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7618U - 可折叠容器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7618U
CN219447618U CN202320682210.8U CN202320682210U CN219447618U CN 219447618 U CN219447618 U CN 219447618U CN 202320682210 U CN202320682210 U CN 202320682210U CN 219447618 U CN219447618 U CN 219447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andle
panel
do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22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22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7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7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7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容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底座,以及两对两两相对设置的侧板;至少一个侧板具有开设有开口的板主体,以及与板主体铰接相连的门板;门板可操作地朝向可折叠容器外翻转打开开口或朝向可折叠容器内翻转封闭开口,板主体与底座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侧板可拆卸连接;可折叠容器还包括:与门板可活动连接的手柄结构;手柄结构可操作地锁扣板主体与门板;手柄结构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一位置将板主体与相邻的侧板解锁,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朝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将板主体与门板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可折叠容器可折叠的同时,侧板有部分可打开,更便于查看或从可折叠容器内取货。

Description

可折叠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折叠存储容器,一般两对侧板及底座组装而成,两对侧板相对于底座可折叠,并通过安装固定在侧板上的锁定机构实现侧板与底座保持直立,形成容器的存储状态,像这样的容器除了承担运输包装载体角色以外,同时还具备仓储功能,即中转存储和配送末端展示售卖,因此在货品运抵目的地后,直接进入卖场或货架,供消费者选购,而现有的存储容器,一体式容器和可折叠容器,一般侧板只具备相对于底座向内折叠,当存储容器相互堆叠时,货物和商品处于相对被遮蔽状态,消费者或者取货人无法通过箱体侧板拾取货物,箱体侧板成为拾取货物的屏障,进一步阻碍和限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容器,使得可折叠容器可折叠的同时,侧板有部分可打开,更便于查看或从可折叠容器内取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容器,包括:底座,以及两对两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各所述侧板可操作地与所述底座折叠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可操作地通过咬合结构可拆卸连接并可操作地通过锁紧结构相锁合;
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具有开设有开口的板主体,以及与所述板主体铰接相连的门板;所述门板可操作地朝向可折叠容器外翻转打开所述开口或朝向可折叠容器内翻转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门板与所述板主体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线;
所述可折叠容器还包括:与所述门板可活动连接的手柄结构;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锁扣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将所述板主体与相邻的所述侧板解锁,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将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解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侧板与底座可折叠设置,实现了容器的可折叠,同时,至少一个侧板具有门板和具有开口的板主体,通过手柄结构驱动门板与板主体解锁,让门板朝向可折叠容器外翻转,打开开口,从而在多个可折叠容器堆叠的情况下,可通过开口看到可折叠容器内的产品或取货,使得更为便利。且在不需要取货时,通过手柄结构可将门板和板主体锁紧,防止货物掉落。另外,可折叠容器在使用时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咬合结构可拆卸连接并通过锁紧结构相锁合,结构稳定,在需要折叠时,通过手柄结构可解锁相邻的两个侧板,让侧板朝向底座方向折叠。进而通过手柄结构实现门板与板主体锁紧和解锁的同时又能用过手柄结构让相邻的侧板解锁可折叠容器进行折叠,该可折叠容器结构更为精巧、便捷。
在一实施例中,具有所述门板的侧板为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邻的侧板为第二侧板;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的锁舌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可操作地扣合在所述锁舌件上;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一位置推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舌件为凸起件;所述锁扣件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上具有卡槽;所述凸起件可操作地卡入卡槽;
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朝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推动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使得所述锁扣件从所述凸起件上台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本体,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将所述板主体与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解锁,可操作地将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解锁;所述门板具有安装所述手柄本体的腔室,且所述手柄本体的手持部从所述腔室中暴露出;
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门板上的第一抵持壁面相抵,第一抵持壁面位于手柄本体高度方向上的上方;所述第一抵持壁面相抵的第一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手柄本体提供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沿所述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多个复位单元,多个所述复位单元沿所述手柄本体的延伸方向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腔室的壁面上具有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
