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1522U - 便捷式大钢模板 - Google Patents

便捷式大钢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1522U
CN219451522U CN202223437034.6U CN202223437034U CN219451522U CN 219451522 U CN219451522 U CN 219451522U CN 202223437034 U CN202223437034 U CN 202223437034U CN 219451522 U CN219451522 U CN 219451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a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steel form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70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王潜
晏青波
王振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70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1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1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1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钢模板领域,具体为便捷式大钢模板,包括轨道枕木、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所述轨道枕木上侧安装用于对钢模组件直接滑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平衡组件固定的负重机构,所述负重机构上侧安装有铁桶,所述位移机构左侧上端安装有钢模板,所述钢模板右侧外壁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右端下侧安装有地脚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使大钢模板更加高效便捷的得到移动并且使用,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成本,给城市轨道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便捷式大钢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钢模板领域,具体为便捷式大钢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结构施工中传统大钢模因可多次重复利用,周转率高,经济性好而备受青睐,然而大钢模板依旧存在使用限制,诸如安装加固费时费力,模板吊装机械、人工、场地等占用率高等,从而需要对大钢模板的使用进行改进。
现有钢模板使用有些不足之处:现有的钢模板安装时需要通过吊装设备对模板进行吊装,需要大量的人工对齐将每一个节点进行安装,而当使用结束后需要将每一个节点再单独拆卸,才能将每一个组件单独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给使用过程带来巨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捷式大钢模板,用于解决现有的钢模板安装时需要通过吊装设备对模板进行吊装,需要大量的人工对齐将每一个节点进行安装,而当使用结束后需要将每一个节点再单独拆卸,才能将每一个组件单独移动,给使用过程带来巨大麻烦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便捷式大钢模板,包括轨道枕木、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所述轨道枕木上侧安装用于对钢模组件直接滑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平衡组件固定的负重机构,所述负重机构上侧安装有铁桶,所述位移机构左侧上端安装有钢模板,所述钢模板右侧外壁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右端下侧安装有地脚螺栓。
优选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轨道钢,所述轨道钢上端滑装有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之间连接有垂板,两侧所述垂板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之间安装有电机,所述垂板上端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负重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嵌装有夹板,所述滑槽前后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夹板前后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壁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轨道钢凹槽尺寸与轨道轮宽度尺寸相互吻合。
优选的:所述轨道钢通过固定栓啮合安装在轨道枕木上侧。
优选的:所述夹板截面尺寸与滑槽截面尺寸相互吻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侧壁。
便捷式大钢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铺设钢模板钢轨,将多根方木装订在一起形成轨道枕木,直接搬动效率较高,将轨道钢通过固定栓安装在轨道枕木上侧;
