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3704U -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3704U
CN219453704U CN202320780710.5U CN202320780710U CN219453704U CN 219453704 U CN219453704 U CN 219453704U CN 202320780710 U CN202320780710 U CN 202320780710U CN 219453704 U CN219453704 U CN 21945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piral
air guide
guide channe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07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劲松
吴海娟
曹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an 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an 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an 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an 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07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包括灯本体、负压机构及导风机构;负压机构包括涡轮风扇,以及容置涡轮风扇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顶端为进风端,而侧壁具有出风孔;导风机构包括与第一壳体进风端衔接的筒状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具有一从其顶沿向下延伸的螺旋导风通道,螺旋导风通道的底端与第一壳体的进风端相通,而螺旋导风通道的侧壁分布有负压孔;螺旋导风通道上还嵌置有集虫盒,集虫盒具有与螺旋导风通道衔接的入口及出口,入口具有一单向门,而出口则为一第一网孔板;灯本体同心地设置于第二壳体的顶部上方,使得螺旋导风通道的顶部形成一环形的吸风口。该台灯捕捉蚊虫效率高,且巧妙地集成了台灯、捕蚊虫器及风扇三者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背景技术
天气炎热的夏天,蚊虫滋生,会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为了消灭蚊虫,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灭蚊产品;其中一种产品为捕蚊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07038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捕蚊灯,其基本结构包括:位于前端的通道,设于通道内的用于诱蚊的紫外光灯源,位于中间的风扇,以及位于后端的捕蚊盒,且捕蚊盒与风扇之间设有电击网。该捕蚊灯结合风扇及灯源,借助灯源吸引蚊子进入通道,并在风扇运作时,将靠近的蚊子吸入集蚊盒中,蚊子被电击网电击死亡,或进入集蚊盒受围困自然死亡。这种捕蚊灯通常用于户外或无人环境下灭蚊,且捕蚊量完全依赖于灯源的吸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于室内使用、捕捉蚊虫效率高、且功能丰富的台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包括灯本体、负压机构、以及导风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涡轮风扇,以及容置安装所述涡轮风扇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为进风端,而侧壁具有出风孔;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进风端衔接的筒状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一从其顶沿向下延伸的螺旋导风通道,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进风端相通,而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侧壁绕周分布有透风的负压孔;所述螺旋导风通道上还嵌置有一集虫盒,所述集虫盒具有与所述螺旋导风通道衔接的入口及出口,所述入口具有一单向门,而所述出口则为一可透风的第一网孔板;所述灯本体同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上方,使得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顶部形成一环形的吸风口。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中心具有一轴向的安装杆,所述灯本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杆的顶端。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本体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外径的圆盘状,且所述灯本体的底面形成一倒锥状的导流面。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面亦为所述灯本体的出光面。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本体具有可切换的照明灯及诱蚊灯。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导风通道包括上段的直筒段,以及下段的螺旋段,所述直筒段具有从上往下直径渐缩的多级台阶,且所述台阶的顶沿呈向下延伸的螺旋状;所述螺旋段为螺旋状滑道,所述滑道的内侧沿绕所述安装杆螺旋向下延伸,而所述滑道的外侧沿与所述直筒段的底沿衔接。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压孔分布于所述直筒段的侧壁,且所述负压孔为绕各级所述台阶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竖条纹孔。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道的起始端与所述安装杆、以及所述直筒段内壁之间形成一竖直面,所述竖直面设有一透风的第二网孔板。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虫盒设于所述滑道上,且所述集虫盒为可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抽出的可拆结构。