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7801U -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7801U
CN219457801U CN202320140704.3U CN202320140704U CN219457801U CN 219457801 U CN219457801 U CN 219457801U CN 202320140704 U CN202320140704 U CN 202320140704U CN 219457801 U CN219457801 U CN 219457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plastic part
hole
cover plat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07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颖
肖翔
梁善飞
田志松
王鹏
赵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Power 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Power 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Power 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07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7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7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7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第一塑胶件、第二塑胶件;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位于顶盖板的内侧,且第一塑胶件通过第一极柱固定安装在顶盖板上,第二塑胶件通过第二极柱固定安装在顶盖板上;第一塑胶件设有舌式平台,舌式平台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塑胶件背离顶盖板的一侧,且舌式平台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二塑胶件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第三通孔卡合连接。本实施例提的电池顶盖,可以避免顶盖板内侧的两个下塑胶件之间以及下塑胶件与顶盖板之间的间隙较大,防止顶盖板暴露面积增大而导致绝缘失效风险增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内的电芯大多采用顶盖+铝壳配合的方式形成,其中电芯内部绝缘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芯的内部绝缘性能,进而影响电芯的安全性。尤其在面对宽度较长时的电芯,宽度较长的电芯所对应的顶盖长度较长,容易弯曲变形,会导致安装在顶盖中的下塑胶弯折幅度较大,下塑胶远离极柱部位下垂现象明显,造成绝缘失效现象。并且,长度较大的下塑胶通常采用分段式注塑,一般分为正极下塑胶和负极下塑胶两段,两段下塑胶分别通过极柱固定的方式单独安装,由此也会使得下塑胶更容易出现下垂现象,且越远离极柱,下垂现象越明显,尤其当电芯宽度接近或者超过300mm时,针对其顶盖的弯曲变形增大,同时正负极下塑胶分别变形增大的同时,其下塑胶间隙会导致顶盖片(铝片)暴露面积增大从而绝缘失效风险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长度较大的顶盖片内部顶盖片(铝片)暴露面积增大导致的绝缘失效风险增大,安全性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第一塑胶件、第二塑胶件;所述第一塑胶件和所述第二塑胶件位于所述顶盖板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塑胶件通过所述第一极柱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第二塑胶件通过所述第二极柱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第一塑胶件设有舌式平台,所述舌式平台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背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所述舌式平台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塑胶件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三通孔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塑胶件设有注液孔,所述第二塑胶件背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设有柱型凸起,多个所述柱型凸起围绕所述注液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为条形通孔,所述凸起结构为与所述第三通孔匹配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帽檐,两个所述帽檐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帽檐处设有第一导向圆角。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壁处设有第二导向圆角。
可选地,沿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凸起结构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3mm。
可选地,沿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凸起结构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5mm。
可选地,沿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帽檐的长度为H,H满足以下公式:0.1mm≤H-2D≤0.5mm。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盖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盖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分别通过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固定于顶盖板,即两个极柱采用两个独立的下塑胶件绝缘安装于顶盖板上,相对于两个极柱都采用一体式的下塑胶件安装于顶盖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减小下塑胶件的长度,避免下塑胶件过长导致加工后的变形,提升下塑胶件与极柱定位的精度,优化对顶盖的装配的良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之间卡合连接,可以改善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弯折下垂的现象,进而避免两个下塑胶件之间以及下塑胶件与顶盖板之间的间隙较大,防止顶盖板暴露面积增大从而绝缘失效风险增大。再者,第一塑胶件朝向第二塑胶件伸出舌式平台特征,舌式平台呈扁平舌状,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背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通过舌式平台上的第三通孔与第二塑胶件上的凸起结构卡合,实现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之间连接,这样,一方面使得第一塑胶件和第二塑胶件的连接稳定性较好,有利于避免下塑胶件弯曲下垂,可以加强下塑胶件的绝缘效果,提升顶盖板内侧的绝缘效果,另一方面这样的卡合连接结构在电池顶盖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避免增加电池顶盖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池顶盖沿A1-A2方向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板;2、第一极柱;3、第二极柱;4、第一铆接件;41、舌式平台;42、第三通孔;421、第二导向圆角;5、第二铆接件;51、凸起结构;52、注液孔;53、柱型凸起;510、帽檐;511、第一导向圆角;6、上塑胶;7、铆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多”、“多个”是指数量大于1,例如,“多个”是包括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情况。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1、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第一塑胶件4、第二塑胶件5;所述第一塑胶件4和所述第二塑胶件5位于所述顶盖板1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塑胶件4通过所述第一极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1上,所述第二塑胶件5通过所述第二极柱3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1上;所述第一塑胶件4设有舌式平台41,所述舌式平台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且所述舌式平台41上设有第三通孔42,所述第二塑胶件5设有凸起结构51,所述凸起结构51与所述第三通孔42卡合连接。