第二步:在钢模板后侧施加配重,项目配重采用废弃的铁桶,里面放置混凝土废弃块,并预留了吊环,通过向两侧拉动夹板在滑槽内移动,在限位板嵌于限位槽的限位下,使夹板稳定的向两侧移动,对弹簧挤压产生势能,将配重用的铁桶放置在底座上侧后松开对夹板的拉力,弹簧释放势能将铁桶夹持固定在底座上;
第三步:通过控制电机运转带动两侧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两侧的轨道轮在轨道钢上转动,从而使上端的钢模板整体在轨道钢上移动至预定位置;
第四步:钢模板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即可开始打磨刷油,由于液压千斤顶回落,此时钢模板与侧墙有几十公分间距,可满足工人进去打磨刷油,钢模板到达预定位置后,后部的支架即可下放,支架由配套固定栓和垫板组成,拧动固定栓,后侧支架即可缓慢升起,下放拧紧后,钢模板主要受力点已经从轨道刚受力变为支架受力,和传统模板已经没有差别,轨道不再受力;
第五步:地脚螺栓拧紧加固后,电动模板的受力体系已经与传统模板完全相同,墙角处由地脚螺栓加固,后侧由排架管加固到底板预留筋或者底板上返梁处,即可完成钢模板的安装,拆模时,将地脚螺栓解除后,释放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钢模板的会回落到距离墙面几十公分的距离,解除钢模板的后的加固措施,钢模板的即可直立在轨道上,待下一段侧墙钢筋绑扎验收完成。
本实用新型,侧墙防水与侧墙钢筋绑扎是大模板施工的前一道工序,待防水、钢筋工程完成后,即可开始模板工程施工,首先铺设钢模板钢轨,将多根方木装订在一起形成轨道枕木,直接搬动效率较高,将轨道钢通过固定栓安装在轨道枕木上侧,由于钢模板移动,需要先解除加固措施,此时钢模板一侧质量较大,直立在轨道钢上后,受力矩作用容易倾倒,所以在钢模板后侧施加配重,项目配重采用废弃的铁桶,里面放置混凝土废弃块,并预留了吊环,方便后期或者施工过程中的拆卸,模板施工过程中,配重不会影响模板加固,配重安放位置为后侧轨道钢正上方,此时配重对于轨道钢形成的力矩很小,不会因为配重过重,引起模板向配重一侧倾覆,配重安装通过向两侧拉动夹板在滑槽内移动,在限位板嵌于限位槽的限位下,使夹板稳定的向两侧移动,对弹簧挤压产生势能,将配重用的铁桶放置在底座上侧后松开对夹板的拉力,弹簧释放势能将铁桶夹持固定在底座上,使配重组件得到稳定的固定,通过控制电机运转带动两侧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两侧的轨道轮在轨道钢上转动,从而使上端的钢模板整体在轨道钢上移动至预定位置,钢模板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即可开始打磨刷油,由于液压千斤顶回落,此时钢模板与侧墙有几十公分间距,可满足工人进去打磨刷油,钢模板到达预定位置后,后部的支架即可下放,支架由配套固定栓和垫板组成,拧动固定栓,后侧支架即可缓慢升起,下放拧紧后,钢模板主要受力点已经从轨道刚受力变为支架受力,和传统模板已经没有差别,轨道不再受力,也就解决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方木作为软性材料,受力容易变形的问题,地脚螺栓拧紧加固后,电动模板的受力体系已经与传统模板完全相同,墙角处由地脚螺栓加固,后侧由排架管加固到底板预留筋或者底板上返梁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即可对混凝土进行拆模,拆模时,将地脚螺栓解除后,释放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钢模板会回落到距离墙面几十公分的距离,解除钢模板后的加固措施,钢模板即可直立在轨道上,待下一段侧墙钢筋绑扎验收完成,重复以上步骤,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模板的安装加固,给工程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移机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重机构俯视剖面图。
图中:
1、轨道枕木;201、轨道钢;202、底座;203、垂板;204、连杆;205、电机;206、轨道轮;301、滑槽;302、夹板;303、限位槽;304、限位板;305、弹簧;4、铁桶;5、钢模板;6、支架;7、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便捷式大钢模板,包括轨道枕木1、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所述轨道枕木1上侧安装用于对钢模组件直接滑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平衡组件固定的负重机构,所述负重机构上侧安装有铁桶4,所述位移机构左侧上端安装有钢模板5,所述钢模板5右侧外壁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右端下侧安装有地脚螺栓7。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通过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减少大部分模板底座,更加节省材料及人工费用。
其中,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轨道钢201,所述轨道钢201上端滑装有轨道轮206,所述轨道轮206之间连接有垂板203,两侧所述垂板203之间连接有连杆204,所述连杆204之间安装有电机205,所述垂板203上端安装有底座202。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将钢模板5快速的移动进行安装使用。
其中,所述轨道钢201凹槽尺寸与轨道轮206宽度尺寸相互吻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使移动更加稳定。