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门为一上边铰接于所述集虫盒入口侧、且可在所述涡轮风扇的负压下压朝内开启的挡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涡轮风扇,不仅产生的负压吸力大,而且从侧面出风,将其设于产品底部时,节省了产品空间;螺旋导风通道中,边缘气流与中心气流存在方向及流速上的差异,两股气流相互接触时互相吸引而缠绕在一起形成螺旋状的合流,使得螺旋导风通道内产生具有较强吸力的风漩涡,处于灯本体附近的飞蚊、飞虫等均能被强力吸入,而且相比叶片风扇可避免脉冲式气流扰动导致附近的蚊虫感知到异常而逃离,捕蚊虫效率高;螺旋导风通道侧壁的负压孔会改变侧壁附近的气流方向及流速,可进一步强化螺旋导风通道的负压吸力;灯本体挤压了所述螺旋导风通道吸风口的面积,进一步增强了吸风口处的负压吸力;集虫盒设于螺旋导风通道上,则蚊虫无需先经过涡轮风扇,避免了蚊虫尸体在涡轮风扇处堆积,也更方便清理;由于捕蚊虫主要依赖于强大的负压吸力,因此灯本体可用作普通照明台灯,而底部负压机构的出风孔则可用作风扇,因此巧妙地集成了台灯、捕蚊虫器、及风扇三者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负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台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集虫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中的集虫盒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导风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6,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包括灯本体1、负压机构2、以及导风机构3;所述负压机构2包括涡轮风扇21,以及容置安装所述涡轮风扇21的第一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2的顶端为进风端221,而侧壁具有出风孔222;所述导风机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22的进风端221衔接的筒状的第二壳体31,所述第二壳体31内具有一从其顶沿向下延伸的螺旋导风通道32,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2的进风端221相通,而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的侧壁绕周分布有透风的负压孔33;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上还嵌置有一集虫盒34,所述集虫盒34具有与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衔接的入口24a及出口34b,所述入口24a具有一单向门341,而所述出口34b则为一可透风的第一网孔板342;所述灯本体1同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1的顶部上方,使得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的顶部形成一环形的吸风口320。
采用涡轮风扇21,不仅产生的负压吸力大,而且从侧面出风,将其设于产品底部时,节省了产品空间;螺旋导风通道32中,边缘气流与中心气流存在方向及流速上的差异,两股气流相互接触时互相吸引而缠绕在一起形成螺旋状的合流,使得螺旋导风通道32内产生具有较强吸力的风漩涡,处于灯本体1附近的飞蚊、飞虫等均能被强力吸入,而且相比叶片风扇可避免脉冲式气流扰动导致附近的蚊虫感知到异常而逃离,捕蚊虫效率高;螺旋导风通道32侧壁的负压孔33会改变侧壁附近的气流方向及流速,可进一步强化螺旋导风通道32的负压吸力;灯本体1挤压了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吸风口320的面积,进一步增强了吸风口320处的负压吸力;集虫盒34设于螺旋导风通道32上,则蚊虫无需先经过涡轮风扇21,避免了蚊虫尸体在涡轮风扇21处堆积,也更方便清理;由于捕蚊虫主要依赖于强大的负压吸力,因此灯本体1可用作普通照明台灯,而底部负压机构2的出风孔222则可用作风扇,因此巧妙地集成了台灯、捕蚊虫器、及风扇三者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的中心具有一轴向的安装杆4,所述灯本体1固定于所述安装杆4的顶端。安装杆4可用于安装支撑灯本体1,同时还可将设置成中空管状,方便灯本体1的电连接布线,使得结构简洁。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灯本体1还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二壳体31固定的连接柄悬挂于所述第二壳体31上方,或者通过若干绕周分布的支撑柱将灯本体1支撑固定于第二壳体31顶沿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本体1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壳体31外径的圆盘状,且所述灯本体1的底面形成一倒锥状的导流面11。导流面11使得螺旋导风通道32的吸风口320形成环状,挤压了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吸风口320的面积,进一步增强了吸风口320处的负压吸力,使附近的蚊虫快速吸入。
进一步,所述导流面11亦为所述灯本体1的出光面。用作台灯时,该出光面斜向下出光,方便照明,同时亦能将蚊虫引诱至螺旋导风通道32的吸风口320,提高了捕捉效率。
更进一步,所述灯本体1具有可切换的照明灯及诱蚊灯。使得该产品可兼用做台灯,以及捕蚊灯,当无人环境下,切换成诱蚊灯模式,可以更高效地捕捉蚊虫。
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用于产生螺旋状风漩涡,可通过改变螺旋导风通道32的侧壁形状、并配合螺旋导风通道32的直径变化、方向变化等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风通道32包括上段的直筒段321,以及下段的螺旋段322,所述直筒段321具有从上往下直径渐缩的多级台阶,且所述台阶的顶沿呈向下延伸的螺旋状;所述螺旋段322为螺旋状滑道,所述滑道的内侧沿绕所述安装杆4螺旋向下延伸,而所述滑道的外侧沿与所述直筒段321的底沿衔接。上段采用多级螺旋状台阶的方式,方便气流快速产生风漩涡,同时也使得螺旋导风通道32的吸风口320直径较大,能更大范围地将蚊虫吸入;而下段采用螺旋状的滑道,则不仅缩小了螺旋导风通道32下段的直径,使得气流吸力更强,而且方便嵌置所述集虫盒34。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以通过仅设置多级直径渐缩的螺旋台阶、或仅采用螺旋状通道、亦或其他能改变气流方向及速度的结构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孔33分布于所述直筒段321的侧壁,且所述负压孔33为绕各级所述台阶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竖条纹孔。该负压孔33使得所述直筒段321周壁附近的气流快速排入螺旋导风通道32与第二壳体31之间的间隙空间,从而使直筒段321的中间与周壁产生较大的气压差,能使风漩涡产生更大的吸力;另外,由于直筒段321周壁部分的吸力小于中心部分,蚊虫吸入后会快速落入所述滑道,而不易卡入所述负压孔33,同时,滑道上不设置负压孔33,亦可避免蚊虫卡入,方便将落下的蚊虫快速导入集虫盒34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道的起始端与所述安装杆4、以及所述直筒段321内壁之间形成一竖直面,所述竖直面设有一透风的第二网孔板323。竖直面设置第二网孔板323,能进一步增大螺旋导风通道32内的吸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虫盒34设于所述滑道上,且所述集虫盒34为可从所述第二壳体31侧壁抽出的可拆结构。集虫盒34衔接于螺旋导风通道32的滑道一段,由于滑道一段的直径较小,不仅为集虫盒34的设置腾出了较大空间,而且也使得所述单向门341的面积较小,结构设计更为方便。
