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8291U - 照明式穿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式穿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8291U
CN219438291U CN202320740579.XU CN202320740579U CN219438291U CN 219438291 U CN219438291 U CN 219438291U CN 202320740579 U CN202320740579 U CN 202320740579U CN 219438291 U CN219438291 U CN 219438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light
flexible
transmitting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05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一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righ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right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right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right Ma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05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8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8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8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包括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帽本体,帽本体的下端帽沿部向外并往上翻折而形成翻折体,翻折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翻折体上。其利用在帽本体的翻折体上设置照明装置,使得帽子具备照明功能,以对户外运动(如夜跑、夜晚骑行)或行走时提供照明效果,由于直接集成设置在帽本体上,并且照明装置为柔性材质制成,使得人体佩戴较为舒适。

Description

照明式穿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照明式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人们在晚上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户外运动(如夜跑、夜晚骑行)或行走时,为了便于路上照明,以及对向的车辆或其他行人容易发现对向有人过来的情况,避免引发相撞事故,因此人们会在头部佩戴头灯,然而在比较寒冷的环境时,就需要在帽子上进行佩戴头灯,然而有些绑带式头灯与帽子的适配度较差,因此人们在帽子上佩戴头灯时相当不舒适,所以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照明式穿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包括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帽本体,帽本体的下端帽沿部向外并往上翻折而形成翻折体,翻折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翻折体上。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安装结构包括阻挡层,阻挡层上至少部分透光而形成有透光部,翻折体的外壁与阻挡层连接而使其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容纳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光照部朝向透光部而使光源经透光部透出。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透光部为形成在阻挡层上的透光孔,透光孔与照明装置的光照部位置对应。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阻挡层为柔性透光片,柔性透光片至少部分透光或全面透光,柔性透光片的周边与与翻折体的外壁连接,照明装置的光照部朝向柔性透光片的透光处。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翻折体上具有柔性透光片的外壁上形成有开口,且照明装置经开口置入容置腔内。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翻折体上的安装孔,照明装置至少部分安装于安装孔内。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弹性环,弹性环的外周侧与安装孔的内壁连接,照明装置至少部分置于弹性环的内孔中且两者紧配设置。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照明装置包括第一柔性片、第二柔性片和柔性灯带,柔性灯带夹设于第一柔性片和第二柔性片之间,且第一柔性片上形成有与柔性灯带外形匹配的透光口,柔性灯带位于透光口处,透光口与照明装置的透光部对应。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翻折体上形成有安装口,控制器穿设于安装口内,控制器的背面通过连接结构与翻折体连接。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连接结构包括带体、设置于控制器相对两侧的凸耳,带体至少部分贴合于背面,带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凸耳的穿孔后与翻折体的背面连接,且两凸耳与翻折体背面贴合。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两凸耳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与凸耳的穿孔连通的缺口。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还包括控制照明装置关闭或开启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连接线与照明装置电连接,电连接线位于翻折体与帽本体的下端外壁之间,电连接线包括螺旋弹簧体和直线体。
根据以上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控制器和照明装置呈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帽本体下端的前侧和后侧,控制器上设置有发光体和开关按钮。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利用在帽本体的翻折体上设置照明装置,使得帽子具备照明功能,以对户外运动(如夜跑、夜晚骑行)或行走时提供照明效果,由于直接集成设置在帽本体上,并且照明装置为柔性材质制成,使得人体佩戴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穿戴装置展开后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穿戴装置展开后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穿戴装置下端部翻折后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穿戴装置下端部翻折后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穿戴装置下端部翻折后的立体视图(一);