其中,所述轨道钢201通过固定栓啮合安装在轨道枕木1上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使移动组件得到更加牢固的定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负重机构包括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部嵌装有夹板302,所述滑槽301前后侧开设有限位槽303,所述夹板302前后侧安装有限位板304,所述限位板304侧壁连接有弹簧305。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对负重组件更加稳定的固定。
其中,所述夹板302截面尺寸与滑槽301截面尺寸相互吻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使夹持组件更加稳定的使用。
其中,所述限位板304固定连接弹簧305的一端,所述弹簧3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303侧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便于高效的完成对负重组件的定位。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叙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铺设钢模板钢轨,将多根方木装订在一起形成轨道枕木1,直接搬动效率较高,将轨道钢201通过固定栓安装在轨道枕木1上侧;
第二步:在钢模板5后侧施加配重,项目配重采用废弃的铁桶4,里面放置混凝土废弃块,并预留了吊环,通过向两侧拉动夹板302在滑槽301内移动,在限位板304嵌于限位槽303的限位下,使夹板302稳定的向两侧移动,对弹簧305挤压产生势能,将配重用的铁桶4放置在底座202上侧后松开对夹板302的拉力,弹簧305释放势能将铁桶4夹持固定在底座202上;
第三步:通过控制电机205运转带动两侧连杆204转动,连杆204转动带动两侧的轨道轮206在轨道钢201上转动,从而使上端的钢模板5整体在轨道钢201上移动至预定位置;
第四步:钢模板5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即可开始打磨刷油,由于液压千斤顶回落,此时钢模板5与侧墙有几十公分间距,可满足工人进去打磨刷油,钢模板5到达预定位置后,后部的支架即可下放,支架6由配套固定栓和垫板组成,拧动固定栓,后侧支架6即可缓慢升起,下放拧紧后,钢模板5主要受力点已经从轨道刚201受力变为支架受力,和传统模板已经没有差别,轨道不再受力;
第五步:地脚螺栓7拧紧加固后,电动模板的受力体系已经与传统模板完全相同,墙角处由地脚螺栓7加固,后侧由排架管加固到底板预留筋或者底板上返梁处,即可完成钢模板5的安装,拆模时,将地脚螺栓7解除后,释放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钢模板5的会回落到距离墙面几十公分的距离,解除钢模板5的后的加固措施,钢模板5的即可直立在轨道上,待下一段侧墙钢筋绑扎验收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侧墙防水与侧墙钢筋绑扎是大模板施工的前一道工序,待防水、钢筋工程完成后,即可开始模板工程施工,首先铺设钢模板钢轨,将多根方木装订在一起形成轨道枕木1,直接搬动效率较高,将轨道钢201通过固定栓安装在轨道枕木1上侧,由于钢模板5移动,需要先解除加固措施,此时钢模板5一侧质量较大,直立在轨道钢201上后,受力矩作用容易倾倒,所以在钢模板5后侧施加配重,项目配重采用废弃的铁桶4,里面放置混凝土废弃块,并预留了吊环,方便后期或者施工过程中的拆卸,模板施工过程中,配重不会影响模板加固,配重安放位置为后侧轨道钢201正上方,此时配重对于轨道钢201形成的力矩很小,不会因为配重过重,引起模板向配重一侧倾覆,配重安装通过向两侧拉动夹板302在滑槽301内移动,在限位板304嵌于限位槽303的限位下,使夹板302稳定的向两侧移动,对弹簧305挤压产生势能,将配重用的铁桶4放置在底座202上侧后松开对夹板302的拉力,弹簧305释放势能将铁桶4夹持固定在底座202上,使配重组件得到稳定的固定,通过控制电机205运转带动两侧连杆204转动,连杆204转动带动两侧的轨道轮206在轨道钢201上转动,从而使上端的钢模板5整体在轨道钢201上移动至预定位置,钢模板5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即可开始打磨刷油,由于液压千斤顶回落,此时钢模板5与侧墙有几十公分间距,可满足工人进去打磨刷油,钢模板5到达预定位置后,后部的支架即可下放,支架6由配套固定栓和垫板组成,拧动固定栓,后侧支架6即可缓慢升起,下放拧紧后,钢模板5主要受力点已经从轨道刚201受力变为支架受力,和传统模板已经没有差别,轨道不再受力,也就解决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方木作为软性材料,受力容易变形的问题,地脚螺栓7拧紧加固后,电动模板5的受力体系已经与传统模板完全相同,墙角处由地脚螺栓7加固,后侧由排架管加固到底板预留筋或者底板上返梁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即可对混凝土进行拆模,拆模时,将地脚螺栓7解除后,释放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钢模板5会回落到距离墙面几十公分的距离,解除钢模板5后的加固措施,钢模板5即可直立在轨道上,待下一段侧墙钢筋绑扎验收完成,重复以上步骤,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模板的安装加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枕木(1)、位移机构和负重机构,所述轨道枕木(1)上侧安装用于对钢模组件直接滑动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平衡组件固定的负重机构,所述负重机构上侧安装有铁桶(4),所述位移