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0488U -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0488U
CN219450488U CN202320417619.7U CN202320417619U CN219450488U CN 219450488 U CN219450488 U CN 219450488U CN 202320417619 U CN202320417619 U CN 202320417619U CN 219450488 U CN219450488 U CN 219450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armpit
reinforcing
bottom plate
box culv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76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历文
黄然
李俊
李孟
张野
黄诗杰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8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76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0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0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0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包括若干加固组,每组加固组包括对拉螺杆、与腋模平行的主楞以及若干与腋模垂直的次楞,所述次楞远离腋模的一端与主楞相抵,所述对拉螺杆贯穿腋模,对拉螺杆的一端与底板钢筋固定连接,对拉螺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抵紧件,所述抵紧件与所述主楞相抵紧。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对拉螺杆对主楞施加抵紧力,从而使得次楞贴合腋模,进而实现对腋模的加固,避免腋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形变,从而确保箱涵腋角的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楞和次楞可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成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施工一般采用现浇工艺,在开挖好的沟槽内设置底层,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再将加工好的钢筋现场绑扎,支内模和外模,较大的箱涵一般先浇筑底板和侧壁的下半部分,再绑扎侧壁上半部和顶板钢筋,支好内外模后浇筑侧壁上半部分和顶部,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模,在箱涵两侧同时回填土。
通常较大的箱涵,在其涵洞的四个角作加腋处理,使得箱涵具有腋角,这样能够增加箱涵的整体强度。如此,对应的箱涵内模需要作加腋处理,形成腋模。对于箱涵底板腋模(即底板同侧墙交界位置处的腋模)而言,混凝土浇筑时,腋模受到挤压力而易向箱涵内侧方向发生形变,从而导致箱涵的腋角变形而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对箱涵底板腋模的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以解决箱涵底板腋模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包括若干加固组,每组加固组包括对拉螺杆、与腋模平行的主楞以及若干与腋模垂直的次楞,所述次楞远离腋模的一端与主楞相抵,所述对拉螺杆贯穿腋模,对拉螺杆的一端与底板钢筋固定连接,对拉螺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抵紧件,所述抵紧件与所述主楞相抵紧。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利用对拉螺杆对主楞施加抵紧力,从而使得次楞贴合腋模,以便腋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次楞对其施加的抵紧力,进而实现对腋模的加固,避免腋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形变,确保箱涵腋角的质量。而且,本方案中的抵紧件可拆卸连接于对拉螺杆上,因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抵紧件拆除,进而将主楞和次楞拆除,实现主楞和次楞的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可选地,所述抵紧件为山型扣。
本方案中,山型扣螺纹连接在对拉螺杆上,既能够将主楞和次楞抵紧,又能够便于拆卸主楞和次楞,操作方便、简单。
可选地,每组加固组中,对拉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对拉螺杆位于主楞的两端。
本方案中,对拉螺杆分布于主楞的两端,从而对主楞的两端施加抵紧力,进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好地压紧主楞和次楞。
可选地,每组加固组中,相邻两个次楞之间的间距为200-250mm。
本方案中,加固组中相邻的两个次楞之间的间距为200-250mm是适宜的,避免次楞分布过于紧密或者过于稀疏。
可选地,相邻两组加固组中的主楞之间的间距为600-650mm。
本方案中,相邻两组加固组中的主楞之间的间距为600-650mm是适宜的,避免主楞分布过于紧密或者过于稀疏。
可选地,所述主楞为双拼钢管。
本方案中,主楞为双拼钢管时,对拉螺杆能够直接穿过双拼钢管之间的间隙,无需在主楞上打孔以供对拉螺杆贯穿。
可选地,所述次楞为方木。
本方案中,方形木条是常见的建筑施工用材,成本低。
可选地,所述对拉螺杆与所述次楞平行。
本方案中,对拉螺杆与次楞平行,而次楞与腋模垂直,因此对拉螺杆与腋模垂直,从而使得腋模受到垂直于腋模方向上的加固力,加固效果佳。