所述手柄本体上具有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沿所述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锁扣件的下方;
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推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所在侧的翻边,且所述翻边覆盖部分所述板主体的外表面,所述翻边具有缺口;
所述手柄本体至少部分夹持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锁扣所述板主体和所述门板;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二位置动使得所述手柄本体夹持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处解锁所述板主体和所述门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主体具有:主体框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板上的从动件,以及第二复位件;所述主体框板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门板与所述主体框板铰接相连;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主体框板上;
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体框板相抵,且所述第二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从动件提供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推动所述从动件抵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从动件配合相连锁扣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二位置脱离所述从动件解锁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具有从动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从动主体部相连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锁扣件下方,所述凸出部可操作地抵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所述从动主体部的底端具有朝向底座方向延伸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主体框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相对隔开形成限位腔,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可操作地插入所述限位腔中位于所述止挡部朝向所述主体框的一侧锁扣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可操作地从所述限位腔中滑出脱离所述止挡部解锁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室相通的镂空口,所述手柄本体部分暴露在所述镂空口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下方;或
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二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
所述手柄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复位件相对设置的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三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板上的第二抵持壁面相抵,第二抵持壁面和第一抵持壁面分别位于手柄本体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三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手柄本体提供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的侧边与所述板主体形成所述开口的侧壁通过咬合相连;
所述门板绕其与所述板主体的铰接轴朝向所述可折叠容器外翻转;
具有所述门板的侧板为短侧板,与所述短侧板相连的侧板为长侧板。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门板外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短侧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锁紧结构区域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手柄结构向上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锁紧结构区域另一视角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锁紧结构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手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手柄结构区域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局部区域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5中手柄结构下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本板与板主体铰接处局部区域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门板外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锁紧结构区域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图22中手柄结构向上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锁紧结构区域另一视角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G的局部放大图;
图26是图25中锁紧结构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局部区域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H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图28中手柄结构下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手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手柄结构区域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的局部区域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J的局部放大图;