图6是穿戴装置下端部翻折后的立体视图(二);
图7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控制器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穿戴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10是A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B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穿戴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13是C处放大图。
图中:帽本体1、翻折体11、开口111、安装口112、照明装置2、第一柔性片21、透光口211、定位槽212、柔性灯带22、第二柔性片23、透光罩24、灯壳240、灯板241、安装孔25、弹性环26、控制器3、外壳30、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开关按钮31、发光体32、凸耳33、穿孔330、缺口331、带体34、充电接口35、供电电池36、按键37、PCB板38、电连接线4、直线体41、螺旋弹簧体42、阻挡层5、LED灯组6、LED灯珠7、透光镜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包括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帽本体1,帽本体1采用针织帽,以对人体头部进行保暖,当帽本体1上设置照明装置2,使得在佩戴后为使用者提供照明。
帽本体1的下端帽沿部向外并往上翻折而形成翻折体11,翻折体11呈连续环绕的环形结构,并环绕于帽本体1下端,翻折体11上设置有照明装置2,照明装置2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翻折体11上。
翻折体11的外壁进行设置照明装置2、以及控制照明装置2关闭或开启的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电连接线4与照明装置2电连接,且电连接线4位于翻折体11与帽本体1的下端外壁之间,从而利用翻折体11进行遮挡电连接线4,其中,控制器3和照明装置2呈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帽本体1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即控制器3和照明装置2分别位于翻折体11的前侧和后侧,从而使得佩戴于人体头部时,控制器3和照明装置2分别位于后脑部位和额头部位。
优选地,电连接线4包括螺旋弹簧体42和直线体41,螺旋弹簧体42的设置使得帽本体1佩戴于人体头部时,可进行拉伸,从而可适配不同大小的头型进行佩戴,提升使用性能。
优选地,翻折体11的前侧外壁具有阻挡层5,阻挡层5可以是连续环绕于翻折体11设置,并且环绕式结构的阻挡层5上下两侧分别与翻折体11的连接,或者,阻挡层5为单一片体结构,而且阻挡层的周边与翻折体11的外壁风险连接;其中,阻挡层与翻折体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容置腔,阻挡层上设置有透光孔,透光孔形状与照明装置2的柔性灯带22的形状对应,照明装置2的柔性灯带22对应位于透光孔位置处,照明装置2置入于容置腔内,阻挡层可以是利用针线针织而成,或者亦可是其它硅胶制成。
另一实施例中,阻挡层5为柔性透光片,柔性透光片的周边与翻折体11的前侧外壁缝线连接,且柔性透光片和翻折体11的前侧外壁之间形成有容置腔,照明装置2位于容置腔内,从而通过柔性透光片对照明装置2进行防护,并且柔性透光片的周边通过缝线与翻折体11连接;照明装置2的光照部朝向柔性透光片,照明装置2所发出的光由柔性透光片透出,可以给使用者提供照明,柔性透光片透明塑料膜。
优选地,翻折体11上具有柔性透光片的外壁上形成有开口111,即开口111形成在翻折体11的前侧,且照明装置2经开口111置入容置腔内,其开口111的设置使得照明装置2安装较为方便,并且开口111的周边缝线得以包边,防止针织帽发生开线的现象,开口111为长形结构的开口111。
优选地,照明装置2包括第一柔性片21、第二柔性片23和柔性灯带22,柔性灯带22夹设于第一柔性片21和第二柔性片23之间,第一柔性片21的正面与阻挡层背面接触,第一柔性片21的背面形成与第二柔性片23外形匹配的定位槽212,且第一柔性片21上形成有与柔性灯带22外形匹配的透光口211,透光口211贯通设置,并与定位槽212连通,柔性灯带22的背面通过粘胶或双面胶固定于第二柔性片23的正面,当第二柔性片23定位于定位槽212内后,柔性灯带22位于透光口211处,柔性灯带22可采用COB灯带或柔性LED灯珠7带,第一柔性片21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第二柔性片23为EVA材质。
本实施例中,翻折体11上形成有安装口112,控制器3穿设于安装口112内,控制器3的背面通过连接结构与翻折体11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一根带体34、设置于控制器3相对两侧的凸耳33,带体34至少部分贴合于背面,一根带体34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凸耳33的穿孔330后与翻折体11的背面进行缝线连接,且两凸耳33与翻折体11背面贴合,或者,带体34可以是两根,两根带体34分别穿过两凸耳33的穿孔330后,两根带体34的两端均与翻折体11背面缝线连接,其结构使得控制器3在翻折体11上稳固安装,带体34为弹性带,弹性带为针织结构,安装口112的周边也通过缝线进行包边。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上设置有发光体32、供电电池36、开关按钮31、以及对供电电池36充电的充电接口35,供电电池36位于控制器3的外壳30内部,外壳30内部设置有PCB板38,PCB板38上设置控制芯片和按键37,发光体32包括设置于PCB板38上的四个LED灯珠7和四个LED灯组6,外壳30的正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301,每相邻两个第一通孔30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302,各LED灯组6分别与四个第一通孔301位置对应,各LED灯珠7分别与四个第二通孔302位置对应,开关按钮31穿设于外壳30正面的中部,并与按键37抵触,所有的第一通孔301和所有的第二通孔302上设置有透光镜8,外壳30和透光镜8均可为塑料材质,供电电池36采用锂电池,控制芯片内录入有识别按键信号来控制柔性灯带和发光体亮灭、以及控制柔性灯带和发光体多种模式进行亮灯的程序,供电电池38、按键37、四个LED灯珠7和四个LED灯组6分别与控制芯片相连并受其控制。
螺旋弹簧体42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相连,直线体41与柔性灯带22相连。
