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3922U - 一种排污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污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3922U
CN219453922U CN202320422466.5U CN202320422466U CN219453922U CN 219453922 U CN219453922 U CN 219453922U CN 202320422466 U CN202320422466 U CN 202320422466U CN 219453922 U CN219453922 U CN 219453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down
sewage
wall
cleaning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24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擎峰
齐春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Lo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Lo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Lo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Lo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24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3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3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3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污扩容器涉及排污扩容器技术领域;包括排污扩容器主体和安装在排污扩容器主体内部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活动连接在排污扩容器主体的内底部,且清理机构扩容器的外表面与排污扩容器主体的内壁搭接,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连接支撑片对支撑盘和连接柱进行连接,并在两组支撑盘和连接柱之间活动连接支撑杆,并通过支撑杆连接传动叶,通过在传动叶的顶端固定连接清理刮刀与桶体的内壁搭接,当与锅炉连接的进污水口进入污水的时候,污水的冲击力会冲击传动叶,从而使清理刮刀随传动叶转动,从而对桶体内壁上附着的水垢进行刮除,刮除的水垢随水流从排污口排出,达到了在保持均匀蒸发的基础上,避免排污扩容器内壁形成水垢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排污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污扩容器涉及排污扩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污膨胀器也称污扩容器,设计与制造应按压力容器GB150—2011进行。排污膨胀器是与锅炉的连续排污口连接的,是用来将锅炉的排污减压扩容,排污水在排污膨胀器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并在膨胀器内经扩容、降压、热量交换,然后排放,二次蒸汽由专门的管道引出,废热水通过浮球液位阀或溢流调节阀自动排走,热能可以得到回收再利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619792U中公布了《均匀蒸发的排污扩容器》,包括上端设置上封头、下端设置下封头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蒸发室;在所述上封头顶端设置蒸汽出口,在所述筒体侧方位置,贯通进入所述蒸发室设置污水进口,所述筒体内圈设置圈状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引导污水进口进入的污水均匀流向蒸发室方式设置,所述下封头下端设置污水出口,出水装置承接污水,在少量污水时,随着出水孔均匀流向蒸发室,在大量污水时,从内壁流向蒸发室,使污水在蒸发室内均匀汽化,蒸发效率更高,提高锅炉效率。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在少量污水时,随着出水孔均匀流向蒸发室,在大量污水时,从内壁流向蒸发室,使污水在蒸发室内均匀汽化,蒸发效率更高,提高锅炉效率,但是,因为排污扩容器内部会产生二次蒸气,也就意味着,排污扩容器的内部是高温的,在高温环境下,污水中的杂质会在排污扩容器的内壁形成水垢(如烧水壶长期使用内壁会累积水垢),水垢长时间积累的话会使排污扩容器中的空间减少,从而导致扩容器内部容量降低、压力正大、以及水流量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排污扩容器内部排污结构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污扩容器,采用了增加清理装置方案,扩容器在保持均匀蒸发的基础上,减少排污扩容器内部水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污扩容器,包括排污扩容器主体和安装在排污扩容器主体内部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活动连接在排污扩容器主体的内底部,且清理机构扩容器的外表面与排污扩容器主体的内壁搭接;
所述排污扩容器主体包括:桶体、进污水口、排污口、人手孔、蒸气出口和汽水分离器,密封的所述桶体的侧面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污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桶体表面远离进污水口的一面设置有与桶体内部贯通的人手孔,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气出口,且蒸气出口的底部桶体的内顶部安装有汽水分离器;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支撑盘、连接柱、连接支撑片、支撑杆、传动叶和清理刮刀,所述支撑盘和连接柱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片,所述连接支撑片的相对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之间插接有可转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倾斜的传动叶,所述传动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刮刀,且清理刮刀的外表面与桶体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托环,所述圆形托环与桶体的内底部靠近,所述圆形托环与排污口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外表面与桶体的内壁搭接,所述支撑盘的水流方向开设有弧形导流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片为倾斜设置在支撑盘和连接柱之间,且所有连接支撑片的倾斜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传动叶和清理刮刀的高度相等,且均不高于进污水口的底部,所述传动叶的顶部和底部均两侧的支撑盘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清理刮刀为弧形,所述清理刮刀的弧度与桶体内壁的弧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清理刮刀与传动叶呈T字形,所述清理刮刀沿转动方向的一面为锐角斜边。