所述单向门341的作用是让蚊虫进入集虫盒34,但无法从该单向门341出去。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门341为一上边铰接于所述集虫盒34入口24a侧、且可在所述涡轮风扇21的负压下压朝内开启的挡帘。挡帘在负压吸力下可向集虫盒34内侧开启,方便蚊虫落入集虫盒34,而吸力一旦停止,则自动关闭,该结构简单。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门341亦可以是一种网孔板,网孔的直径够蚊虫吸入,但在风力作用下,则无法从该网孔反向飞出。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本体、负压机构、以及导风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涡轮风扇,以及容置安装所述涡轮风扇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为进风端,而侧壁具有出风孔;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进风端衔接的筒状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一从其顶沿向下延伸的螺旋导风通道,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进风端相通,而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侧壁绕周分布有透风的负压孔;所述螺旋导风通道上还嵌置有一集虫盒,所述集虫盒具有与所述螺旋导风通道衔接的入口及出口,所述入口具有一单向门,而所述出口则为一可透风的第一网孔板;所述灯本体同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上方,使得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顶部形成一环形的吸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风通道的中心具有一轴向的安装杆,所述灯本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杆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本体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外径的圆盘状,且所述灯本体的底面形成一倒锥状的导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亦为所述灯本体的出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本体具有可切换的照明灯及诱蚊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风通道包括上段的直筒段,以及下段的螺旋段,所述直筒段具有从上往下直径渐缩的多级台阶,且所述台阶的顶沿呈向下延伸的螺旋状;所述螺旋段为螺旋状滑道,所述滑道的内侧沿绕所述安装杆螺旋向下延伸,而所述滑道的外侧沿与所述直筒段的底沿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孔分布于所述直筒段的侧壁,且所述负压孔为绕各级所述台阶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竖条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起始端与所述安装杆、以及所述直筒段内壁之间形成一竖直面,所述竖直面设有一透风的第二网孔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盒设于所述滑道上,且所述集虫盒为可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抽出的可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门为一上边铰接于所述集虫盒入口侧、且可在所述涡轮风扇的负压下压朝内开启的挡帘。
CN202320780710.5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Active CN21945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0710.5U CN21945370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0710.5U CN21945370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3704U true CN219453704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0710.5U Active CN21945370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2774B (zh) 灭蚊虫灯
US20100229459A1 (en) Devices for trapping insects
KR101003178B1 (ko) 흡입식 포충기
EP3632206A1 (en) Mosquito killing illumination device
JP2004254523A (ja) 害虫誘引捕獲器
JP3141997U (ja) 害虫捕獲器
CN209898056U (zh) 一种杀虫灯风扇
CN219537249U (zh) 一种捕蚊灯
CN219453704U (zh)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KR101884528B1 (ko) 모기 포획 장치
CN205030384U (zh) 一种循环灭蚊灯
CN116146914A (zh)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CN210076395U (zh) 畜牧养殖用灭蚊灯
CN215602781U (zh) 一种昆虫杀灭装置
CN211861574U (zh) 一种新型诱蚊灭蚊装置
CN211458616U (zh) 一种捕蚊机排气诱蚊结构
CN211091477U (zh) 一种防逃逸式捕虫网
TWM586945U (zh) 綠能智慧型害蟲誘集系統
CN215074940U (zh)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CN218635118U (zh) 水稻防害用害虫诱捕器
CN218302998U (zh) 一种灭蚊装置
CN219719509U (zh) 一种新型诱蚊灯
CN215001123U (zh) 一种灭虫台灯
CN218977788U (zh) 农业大棚灭虫灯
CN210960046U (zh) 一种适用于趋光性害虫的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