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9442U -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9442U
CN219449442U CN202320856979.7U CN202320856979U CN219449442U CN 219449442 U CN219449442 U CN 219449442U CN 202320856979 U CN202320856979 U CN 202320856979U CN 219449442 U CN219449442 U CN 219449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reatment tank
treatment
feeding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69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e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e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e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e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69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9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9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9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废水处理不能连续不断进行的问题;包括处理池;处理池中设置有加料池;其中,加料池的池底部位阵列有通孔,且加料池悬空设置在处理池内;加料池与处理池上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加料池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处理池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处理池上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与处理池外部连通。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处理池中设置加料池的方式,可以率先对废水进行处理,待废水经过处理之后,沉淀和清水进行分离,接着再利用处理池上的溢流口将清水输出,完成废水的预处理;操作起来很方便,只需要将废水源源不断的从废水管通入加料池即可,配合加料管往加料池中加入沉淀剂;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废水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预处理是污水进入传统的沉淀、生物等处理之前根据后续处理流程对水质的要求而设置的预处理设施。
申请号为“CN20212236197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废水处理用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该装置在使用时,当污水进管将废水倒入预处理罐的内部后,液压杆启动,控制施压组件下移,随着施压圆板接触水面之后,透水筛网将大颗粒逐渐下压;这个过程中,杂质颗粒被透水筛网压下去形成颗粒层,而清水则透过透水筛网形成清水层,完成废水杂质与水体的分离;这种操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通过透水筛网的升降完成一次沉淀,也就是说该设备不能持续不断的对废水进行不间断处理,这样会导致废水处理的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废水处理不能连续不断进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中设置有加料池,所述加料池一侧连通有废水管,在所述加料池上方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池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其中,所述加料池的池底部位阵列有通孔,且所述加料池悬空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所述加料池与所述处理池上端均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加料池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处理池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处理池中靠近上端口位置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处理池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池整体为环形池,所述溢流口圆周均布在所述处理池上;所述处理池的池壁中间设置有夹层空间,所述夹层空间将所述处理池池壁分割形成内壁和外壁,所述溢流口贯穿所述内壁,且所述处理池外安装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贯穿所述外壁,所述输出管中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池上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且所述加料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下端,并在所述加料管下端设置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加料池转动安装在所述处理池的池底,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加料池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加料池上端还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下端还设置有刮板;所述处理池池底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内设置有电磁阀。
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通过在处理池中设置加料池的方式,可以率先对废水进行处理,待废水经过处理之后,沉淀和清水进行分离,接着再利用处理池上的溢流口将清水输出,完成废水的预处理;操作起来很方便,只需要将废水源源不断的从废水管通入加料池即可,配合加料管往加料池中加入沉淀剂;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废水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处理池;2、加料池;3、废水管;4、加料管;5、搅拌装置;51、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叶;6、通孔;7、溢流口;8、夹层空间;9、过滤网;10、安装架;11、喷头;12、吊杆;13、刮板;14、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中设置有加料池2,加料池2一侧连通有废水管3,在加料池2上方设置有加料管4,加料池2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5;其中,加料池2的池底部位阵列有通孔6,且加料池2悬空设置在处理池1内;加料池2与处理池1上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加料池2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处理池1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处理池1中靠近上端口位置设置有溢流口7,溢流口7与处理池1外部连通。
本装置中的废水预处理装置,采用分级处理的方式,首先将废水通过废水管3输入到加料池2中,接着利用加料池2的搅拌装置5对废水进行搅拌,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加料管4加入明矾等沉淀反应物,使得废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与水分离;形成的沉淀会通过加料池2底部的通孔6进入到处理池1中,同时清水也会从通孔6进入到处理池1中,但是沉淀则会向下落,而清水则会补充进入到水中,形成上层清液和下层浑浊的情况;而位于处理池1内的上层清液则会从溢流口7输出,完成废水的预处理。