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619792U的《均匀蒸发的排污扩容器》,由于未改动扩容器主体结构,因此能够保持均匀蒸发的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连接支撑片对支撑盘和连接柱进行连接,并在两组支撑盘和连接柱之间活动连接支撑杆,并通过支撑杆连接传动叶,通过在传动叶的顶端固定连接清理刮刀与桶体的内壁搭接,当与锅炉连接的进污水口进入污水的时候,污水的冲击力会冲击传动叶,从而使清理刮刀随传动叶转动,从而对桶体内壁上附着的水垢进行刮除,刮除的水垢随水流从排污口排出,达到了在保持均匀蒸发的基础上,避免排污扩容器内壁形成水垢的效果。
第三、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支撑盘和连接柱的连接支撑片设置成斜面,且将清理刮刀设置成弧形,并沿转动方向的面设置成功锐角斜坡,当水流经过连接支撑片之间的时候,倾斜的连接支撑片会使水流形成涡流,从而提升推动传动叶的动力,而弧形的清理刮刀能够提升与桶体内部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锐角的斜面来减少刮除水垢的阻力,达到了提升水垢清理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导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叶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排污扩容器主体;101、桶体;102、进污水口;103、排污口;104、人手孔;105、蒸气出口;106、汽水分离器;107、圆形托环;2、清理机构;201、支撑盘;2011、弧形导流面;202、连接柱;2021、连接孔;203、连接支撑片;204、支撑杆;205、传动叶;206、清理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排污扩容器,包括排污扩容器主体1和安装在排污扩容器主体1内部的清理机构2,清理机构2活动连接在排污扩容器主体1的内底部,且清理机构2扩容器的外表面与排污扩容器主体1的内壁搭接;
排污扩容器主体1包括:桶体101、进污水口102、排污口103、人手孔104、蒸气出口105和汽水分离器106,密封的桶体101的侧面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污水口102和排污口103,桶体101表面远离进污水口102的一面设置有与桶体101内部贯通的人手孔104,桶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蒸气出口105,且蒸气出口105的底部桶体101的内顶部安装有汽水分离器106;
清理机构2包括:支撑盘201、连接柱202、连接支撑片203、支撑杆204、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片203,连接支撑片203的相对面开设有连接孔2021,且连接孔2021之间插接有可转动的支撑杆204,支撑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倾斜的传动叶205,传动叶2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刮刀206,且清理刮刀206的外表面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连接支撑片203对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进行连接,并在两组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之间活动连接支撑杆204,并通过支撑杆204连接传动叶205,通过在传动叶205的顶端固定连接清理刮刀206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当与锅炉连接的进污水口102进入污水的时候,污水的冲击力会冲击传动叶205,从而使清理刮刀206随传动叶205转动,从而对桶体101内壁上附着的水垢进行刮除,刮除的水垢随水流从排污口103排出,达到了在保持均匀蒸发的基础上,避免排污扩容器内壁形成水垢的效果;
通过将连接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的连接支撑片203设置成斜面,且将清理刮刀206设置成弧形,并沿转动方向的面设置成功锐角斜坡,当水流经过连接支撑片203之间的时候,倾斜的连接支撑片203会使水流形成涡流,从而提升推动传动叶205的动力,而弧形的清理刮刀206能够提升与桶体101内部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锐角的斜面来减少刮除水垢的阻力,达到了提升水垢清理效率的效果。
具体的,桶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托环107,圆形托环107与桶体101的内底部靠近,圆形托环107与排污口10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101的内部设置圆形托环107用于对支撑盘201进行支撑,并使支撑盘201的底部与排污口103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水流能够水流的经过排污口103,避免水流被支撑盘201阻挡。
具体的,支撑盘201的外表面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支撑盘201的水流方向开设有弧形导流面2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盘201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从而在水流经过支撑盘201的时候,能够避免支撑盘201晃动,而在支撑盘201的水流方向设置弧形导流面2011,用于使水流中的杂质能够水水流进入到排污口103,减少杂质在支撑盘201顶部堆积的量。
具体的,连接支撑片203为倾斜设置在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之间,且所有连接支撑片203的倾斜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支撑片203倾斜设施,从而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使水流从侧面对传动叶205进行冲击,增加水流与传动叶205的接触面,提升水流推动传动叶205的动力。
具体的,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的高度相等,且均不高于进污水口102的底部,传动叶205的顶部和底部均两侧的支撑盘201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的高度,从而在传动叶205被水流推动而转动的时候,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不会与支撑盘201接触而导致摩擦力增加,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摩擦力,支撑杆204和连接孔202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通过轴承座将支撑杆204和连接柱202连接成一个整体。
具体的,清理刮刀206为弧形,清理刮刀206的弧度与桶体101内壁的弧度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清理刮刀206设置成弧形,从而能够增加清理刮刀206与桶体101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清理刮刀206对桶体101内壁的清理能力,且桶体101和清理刮刀206的接触位置会通过水进行润滑。
