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4940U -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4940U
CN215074940U CN202121031752.6U CN202121031752U CN215074940U CN 215074940 U CN215074940 U CN 215074940U CN 202121031752 U CN202121031752 U CN 202121031752U CN 215074940 U CN215074940 U CN 215074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
collector
trap
insect
thick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17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争艳
任潇靓
罗琼
胡海生
鲁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10317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4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4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4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害虫收集器和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所述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害虫收集器具有收集器进虫口,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还包括具有筒体进虫口和筒体出虫口的诱虫筒,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筒体出虫口与所述收集器进虫口相连,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筒体出虫口处于诱虫筒的中心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害虫诱捕领域中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在粮仓储粮环境中,会有飞行害虫产生,飞行害虫多为危害性较大的蛀食性害虫,会给粮食造成很大的重量和质量损失,使用飞行害虫诱捕器对这类害虫诱捕是控制害虫数量的主要手段。
常规的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设置有诱捕结构的诱捕器主体,诱捕器主体内还设置有吸风风扇和收集飞行害虫的害虫收集器,诱捕结构一般为诱捕灯或者诱捕剂。在使用时,诱捕结构将飞行害虫吸引至诱捕器主体旁,吸风风扇工作产生吸力,将飞行害虫吸至害虫收集器中,从而实现对飞行害虫的诱捕。
这类传统的飞行害虫诱捕器存在的问题在于:吸风风扇的功率决定了气流对飞行害虫的抽吸能力,为了有足够大的抽吸能力,一般要使用较大功率的吸风风扇,这类吸风风扇能耗高,且工作噪音大;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诱捕通道的设计缺陷,导致飞行害虫在飞行至害虫收集器的过程中,容易逃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吸风风扇所需功率,同时能够减少飞行害虫诱捕过程中逃逸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害虫收集器和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所述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害虫收集器具有收集器进虫口,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还包括具有筒体进虫口和筒体出虫口的诱虫筒,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筒体出虫口与所述收集器进虫口相连,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
筒体出虫口处于诱虫筒的中心位置。
诱捕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进虫口处的进虫口诱捕灯。
诱捕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诱虫筒内侧筒体出虫口处的出虫口诱捕灯,出虫口诱捕灯的亮度大于进虫口诱捕灯的亮度。
筒体进虫口朝上倾斜或者朝下倾斜。
收集器进虫口通过连接管与筒体出虫口相连,连接管竖向布置,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或下侧。
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内侧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防逃逸锥筒,防逃逸锥筒的下端筒口构成收集器进虫口,防逃逸锥筒的上端筒口与收集器壳体的内腔相通,防逃逸锥筒与收集器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害虫收集空间,收集器壳体内侧于防逃逸锥筒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吸风风扇设置于防虫网上侧的收集器壳体内。
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出风口。
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下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布置的风扇安装筒,吸风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筒中,风扇安装筒的下端筒口构成风扇出风口,风扇安装筒内于吸风风扇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
防虫网竖向设置于风扇安装筒与收集器壳体的连接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在于,设置“蜗牛壳状”的诱虫筒,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这样诱虫筒的内孔就构成了等角螺旋线形的诱捕通道,该形状的诱捕通道与飞行害虫定位光源的飞行轨迹一致,因此当飞行害虫进入诱虫筒内后,在吸风风扇的作用下,飞行害虫不易朝外飞出逃逸;此外,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吸风风扇产生的吸力气流在经过诱虫筒的内孔时,会产生压力逐渐变大的涡流效应,以更容易地将飞行害虫抽吸至害虫收集器中,利用涡流效应,在保证吸力的前提下,降低对吸风风扇功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剖切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诱虫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害虫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害虫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的实施例1如图1~7所示:包括害虫收集器1和具有筒体进虫口6、筒体出虫口15的诱虫筒3,害虫收集器1具有收集器进虫口,筒体出虫口15与收集器进虫口相连,害虫收集器内设置有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9。
诱虫筒3整体呈“蜗牛壳”状,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整体呈自筒体进虫口向筒体出虫口自外至内螺旋延伸。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6至筒体出虫口15逐渐缩小,保证诱虫筒内气体流速逐渐增大,避免昆虫沿原路返回,从而逃逸。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诱虫筒包括外圈部分5和与外圈部分5相连通的内圈部分4,内圈部分4的高度高于外圈部分,筒体进虫口6位于外圈部分5上,筒体出虫口15位于内圈部分4上,这样可以使得内圈部分与外圈部分适当地错开,避免整个诱虫筒径向尺寸过大,使得整个飞行害虫诱捕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内圈部分4的下侧与外圈部分5的上侧共用一部分筒体壁,这样可以保证诱虫筒的整体强度,同时使得整个产品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内圈部分、外圈部分上下错开后,也使得筒体进虫口自然地朝下倾斜,符合蛾类害虫向上俯冲的飞行生物学特性,增加飞行害虫进入诱虫筒的几率。
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诱捕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进虫口处的进虫口诱捕灯7,诱捕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诱虫筒内侧筒体出虫口处的出虫口诱捕灯(图中未示出),出虫口诱捕灯的亮度大于进虫口诱捕灯的亮度。远处的飞行害虫被进虫口诱捕灯吸引至诱虫筒内,然后可以被出虫口诱捕灯吸引着朝诱虫筒深处飞行,从而更有利于诱捕。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器进虫口通过连接管2与筒体出虫口相连,由于筒体出虫口较为狭窄,因此连接管与筒体出虫口相连的一端21尺寸小,连接管与收集器进虫口相连的一端22尺寸大。