图35是图34中手柄结构下拉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可折叠容器;1、长侧板;11、翻边;12、缺口;2、短侧板;20、开口;21、板主体;22、门板;220、腔室;221、第一抵持壁面;222、第二抵持壁面;223、第一导向部;224、镂空口;3、底座;4、手柄结构;41、手柄本体;42、第一复位件;43、第二导向部;45、第三复位件;421、复位单元;5、咬合结构;6、锁紧结构;61、锁舌件;62、锁扣件;620、卡槽;71、连接件;72、上铰接轴;73、下铰接轴;23、凸出限位件;13、凹槽;24、凸起;25、凹槽;200、可折叠容器;211、主体框板;212、从动件;2121、从动主体部;2122、凸出部;2123、限位腔;213、第二复位件;44、凸起;2124、钩体;2110、通道;2125、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100。可折叠容器100包括:底座3,以及两对两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各侧板可操作地与底座3折叠相连,相邻的两个侧板可操作地通过咬合结构5可拆卸连接并可操作地通过锁紧结构6相锁合。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两对侧板分别为一对长侧板1和一对短侧板2,两个长侧板1之间夹持一个短侧板2。一对短侧板2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相同,一对长侧板1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相同。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无短侧板2或长侧板1之分。短侧板2的侧边有凸出限位件23,长侧板1的侧边有凹槽13,凸出限位件23可嵌入到凹槽13中,构成咬合结构5,短侧板2和长侧板1的底部均与底座3铰接相连,需要折叠时将短侧板2朝向可折叠容器100内倾倒,让凸出限位件23脱离凹槽13,短侧板2折叠至底座3上,长侧板1也向可折叠容器100内倾倒,长侧板1折叠至底座3上。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长侧板1的侧边有凸出限位件,短侧板2的侧边有凹槽,另外咬合结构5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结构,其他本领域的咬合结构5均可。本实施例中以一个短侧板2的结构为例,短侧板2具有开设有开口20的板主体21,以及与板主体21铰接相连的门板22。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短侧板2具有开设有开口20的板主体21和门板22,在其他实施例可以是两个短侧板2均具有开设有开口20的板主体21和门板22,也可以是长侧板1具有板主体21和门板22。门板22与板主体21铰接相连,可朝向可折叠容器100外翻转打开开口20,朝向可折叠容器100内翻转封闭开口20,板主体21与底座3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侧板可拆卸连接,且门板22与板主体2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板主体21与底座3的铰接轴线。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可折叠容器100还包括:与门板22可活动连接的手柄结构4,如图6中手柄结构4可操作地锁扣板主体21与门板22;如图7中,手柄结构4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将板主体21与相邻的侧板解锁,手柄结构4可操作地朝向第二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将板主体21与门板22解锁。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朝向背离底座3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朝向底座3的方向。即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容器100未折叠时,手柄结构4处于初始位,此时短侧板2与相邻的两个长侧板1相咬合,也通过锁紧结构6相锁合在一起,门板22与板主体21咬合锁紧在一起。将初始状态的手柄结构4朝向第一方向即向上拉至第一位置,板主体21与长侧板1解锁;将初始状态的手柄结构4朝向第二方向即向下拉至第二位置,板主体21与门板22解锁。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朝向底座3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朝向背离底座3的方向。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侧板与底座3可折叠设置,实现了容器的可折叠。同时,至少一个侧板具有门板22和具有开口20的板主体21,通过手柄结构4驱动门板22与板主体21解锁,让门板22朝向可折叠容器100外翻转,打开开口20,从而在多个可折叠容器100堆叠的情况下,可通过开口20看到可折叠容器100内的产品或取货,使得更为便利。且在不需要取货时,通过手柄结构4可将门板22和板主体21锁紧,防止货物掉落。另外,可折叠容器100在使用时相邻的两个侧板通过咬合结构5可拆卸连接并通过锁紧结构6相锁合,结构稳定,在需要折叠时,通过手柄结构4可解锁相邻的两个侧板,让侧板朝向底座3方向折叠。进而通过手柄结构4实现门板22与板主体21锁紧和解锁的同时又能用过手柄结构4让相邻的侧板解锁可折叠容器100进行折叠,该可折叠容器100结构更为精巧、便捷。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例的必须。
另外,如图5、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中,图6和图9为锁紧结构6锁紧时的状态,图7和图10为锁紧结构解锁时的状态,锁紧结构6包括:设置在板主体21的锁舌件61,以及设置在长侧板1上的锁扣件62。锁扣件62可操作地扣合在锁舌件61上,手柄结构4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推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
进一步地,锁舌件61为如图9和图10中向上的凸起件,锁扣件62的一端嵌入在长侧板1上,锁扣件62的另一端上具有卡槽620,凸起件可操作地卡入卡槽620,实现板主体21与长侧板1锁紧。如图7和图10中,手柄结构4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推动锁扣件62的另一端使得锁扣件62从凸起件上台起。锁扣件62为长条状可具体弹性,如具有弹性的橡胶条等。在手柄结构4向上推动锁扣件62的另一端时,锁扣件62向上弯脱离凸起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结构6也可为其他构造,如在板主体21上设置开口向上的槽口,长侧板1上设置条状锁条,条状锁条的一端有朝下的凸出可嵌套在槽口中实现锁紧,需要解锁时可用手柄结构4推动条状锁条抬起,让条状锁条的凸出从槽口中拔出。
进一步地,如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手柄结构4包括:手柄本体41,以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复位件42和第三复位件45。第一复位件42和第三复位件45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条等件。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长侧板1解锁,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门板22解锁。门板22具有安装手柄本体41的腔室220,且手柄本体41的手持部从腔室220中暴露出,第一复位件42和第三复位件45的一端与手柄本体41相连,第一复位件42的另一端和第三复位件4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门板22上的第一抵持壁面221和第二抵持壁面222相抵,第一抵持壁面221和第二抵持壁面222分别位于手柄本体41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即第一复位件42与手柄本体41的上方相连,并与位于手柄本体41上方的第一抵持壁面221相抵;第三复位件45与手柄本体41的下方相连,并位于手柄本体41下方的第二抵持壁面222相抵。与第一抵持壁面221相抵的第一复位件42可操作地给手柄本体41提供朝向底座3方向的回复力,与第二抵持壁面222相抵的第三复位件45可操作地给手柄本体41提供远离底座3方向的回复力。也就是说,将位于初始位的手柄本体41向上拉,手柄本体41推动锁扣件62向上台,脱离锁舌,手柄本体41推动位于与其上方相连的第一复位件42与第一抵持壁面221相抵,松开手柄本体41,与其上方相连的第一复位件42推动手柄本体41复位至初始位。同理,向下推动手柄本体41,与其下方相连的第三复位件45被推动与第二抵持壁面222相抵,松开手柄本体41,与其下方相连的第三复位件45推动手柄本体41复位至初始位。
