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0568U -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0568U
CN219440568U CN202223335131.4U CN202223335131U CN219440568U CN 219440568 U CN219440568 U CN 219440568U CN 202223335131 U CN202223335131 U CN 202223335131U CN 219440568 U CN219440568 U CN 219440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51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开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ngpao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ngpao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ngpao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ngpao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51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0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0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0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动感单车,框架模块由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构成,第一管体底部连接第五管体,第五管体前端设有支架,动力模块的第一飞轮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管体一侧,支架顶部前端设有阻力模块,阻力模块内部设有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飞轮,阻力模块前部设有电磁模块,第二转轴与第一飞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下方设有电源盒固定连接于第五管体顶部;第二管体顶部连接第六管体,第六管体顶部设有多功能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模块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通过手机传导控制器来控制电磁模块的磁力大小来达到需要的阻力,多功能模块提供空间放置手机等智能设备在骑行锻炼时进行阅览,不再枯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动感单车是一种可以在室内模拟单车骑行的健身器材,锻炼者在使用动感单车进行锻炼时,踩动踏板带动驱动轮急速旋转,通过强磁力对前轮施加阻力,使训练者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强身体素质,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动感单车进行体育锻炼。
现有的动感单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现有的动感单车只靠固定磁力的吸铁石来为前部飞轮提供阻力,但是不同的使用人在使用时需要的阻力不同,例如男性在锻炼时对于女性需要的阻力较大,才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固定的磁力显然并不能满足这一点。2、在进行动感单车骑行锻炼时,一直单纯的骑行锻炼会让觉得枯燥乏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包含动感单车本体,所述动感单车本体由框架模块上设置动力模块、把手模块、座椅模块与外部包覆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构成;所述框架模块由第二管体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前部构成V字形,第一管体底部固定连接第五管体,第五管体前端设有支架,支架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底部前面,动力模块的第一飞轮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一管体一侧,支架顶部前端固定连接阻力模块,阻力模块内部通过穿过阻力模块的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飞轮,阻力模块前部设有电磁模块,延伸出阻力模块一侧的第二转轴与第一飞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管体前部固定连接有压紧模块,压紧模块侧面活动连接转轮,压紧模块底部设有向上锁紧的第一螺母,转轮设置于传动带顶部,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下方设有电源盒固定连接于第五管体顶部;第二管体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把手模块的第六管体,通过第二管体前端顶部的把手固定,第六管体顶部设有多功能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模块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通过手机传导控制器来控制电磁模块的磁力大小来达到需要的阻力,多功能模块提供空间放置手机等智能设备在骑行锻炼时进行阅览,不再枯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包含动感单车本体,所述动感单车本体由框架模块上设置动力模块、把手模块、座椅模块与外部包覆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构成;
所述框架模块由第二管体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前部构成V字形,第一管体底部固定连接第五管体,第五管体前端设有支架,支架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底部前面,动力模块的第一飞轮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一管体一侧,支架顶部前端固定连接阻力模块,阻力模块内部通过穿过阻力模块的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飞轮,阻力模块前部设有电磁模块,延伸出阻力模块一侧的第二转轴与第一飞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管体前部固定连接有压紧模块,压紧模块侧面活动连接转轮,压紧模块底部设有向上锁紧的第一螺母,转轮设置于传动带顶部,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下方设有电源盒固定连接于第五管体顶部;
