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5090U -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5090U
CN218685090U CN202222107912.1U CN202222107912U CN218685090U CN 218685090 U CN218685090 U CN 218685090U CN 202222107912 U CN202222107912 U CN 202222107912U CN 218685090 U CN218685090 U CN 218685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frame
prone position
push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79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展瑞汶
徐建文
羌虹
卫笑笑
汪丽华
王蓓
刘艳红
李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GPU SHIDO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GPU SHIDO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GPU SHIDO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GPU SHIDO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1079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5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5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5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包括床本体、设置在床本体上的翻身板组件、翻身前放置到床本体上的俯卧位垫。其中,床本体包括床架、床板以及床垫;翻身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床本体上的推拉架、设置在推拉架上的翻身板以及推动翻身板逐渐向上倾斜的推杆组件;俯卧位垫上至少设置有头部置放孔以及将胸腹部空出的置放垫。翻身过程中,只需一或两名医护人员配合即可实现患者从仰卧位变换至俯卧体位,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俯卧位垫的使用,有助于患者根据体位摆放的规范要求有效将胸腹部空出,使患者体位舒适达到每日12小时通气理疗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翻身。
背景技术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常用于肺部疾病的理疗方法,能促进气体交换,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通气血流灌注。
实际治疗过程中,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要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一般需要5-6名护士进行翻身摆放体位。对于传染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则需6-7位穿着二级防护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费时费力。此外,普通病床的床垫呈一体平整型,长时间在其上保持俯卧位极不舒适,也不符合将胸腹部空出的体位摆放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提供了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助力患者翻身且能根据体位摆放的规范要求有效将胸腹部空出。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包括床本体、设置在床本体上的翻身板组件、翻身前放置到床本体上的俯卧位垫。
其中,床本体包括床架、床板以及床垫;翻身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床本体上的推拉架、设置在推拉架上的翻身板以及推动翻身板逐渐向上倾斜的推杆组件;俯卧位垫上至少设置有头部置放孔以及将胸腹部空出的置放垫。
本实用新型中,床本体与普通病床结构类似;翻身板组件安装在床本体上,不用时被归置在床底,用时拉出将患者放在其上,并在病床上放置俯卧位垫,而后在推杆组件推动下,翻身床逐渐侧翻,带动患者逐渐变换体位至俯卧位,并被置于俯卧位垫上。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中,推拉架为矩形框架,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左边框及右边框,翻身板安装在四个边框底端的内边沿上。
左边框及右边框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床架左右端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滑槽适配的滑片,实现推拉架被抽出或推入床板下方。
前边框顶端设置有床栏,当翻身板被推入床板下方后,与床本体另外一侧床栏对应,作为床本体床栏。翻身板后侧端转动设置在后边框上,既防止翻身板从推拉架上移动,又作为翻身板侧翻时的翻转支点。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中,滑片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片,防止推拉架从滑片上掉落。翻身板的后侧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后边框上,或者翻身板的后侧端设置有柔性延伸片,该柔性延伸片粘贴在后边框上。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中,推杆组件包括电动式和手动式两种形式。
电动式推杆组件结构如下:包括U形推架以及安装在该U形推架上的电动伸缩杆。U形推架包括前推杆以及分别设置在前推杆左右两端的左右推杆;床架的首尾两侧床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滑槽,左右推杆分别设置在滑槽内;前推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电动伸缩杆。该电动伸缩杆分别对应翻身板左右两部分的中间区域,头端设置有斜面托头,增加与翻身板的接触面积。
手动式推杆组件结构如下:共结构相同的两组,包括弯折推杆、带动弯折推杆上下转动的蜗轮蜗杆组件以及手摇杆。
弯折杆包括顶端为斜面的竖直杆以及可伸缩的水平杆,所述竖直杆和水平杆间的夹角为60~70°。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下端的安装框、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以及与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二蜗轮;蜗杆的外侧端设置手摇杆;第二蜗轮上设置水平杆,包括外径逐渐增大的内管以及内径均一且比内管最大外径略小的外管,内管的内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蜗轮的右下角,外管的外端与竖直杆一体成型。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中,翻身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床腿上的加强筋,该加强筋通过限位铰链安装,不用时将其推入床底,用时外扳,对推拉架进行支撑。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中,俯卧位垫为充气式床垫或填充式床垫,优选充气式床垫,其上设置有头部置放孔、大腿部支撑垫、小腿部支撑垫以及双臂置放垫。用前将其放在床上,充气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保障及效果:
