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9303U -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9303U
CN219459303U CN202223127356.0U CN202223127356U CN219459303U CN 219459303 U CN219459303 U CN 219459303U CN 202223127356 U CN202223127356 U CN 202223127356U CN 219459303 U CN219459303 U CN 21945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switching circuit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73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刘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73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9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9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应用于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串联连接的熔断器,发热体以及开关电路,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与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并控制开关电路在交流电负半周期为关断状态的控制器;第一端与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发热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与交流电源之间存在导通回路时,仅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的单向导通电路。应用本申请的方案,可以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本申请的发热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很高。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电器设备中设置有发热电路,但是,当电路在高电压的作用下,例如由于雷击等情况导致电路瞬间过压时,便会损坏电路中的一些元器件,进而导致产品的发热温度不再受控制器的控制。产品温度瞬间、异常地升高,不仅会损坏产品,还有可能危害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目前部分产品并未针对上述的情况设置相应的防护电路,而部分产品则是设置了复杂的防雷电路,相关元器件众多,例如有的多达数十个,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增大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保护发热电路,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简化电路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以有效地保护发热电路,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简化电路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热电路,包括:
串联连接的熔断器,发热体以及开关电路,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与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在交流电负半周期为关断状态的控制器;
第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存在导通回路时,仅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的单向导通电路。
优选的,所述单向导通电路为第一二极管,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
优选的,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发热电路的温度,并在过温时输出提示信息的报警电路。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为MOS管。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为晶闸管,且所述晶闸管的门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阴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串联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之间的第二电阻。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晶闸管的阴极连接的第三电阻。
一种发热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发热电路。
优选的,所述发热设备具体为卷发器、直发器或者发热风筒。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熔断器,发热体以及开关电路串联连接,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开关电路在导通状态下,发热体可以得电从而发热。
控制器与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因此,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控制该导通时长,便控制了发热体的发热温度,即,使得本申请的发热电路实现了发热程度的控制。而在交流电负半周期,开关电路为关断状态,因此,当开关电路正常关断时,不存在导通回路。
如果由于雷击等情况导致电路瞬间过压时,可能会损坏开关电路使其短路。由于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与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与发热体的第二端连接,即单向导通电路与发热体并联,且单向导通电路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因此,如果开关电路出现短路情况,开关电路,单向导通电路以及熔断器便会与交流电源构成导通回路,此时过大的电流则可以烧断熔断器,使得整个发热电路断电,发热体不会持续升温,因此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有效地保护了发热电路,可以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本申请的发热电路中只需要设置熔断器,发热体,开关电路,控制器以及单向导通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很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发热电路,可以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本申请的发热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很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发热电路可以包括:
串联连接的熔断器F1,发热体R1以及开关电路30,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与开关电路30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0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并控制开关电路30在交流电负半周期为关断状态的控制器10;
第一端与发热体R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发热体R1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与交流电源之间存在导通回路时,仅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的单向导通电路20。
具体的,本申请的方案中,熔断器F1,发热体R1以及开关电路30串联连接,因此,在开关电路30为导通状态时,发热体R1便可以得到交流电源的供电,进而发热。实际应用中,例如接市电时,交流电源的第一端可以为火线,即图2的实施方式中的ACL,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则可以为零线,即图2的实施方式中的ACN。发热体R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选取,只要能够在通电之后进行发热即可,即发热体R1要满足发热以及允许通电这2个条件。并且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发热电路是通过发热体R1进行发热,因此可以选用发热性能优异的发热体R1的类型。例如发热体R1可以具体为第一电阻R1,当然,部分场合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电阻之外的其他器件,例如电感等。
当流经熔断器F1的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熔断器F1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从而断开电路。具体的熔断器F1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熔断器F1可以具体为成本较低的保险丝F1,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是采用的保险丝F1作为熔断器F1。当然,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熔断器F1。
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连接,在交流电正半周期,开关电路30可以导通并且导通时长可以由控制器10进行控制,因此,控制器10通过控制该导通时长,便可以控制发热体R1的发热程度。而在交流电负半周期,开关电路30需要为关断状态。开关电路3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只要能够满足上述的对于开关电路30的功能要求即可。
本申请通过设置单向导通电路20,使得在开关电路30短路时,可以有效地让熔断器F1熔断,从而使得电路断电。
具体的,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一端与发热体R1的第一端连接,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二端与发热体R1的第二端连接,即单向导通电路20与发热体R1并联。并且,单向导通电路20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因此,对于交流电正半周期的电流,不会流经单向导通电路20。而如果由于雷击等情况导致电路瞬间过压时,可能会损坏开关电路30使其短路,此时,开关电路30,单向导通电路20以及熔断器F1便会与交流电源构成导通回路,因此,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可以从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二端流向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一端,即对于交流电负半周期而言,单向导通电路20相当于将发热体R1旁路了,从而导致在交流电负半周期,有较大的电流流过熔断器F1从而使得熔断器F1发生熔断,熔断器F1发生熔断之后,整个发热电路便会断电,也就使得发热体R1不会持续升温,有效地避免了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
