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1570U -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 Google Patents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1570U
CN219461570U CN202320353507.XU CN202320353507U CN219461570U CN 219461570 U CN219461570 U CN 219461570U CN 202320353507 U CN202320353507 U CN 202320353507U CN 219461570 U CN219461570 U CN 21946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art
fixing
joint
orthosis
adjus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3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南
敖铭
付青青
曹蕾
谭江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包括用于固定患者下肢关节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包括槽状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之间可弯曲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远端之间连接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花篮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花篮螺栓的长度,改变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以循序渐进地增大下肢关节间的角度,起到牵拉矫形的作用,渐进式治疗对于烧伤患者来说舒适度更好,治疗效果佳。

Description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背景技术
当烧伤创面位于下肢关节时,例如膝关节或者踝足关节,患处在愈合阶段易形成瘢痕增生及挛缩,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下肢正常行走功能。因此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借助医疗器械对患者下肢关节处进行牵拉矫形,抑制瘢痕生长,恢复关节活动度。而市面上现有的应用于下肢关节的矫形器,大多是以通过下肢关节的矫形来纠正躯干畸形或治疗神经肌肉疾病为目的,选用材质偏硬,固定力强,可调节性差。若烧伤患者使用,患肢关节创面易受到过度牵拉疼痛而引起关节活动减少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下肢关节烧伤患处的伸展角度进行渐进式调节的医疗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包括用于固定患者下肢关节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关键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包括槽状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之间可弯曲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远端之间连接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花篮螺栓。
采用以上设计,通过调节花篮螺栓的长度,来调整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远端的距离,改变下肢关节间夹角,达到伸展下肢关节的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还开设有透气孔,利于烧伤患者创面散热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均环向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绕过相应的所述固定筒的开口。
采用以上设计,便于使用固定带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在下肢关节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采用板材热塑成型。
采用以上设计,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更加贴合下肢形状,增加使用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花篮螺栓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铰接。
采用以上设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套筒时,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同时旋出或旋入套筒,达到调节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距离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矫形器为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贴合套设在大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槽口均对应于下肢前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槽底上分别开设有让位缺口;
所述花篮螺栓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槽口一侧。
采用以上设计,让位缺口能够避免患者蜷起下肢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在膝关节处发生干涉,花篮螺栓设置在远离槽口一侧,便于调节大腿和小腿之间的伸展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采用以上设计,便于保持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连接处的稳定连接,又方便调节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杆设有圆弧形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所述铰接部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两组定位孔,所有组的所述定位孔均沿所述第一调节杆的转动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孔内可拆卸地穿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将所述第一调节杆固定。
采用以上设计,便于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销调节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矫形器为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贴合套设在足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槽口均对应于下肢前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槽底之间柔性连接;
所述花篮螺栓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槽口一侧。
采用以上设计,便于调节小腿和足部之间的伸展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靠近端之间连接有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绕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
采用以上设计,通过弹力绑带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在踝关节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花篮螺栓的长度,改变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以循序渐进地增大下肢关节间的角度,起到牵拉矫形的作用,渐进式治疗对于烧伤患者来说舒适度更好,治疗效果佳。
2、采用花篮螺栓作为长度调节机构,调节方式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包括用于固定患者下肢关节的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均包括槽状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下肢创面散热的透气孔6。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采用板材热塑成型,可以更好的贴合患者下肢,增加舒适度。
由于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均为槽状固定筒,为了将其固定在患者下肢上,在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表面环向设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绕过相应的所述固定筒的槽口。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可以是由热塑性板制成。
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可弯曲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远端之间连接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远端距离,以改变下肢关节间的夹角,起到牵拉矫形的目的。
为了调节长度时更加快速省力,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采用花篮螺栓3。所述花篮螺栓3包括套筒3a,所述套筒3a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b和第二螺杆3c。所述第一螺杆3b远离所述套筒3a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铰接,所述第二螺杆3c远离所述套筒3a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铰接。需要调节长度时,只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套筒3a,第一螺杆3b和第二螺杆3c同时旋入或旋出所述套筒3a,实现伸长或缩短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间的距离。