效果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推拉架、翻身板以及推杆组件相配合,通过推杆组件上移实现翻身板侧翻,进而实现翻身板上的患者被带动变化至俯卧位体位。翻身过程中,只需一或两名医护人员配合即可实现患者从仰卧位变换至俯卧体位,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俯卧位垫的使用,有助于患者根据体位摆放的规范要求有效将胸腹部空出,使患者体位舒适达到每日12小时通气理疗的目的。
结构改进方面,本实用新型不对现有的病床主体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在病床腿上安装滑片、滑槽等辅助结构就能实现翻身板组件的安装,结构改进简单,投入低,易推广。此外,翻身板组件安装在床本体上,不用时被归置在床底,不占用额外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翻身板被拉出后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翻身板被上推时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审例一中的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翻身板被上推时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100包括床本体1、设置在床本体上的翻身板组件2、翻身前放置到床本体上的俯卧位垫3。床本体与普通病床结构类似;翻身板组件2安装在床本体上,不用时被归置在床底,用时拉出将患者放在其上,并在病床上放置俯卧位垫,而后在推杆组件推动下,翻身床逐渐侧翻,带动患者逐渐变换体位至俯卧位,并被置于俯卧位垫3上。
床本体1与现有技术中的病床结构类似,包括床架、床板以及床垫。翻身板组件2包括安装在床本体上的推拉架21、设置在推拉架上的翻身板22、推动翻身板逐渐向上倾斜的推杆组件23以及加强筋24。
推拉架21为不锈钢矩形框架,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左边框及右边框,翻身板安装在四个边框底端的内边沿上。推拉架前边框顶端设置有床栏11,当翻身板被推入床板下方后,与床本体另外一侧床栏对应,作为床本体床栏;翻身板22后侧端转动设置在后边框上,既防止翻身板从推拉架上移动,又作为翻身板侧翻时的翻转支点;左边框及右边框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211,床架左右端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滑槽适配的滑片,实现推拉架被抽出或推入床板下方。
优选的,滑片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片,防止推拉架从滑片上掉落。翻身板的后侧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后边框上,或者翻身板的后侧端设置有柔性延伸片,该柔性延伸片粘贴在后边框上,防止翻身板翻转时被顶离推拉架21。
翻身板22为外覆包皮的硬质板,其长度与床本体长度相同,宽度以能容纳一个人躺下为准,中间为柔性连接区域,防止翻转时床板产生的应力造成人体不适。
推杆组件23为手动式,共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分别设置在翻身板前后两块的中间区域,包括弯折推杆231、带动弯折推杆上下转动的蜗轮蜗杆组件232以及手摇杆233。其他两个手摇杆为床自身就有的条件头部和脚部高度的手摇杆。
参见图4,弯折杆231包括顶端为斜面的竖直杆231a以及可伸缩的水平杆231b,该竖直杆和水平杆间的夹角为60~70°。为了方便不用时被归置在床下,水平杆231b包括外径逐渐增大的内管以及内径均一且比内管最大外径略小的外管,用时将外管直接外拉,使得外管紧紧卡在内管上,用毕将其用力内推,使其套在内管上,尽可能减小伸出床外的尺寸。内管的内端固定设置在蜗轮的右下角,外管的外端与竖直杆一体成型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提高对翻身板的支撑力或推力。
参见图4,蜗轮蜗杆组件232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下端的安装框、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内的蜗杆232a、与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232b以及与该第一蜗轮232b啮合的第二蜗轮232c。第二蜗轮232c的下角设置水平杆231b,蜗杆的外侧端设置手摇杆233,手摇杆233 带动蜗杆232a转动,蜗杆232a顺次带动第一蜗轮232b和第二蜗轮232c旋转,当弯折杆随蜗轮被旋转至右端时,弯折杆对翻身板进行水平支撑,随着其随蜗轮逐渐左转,逐渐推动翻身板上翻。
加强筋24安装在床腿上,通过限位铰链安装,不用时将其推入床底,用时外扳,对推拉架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翻身板22的支撑。
俯卧位垫3为充气式床垫或填充式床垫,优选充气式床垫,其上设置有头部置放孔、大腿部支撑垫、小腿部支撑垫以及双臂置放垫。用前将其放在床上,充气后使用,头部置放孔提高了头部舒适度,大腿部支撑垫、小腿部支撑垫以及双臂置放垫有助于按要求将胸腹部空出,同时提升腿和手臂的舒适度,达到每日12小时通气理疗的目的。
对患者进行翻身前,将弯折杆231水平杆231b中的外管拉出,将加强筋24向外扳出,随后将推拉架21拉出;将患者从病床上平移至翻身板22上,然后同时摇动两个手摇杆,推动翻身板逐渐上移,推动患者从平卧位变换至俯卧位,而后人工调整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根据图5和图6,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200包括床本体1、设置在床本体上的翻身板组件2、翻身前放置到床本体上的俯卧位垫3。床本体与普通病床结构类似;翻身板组件2安装在床本体上,不用时被归置在床底,用时拉出将患者放在其上,并在病床上放置俯卧位垫,而后在推杆组件推动下,翻身床逐渐侧翻,带动患者逐渐变换体位至俯卧位,并被置于俯卧位垫3上。
翻身板组件2包括安装在床本体上的推拉架21、设置在推拉架上的翻身板22、推动翻身板逐渐向上倾斜的推杆组件25以及加强筋24。本实施例中推拉架21、翻身板22以及加强筋24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推杆组件25为电动式结构,包括U形推架251以及安装在该U形推架上的电动伸缩杆252。U形推架251包括前推杆以及分别设置在前推杆左右两端的左右推杆。床架的首尾两侧床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滑槽,左右推杆分别设置在滑槽内;前推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电动伸缩杆252。该电动伸缩杆分别对应翻身板左右两部分的中间区域,头端设置有斜面托头,增加与翻身板的接触面积。
