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9769U -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9769U
CN219439769U CN202320194123.8U CN202320194123U CN219439769U CN 219439769 U CN219439769 U CN 219439769U CN 202320194123 U CN202320194123 U CN 202320194123U CN 219439769 U CN219439769 U CN 21943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olding bed
board
bed
bed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41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严花
顾莉莉
孟德龙
关莹
巴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1941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9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床架、床底板、第一前折叠床板、第二前折叠床板、中部固定板、尾部折叠床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支撑挡板,床架上装有床底板,床底板上固定装有中部固定板,第一前折叠床板与第二前折叠床板铰接,第一前折叠床板和第二前折叠床板置于中部固定板前侧,尾部折叠床板放置于中部固定板后侧,第一支腿转动装于第一前折叠床板底部,第二支腿转动装于尾部折叠床板底部,床底板设有支撑挡板。解决在患者处于俯卧位和膝胸位时还需辅助枕头或被子垫高,支撑力不够,影响排痰效果的问题,适用于不同体位的引流,尤其适用于俯卧位和膝胸位,可适应性调整不同位置的床板对人体的支撑,便于患者排痰。

Description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将分泌物向中央气道的引流,可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胸部扣拍、摇动、振动以及压迫,主要目的是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体位引流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其可参照听诊、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
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故对应不同程度的患者可采用不同的体位促进排痰,对于体力较好的患者,应采用俯卧位和膝胸位的体位进行引流,因该体位可使患者体内肺泡扩张程度大,使血氧含量升高,更加有利于气管和支气管的引流;
现有普遍使用的病床可实现前后的俯仰翻转,常规的侧卧位引流在此病床就可进行,但是俯卧位和膝胸位还需辅助枕头或被子在身体各部位进行局部垫高,操作十分不便,同时枕头或被子较软,容易变形或者窜动,导致支撑力不够,影响排痰效果。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普遍使用的病床可实现前后的俯仰翻转,常规的侧卧位引流在此病床就可进行,但是俯卧位和膝胸位还需辅助枕头或被子在身体各部位进行局部垫高,操作十分不便,同时枕头或被子较软,容易变形或者窜动,导致支撑力不够,影响排痰效果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包括床架、床底板、第一前折叠床板、第二前折叠床板、中部固定板、尾部折叠床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支撑挡板,床架上安装有床底板,床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中部固定板,第一前折叠床板后侧与第二前折叠床板前侧铰接,第一前折叠床板和第二前折叠床板置于中部固定板前侧的床底板上,尾部折叠床板放置于中部固定板后侧的床底板上,且尾部折叠床板前端两侧与床架转动连接,第一支腿后侧转动安装于第一前折叠床板底部的第一凹槽内,第二支腿前侧转动安装于尾部折叠床板底部的第二凹槽内,床底板与第一前折叠床板、第二前折叠床板、中部固定板和尾部折叠床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挡板,同时支撑挡板与床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侧翻板、第二侧翻板和第三支腿,第一前折叠床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翻板和第二侧翻板,第一侧翻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挡板上,第二侧翻板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床架和中部固定板建立转动连接,第三支腿左侧转动安装于第二侧翻板底部的第三凹槽内,位于床底板前侧的支撑挡板的左右两侧加工有多个卡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前折叠床板包括弯折板和支撑板,弯折板后侧与支撑板前侧铰接,弯折板前侧与第一前折叠床板后侧铰接。