第二管体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把手模块的第六管体,通过第二管体前端顶部的把手固定,第六管体顶部设有多功能模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体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座椅模块的第七管体,通过第一管体后部顶端的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七管体顶部滑动式连接第八管体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第八管体顶部固定连接座椅。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管体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握把,多功能模块前部固定连接有斜向上的支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五管体前端固定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三管体,第五管体后端固定连接V字形开口朝后的第四管体,第三管体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轮子,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脚垫。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固定管,第一转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踏板模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器连接于第二外壳底部设置的开关,电源盒内设有卷曲回弹装置的电源线延伸于第二外壳外部,第三外壳包覆于第四管体外部。
进一步设置,所述多功能模块、电磁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连接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模块中的多功能模块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通过手机APP传导信号至控制器,来控制和调节电磁模块的磁力大小或需要模拟的骑行时的情景来达到需要的阻力,使动感单车使用时更加人性化。
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的中设有无限充电模块,在骑行时为手机充电,多动能模块前部提供的支板空间可放置手机等智能设备在骑行锻炼时进行阅览,使骑行过程中不再枯燥,更有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动感单车本体1,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第三外壳103,框架模块2,第一管体21,第一固定件211,第二管体22,把手221,支架23,控制器231,电源盒232,开关233,电源线234,第三管体24,轮子241,脚垫242,第四管体25,第五管体26,固定管27,动力模块3,第一飞轮31,第一转轴311,第二飞轮32,第二转轴321,阻力模块33,电磁模块331,传动带34,压紧模块35,转轮351,第一螺母352,把手模块4,第六管体41,握把42,多功能模块43,支板44,座椅模块5,第七管体51,第八管体52,第二固定件521,座椅53,踏板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包含动感单车本体1,所述动感单车本体1由框架模块2上设置动力模块3、把手模块4、座椅模块5与外部包覆的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和第三外壳103构成;本实用新型外部包覆的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和第三外壳103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模块3进行包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
如图2、图3所示,框架模块2由第二管体22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21前部构成V字形,第一管体21底部固定连接第五管体26,第五管体26前端设有支架23,支架23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22底部前面,动力模块3的第一飞轮31通过第一转轴311活动连接于第一管体21一侧,支架23顶部前端固定连接阻力模块33,阻力模块33内部通过穿过阻力模块33的第二转轴321固定连接第二飞轮32,阻力模块33前部设有电磁模块331,延伸出阻力模块33一侧的第二转轴321与第一飞轮31通过传动带34连接,第一管体21前部固定连接有压紧模块35,压紧模块35侧面活动连接转轮351,压紧模块35底部设有向上锁紧的第一螺母352,转轮351设置于传动带34顶部,支架23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231,控制器231下方设有电源盒232固定连接于第五管体26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飞轮31与第二转轴321通过传动带34连接,与第二转轮321连接的第二飞轮32会受到前部电磁模块331的吸引力,从而在旋转时受到阻力,来构成模拟骑行的功能,同时传动带34上方设置的压紧模块35可通过拧动第一螺母352来控制转轮351的上升下降来压紧、放松传动带34,防止传动带34脱落导致本实用新型无法使用。
如图2、图3所示,第二管体22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把手模块4的第六管体41,通过第二管体22前端顶部的把手221固定,第六管体41顶部设有多功能模块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模块4中的设置多功能模块43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通过手机APP传导信号至控制器231,来控制和调节电磁模块331的磁力大小。
如图2、图3所示,第一管体21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座椅模块5的第七管体51,通过第一管体21后部顶端的第一固定件211固定;第七管体51顶部滑动式连接第八管体52通过第二固定件521固定,第八管体52顶部固定连接座椅53;本实用新型的座椅53可通过第八管体52进行前后的调节,同时也可通过第七管体51在第一管体21内升降进行座椅53的高低调节。
如图2、图3所示,第二管体22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握把42,多功能模块43前部固定连接有斜向上的支板44;本实用新型在多功能模块43的中设有无限充电模块,在骑行时为手机充电,多动能模块43前部提供的支板44空间可放置手机等智能设备在骑行锻炼时进行阅览,使骑行过程中不再枯燥,更有动力。
如图2、图3所示,第五管体26前端固定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三管体24,第五管体26后端固定连接V字形开口朝后的第四管体25,第三管体24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轮子241,第三管体24和第四管体2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脚垫242;本实用新型将后部的第四管体25设置为向后开口的V字形管体,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后部的稳定性,第三管体24前部设置的轮子241,可以在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进行辅助移动的作用,脚垫242起到减震稳定的作用。
如图3所示,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之间设有固定管27,第一转轴31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踏板模块6;固定管27与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构成一个三角形使本实用新型框架模块2更加稳定牢固。