机构左侧上端安装有钢模板(5),所述钢模板(5)右侧外壁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右端下侧安装有地脚螺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轨道钢(201),所述轨道钢(201)上端滑装有轨道轮(206),所述轨道轮(206)之间连接有垂板(203),两侧所述垂板(203)之间连接有连杆(204),所述连杆(204)之间安装有电机(205),所述垂板(203)上端安装有底座(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机构包括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部嵌装有夹板(302),所述滑槽(301)前后侧开设有限位槽(303),所述夹板(302)前后侧安装有限位板(304),所述限位板(304)侧壁连接有弹簧(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钢(201)凹槽尺寸与轨道轮(206)宽度尺寸相互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钢(201)通过固定栓啮合安装在轨道枕木(1)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02)截面尺寸与滑槽(301)截面尺寸相互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大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04)固定连接弹簧(305)的一端,所述弹簧(3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303)侧壁。
CN202223437034.6U 2022-12-21 2022-12-21 便捷式大钢模板 Active CN219451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034.6U CN219451522U (zh) 2022-12-21 2022-12-21 便捷式大钢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034.6U CN219451522U (zh) 2022-12-21 2022-12-21 便捷式大钢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1522U true CN21945152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7034.6U Active CN219451522U (zh) 2022-12-21 2022-12-21 便捷式大钢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1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4204B (zh) 城市轻轨高架桥山型u梁施工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401679A (zh) 大坡度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方法
CN107201719B (zh) 高架桥防撞墙模板吊装转运机及防撞墙施工方法
CN107988921B (zh) 一种上跨铁路、高速公路的跨线桥梁单点连续顶推施工方法
CN110761191A (zh) 混凝土护栏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CN110904969A (zh) 一种高陡边坡板廊结构混凝土浇筑滑模系统
CN106930315B (zh) 一种移动塔吊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338830B (zh) 一种全工况快速安装及拆卸的轨道状态调轨支承架
CN107724671A (zh) 一种整体式滑升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4475184U (zh) 城市轻轨高架桥山型u梁施工支撑体系
CN219451522U (zh) 便捷式大钢模板
CN113152493A (zh) 面板浇筑滑模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7905252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1569A (zh) 龙门吊轨道基础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6122856A (zh) 便捷式大钢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97657B (zh) 现浇桥梁模板支架体系装置及桥梁现浇施工方法
CN110714412A (zh) 一种适用于现浇梁支架的自走行预压装置及其预压方法
CN205934962U (zh) 用于地下管廊现浇施工的滑移体系
CN202627483U (zh) 压重式无轨滑模
CN115613471A (zh) 一种多跨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刚构箱梁分段施工工法
CN214573768U (zh) 一种门槽二期混凝土浇筑自爬升滑模浇筑系统
CN113622328A (zh) 一种箱涵施工组件及其应用与箱涵施工方法
CN212105891U (zh) 一种用于尾矿库排水槽混凝土整体浇筑的钢模台车
CN210596877U (zh) 一种基坑临时道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板
CN113502756A (zh) 一种薄壁墩液压爬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