优选的:所述弯折板后侧顶部设置有突出挡板,支撑板前侧顶部加工有第四凹槽,突出挡板底部与第四凹槽底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体位的引流,尤其适用于俯卧位和膝胸位,可根据实际体位需求适应性的调整不同位置的床板,不同位置的床板或支起、或弯折,以便对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支撑,便于患者排痰;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灵活,根据实际患者体位情况进行灵活调节,适应性更强;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方便快捷的调整其弯折支撑角度和高度,相比于枕头或被子在身体各部位进行局部垫高来说,本实用新型支撑力更强,结构更加稳定,减轻患者支撑负担,延长患者俯卧位和膝胸位的引流时长,患者引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躺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躺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卧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卧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膝胸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膝胸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2-床底板,3-第一前折叠床板,4-第二前折叠床板,5-中部固定板,6-尾部折叠床板,7-第一支腿,8-第二支腿,9-支撑挡板,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侧翻板,13-第二侧翻板,14-第三支腿,15-第三凹槽,16-弯折板,17-支撑板,18-突出挡板,19-第四凹槽,20-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包括床架1、床底板2、第一前折叠床板3、第二前折叠床板4、中部固定板5、尾部折叠床板6、第一支腿7、第二支腿8、支撑挡板9、第一侧翻板12、第二侧翻板13和第三支腿14;
床架1上安装有床底板2,床底板2上固定安装有中部固定板5,第一前折叠床板3后侧与第二前折叠床板4前侧铰接,第一前折叠床板3和第二前折叠床板4置于中部固定板5前侧的床底板2上,尾部折叠床板6放置于中部固定板5后侧的床底板2上,且尾部折叠床板6前端两侧与床架1转动连接,第一支腿7后侧转动安装于第一前折叠床板3底部的第一凹槽10内,第二支腿8前侧转动安装于尾部折叠床板6底部的第二凹槽11内,床底板2与第一前折叠床板3、第二前折叠床板4、中部固定板5和尾部折叠床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挡板9,同时支撑挡板9与床底板2固定连接。
第一前折叠床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翻板12和第二侧翻板13,第一侧翻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挡板9上,第二侧翻板13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床架1和中部固定板5建立转动连接,第三支腿14左侧转动安装于第二侧翻板13底部的第三凹槽15内,位于床底板2前侧的支撑挡板9的左右两侧加工有多个卡位槽20。
所述第二前折叠床板4包括弯折板16和支撑板17,弯折板16后侧与支撑板17前侧铰接,弯折板16前侧与第一前折叠床板3后侧铰接。
所述弯折板16后侧顶部设置有突出挡板18,支撑板17前侧顶部加工有第四凹槽19。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有三种使用状态,包括平躺位使用状态、俯卧位使用状态和膝胸位使用状态。
如图2和3所示,当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处于平躺位使用状态时,第一前折叠床板3、第二前折叠床板4和尾部折叠床板6皆依次水平放置于固定床底板2的支撑挡板9上,第一侧翻板12和第二侧翻板13则水平放置于第一前折叠床板3和第二前折叠床板4的左右两侧,第一支腿7完全翻转收纳于第一前折叠床板3底部的第一凹槽10内,第二支腿8完全翻转收纳于尾部折叠床板6底部的第二凹槽11内,第三支腿14完全翻转收纳于第二侧翻板13底部的第三凹槽15内,同时第二前折叠床板4的弯折板16和支撑板17保持水平,突出挡板18底部与第四凹槽19底部贴合。
如图4和5所示,当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处于俯卧位使用状态时,第一前折叠床板3通过第一支腿7顶起,使第一前折叠床板3和第二前折叠床板4之间形成支撑角度,第一前折叠床板3前侧和第一支腿7分别卡装于床底板2前侧不同的支撑挡板9的后侧,并与之贴合,起到固定支撑作用,使第一前折叠床板3和第二前折叠床板4和床底板2之间形成三角形,能更好的支撑患者俯卧时的前胸,最大程度的借力,减轻患者负担,同时,第二支腿8卡装于床底板2后侧的支撑挡板9前侧,使尾部折叠床板6后方向上翘起,能更好的支撑患者俯卧时的小腿部分,让脚背不受压迫,自由悬空。