另外,如图1、图13所示,门板22上开设有与腔室220相通的镂空口224,手柄本体41部分暴露在镂空口224中。从而使用人员可通过镂空口224握住手柄本体41。可理解地,手柄本体41也可从门板22的顶部凸出在外,用于使用人员握持。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手柄本体41沿门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与手柄本体41的上方相连的第一复位件42具有两个复位单元421,两个复位单元421沿手柄本体41的延伸方向排布,与手柄本体41的下方相连的第一复位件42具有两个复位单元421,两个复位单元421沿手柄本体41的延伸方向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复位件42的复位单元421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余两个。第三复位件45可与第三复位件42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13所示,腔室220的壁面上具有沿可折叠容器10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223,手柄本体41上具有沿可折叠容器10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43,第二导向部43可操作地与第一导向部223配合沿第一导向部223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一导向部223和第二导向部43均可为钩状结构,第一导向部223和第二导向部43互相勾住;也可以是一个为长槽,另一嵌入长槽的滑块。
另外,如图6、图7、图9以及图10中,手柄本体41沿门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锁扣件62的下方,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推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两个长侧板1的侧边均连接有锁扣件62,手柄本体41的两端均位于锁扣件62的下方,在被向上推动的过程中,同时向上抵推两个锁扣件62让其与对应的锁舌分开。
进一步地,如图1、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其中图15为手柄本体41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图15为手柄本体41下拉后的状态,长具有延伸至短侧板2所在侧的翻边11,且翻边11覆盖部分板主体21的外表面,翻边11具有缺口12。手柄本体41至少部分夹持于板主体21与翻边11之间锁扣板主体21和门板22,即缺口12上方的翻边对手柄本体41限位。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朝向第二方向(向下)运动使得手柄本体41夹持于板主体21与翻边11之间的部分位于缺口12处解锁板主体21和门板22。也就是说,在手柄结构4位于初始位时,手柄本体41位于板主体21与翻边11之间,让门板22被锁住无法翻转,向下拉手柄本体41,使得手柄本体41的两端滑动至缺口12处,此时手柄本体41的两端暴露在外,翻边11无法挡住手柄本体41,使得门板22与板主体21之间解锁,门板22可向可折叠容器100外翻转,打开开口20。
另外,如图6、图7、图17和图18所示,在门板22封闭开口20时,门板22与板主体21咬合相连,即门板22的侧边具有凸起24,开口20的侧壁具有凹槽25,凸起24嵌入凹槽25中,门板22向外倾倒时,凸起24从凹槽25中脱离。门板22与板主体21通过双铰接轴相连,上铰接轴72套设在门板22的底部和连接件71上,下铰接轴73套设在板主体21的顶部和连接件71,门板22朝向可折叠容器100外翻转,连接件71绕下铰接轴73转动,门板22绕上铰接轴72转动,门板22可更靠近板主体21,翻转后与板主体21接近平行,使得开口20被完全打开,不会被门板22干扰,门板22也不会翘起占有过多的可折叠容器100周边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20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本体41直接推动锁扣件62,将长侧板1和板主体21之间解锁,且门板22与板主体21之间的锁扣通过长侧板1的翻边11和板主体21共同作用限位手柄本体41实现。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板主体21具有:主体框板211、可活动地设置在主体框板211上的从动件212,以及第二复位件213,第二复位件213可为弹簧或弹片等弹性件。主体框板211与底座3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长侧板1相连,主体框板211与两个长侧板1相连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板主体21与两个长侧板1相连的结构相同,通过咬合结构5咬合和锁紧结构6锁紧,在此不再详述。门板22与主体框板211铰接相连,门板22与主体框板211铰接相连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门板22与板主体21铰接相连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开口20开设在主体框板211上。第二复位件213的两端分别与从动件212和主体框板211相抵,且第二复位件213可操作地给从动件212提供朝向底座3方向的回复力。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推动从动件212抵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手柄本体41与从动件212配合相连锁扣主体框板211和门板22,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朝向第二方向运动脱离从动件212解锁主体框板211和门板22。从手柄本体41的初始位向上拉手柄本体41,手柄本体41推动从动件212沿主体框板211向上滑动,从动件212抵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从动件212抵推第二复位件213,松开手柄本体41,第二复位件213给从动件212提供向下的推力,让从动件212推动手柄本体41回复至初始位。