可选地,所述主楞沿其轴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插杆,插杆与主楞垂直设置,所述次楞上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插杆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橡胶片与插孔的内壁相抵紧。
本方案中,利用插杆插入插孔内,使得次楞固定在主楞上,从而便于主楞和次楞的快速定位安装,避免主楞和次楞发生移动,确保对腋模的加固效果。
可选地,所述加固组分为左加固组和右加固组,至少有一组左加固组中的主楞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套筒,至少有一组右加固组中的主楞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右套筒,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相对设置,左套筒和右套筒之间设有螺纹撑杆,螺纹撑杆的一端与左套筒或右套筒螺纹连接,螺纹撑杆的另一端与右套筒或左套筒的侧壁相抵。
本方案中,通过螺纹撑杆实现对左加固组和右加固组的支撑,从而使得左加固组和右加固组的水平变形趋势相互抵消,提高对腋模的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楞和次楞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沿主楞的径向剖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楞和次楞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沿主楞的径向剖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对拉螺杆1、主楞2、次楞3、抵紧件4、腋模5、底板钢筋6、插杆7、插孔8、橡胶片9、左加固组10a、右加固组10b、左套筒11a、右套筒11b、螺纹撑杆12。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包括若干加固组,每组加固组包括对拉螺杆1、与腋模5平行的主楞2以及若干与腋模5垂直的次楞3,次楞3远离腋模5的一端与主楞2相抵。对拉螺杆1贯穿腋模5,且对拉螺杆1与次楞3平行,即,对拉螺杆1与腋模5垂直,对拉螺杆1的一端与底板钢筋6固定连接,对拉螺杆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抵紧件4,抵紧件4与主楞2相抵紧。本实施例中,对拉螺杆1的底端绑扎在底板钢筋6上或者对拉螺杆1的底端与底板钢筋6焊接,从而实现对拉螺杆1与底板钢筋6之间的固定连接。另外,抵紧件4为山型扣,山型扣螺纹连接在对拉螺杆1上。
每组加固组中,对拉螺杆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对拉螺杆1位于主楞2的两端;相邻两个次楞3之间的间距为200-250mm;相邻两组加固组中的主楞2之间的间距为600-650mm。本实施例中,每组加固组中,相邻两个次楞3之间的间距为200mm;相邻两组加固组中的主楞2之间的间距为600mm。并且,主楞2为φ48*2.7mm双拼钢管,次楞3为50×100mm方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腋模5采用15mm厚胶合板。
使用时,由于对拉螺杆1的底端与底板钢筋6固定连接,因此,拧紧抵紧件4,即可对主楞2施加抵紧力,从而使得次楞3贴合腋模5,如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对腋模5施加斜向上的挤压力,腋模5具有向箱涵内侧方向形变的趋势,此时次楞3对腋模5施加斜向下的抵紧力,避免腋模5发生形变,从而确保箱涵腋角的质量。
并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人员能够将抵紧件4从对拉螺杆1上取下,从而将主楞2和次楞3拆除,以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并且,对于露出腋角混凝土外的对拉螺杆1,施工人员采用切割机将其切割下来,亦可以作为螺纹钢筋等零部件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楞2沿其轴向焊接有若干插杆7,插杆7与主楞2垂直设置;次楞3上开设有供插杆7插入的插孔8,插杆7上粘接有橡胶片9,橡胶片9与插孔8的内壁相抵紧。
本实施例中,施工人员在安装加固组时,预先将次楞3插接在主楞2上,即将主楞2上的插杆7插入对应的次楞3的插孔8内。次楞3插接在主楞2上后,插杆7上的橡胶片9与插孔8的内壁相抵紧,因此,次楞3不会轻易脱离主楞2,避免主楞2和次楞3发生相对移动,从而确保对腋模5的加固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固组分为左加固组10a和右加固组10b,至少有一组左加固组10a中的主楞2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套筒11a,至少有一组右加固组10b中的主楞2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右套筒11b,左套筒11a和右套筒11b相对设置,左套筒11a和右套筒11b之间设有螺纹撑杆12,螺纹撑杆12的一端与左套筒11a或右套筒11b螺纹连接,螺纹撑杆12的另一端与右套筒11b或左套筒11a的侧壁相抵。本实施例中,左套筒11a和右套筒11b的数量均为三个,分布于位于箱涵轴向上前、中、后三处的左加固组10a和右加固组10b中。另外,螺纹撑杆12的左端与左套筒11a螺纹连接(即左套筒11a内设有与螺纹撑杆12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段),螺纹撑杆12的右端伸入右套筒11b内并与右套筒11b的右侧壁相抵。