本装置通过在处理池1中设置加料池2的方式,可以率先对废水进行处理,待废水经过处理之后,沉淀和清水进行分离,接着再利用处理池1上的溢流口7将清水输出,完成废水的预处理;操作起来很方便,只需要将废水源源不断的从废水管3通入加料池2即可,配合加料管4往加料池2中加入沉淀剂;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废水处理。
处理池1整体为环形池,溢流口7圆周均布在处理池1上;处理池1的池壁中间设置有夹层空间8,夹层空间8将处理池1池壁分割形成内壁和外壁,溢流口7贯穿内壁,且处理池1外安装有输出管,输出管贯穿外壁,输出管中设置有过滤网9。
多个溢流口7面积相加远大于废水管3的面积,废水管3的废水进入到处理池1中的时候,水位会不断的上升,直到接触到溢流口7所在的水位高度,废水才会从溢流口7流出;本装置中经过以上结构的处理,从溢流口7流出的水位清水;而在清水从溢流口7流出之后,会进入到夹层空间8内,夹层空间8的作用相当于把若干个从溢流口7进入的清水进行集中,然后将清水导流进入单一的一个输出管中,并且从该输出管中的过滤网9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输出管,但设置一个和废水管3直径相当的完全足够。
处理池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0,安装架10上端设置有电机51,电机51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52,搅拌轴52上设置有搅拌叶53;且加料管4设置在安装架10下端,并在加料管4下端设置有喷头11。
搅拌装置5的结构包括电机51、搅拌轴52、搅拌叶53,目的就是对刚进入的废水进行搅拌处理。方便废水和沉淀剂更好的反应产生沉淀;喷头11的作用在于更加均匀的喷出沉淀剂。
搅拌轴52贯穿加料池2转动安装在处理池1的池底,且搅拌轴52与加料池2之间轴承连接,加料池2上端还设置有吊杆12,吊杆12与安装架10固定。
本装置中的搅拌轴52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对整个加料池2的支撑作用,并且为了更加稳定的使加料池2悬空与处理池1中间,设置了吊杆12。
搅拌轴52下端还设置有刮板13;处理池1池底设置有输出管14,输出管14内设置有电磁阀。
而搅拌轴52转动的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带动刮板13对处理池1的底部进行刮泥操作;因为沉淀会堆积在处理池1的底部,如果不进行处理的话,会影响废水预处理的效果;本装置中处理池1底部为斗状,沉淀会向着池底中心移动,而刮板13就是刮取处理池1底部粘附的沉淀,向池底中心集中;需要清理的时候,打开控制电磁阀,输出管14打开,沉淀就会从输出管14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1); 所述处理池(1)中设置有加料池(2),所述加料池(2)一侧连通有废水管(3),在所述加料池(2)上方设置有加料管(4),所述加料池(2)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5); 其中,所述加料池(2)的池底部位阵列有通孔(6),且所述加料池(2)悬空设置在所述处理池(1)内; 所述加料池(2)与所述处理池(1)上端均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加料池(2)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处理池(1)上端口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处理池(1)中靠近上端口位置设置有溢流口(7),所述溢流口(7)与所述处理池(1)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整体为环形池,所述溢流口(7)圆周均布在所述处理池(1)上;所述处理池(1)的池壁中间设置有夹层空间(8),所述夹层空间(8)将所述处理池(1)池壁分割形成内壁和外壁,所述溢流口(7)贯穿所述内壁,且所述处理池(1)外安装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贯穿所述外壁,所述输出管中设置有过滤网(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端设置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52),所述搅拌轴(52)上设置有搅拌叶(53);且所述加料管(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下端,并在所述加料管(4)下端设置有喷头(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52)贯穿所述加料池(2)转动安装在所述处理池(1)的池底,且所述搅拌轴(52)与所述加料池(2)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加料池(2)上端还设置有吊杆(12),所述吊杆(12)与所述安装架(10)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52)下端还设置有刮板(13);所述处理池(1)池底设置有输出管(14),所述输出管(14)内设置有电磁阀。
CN202320856979.7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449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6979.7U CN2194494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6979.7U CN2194494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9442U true CN21944944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6979.7U Active CN2194494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9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1499B (zh) 冶炼综合污水深度处理分质回用方法
CN107459213A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WO2021109329A1 (zh) 一种微水量反冲变速上向流轻质滤料过滤器及其方法
CN107376505A (zh) 一种钾长石粉生产废水再循环系统
CN202754866U (zh) 一种陶瓷厂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68466Y (zh) 高浊降污澄清池
CN111450616A (zh) 具有耦合深度过滤功能的高效活性污泥截留型二沉池工艺系统
CN219449442U (zh)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CN102653428B (zh) 一种水中杂质分离的预处理方法
CN218188076U (zh) 一种洗沙废水重力浓缩防沉积装置
CN104973711A (zh) 一种污水杂质分离方法
CN203264364U (zh) 一种360度进水旋转水下过滤床装置
CN207525100U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184064U (zh) 一种高效钢制纤维滤池
CN206544952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05327529A (zh) 一种中心刮泥机池体安装结构
CN108238700A (zh) 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方法
CN205258097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浊度污水处理的循环澄清池
CN209872600U (zh) 一种反冲洗净水器
CN208454686U (zh) 一种处理周期短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111643932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
CN110078321A (zh) 一种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设备与方法
CN220034208U (zh) 可筛分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二沉池
CN213865709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9297170U (zh) 一种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