进一步地,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所示,其中图22和图25为手柄结构在初始位时的状态,图23和图26为手柄结构上拉后的状态,从动件212具有从动主体部2121、以及与从动主体部2121相连的凸出部2122。凸出部2122延伸至锁扣件62下方,凸出部2122可操作地抵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从动主体部2121的底端具有朝向底座3方向延伸的止挡部2125,止挡部2125与主体框沿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相对隔开形成限位腔2123,手柄本体41的一端位于限位腔2123中位于止挡部2125朝向主体框的一侧锁扣主体框板211和门板22。手柄本体41的一端可操作地从限位腔2123中滑出脱离止挡部2125解锁主体框板211和门板22。具体的说,手柄本体41位于初始位或从初始位向上运动时,手柄本体41的一端位于限位腔2123中,在限位腔2123的顶部有嵌入槽,手柄本体41有嵌入嵌入槽的凸起44,由于从动件212在主体框板211上,手柄本体41的一端位于限位腔2123中,止挡部2125对手柄本体41进行限位,使得手柄本体41和门板22无法向可折叠容器200外翻转,实现对门板22的锁紧。当将手柄本体41从初始位向下拉时,手柄本体41的一端从限位腔2123的下口端滑出,脱离从动件212,限位腔2123的止挡部2125无法限位手柄本体41,门板22与板主体21之间解锁,手柄本体41和门板22可向可折叠容器200外翻转。
如图21、图22、图23、图27、图28、图29所示,其中图22和图28为手柄结构在初始位时的状态,图23为手柄结构上拉后的状态,图29为手柄结构下拉后的状态,从动主体部2121的侧壁具有凸出的钩体2124,主体框板211设有纵向延伸的通道2110用于从动主体部2121上下滑动,通道2110的通道壁上有用于钩体嵌入的滑槽,从动主体部2121上下滑动时,通道2110对从动主体部2121的滑动方向限位,钩体2124沿滑槽滑动。
由于第一实施例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如图30、图31和图32所示,手柄结构4包括:手柄本体41,以及第一复位件42,无第三复位件,手柄本体14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相邻的第一侧板解锁,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门板22解锁。第一复位件42一端与手柄本体41相连,第一复位件42的另一端与门板22上的第一抵持壁面221相抵,第一抵持壁面221位于手柄本体41高度方向上的上方。即第一复位件42与手柄本体41的上方相连,并与位于手柄本体41上方的第一抵持壁面221相抵。第一复位件42可操作地给手柄本体41提供朝向底座3方向的回复力。手柄本体41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手柄本体41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长侧板1解锁,可操作地将板主体21与门板22解锁。手柄本体41上拉至第二位置时,手柄本体41夹持于板主体21与翻边11之间的部分位于缺口12处解锁板主体21和门板22。也就是说,如图33、图34和图35所示,图34为手柄本体41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图35为手柄本体41上拉至第二位置后的状态,在手柄结构4位于初始位时,手柄本体41位于板主体21与翻边11之间,缺口12下方的翻边对手柄主体41限位,让门板22被锁住无法翻转,向下拉手柄本体41,使得手柄本体41的两端滑动至缺口12处,此时手柄本体41的两端暴露在外,翻边11无法挡住手柄本体41,使得门板22与板主体21之间解锁,门板22可向可折叠容器100外翻转,打开开口20。手柄本体41上拉至第一位置时,推动锁扣件62脱离锁舌件61。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第一复位件42给予手柄本体41回复力的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由于第一实施例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例中。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两对两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各所述侧板可操作地与所述底座折叠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可操作地通过咬合结构可拆卸连接并可操作地通过锁紧结构相锁合;
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具有开设有开口的板主体,以及与所述板主体铰接相连的门板;所述门板可操作地朝向可折叠容器外翻转打开所述开口或朝向可折叠容器内翻转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门板与所述板主体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线;
所述可折叠容器还包括:与所述门板可活动连接的手柄结构;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锁扣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将所述板主体与相邻的所述侧板解锁,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将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门板的侧板为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邻的侧板为第二侧板;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的锁舌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可操作地扣合在所述锁舌件上;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一位置推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件为凸起件;所述锁扣件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上具有卡槽;所述凸起件可操作地卡入卡槽;
所述手柄结构可操作地朝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推动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使得所述锁扣件从所述凸起件上台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本体,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将所述板主体与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解锁,可操作地将所述板主体与所述门板解锁;所述门板具有安装所述手柄本体的腔室,且所述手柄本体的手持部从所述腔室中暴露出;
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门板上的第一抵持壁面相抵,第一抵持壁面位于手柄本体高度方向上的上方;所述第一抵持壁面相抵的第一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手柄本体提供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沿所述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多个复位单元,多个所述复位单元沿所述手柄本体的延伸方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壁面上具有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
所述手柄本体上具有沿所述可折叠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沿所述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锁扣件的下方;
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推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所在侧的翻边,且所述翻边覆盖部分所述板主体的外表面,所述翻边具有缺口;