具体的,清理刮刀206与传动叶205呈T字形,清理刮刀206沿转动方向的一面为锐角斜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清理刮刀206与传动叶205的顶端呈T字形设置,从而在水流逆向带动清理刮刀206转动是时候也能起到清理桶体101内壁的作用,将清理刮刀206的转动方向面设置成弱娇斜边,从而能够减少清理刮刀206与水垢的接触面,通过减少接触面来提升清理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排污扩容器,包括排污扩容器主体(1)和安装在排污扩容器主体(1)内部的清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活动连接在排污扩容器主体(1)的内底部,且清理机构(2)扩容器的外表面与排污扩容器主体(1)的内壁搭接;
所述排污扩容器主体(1)包括:桶体(101)、进污水口(102)、排污口(103)、人手孔(104)、蒸气出口(105)和汽水分离器(106),密封的所述桶体(101)的侧面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污水口(102)和排污口(103),所述桶体(101)表面远离进污水口(102)的一面设置有与桶体(101)内部贯通的人手孔(104),所述桶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蒸气出口(105),且蒸气出口(105)的底部桶体(101)的内顶部安装有汽水分离器(106);
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支撑盘(201)、连接柱(202)、连接支撑片(203)、支撑杆(204)、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所述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片(203),所述连接支撑片(203)的相对面开设有连接孔(2021),且连接孔(2021)之间插接有可转动的支撑杆(204),所述支撑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倾斜的传动叶(205),所述传动叶(2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刮刀(206),且清理刮刀(206)的外表面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托环(107),所述圆形托环(107)与桶体(101)的内底部靠近,所述圆形托环(107)与排污口(10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01)的外表面与桶体(101)的内壁搭接,所述支撑盘(201)的水流方向开设有弧形导流面(2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片(203)为倾斜设置在支撑盘(201)和连接柱(202)之间,且所有连接支撑片(203)的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叶(205)和清理刮刀(206)的高度相等,且均不高于进污水口(102)的底部,所述传动叶(205)的顶部和底部均两侧的支撑盘(201)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刮刀(206)为弧形,所述清理刮刀(206)的弧度与桶体(101)内壁的弧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刮刀(206)与传动叶(205)呈T字形,所述清理刮刀(206)沿转动方向的一面为锐角斜边。
CN202320422466.5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排污扩容器 Active CN219453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2466.5U CN21945392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排污扩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2466.5U CN21945392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排污扩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3922U true CN21945392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0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2466.5U Active CN219453922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排污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3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4203U (zh) 一种用于供水设备的防积垢水箱
CN107986368A (zh) 基于碟式聚光的太阳能风能互补驱动多效含盐水淡化装置
CN110304774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废水过滤沉淀池
CN110357190A (zh) 一种烟气脱硫废水蒸发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992538A (zh) 水力驱动生物转盘反应池及生物转盘处理系统
CN219453922U (zh) 一种排污扩容器
NO316194B1 (no) Anordning og fremgangsmate for behandling av en forbrenningsgasstrom
CN106807103A (zh) 一种mvr用汽液分离器
CN107628673B (zh) 一种旋转刮膜式蒸馏淡化装置
CN20727078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刮泥桥
CN110559670B (zh) 一种石膏浆液泡沫制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97722A (zh) 水力旋流截污装置
CN104163530A (zh) 高效水处理装置
CN218485689U (zh) 一种燃机电厂循环冷却水回收用预处理池
CN202531347U (zh) 水上发电装置
CN201885560U (zh) 蒸汽列管回转窑加热装置
CN113277581A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闪蒸提热取水装置
CN210097158U (zh) 一种汽水分离塔
CN207019319U (zh) 单管口多分支自然循环管式集热器
CN220098616U (zh) 多功能多效自动连续蒸发结晶器
SK50582009A3 (sk) Prietoková turbína s otočnými lopatkami
CN201768397U (zh) 可多种供能的连续逆流浸出装置
CN214634273U (zh) 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
CN220485410U (zh) 一种弱电场防垢滤芯
CN21707866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用河道拦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