如图1、6和7所示,当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处于膝胸位使用状态时,第一前折叠床板3水平放置于固定床底板2的支撑挡板9上,第二前折叠床板4的弯折板16和支撑板17之间形成支撑角度,突出挡板18完全脱离第四凹槽19,支撑板17后侧卡装于床底板2前侧的支撑挡板9的前侧,弯折板16、支撑板17和床底板2之间形成三角形,能更好的支撑患者膝胸趴时的腹部,最大程度的借力,减轻患者负担,同时第一前折叠床板3右侧的第二侧翻板13可通过第三支腿14与不同卡位槽20的配合,形成不同的翻转角度,第二侧翻板13右侧向上翻起支撑,为患者膝胸趴时的手肘部分提供支撑,便于患者保持膝胸趴状态时头部的偏转,以便患者排痰引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底板(2)、第一前折叠床板(3)、第二前折叠床板(4)、中部固定板(5)、尾部折叠床板(6)、第一支腿(7)、第二支腿(8)和支撑挡板(9),床架(1)上安装有床底板(2),床底板(2)上固定安装有中部固定板(5),第一前折叠床板(3)后侧与第二前折叠床板(4)前侧铰接,第一前折叠床板(3)和第二前折叠床板(4)置于中部固定板(5)前侧的床底板(2)上,尾部折叠床板(6)放置于中部固定板(5)后侧的床底板(2)上,且尾部折叠床板(6)前端两侧与床架(1)转动连接,第一支腿(7)后侧转动安装于第一前折叠床板(3)底部的第一凹槽(10)内,第二支腿(8)前侧转动安装于尾部折叠床板(6)底部的第二凹槽(11)内,床底板(2)与第一前折叠床板(3)、第二前折叠床板(4)、中部固定板(5)和尾部折叠床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挡板(9),同时支撑挡板(9)与床底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翻板(12)、第二侧翻板(13)和第三支腿(14),第一前折叠床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翻板(12)和第二侧翻板(13),第一侧翻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挡板(9)上,第二侧翻板(13)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床架(1)和中部固定板(5)建立转动连接,第三支腿(14)左侧转动安装于第二侧翻板(13)底部的第三凹槽(15)内,位于床底板(2)前侧的支撑挡板(9)的左右两侧加工有多个卡位槽(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折叠床板(4)包括弯折板(16)和支撑板(17),弯折板(16)后侧与支撑板(17)前侧铰接,弯折板(16)前侧与第一前折叠床板(3)后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16)后侧顶部设置有突出挡板(18),支撑板(17)前侧顶部加工有第四凹槽(19),突出挡板(18)底部与第四凹槽(19)底部贴合。
CN202320194123.8U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Active CN21943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4123.8U CN2194397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4123.8U CN2194397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9769U true CN219439769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4123.8U Active CN2194397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9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8772A (zh) 一种妇产科体检床
CN110916920B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装置
CN215607035U (zh) 一种多角度俯卧位通气全自动翻身床
CN219439769U (zh)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CN111544236A (zh) 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护理设备
CN206792604U (zh) 一种护理科室用呕吐物采集装置
CN208464549U (zh) 一种肛肠科指检检查床
CN219516888U (zh) 一种俯卧床
CN211300925U (zh) 一种肛肠科检查床
CN110236820A (zh) 一种床架、护理床及该护理床的升降控制方法
CN208770203U (zh) 体位引流床
CN208641089U (zh) 用于护理床的床板倾斜旋转机构
CN209059763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支架
CN218685090U (zh)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CN213130600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CN110840692A (zh) 一种消化内科手术床
CN207590897U (zh) 医用护理床
CN216455733U (zh) 一种多角度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CN115192340B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架
CN211433785U (zh) 电动式翻转病床
CN213431387U (zh) 一种骨科内镜手术辅助装置
CN219595069U (zh) 俯卧位通气保护垫
CN211300911U (zh) 一种内镜下手术治疗床
CN216628960U (zh) 一种呼吸与危重症护理用辅助起卧装置
CN21970037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俯卧位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