另一实施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翻折体11上的安装孔25,安装孔25内安装有弹性环26,弹性环由硅胶或橡胶制成,具有一定弹性,从而照明装置2的中部或尾部安装于安装孔25内,照明装置2的中部或尾部外壁与弹性环的内壁紧贴,达到照明装置2的中部或尾部与弹性环的内壁紧配,以定位安装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由灯壳240、透光罩24和灯板241构成,灯板241和透光罩24均安装于灯壳240的开口处,灯板241的光源经透光罩透出,灯板241上可设置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贯穿透光罩24,电池通过控制开关与灯板241相连,从而控制开关控制灯板241的亮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帽本体(1),帽本体(1)的下端帽沿部向外并往上翻折而形成翻折体(11),翻折体(11)上设置有照明装置(2),照明装置(2)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翻折体(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包括阻挡层(5),阻挡层(5)上至少部分透光而形成有透光部,翻折体(11)的外壁与阻挡层(5)连接而使其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容纳有照明装置(2),照明装置(2)的光照部朝向透光部而使光源经透光部透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光部为形成在阻挡层(5)上的透光孔,透光孔与照明装置的光照部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层(5)为柔性透光片,柔性透光片至少部分透光或全面透光,柔性透光片的周边与翻折体(11)的外壁连接,照明装置的光照部朝向柔性透光片的透光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翻折体(11)上具有柔性透光片的外壁上形成有开口(111),且照明装置(2)经开口(111)置入容置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包括弹性环(26)、以及设置于翻折体(11)上的安装孔(25),弹性环(26)的外周侧与安装孔(25)的内壁连接,照明装置(2)至少部分置于弹性环(26)的内孔中且两者紧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2)包括第一柔性片(21)、第二柔性片(23)和柔性灯带(22),柔性灯带(22)夹设于第一柔性片(21)和第二柔性片(23)之间,且第一柔性片(21)上形成有与柔性灯带(22)外形匹配的透光口(211),柔性灯带(22)位于透光口(211)处,透光口(211)与照明装置(2)的透光部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翻折体(11)上形成有安装口(112),控制器(3)穿设于安装口(112)内,控制器(3)的背面通过连接结构与翻折体(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带体(34)、设置于控制器(3)相对两侧的凸耳(33),带体(34)至少部分贴合于背面,带体(34)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凸耳(33)的穿孔(330)后与翻折体(11)的背面连接,且两凸耳(33)与翻折体(11)背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式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照明装置(2)关闭或开启的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电连接线(4)与照明装置(2)电连接,电连接线(4)位于翻折体(11)与帽本体(1)的下端外壁之间;控制器(3)和照明装置(2)呈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帽本体(1)下端的前侧和后侧,控制器(3)上设置有发光体(32)和开关按钮(31)。
CN202320740579.XU 2023-04-03 2023-04-03 照明式穿戴装置 Active CN219438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0579.XU CN219438291U (zh) 2023-04-03 2023-04-03 照明式穿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0579.XU CN219438291U (zh) 2023-04-03 2023-04-03 照明式穿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8291U true CN219438291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0579.XU Active CN219438291U (zh) 2023-04-03 2023-04-03 照明式穿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8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4831B1 (en) Headgear with forward illumination
US6733150B1 (en) Headgear with forward illumination
EP1968408B1 (en) Improved lighting apparatus
US5434759A (en) Safety indicating device
US20060198122A1 (en) Illuminated headwear
US20060215393A1 (en) Lighted hats
CN101262788A (zh) 移动响应式发亮服装
JP2012516949A (ja) ヘルメット
WO2006070724A1 (ja) ソーラー視認装置
CN207946923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障的游泳智能预警救援手环
CN215734772U (zh) 可恢复形状的导电导光带状件及耳机
CN219438291U (zh) 照明式穿戴装置
CN21174726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led发光帽
US6035447A (en) Halloween mask with flash device
KR100922972B1 (ko) 손목 착용형 램프
CN202664458U (zh) 一种电子发光手环
CN203416846U (zh) 备有照明灯的休闲帽
CN211976583U (zh) 一种头灯
KR100931347B1 (ko) 발광 모자
LU500904B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optical fiber glowing and led illumination
CN218551451U (zh) 一种帽子
CN204763608U (zh) 具有照明和发光提醒功能的穿戴设备
CN218209095U (zh) 一种帽灯、夜灯和帽子
CN220228895U (zh) 唤醒灯
CN213756751U (zh) 自发光骑行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