成连接壁1102,加工更方便,凸出结构120的安装更牢固。
更详细说明地,如图3和图6所示,架体111包括第一壳体1111、第二壳体1112、第一软胶1113和第二软胶1114,其中,第一壳体1111和第二壳体1112相对且第一壳体1111被设置在架体111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第二壳体1112被设置在架体111远离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第一软胶1113附设在第一壳体1111朝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第二软胶1114附设在第二壳体1112背离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其中,第一软胶1113和第二软胶1114共同形成为架体111的软胶层。第一软胶1113上一体延伸形成有朝向佩戴空间1104凸伸的连接壁1102。
软胶层可采用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塑性弹性体),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软胶层也可以采用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壳体和凸出结构120均为硬胶,更具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和凸出结构120可采用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和凸出结构120也可采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ABS塑料)、硬质的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等。
进一步地,软胶层构造有安装孔1101,安装孔1101的孔壁朝佩戴空间1104延伸一定长度形成环形的连接壁1102,这样进一步提升连接壁1102的弹性变形能力,进而提升了凸出结构120的可活动量,使得凸出结构120可以更好的对准颈准。
凸出结构120朝向佩戴部110的一端构造有连接边124,连接边124嵌入连接壁1102合围出的空间中,连接边124与连接壁1102注塑连接成一体。这样,更好地保障了凸出结构120与连接壁1102之间的连接牢靠性,同时也省略了凸出结构120与连接壁1102之间的组装工序,产品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
可选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11和第二壳体1112,第一壳体1111被配置在架体111靠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第二壳体1112位于第一壳体1111背对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第一壳体1111与第二壳体1112相连,第一壳体1111与第二壳体1112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1103,按摩仪10还具有主控板400,主控板400位于容纳空间1103中,主控板400与灯部件300之间电性导通。这样实现对灯部件300的供电和控制,产品布线更简单、方便。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按摩头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连接部211与凸出结构120相连。这样,按摩头200可从凸起于佩戴部110表面的凸出结构120开始,大致沿着佩戴部110靠近于佩戴空间1104一侧的表面悬臂设置,这样,按摩头200可具有良好地活动弹性,按摩头200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自适应贴合角度以及更大的自适应弹性活动范围,使得按摩头200位置调整更灵活,这样,在脖颈施加作用力于按摩头200时,按摩头200通过回弹能形成准确、良好地贴合角度和贴合位置,以自适应地紧密贴靠于脖颈皮肤表面,使得按摩头200与用户的脖颈皮肤之间的贴合效果提升,如此,降低因皮肤与按摩头200接触不良所引起的不良电流刺激给用户带来按摩刺痛感的问题,按摩体验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7、图8和图12所示,按摩头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210,插入部2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211,凸出结构120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插口125,凸出结构120内设置有适配第一连接部211的第二连接部126,插入部210穿过插口125伸入凸出结构120内,第一连接部211与凸出结构120内的第二连接部126相连。这样,对于按摩头200与凸出结构120之间的连接结构的隐藏布置效果好,利于产品的美观,也可以降低按摩头200的误拆卸风险。
较佳地,灯部件300设置于凸出结构120内且位于插入部210朝向佩戴空间1104的一侧,插入部210插入凸出结构120内时,不会干扰灯部件300的光线,且对于凸出结构12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产品的集成性更好。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211包括通孔,第二连接部126包括设置在凸出结构120内的螺钉柱,插入部210伸入凸出结构120中使通孔与螺钉柱位置对应,紧固件穿过通孔并与螺钉柱连接,使按摩头200与凸出结构120之间固定。这样,按摩头200与凸出结构120之间连接牢靠性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更进一步地,当插入部210插入插口125中,灯部件300与插入部21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进一步避免灯部件300与插入部210之间的相互干涉,方便产品的组装。
更进一步地,灯部件300对应于螺钉柱的区域设有用于避让紧固件的避让开口330。这样既避免了装配过程中紧固件和灯部件300之间的相互干涉,又使得灯部件300和插入部210之间紧凑排布,提升凸出结构12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更详细说明地,凸出结构120包括连接座1211、围框1212和灯罩122,其中,连接座1211被构造成中空的框体状,在连接座1211的内设有螺钉柱,螺钉柱的周侧部与连接座1211的内侧壁相连并和连接座1211的内侧壁合围出用于与灯罩122上的卡扣1226相卡接的卡槽12111。
进一步地,连接座1211的内设有4个螺钉柱,4个螺钉柱周向间隔地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螺钉柱之间通过连接筋127连接固定,以提升螺钉柱的强度,避免螺钉柱断裂。
4个螺钉柱分别和连接座1211的内侧壁合围出4个卡槽12111,灯部件300的灯板310上构造有与4个卡槽12111相对应的4个卡扣,且灯板310上还构造有与4个螺钉柱相对应4个避让开口330。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按摩头200包括柔性连接部220、硬质座体230和按摩组件。柔性连接部220的一端与插入部210相连,柔性连接部220能变形以使按摩头200相对于佩戴部110活动,柔性连接部220的一部分附设于硬质座体230的外侧面,另一部分过渡衔接插入部210和硬质座体230。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连接部220和硬质座体230可以基于硬度不同做相对理解,如理解为:柔性连接部220的硬度低于硬质座体230的硬度。
可选地,硬质座体230可为硬胶,柔性连接部220可为软胶。