本实施例中,施工人员在将左加固组10a中的主楞2、次楞3以及对拉螺杆1安装好后,将螺纹撑杆12的左端旋入左套筒11a内,再安装右加固组10b中的主楞2、次楞3以及对拉螺杆1,过程中,将右套筒11b套在螺纹撑杆12的右端,施工人员转动螺纹撑杆12,直至螺纹撑杆12无法继续转动为止,此时螺纹撑杆12的右端与右套筒11b的右侧内壁相抵,从而实现左加固组10a和右加固组10b的连接,如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于左侧的腋模5与位于右侧的腋模5之间相互抵消水平方向上的变形趋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腋模5的加固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加固组,每组加固组包括对拉螺杆、与腋模平行的主楞以及若干与腋模垂直的次楞,所述次楞远离腋模的一端与主楞相抵,所述对拉螺杆贯穿腋模,对拉螺杆的一端与底板钢筋固定连接,对拉螺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抵紧件,所述抵紧件与所述主楞相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为山型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加固组中,对拉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对拉螺杆位于主楞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加固组中,相邻两个次楞之间的间距为200-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加固组中的主楞之间的间距为600-6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为双拼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楞为方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与所述次楞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沿其轴向固定连接有若干插杆,插杆与主楞垂直设置,所述次楞上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插杆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橡胶片与插孔的内壁相抵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分为左加固组和右加固组,至少有一组左加固组中的主楞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套筒,至少有一组右加固组中的主楞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右套筒,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相对设置,左套筒和右套筒之间设有螺纹撑杆,螺纹撑杆的一端与左套筒或右套筒螺纹连接,螺纹撑杆的另一端与右套筒或左套筒的侧壁相抵。
CN202320417619.7U 2023-03-08 2023-03-08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Active CN219450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619.7U CN21945048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619.7U CN21945048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0488U true CN21945048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7619.7U Active CN21945048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0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5088A (zh) 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62296A (zh) 单侧支模体系及利用该体系进行外墙浇筑的施工方法
CN107191006B (zh) 一种导流槽耐火混凝土层拆除修复方法
CN105370038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体施工缝的接茬方法
CN219450488U (zh) 箱涵底板腋模加固结构
CN205653801U (zh) 预制双排桩与止水帷幕一体化基坑支护结构
CN211621625U (zh) 一种装配式格构梁边坡支护结构
CN205000643U (zh) 一种防水混凝土剪力墙穿墙止水螺栓
CN208949920U (zh) 单侧支模体系
CN206769379U (zh) 剪力墙模板免钻孔施工结构
CN105604339A (zh) 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
CN102444408A (zh) 地铁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拼装式挡头装置
CN213654236U (zh) 一种榫卯式的预留管槽模具
CN214739890U (zh) 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施工用钢模板
CN212835499U (zh) 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
CN214940390U (zh) 一种管道满包混凝土浇筑的模板
CN214302897U (zh) 一种可周转早拆构造柱入料口
CN211173065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渗漏模板结构
CN107245983A (zh) 排水沟墙体连续浇筑水平滑模装置
CN106223543B (zh) 一种十字型速接式轻钢构造柱及其安装方法
CN205476452U (zh) 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20183845U (zh) 一种雨水箱涵倒角处吊模安装结构
CN204225555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拌合站储料仓隔墙
CN217517391U (zh) 一种波纹管涵用钢混增强结构
CN220954645U (zh) 一种可调节、可重复利用的洞口模板加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