所述手柄本体至少部分夹持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锁扣所述板主体和所述门板;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二位置动使得所述手柄本体夹持于所述板主体与所述翻边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处解锁所述板主体和所述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具有:主体框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板上的从动件,以及第二复位件;所述主体框板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门板与所述主体框板铰接相连;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主体框板上;
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体框板相抵,且所述第二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从动件提供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推动所述从动件抵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从动件配合相连锁扣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所述手柄本体可操作地运动至第二位置脱离所述从动件解锁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具有从动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从动主体部相连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锁扣件下方,所述凸出部可操作地抵推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锁舌件;
所述从动主体部的底端具有朝向底座方向延伸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主体框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相对隔开形成限位腔,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可操作地插入所述限位腔中位于所述止挡部朝向所述主体框的一侧锁扣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可操作地从所述限位腔中滑出脱离所述止挡部解锁所述主体框板和所述门板。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室相通的镂空口,所述手柄本体部分暴露在所述镂空口中。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下方;或
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二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
所述手柄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复位件相对设置的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相连,所述第三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板上的第二抵持壁面相抵,第二抵持壁面和第一抵持壁面分别位于手柄本体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三复位件可操作地给所述手柄本体提供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回复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侧边与所述板主体形成所述开口的侧壁通过咬合相连;
所述门板绕其与所述板主体的铰接轴朝向所述可折叠容器外翻转;
具有所述门板的侧板为短侧板,与所述短侧板相连的侧板为长侧板。
CN202320682210.8U 2023-03-30 2023-03-30 可折叠容器 Active CN219447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210.8U CN219447618U (zh) 2023-03-30 2023-03-30 可折叠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210.8U CN219447618U (zh) 2023-03-30 2023-03-30 可折叠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7618U true CN21944761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2210.8U Active CN219447618U (zh) 2023-03-30 2023-03-30 可折叠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7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0081B1 (en) Foldable container
US7556165B2 (en) Collapsible box
CN108860921B (zh) 可折叠容器
US7159730B2 (en) Folding crate with array connection features
US9540138B2 (en) Collapsible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US11116174B2 (en) Collapsible pet crate
JP3805796B2 (ja) 特に果物や野菜を輸送するための容器
US11235905B2 (en) Frame and pallet coaming box
US20050150892A1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having recessed lid locking latches
MXPA05003711A (es) Dispositivo portatil de almacenamiento.
CA2729387A1 (en) Metal and plastic container
US20200247583A1 (en) Collapsible crate with retractable wall
US20120006834A1 (en) Collapsible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US7032765B2 (en) Container with over center corner latches
US8348076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with locking device
CN219447618U (zh) 可折叠容器
CN116216039A (zh) 可折叠容器
CA2309234A1 (en) Foldable container
JP3805462B2 (ja) 展開可能な組立容器及び組立容器の係止構造
JP2002068187A (ja) ボックスパレット
KR200339392Y1 (ko) 접철식 운반 상자
WO2023278214A1 (en) Collapsible crate with stowable hinged lid
US11091291B2 (en) Box with foldable side walls and locking mechanism in the rim
CN112278505A (zh) 可折叠容器
EP3461718A1 (en)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