进一步举例而言,柔性连接部220为软胶,更具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连接部220可采用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塑性弹性体),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柔性连接部220也可以采用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硬质座体230为硬胶,更具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硬质座体230可采用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硬质座体230也可采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plastic,ABS塑料)、硬质的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等。
这样,进一步提升按摩头200的活动弹性,按摩头200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自适应贴合角度以及更大的自适应弹性活动范围,使得按摩头200位置调整更灵活,这样,在脖颈施加作用力于按摩头200时,按摩头200通过回弹能形成准确、良好地贴合角度和贴合位置,以自适应地紧密贴靠于脖颈皮肤表面,使得按摩头200与用户的脖颈皮肤之间的贴合效果提升,按摩体验效果更好。
固定座270装设在硬质座体230上,固定座270上设置有装配槽,电极片240上设置有延伸壁241,电极片240覆盖在固定座270的一端,延伸壁241沿固定座270的侧面延伸设置,延伸壁241能被折弯扣合在装配槽内,将电极片240限位在固定座270上。发热膜250位于电极片240与固定座270之间。这样电极片240和发热膜250的安装更可靠,不易移位、松脱。
导线260沿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一部分导线260嵌合在柔性连接部220中,第一端与按摩件电连接,第二端延伸至插入部210的位置处,第二端用于与佩戴支架100上的主控板400电性导通,使得电极片240和发热膜250能沿导线260获取来自于主控板400的电流。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包括佩戴部和凸出结构,所述佩戴部合围出能用于容纳脖颈的佩戴空间,所述凸出结构设置在所述佩戴部上,所述凸出结构位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的表面凸起地设置;
至少两个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于所述佩戴支架上并位于所述佩戴支架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按摩头以所述凸出结构为中心朝两侧排布;
灯部件,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凸出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佩戴部相连;
灯罩,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灯罩位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佩戴部的一侧并和所述连接件共同限定出相对于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的表面凸起一定距离的凹腔,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灯罩包含有透光区,所述灯部件发出的光能穿过所述透光区照射到所述佩戴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部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被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灯罩夹持固定;
所述灯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灯元件,所述灯元件与所述透光区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佩戴部相连,所述连接座构造有第一连接结构;
围框,所述围框与所述连接座的周侧部相连,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围框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
所述灯罩构造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灯罩抵接于所述围框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使所述围框被限位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板位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灯罩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罩朝向所述连接座的一面上设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与所述灯板的边缘相互扣合以将灯板固定在所述灯罩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朝所述连接座凸伸的卡扣,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围框与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围框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之间两两相对排布,所述卡扣与所述凹陷部一对一的设置,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围框内的部分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凹陷部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包括:
固定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固定框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固定框内限定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连接所述固定框的相对的两个侧边;
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构造成中部具有口部的环形结构,所述透光板嵌入所述固定框内且部分所述固定臂伸入所述口部;
所述透光板设有凸扣,所述凸扣和所述固定臂卡接使所述透光板装配于所述固定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佩戴部注塑连接成一体;或者所述凸出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佩戴部胶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佩戴部靠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凸设有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壁,所述凸出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壁远离所述佩戴部的一端;
