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2696U -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2696U
CN219452696U CN202320225390.7U CN202320225390U CN219452696U CN 219452696 U CN219452696 U CN 219452696U CN 202320225390 U CN202320225390 U CN 202320225390U CN 219452696 U CN219452696 U CN 219452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outer ring
bearing
sealing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5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皖陵
俞组能
卢贤雯
张灵瑶
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Qihui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Qihui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Qihui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Qihui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5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2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2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2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设置有插块,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槽一和两个内环槽二,两个所述内环槽二对称设置在内环槽一靠中心位置的上侧和下侧。该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通过设置独立的插块、滚珠一、固定块一、固定块二、滚珠二、密封块,和内环槽一、插槽、密封槽相互配合,通过多组不同作用的螺栓实现固定连接安装,使得装置的各零部件之间可以快速简单的进行安装整合以及拆卸替换,方便使用,成本较低,同时该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阻挡灰尘以及水流等的侵入,有效保护轴承内部结构及零件,从而达到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用于连接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在支撑机械旋转体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系数,具有滑动阻力小,功率消耗少,易起动的优秀的特点。
现有申请号为CN202023176910.5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密封轴承,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密封轴承的内圈、环套、第二滚珠等设计无法进行有效的安装和拆除,实际工作中较难实现比较方便式的安装和拆除,而且配合的齿牙、弹簧等,使用长久之后容易出现损毁,进而影响到轴承的使用,该轴承内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设置有插块,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槽一和两个内环槽二,两个所述内环槽二对称设置在内环槽一靠中心位置的上侧和下侧,且两个所述内环槽一和内环槽二互相连通,所述内圈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一,四块所述固定块一远离内圈的一侧插入到内环槽一内,上下所述内环槽二内均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二和若干个滚珠二,所述外圈的上侧和下侧靠左位置上开设有密封槽,上下两个所述密封槽分别和两个内环槽二连通设置,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块。
优选的,所述插槽和插块设置为略大于四分之一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外圈位于插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插块与密封垫抵接。
优选的,所述外圈和插块上贯穿开设有三个对应的螺纹孔一,所述外圈的上侧设置有三个螺栓一,所述外圈和插块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环槽一内关于外圈的中心点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一,每个所述滚珠一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一和外圈的内壁或者插块的内侧壁抵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上下两个所述密封槽和密封块设置为略大于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
优选的,每块所述固定块一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二,且所述内圈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二,每块所述固定块一通过螺栓二固定安装在内圈上。
优选的,上下每块所述固定块二上均开设有三个螺纹孔三,每块所述固定块一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三,每块所述固定块二通过螺栓三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一上。
优选的,上下所述密封块和外圈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四,所述密封块和外圈通过设置的螺栓四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通过设置独立的插块、滚珠一、固定块一、固定块二、滚珠二、密封块,和内环槽一、插槽、密封槽相互配合,通过多组不同作用的螺栓实现固定连接安装,使得装置的各零部件之间可以快速简单的进行安装整合以及拆卸替换,方便使用,生产成本也较低,同时该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有效阻挡灰尘以及水流等的侵入,有效保护轴承内部结构及零件,从而达到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2、内圈;3、内环槽一;4、插槽;5、插块;6、滚珠一;7、固定块一;8、内环槽二;9、固定块二;10、滚珠二;11、密封块;12、密封槽;13、螺纹孔一;14、螺栓一;15、螺纹孔二;16、螺栓二;17、螺纹孔三;18、螺栓三;19、螺纹孔四;20、螺栓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外圈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插槽4,插槽4内插入设置有插块5,外圈1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槽一3和两个内环槽二8,两个内环槽二8对称设置在内环槽一3靠中心位置的上侧和下侧,且两个内环槽一3和内环槽二8互相连通,内圈2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一7,四块固定块一7远离内圈2的一侧插入到内环槽一3内,上下内环槽二8内均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二9和若干个滚珠二10,外圈1的上侧和下侧靠左位置上开设有密封槽12,上下两个密封槽12分别和两个内环槽二8连通设置,密封槽12内设置有密封块11;
插槽4和插块5设置为略大于四分之一的圆柱体形状,外圈1位于插槽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插块5与密封垫抵接,外圈1和插块5上贯穿开设有三个对应的螺纹孔一13,外圈1的上侧设置有三个螺栓一14,外圈1和插块5通过螺栓一14固定连接,内环槽一3内关于外圈1的中心点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一6,每个滚珠一6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一7和外圈1的内壁或者插块5的内侧壁抵接;