如图1、图3所示,多功能模块43、电磁模块331与控制器231电性连接,控制器231连接电源线234,控制器231连接于第二外壳102底部设置的开关233,电源盒232内设有卷曲回弹装置的电源线234延伸于第二外壳102外部,第三外壳103包覆于第四管体25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开关233用于控制控制器231的开关,电源盒232使电源线234具有伸缩的作用,适合各种位置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模块4中的多功能模块43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连接,通过手机APP传导信号至控制器231,来控制和调节电磁模块331的磁力大小或需要模拟的骑行时的情景来达到需要的阻力,使动感单车使用时更加人性化。
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43的中设有无限充电模块,在骑行时为手机充电,多动能模块43前部提供的支板空间可放置手机等智能设备在骑行锻炼时进行阅览,使骑行过程中不再枯燥,更有动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范畴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动感单车本体(1),所述动感单车本体(1)由框架模块(2)上设置动力模块(3)、把手模块(4)、座椅模块(5)与外部包覆的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和第三外壳(103)构成;
所述框架模块(2)由第二管体(22)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21)前部构成V字形,第一管体(21)底部固定连接第五管体(26),第五管体(26)前端设有支架(23),支架(23)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22)底部前面,动力模块(3)的第一飞轮(31)通过第一转轴(311)活动连接于第一管体(21)一侧,支架(23)顶部前端固定连接阻力模块(33),阻力模块(33)内部通过穿过阻力模块(33)的第二转轴(321)固定连接第二飞轮(32),阻力模块(33)前部设有电磁模块(331),延伸出阻力模块(33)一侧的第二转轴(321)与第一飞轮(31)通过传动带(34)连接,第一管体(21)前部固定连接有压紧模块(35),压紧模块(35)侧面活动连接转轮(351),压紧模块(35)底部设有向上锁紧的第一螺母(352),转轮(351)设置于传动带(34)顶部,支架(23)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器(231),控制器(231)下方设有电源盒(232)固定连接于第五管体(26)顶部;
第二管体(22)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把手模块(4)的第六管体(41),通过第二管体(22)前端顶部的把手(221)固定,第六管体(41)顶部设有多功能模块(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顶部插入式活动连接座椅模块(5)的第七管体(51),通过第一管体(21)后部顶端的第一固定件(211)固定;第七管体(51)顶部滑动式连接第八管体(52)通过第二固定件(521)固定,第八管体(52)顶部固定连接座椅(5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22)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握把(42),多功能模块(43)前部固定连接有斜向上的支板(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体(26)前端固定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三管体(24),第五管体(26)后端固定连接V字形开口朝后的第四管体(25),第三管体(24)前端对称设有两个轮子(241),第三管体(24)和第四管体(25)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脚垫(2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之间设有固定管(27),第一转轴(31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踏板模块(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31)连接于第二外壳(102)底部设置的开关(233),电源盒(232)内设有卷曲回弹装置的电源线(234)延伸于第二外壳(102)外部,第三外壳(103)包覆于第四管体(25)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模块(43)、电磁模块(331)与控制器(231)电性连接,控制器(231)连接电源线(234)。
CN202223335131.4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Active CN219440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5131.4U CN219440568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5131.4U CN219440568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0568U true CN21944056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5131.4U Active CN219440568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0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6475A (zh) 一种具有体感游戏功能的健身车
CN206924320U (zh) 一种智能骑行训练系统
CN219440568U (zh)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CN215025695U (zh) 一种智能主被动康复健身车
CN202715186U (zh) 可摇摆和俯仰的智能竞赛/健身车
CN205832476U (zh) 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
CN201356943Y (zh) 一种划船健身器
CN112774102A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健身单车
CN209865175U (zh) 一种健美操柔韧性训练装置
CN210813740U (zh) 一种女士健美操力量练习器
US20150031505A1 (en) Hybrid electric weight device
CN209933987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用辅助装置
CN206604079U (zh) 一种多级阻尼脚踏车
CN212679963U (zh) 一种发电式健身车装置
CN215876111U (zh) 一种阻力可调的划船器
CN212235837U (zh) 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器
CN107308594A (zh) 一种智能化健身单车
CN204684625U (zh) 一种具有骑马功能的健身车
CN207654620U (zh) 一种肌肉体育训练器材
CN219167635U (zh) 一种弱磁动感单车
CN215505347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健身单车
CN218220994U (zh)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CN213555159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车
CN209933955U (zh) 健身车用混动刹车装置
CN114159726B (zh) 一种踏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