害虫收集器1位于诱虫筒3的上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方形结构的收集器壳体10,收集器壳体内侧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防逃逸锥筒11,防逃逸锥筒11的下端筒口构成收集器进虫口,防逃逸锥筒11的上端筒口与收集器壳体10内腔相通,防逃逸锥筒11与收集器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害虫收集空间12,收集器壳体内侧于防逃逸锥筒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13,吸风风扇9设置于防虫网上侧的收集器壳体内。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出风口8。·
使用时,吸风风扇工作,使得诱虫筒内产生涡流状的抽吸气流,进虫口诱捕灯吸引远处的飞行害虫至诱虫筒内。在抽吸气流、出虫口诱捕灯和飞行害虫自身飞行规律的共同作用下,飞行害虫沿着诱虫筒内腔朝筒体出虫口飞行,由于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变小,再配合诱虫筒的自身形状与飞行害虫的自身飞行规律一致,再配合抽吸力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增大,所以飞行害虫越往诱虫筒内飞行,越不易逃逸,飞行害虫会很容易的被吸入到防逃逸锥筒与收集器外壳之间形成的害虫收集空间1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出虫口诱捕灯也可以不设;当然诱捕结构还可以是能够散发气味的引诱剂。
本实用新型中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的实施例2如图8~10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害虫收集器1位于诱虫筒3的下侧,害虫收集器的收集器壳体为圆筒结构,收集器壳体内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防逃逸锥筒11。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布置的风扇安装筒16,吸风风扇9安装于风扇安装筒16中,风扇安装筒的下端筒口构成风扇出风口,风扇安装筒内于吸风风扇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13,防虫网13竖向设置于风扇安装筒与收集器壳体的连接口处,风扇安装筒的上端高于收集器壳体的底部位置。当飞行害虫经防逃逸锥筒11的底部进入到害虫收集器1中后,由于防虫网13竖向布置,因此,飞行害虫不会在防虫网13上聚集,飞行害虫不会对防虫网13造成堵塞,可以保证吸风风扇9的正常使用,使诱捕装置内的气流能顺畅流动。此外,将吸风风扇设置在收集器壳体的侧壁(而非与实施例1类似设置在水平位置),可以避免透过防虫网的杂质覆盖风扇,从而降低风扇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害虫收集器和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所述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害虫收集器具有收集器进虫口,其特征在于: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还包括具有筒体进虫口和筒体出虫口的诱虫筒,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筒体出虫口与所述收集器进虫口相连,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出虫口处于诱虫筒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诱捕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进虫口处的进虫口诱捕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诱捕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诱虫筒内侧筒体出虫口处的出虫口诱捕灯,出虫口诱捕灯的亮度大于进虫口诱捕灯的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筒体进虫口朝上倾斜或者朝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收集器进虫口通过连接管与筒体出虫口相连,连接管竖向布置,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或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内侧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防逃逸锥筒,防逃逸锥筒的下端筒口构成收集器进虫口,防逃逸锥筒的上端筒口与收集器壳体的内腔相通,防逃逸锥筒与收集器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害虫收集空间,收集器壳体内侧于防逃逸锥筒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吸风风扇设置于防虫网上侧的收集器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下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布置的风扇安装筒,吸风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筒中,风扇安装筒的下端筒口构成风扇出风口,风扇安装筒内于吸风风扇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防虫网竖向设置于风扇安装筒与收集器壳体的连接口处。
CN202121031752.6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Active CN215074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752.6U CN21507494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752.6U CN21507494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4940U true CN21507494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6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1752.6U Active CN215074940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4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30266A1 (en) Flying insect capture apparatus
KR101003178B1 (ko) 흡입식 포충기
CN215074940U (zh)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CN102669069A (zh) 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
CN105941368A (zh) 一种捕虫盒以及具备该捕虫盒的捕虫机
CN209359416U (zh) 一种灭蚊灯
CN110754455A (zh) 粮仓害虫诱捕器
CN112616796A (zh) 一种风吸杀虫灯
CN111903633A (zh) 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
CN206963757U (zh) 一种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
CN207544147U (zh) 昆虫诱捕器
CN107258730B (zh) 一种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
CN202014528U (zh) 诱虫灭虫装置
CN108450435A (zh) 一种分区吸蚊共用储蚊室的顶侧双吸双风扇灭蚊器
CN114831093A (zh) 风吹式诱虫装置
CN219453704U (zh)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CN218635118U (zh) 水稻防害用害虫诱捕器
CN206641261U (zh) 一种多功能灭蚊器
CN209390919U (zh) 一种具收集漏斗装置的诱虫灯
CN208300797U (zh) 一种分区吸蚊共用储蚊室的顶侧双吸双风扇灭蚊器
CN211932169U (zh) 一种种猪养殖防虫装置
CN205848434U (zh) 一种捕虫盒以及具备该捕虫盒的捕虫机
CN214385693U (zh) 一种用于大棚的悬挂式除虫装置
CN219288524U (zh) 一种飞虫捕获装置
CN116146914A (zh) 一种可捕捉飞虫的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