具体地,电池顶盖一般由顶盖板1、极柱组件、防爆阀等组成,用于与电池壳体组装以形成用于容纳电芯和电解液的密封空间。“顶盖板11的内侧”,即顶盖板11朝向电池内部的一侧,或者说是顶盖板11朝向电芯的一侧。顶盖板1上设有贯穿顶盖板1厚度方向的安装孔,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贯穿安装孔并铆接在顶盖板1上,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设置在顶盖板1的内侧,一般也称为“下塑胶”,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分别通过两个极柱铆接固定在顶盖板1上,具体用于在顶盖板1、电芯和极柱之间起到绝缘效果。具体地,所述顶盖板1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塑胶件4和所述第二塑胶件5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极柱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顶盖板1铆接,所述第二极柱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顶盖板1铆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柱2可以为正极极柱,所述第二极柱3可以为负极极柱;或者,所述第一极柱2为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极柱3为正极极柱。
本实施例中,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分别通过第一极柱2和第二极柱3固定于顶盖板1,即两个极柱采用两个独立的下塑胶件绝缘安装于顶盖板1上,相对于两个极柱都采用一体式的下塑胶件安装于顶盖板1的方式,本实施例可减小下塑胶件的长度,避免下塑胶件过长导致加工后的变形,提升下塑胶件与极柱定位的精度,优化对顶盖的装配的良率。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之间卡合连接,可以改善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弯折下垂的现象,进而避免两个下塑胶件之间以及下塑胶件与顶盖板1之间的间隙较大,防止顶盖板1暴露面积增大从而绝缘失效风险增大。再者,第一塑胶件4朝向第二塑胶件5伸出舌式平台41特征,舌式平台41呈扁平舌状,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通过舌式平台41上的第三通孔42与第二塑胶件5上的凸起结构51卡合,实现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之间连接,这样,一方面使得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的连接稳定性较好,有利于避免下塑胶件弯曲下垂,可以加强下塑胶件的绝缘效果,提升顶盖板1内侧的绝缘效果,另一方面这样的卡合连接结构在电池顶盖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避免增加电池顶盖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塑胶件5上设有注液孔52,注液孔52用于注入电解液。由于舌式平台41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可以使得第二塑胶件5与电芯结构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进而避免第二塑胶件5上的注液孔52被堵塞,提高注液效果。
可选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设有柱型凸起53,多个所述柱型凸起53围绕注液孔52设置,以使得第二塑胶件5与电芯结构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起到避免注液孔52堵塞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三通孔42为条形通孔,所述凸起结构51为与所述第三通孔42匹配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帽檐510,两个所述帽檐510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K大于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L。
如图3所示,所述凸起结构51与所述第三通孔42均为条形且互相匹配,两者的延伸方向一致,即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该长度方向具体与图3中Y轴平行,两者的宽度方向一致,该宽度方向具体与图3中X轴平行。
所述凸起结构5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帽檐510,即沿长度方向,条形凸起的截面类似于倒蘑菇型,两个所述帽檐510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K大于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即蘑菇头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42的长度L,这样可以使得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过盈配合,从而实现两者卡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帽檐510的设置,可以使得凸起结构5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三通孔42卡合,进而实现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的卡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51在所述帽檐510处设有第一导向圆角511,以对所述凸起结构51与所述第三通孔42的卡合起到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4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壁421处设有第二导向圆角421,以对所述凸起结构51与所述第三通孔42的卡合起到导向作用。
可选地,在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扣合时,第一导向圆角511与第二导向圆角421两者能互相配合,可以为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的过盈装配提供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盖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即第三通孔42沿顶盖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加强第一塑胶件4和第二塑胶件5的连接效果,有效避免下塑胶下垂。
或者,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所述顶盖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即第三通孔42沿顶盖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沿凸起结构51的长度方向,凸起结构51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42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42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3mm。
第三通孔42与凸起结构51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需预留好合理间隙,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2与凸起结构51在长度方向所预留的单边间隙为D,D≥0.3mm,可以充分吸收公差,为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的过盈装配提供便利,并保证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卡合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凸起结构51的宽度方向,凸起结构51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42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42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5mm。