在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矫形器为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1用于贴合套设在大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分别贴合套设在大腿和小腿上时,由于患者膝关节处烧伤,大腿和小腿常处于蜷起状态,为了避免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靠近膝关节端发生干涉,二者的靠近端槽底上分别开设有让位缺口8。
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开设在对应下肢的前侧,为了便于调节膝关节间的夹角,所述花篮螺栓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一侧,即大腿和小腿后侧。调节花篮螺栓3时,大腿和小腿间距离增大或减小,以改变膝关节的伸展角度。
为了保持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稳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所述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4a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4b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4a设有圆弧形的铰接部4a1,所述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通过所述铰接部4a1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部4a1上开设有至少两组定位孔4a2,所有组的所述定位孔4a2均沿所述第一调节杆4a的转动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孔4a2内可拆卸地穿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将所述第一调节杆4a固定。将定位销穿设在不同的定位孔4a2中,可以改变所述第一调节杆4a与第二调节杆4b间的夹角大小,进一步方便调节患者膝关节处的伸展角度。
在实施例2中,如图2所示,所述矫形器为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1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用于贴合套设在足部。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仍对应于下肢前侧,此时,为了便于调节踝关节间的夹角,所述花篮螺栓3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一侧。
由于踝关节相比于膝关节可伸展角度较小,故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之间仅柔性连接,例如依靠板材之间的折痕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利用二者远端连接的花篮螺栓3来牵拉踝关节就能起到足够的矫形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紧固力不足,在二者的靠近端槽底之间连接有弹力绑带5,所述弹力绑带5绕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上。所述弹力绑带5将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紧固在患者腿部,同时增加了踝关节处的压力,矫形效果更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包括用于固定患者下肢关节的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均包括槽状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6);
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之间可弯曲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远端之间连接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花篮螺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上均环向设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绕过相应的所述固定筒的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采用板材热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篮螺栓(3)包括套筒(3a),所述套筒(3a)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b)和第二螺杆(3c),所述第一螺杆(3b)远离所述套筒(3a)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铰接,所述第二螺杆(3c)远离所述套筒(3a)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器为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1)用于贴合套设在大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
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均对应于下肢前侧,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槽底上分别开设有让位缺口(8);
所述花篮螺栓(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所述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4a)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4b)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4a)设有圆弧形的铰接部(4a1),所述第一调节杆(4a)和第二调节杆(4b)通过所述铰接部(4a1)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部(4a1)上开设有至少两组定位孔(4a2),所有组的所述定位孔(4a2)均沿所述第一调节杆(4a)的转动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孔(4a2)内可拆卸地穿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将所述第一调节杆(4a)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器为踝关节矫形器,所述第一固定部(1)用于贴合套设在小腿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用于贴合套设在足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均对应于下肢前侧,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槽底之间柔性连接;
所述花篮螺栓(3)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槽口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的靠近端之间连接有弹力绑带(5),所述弹力绑带(5)绕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上。
CN202320353507.XU 2022-09-16 2023-03-01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Active CN2194615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6619 2022-09-16
CN2022224566196 2022-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1570U true CN219461570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1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3507.XU Active CN219461570U (zh) 2022-09-16 2023-03-01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704B2 (en) Ankle foot orthosis
US7857776B2 (en) Dynamically adjustable joint extension and flexion device
US6752774B2 (en) Tension assisted ankle joint and orthotic limb braces incorporating same
US6287269B1 (en) Dynamic orthesis device for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instability of the knee
JP3093269B2 (ja) 膝ブレース
US11819436B2 (en) Unloading knee brace apparatus with conforming and distracting hinge
US9320637B2 (en) Dynamic hallux tension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plantar faciitis
US6443918B1 (en) Adjustable splint
CN110575303A (zh) 一种基于运动疗法的下肢痉挛模式综合康复装置
US20210386577A1 (en) Dynamic adjustable shoulder orthosis with rehabilitation by adduction
US20140005584A1 (en) Knee brace with expansible pressure components
CN109432712A (zh) 一种踝关节康复支具
Wong Management of stiff hand: an occupational therapy perspective
CN108464880A (zh) 一种o型腿校正装置
CN219461570U (zh) 下肢关节烧伤后的关节牵拉矫形器
KR101815274B1 (ko) 무릎보조기
EP4203867A1 (en) Unloading joint brace apparatus
CN211658439U (zh) 一种烧伤后踝足矫形器
US11730656B2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lower limb contractures
CN217091324U (zh) 一种稳固型膝关节被动牵伸训练器
CN108814784A (zh) 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
CN217286231U (zh) 一种具有纵向牵引功能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夹板
CN211213732U (zh) 改正下肢髋膝踝关节的活动度的矫形器
CN215688860U (zh) 一种减少压力性损伤肢具
CN219289835U (zh) 一种双下肢皮牵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