对患者进行翻身前,将U形推架251拉出,将加强筋24向外扳出,随后将推拉架21拉出;将患者从病床上平移至翻身板22上,然后打开电动伸缩杆252开关,推动翻身板逐渐上移,推动患者从平卧位变换至俯卧位,而后人工调整位置。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设置在床本体上的翻身板组件、翻身前放置到所述床本体上的俯卧位垫,
其中,所述床本体包括床架、床板以及床垫,
所述翻身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床本体上的推拉架、设置在所述推拉架上的翻身板以及推动所述翻身板逐渐向上倾斜的推杆组件,
俯卧位垫上至少设置有头部置放孔以及将胸腹部空出的置放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推拉架为矩形框架,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左边框及右边框,所述翻身板安装在四个边框底端的内边沿上,
所述左边框及右边框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床架左右端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片;
所述前边框顶端设置有床栏,所述翻身板后侧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滑片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片,
所述翻身板的后侧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后边框上,或者所述翻身板的后侧端设置有柔性延伸片,该柔性延伸片粘贴在所述后边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推杆组件为电动式,包括U形推架以及安装在该U形推架上的电动伸缩杆,
所述U形推架包括前推杆以及分别设置在前推杆左右两端的左右推杆,所述床架的首尾两侧床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左右推杆分别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前推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电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对应所述翻身板左右两部分的中间区域,头端设置有斜面托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推杆组件为手动式,共结构相同的两组,包括弯折推杆、带动弯折推杆上下转动的蜗轮蜗杆组件以及手摇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弯折杆包括顶端为斜面的竖直杆以及可伸缩的水平杆,所述竖直杆和水平杆间的夹角为60~70°,
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下端的安装框、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以及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二蜗轮,
所述蜗杆的外侧端设置所述手摇杆;所述第二蜗轮上安装所述水平杆,水平杆包括外径逐渐增大的内管以及内径均一且比内管最大外径略小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蜗轮的右下角,所述外管的外端与所述竖直杆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翻身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床腿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通过限位铰链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俯卧位垫为充气式床垫或填充式床垫,其上设置有头部置放孔、大腿部支撑垫、小腿部支撑垫以及双臂置放垫。
CN202222107912.1U 2022-08-11 2022-08-11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Active CN218685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912.1U CN218685090U (zh) 2022-08-11 2022-08-11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912.1U CN218685090U (zh) 2022-08-11 2022-08-11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5090U true CN21868509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7912.1U Active CN218685090U (zh) 2022-08-11 2022-08-11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5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40282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翻身器
CN218685090U (zh)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CN210903765U (zh) 一种具有腰部支撑结构的病床
CN111938938A (zh) 多功能自动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CN112274364A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
CN115317285A (zh) 用于俯卧位通气的医用翻身床
CN213607665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
CN215132785U (zh) 一种产科重症术后护理装置
CN212879892U (zh)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CN214965746U (zh) 一种腰椎动力位片拍摄辅助装置
CN212118467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211797545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床
CN215503873U (zh) 一种翻身床
CN215385484U (zh) 换药支撑架
CN217286344U (zh) 一种用于驼背患者的护理床
CN216652699U (zh) 一种多功能俯卧位翻转床
CN115192340B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支架
CN219700360U (zh) 一种辅助翻身床垫
CN21527402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骨科用移动式病床
CN212308250U (zh) 多功能自动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CN219439769U (zh) 一种俯卧位排痰引流护理床
CN219921412U (zh) 一种护理康复床垫
CN219148321U (zh) 一种新型护理床
CN212118538U (zh) 防返流误吸的手术推床
CN219662112U (zh) 一种护理用起身辅助装置及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