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42与凸起结构51在宽度方向所预留的单边间隙为d,d≥0.5mm,可以充分吸收公差,为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的过盈装配提供便利,并保证凸起结构51与第三通孔42卡合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沿凸起结构51的长度方向,所述帽檐510的长度为H,H满足以下公式:0.1mm≤H-2D≤0.5mm。
经过实验研究验证,帽檐510的长度H与单边间隙D满足上述条件,既能使卡扣形成有效装配,又不会使卡扣遭受过大的力,并且还能保证卡接后的稳定牢固。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顶盖中,极柱组件还可以包括上塑胶6、铆接块7等结构,上塑胶6和铆接块7位于顶盖板1外侧,极柱利用铆接块7铆接在顶盖板1上,上塑胶6在极柱和顶盖板1之间起到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电池为二次电池,例如可以为锂离子电池。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与上述电池顶盖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实施例以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1)、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第一塑胶件(4)、第二塑胶件(5);所述第一塑胶件(4)和所述第二塑胶件(5)位于所述顶盖板(1)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塑胶件(4)通过所述第一极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1)上,所述第二塑胶件(5)通过所述第二极柱(3)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板(1)上;所述第一塑胶件(4)设有舌式平台(41),所述舌式平台(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且所述舌式平台(41)上设有第三通孔(42),所述第二塑胶件(5)设有凸起结构(51),所述凸起结构(51)与所述第三通孔(42)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胶件(5)设有注液孔(52),所述第二塑胶件(5)背离所述顶盖板(1)的一侧设有柱型凸起(53),多个所述柱型凸起(53)围绕所述注液孔(5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42)为条形通孔,所述凸起结构(51)为与所述第三通孔(42)匹配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帽檐(510),两个所述帽檐(510)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51)在所述帽檐(510)处设有第一导向圆角(5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4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壁处设有第二导向圆角(4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结构(51)的长度方向,所述凸起结构(51)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42)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42)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3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结构(51)的宽度方向,所述凸起结构(51)卡合在所述第三通孔(42)内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通孔(42)之间的单边间隙为d,d满足以下条件:d≥0.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结构(51)的长度方向,所述帽檐(510)的长度为H,H满足以下公式:0.1mm≤H-2D≤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盖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三通孔(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盖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
CN202320140704.3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Active CN219457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0704.3U CN21945780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0704.3U CN21945780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7801U true CN219457801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0704.3U Active CN21945780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7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7460U (zh) 接线盒
WO2019179232A1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10752340B (zh)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5896539U (zh) 一种锂电池用光铝片、顶盖及锂电池
CN109950448B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19457801U (zh)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3782207U (zh) 汇流排、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WO2022160297A1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6928681U (zh) 锂电池及锂电池止动机构
CN217158466U (zh) 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70868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件
CN21541834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塑胶结构、顶盖及电池
CN20348128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电池
CN20348128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12928377B (zh)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112234244B (zh) 锂离子电池
CN210326003U (zh)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组装结构
CN22089576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US11784380B2 (en) Battery module
CN218919199U (zh) 电芯及电池包
CN216793896U (zh) 电池模组和储能装置
CN219017786U (zh) 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287467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20106778U (zh) 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
CN216213742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