每个固定块一7和固定块二9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上下两个密封槽12和密封块11设置为略大于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每块固定块一7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二15,且内圈2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二15,每块固定块一7通过螺栓二16固定安装在内圈2上,上下每块固定块二9上均开设有三个螺纹孔三17,每块固定块一7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三17,每块固定块二9通过螺栓三18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一7上,上下密封块11和外圈1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四19,密封块11和外圈1通过设置的螺栓四20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将外圈1和内圈2套接,然后依次从插槽4处插入固定块一7,并使得固定块一7和内圈2上的螺纹孔二15对准,使用螺丝刀将其固定,通过转动内圈2分别将四块固定块一7安装上,然后将若干个滚珠一6从插槽4处塞入到内环槽一3中,插入插块5,并用螺丝刀将螺栓一14拧入螺纹孔一13中,将插块5固定在外圈1上,接着通过密封槽12,将单个固定块二9插入到内环槽二8中,并使得固定块二9和固定块一7上的螺纹孔三17对准,使用螺丝刀将螺栓三18拧入,从而将固定块二9固定在固定块一7上,安装此方式转动内圈2,依次将上下每个固定块二9固定在固定块一7上,然后将若干个滚珠二10通过密封槽12放入到内环槽二8中,最后再将两个密封块11插入到对应的密封槽12中,并使用螺栓四20固定在外圈1上,完成整体的安装,该结构具有较高的封闭效果,能有效阻挡灰尘及水体的侵入,安装和拆除都较为简单。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插槽(4),所述插槽(4)内插入设置有插块(5),所述外圈(1)的内部设置有内环槽一(3)和两个内环槽二(8),两个所述内环槽二(8)对称设置在内环槽一(3)靠中心位置的上侧和下侧,且两个所述内环槽一(3)和内环槽二(8)互相连通,所述内圈(2)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一(7),四块所述固定块一(7)远离内圈(2)的一侧插入到内环槽一(3)内,上下所述内环槽二(8)内均设置有四块固定块二(9)和若干个滚珠二(10),所述外圈(1)的上侧和下侧靠左位置上开设有密封槽(12),上下两个所述密封槽(12)分别和两个内环槽二(8)连通设置,所述密封槽(12)内设置有密封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和插块(5)设置为大于四分之一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外圈(1)位于插槽(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插块(5)与密封垫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和插块(5)上贯穿开设有三个对应的螺纹孔一(13),所述外圈(1)的上侧设置有三个螺栓一(14),所述外圈(1)和插块(5)通过螺栓一(1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槽一(3)内关于外圈(1)的中心点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一(6),每个所述滚珠一(6)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一(7)和外圈(1)的内壁或者插块(5)的内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块一(7)和固定块二(9)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上下两个所述密封槽(12)和密封块(11)设置为大于四分之一圆环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固定块一(7)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二(15),且所述内圈(2)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二(15),每块所述固定块一(7)通过螺栓二(16)固定安装在内圈(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上下每块所述固定块二(9)上均开设有三个螺纹孔三(17),每块所述固定块一(7)对应开设有螺纹孔三(17),每块所述固定块二(9)通过螺栓三(18)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一(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其特征在于:上下所述密封块(11)和外圈(1)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四(19),所述密封块(11)和外圈(1)通过设置的螺栓四(20)固定连接。
CN202320225390.7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Active CN219452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390.7U CN21945269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390.7U CN21945269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2696U true CN219452696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5390.7U Active CN21945269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2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52696U (zh) 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轴承
CN202091357U (zh) 一种三排滚柱回转支承
CN202402469U (zh) 单向推力轴承
CN202091356U (zh) 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
CN108159681B (zh)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N201904694U (zh) 将滚动轴承装配到电机转子轴上的专用夹具
CN201121662Y (zh) 一种剖分轴承
CN212887393U (zh) 泵传动轴压装工具
CN204852023U (zh) 一种剖分式调心滚子轴承
CN211548258U (zh) 一种建筑幕墙用的支撑结构
CN210290759U (zh) 一种卡槽式动密封环
CN210565748U (zh) 一种组合式滚动轴承
CN210715101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可自适应的滚动转子
CN201496351U (zh) 一种方管连接结构
CN214888307U (zh) 一种组合轴结构
CN212398260U (zh) 一种平口机内撑杆胀紧机构
CN218409411U (zh) 一种地面沉降监测孔保护装置
CN217842429U (zh) 一种便于与轴连接的联轴器
CN213899636U (zh) 一种新型轴承座固定座结构
CN203873353U (zh) 一种电动推杆固定结构
CN218000037U (zh) 一种高密封性悬挂油缸
CN220600253U (zh) 一种机器人轴承塑料保持架
CN218439257U (zh) 一种反循环钻杆以及钻具
CN2124073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CN211018719U (zh) 一种光伏跟踪器主轴适应地形的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