单向导通电路2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选取,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参阅图2,单向导通电路20可以具体为第一二极管D1,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作为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一端。
采用第一二极管D1作为本申请的单向导通电路20,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高。
本申请的方案中,熔断器F1,发热体R1以及开关电路30串联连接,具体的连接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熔断器F1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熔断器F1的第二端与发热体R1的第一端连接,发热体R1的第二端与开关电路30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电路30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如上文的描述,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只要能够满足上述的对于开关电路30的功能要求即可,例如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MOS管由电压进行控制,控制方式比较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并且热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也支持较为频繁的通断控制,因此,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可以具体选取为MOS管。
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参阅图2,开关电路30可以具体为晶闸管T1,且晶闸管T1的门极作为开关电路30的控制端以与控制器10连接,晶闸管T1的阳极直接或间接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晶闸管T1的阴极直接或间接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例如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开关电路30具体为晶闸管T1,并且晶闸管T1设置在零线位置处,即图2的实施方式中,晶闸管T1的阴极是直接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该种实施方式是考虑到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是在交流电正半周期导通,且导通时长可以由控制器10控制,而在交流电负半周期,开关电路30需要为关断状态,因此,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相当于起到了单向导通的功能,因此,该种实施方式中,开关电路30具体选取为晶闸管T1,晶闸管T1只允许电流从自身的阳极流向自身的阴极,因此,将晶闸管T1的门极作为开关电路30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连接之后,控制器10只需要在交流电正半周期时控制晶闸管T1的导通时长即可,当电流过零点进入负半周期之后,晶闸管T1无需控制器10的控制便会自动切换为关断状态。可以看出,该种实施方式选用晶闸管T1作为本申请的开关电路30,对于控制器10的程序设计会更为简单方便。
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晶闸管T1的阳极是通过发热体R1和熔断器F1间接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晶闸管T1的阴极则是直接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串联连接在控制器10与晶闸管T1的门极之间的第二电阻R2。通过设置的第二电阻R2可以起到限流的效果,避免突然出现的大电流对于控制器10或者晶闸管T1的损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端与晶闸管T1的门极连接,第二端与晶闸管T1的阴极连接的第三电阻R3。该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电阻R3将晶闸管T1的门极与晶闸管T1的阴极连接,有利于保障晶闸管T1的通断控制的稳定性,即不容易出现误导通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
用于检测发热电路的温度,并在过温时输出提示信息的报警电路。
具体的,报警电路中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指定位置的温度作为报警电路所检测出的发热电路的温度,然后可以判断检测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如果超过了设定的温度阈值,说明发热电路过温,便可以输出提示信息,例如通过指示灯,蜂鸣器等方式进行提示信息的输出。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熔断器F1,发热体R1以及开关电路30串联连接,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开关电路30在导通状态下,发热体R1可以得电从而发热。
控制器10与开关电路30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0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因此,在控制器10的控制下,通过控制该导通时长,便控制了发热体R1的发热温度,即,使得本申请的发热电路实现了发热程度的控制。而在交流电负半周期,开关电路30为关断状态,因此,当开关电路30正常关断时,不存在导通回路。
如果由于雷击等情况导致电路瞬间过压时,可能会损坏开关电路30使其短路。由于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一端与发热体R1的第一端连接,单向导通电路20的第二端与发热体R1的第二端连接,即单向导通电路20与发热体R1并联,且单向导通电路20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因此,如果开关电路30出现短路情况,开关电路30,单向导通电路20以及熔断器F1便会与交流电源构成导通回路,此时过大的电流则可以烧断熔断器F1,使得整个发热电路断电,发热体R1不会持续升温,因此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有效地保护了发热电路,可以避免出现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且本申请的发热电路中只需要设置熔断器F1,发热体R1,开关电路30,控制器10以及单向导通电路20,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很高。
相应于上面的发热电路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热设备,可与上文相互对应参照,此处不再重复说明。该发热设备可以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电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发热设备可以具体为卷发器、直发器或者发热风筒。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串联连接的熔断器,发热体以及开关电路,且串联后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串联后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与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在交流电正半周期的导通时长,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在交流电负半周期为关断状态的控制器;
第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存在导通回路时,仅允许交流电负半周期的电流从自身的第二端流向自身的第一端的单向导通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电路为第一二极管,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发热电路的温度,并在过温时输出提示信息的报警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为MOS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为晶闸管,且所述晶闸管的门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阴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联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之间的第二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晶闸管的阴极连接的第三电阻。
9.一种发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设备具体为卷发器、直发器或者发热风筒。
CN202223127356.0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Active CN219459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7356.0U CN2194593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7356.0U CN2194593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9303U true CN219459303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7356.0U Active CN219459303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9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9019B2 (en) Direct current breaker feeding an inverter
CN112152478A (zh) 一种特征电流发生电路
WO2021031766A1 (zh) 一种限压电路
CN219459303U (zh) 一种发热设备及其发热电路
CN202172394U (zh) 一种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可控硅开关电路
CN210327017U (zh) 一种限压电路和智能电能表
CN207706464U (zh) 电热毯及其安全供热电路
US11540356B2 (en) Safe electric blanket
JP5330548B2 (ja) スイッチ電源サイクル毎の過電圧保護回路
CN211481491U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及电器设备
CN216087034U (zh) 一种发热装置的ptc恒温控制和高温保护电路
CN218830666U (zh) 一种用于电热地毯的安全保护电路
CN213122730U (zh) 一种电热器具单线温控系统
CN218213332U (zh) 一种集成启动发电一体控制器的发电标定装置
CN220307125U (zh) 一种bms温差反馈电路
CN220673382U (zh) 用于双控电热毯的硬件自毁电路
CN211606381U (zh) 一种降低开关电源开机浪涌的保护电路
CN213094086U (zh) 一种特征电流发生电路
CN212231773U (zh) 一种基于自恢复保险电阻ptc的过载和短路涓流保护电路
CN212366817U (zh) 一种同时监控多个发热元件的过温保护电路
CN215580347U (zh) 过温保护电路
CN217010350U (zh) 一种用电设备灭弧波保护电路
KR101210565B1 (ko) 전열기구의 제어장치
CN213694183U (zh) 一种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
CN214279721U (zh) 一种电磁铁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