所述佩戴部包括架体和多个手柄,所述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手柄,所述架体和两端的所述手柄合围出所述佩戴空间,所述架体包括壳体和软胶层,所述软胶层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软胶层上一体延伸形成有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凸伸的所述连接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胶层构造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朝所述佩戴空间延伸一定长度形成环形的所述连接壁;
所述凸出结构朝向所述佩戴部的一端构造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嵌入所述连接壁合围出的空间中,所述连接边与所述连接壁注塑连接成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头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凸出结构相连;
所述按摩头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凸出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插口,所述凸出结构内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插口伸入所述凸出结构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凸出结构内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所述灯部件设置于所述凸出结构内且位于所述插入部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内的螺钉柱,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凸出结构中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钉柱位置对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钉柱连接,使所述按摩头与所述凸出结构之间固定;当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插口中,所述灯部件与所述插入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所述灯部件对应于所述螺钉柱的区域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紧固件的避让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包括:
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插入部相连,所述柔性连接部能变形以使所述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佩戴部活动;
硬质座体,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部分附设于所述硬质座体的外侧面,另一部分过渡衔接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硬质座体;
固定座,装设在所述硬质座体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装配槽;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延伸壁,所述电极片覆盖在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延伸壁沿所述固定座的侧面延伸设置,所述延伸壁能被折弯扣合在所述装配槽内,将所述电极片限位在所述固定座上;
发热膜,位于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导线,所述导线沿长度方向限定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一部分所述导线嵌合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中,所述第一端与按摩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插入部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佩戴支架上的主控板电性导通,使得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发热膜能沿所述导线获取来自于所述主控板的电流。
CN202221342343.2U 2022-05-30 2022-05-30 按摩仪 Active CN217724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2343.2U CN217724022U (zh) 2022-05-30 2022-05-30 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2343.2U CN217724022U (zh) 2022-05-30 2022-05-30 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4022U true CN217724022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2343.2U Active CN217724022U (zh) 2022-05-30 2022-05-30 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4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3832B1 (ko)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마스크
CN109954226B (zh) 颈部按摩仪
CN110573065B (zh) 用于电刺激的系统
CN210447854U (zh) 一种便携式颈部按摩器
CN217724022U (zh) 按摩仪
WO2022030724A1 (ko) 경두개 전기자극기
CN211095845U (zh) 颈椎按摩仪
CN111568713B (zh) 颈椎按摩仪
CN211751012U (zh) 按摩仪
CN218420343U (zh) 按摩仪
CN211095915U (zh) 一种新型护眼仪
CN213667553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11097030U (zh) 颈部按摩器及其电极组件
KR20070109286A (ko) 두피마사지 겸용 발모촉진장치
CN217744953U (zh) 按摩仪
CN217886493U (zh) 按摩仪
CN213374744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4795815A (zh) 按摩仪
CN218338822U (zh)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CN218420370U (zh) 眼部按摩器
CN211461793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7744954U (zh) 按摩仪
CN220778672U (zh) 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20801434U (zh) 按摩装置及具有其的按摩仪
CN216394232U (zh) 美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