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6177U - 贴板型Type-C接口 - Google Patents

贴板型Type-C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6177U
CN219436177U CN202320077626.7U CN202320077626U CN219436177U CN 219436177 U CN219436177 U CN 219436177U CN 202320077626 U CN202320077626 U CN 202320077626U CN 219436177 U CN219436177 U CN 219436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housing
flitch
cas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76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锦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o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o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o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ou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76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6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6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6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其包括接口主体、套设于接口主体外侧的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接口主体包括基座及固定在基座上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由若干并排分布的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包括连接段、连接于连接段一端的第一折弯段、连接于连接段另一端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连接于主壳体前侧的止位板,所述止位板底部设有一贴板部,所述贴板部的底面设有水平的贴板面,所述贴板面的高度低于主壳体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壳体的贴板部的贴板面与端子组的第二折弯段的底面平齐。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贴板型Type‑C接口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贴合在电路板上,进而保证后续的焊板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Description

贴板型Type-C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
背景技术
USB Type-C是一种USB接口外形标准,拥有比Type-A及Type-B均小的体积,既可以应用于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从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
现有的Type-C接口产品有三平面共面,这样的设计缺陷,其中有一面不平,就会造成整个产品的贴板面、SMT面有假焊、空焊等不良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
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其包括接口主体、套设于接口主体外侧的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接口主体包括基座及固定在基座上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由若干并排分布的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包括连接段、连接于连接段一端的第一折弯段、连接于连接段另一端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连接于主壳体前侧的止位板,所述止位板底部设有一贴板部,所述贴板部的底面设有水平的贴板面,所述贴板面的高度低于主壳体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壳体的贴板部的贴板面与端子组的第二折弯段的底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整体呈L形设置,其包括舌部、连接于舌部一侧的定位部、及连接于定位部远离舌部一侧的主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折弯段从舌部伸出并祼露在外侧,所述信号端子的连接段从主体部穿过,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折弯段从主体部的底部水平向外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套筒套设于基座的定位部上,所述接口主体的舌部伸入第一套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定位部靠舌部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主体部背离舌部一侧靠顶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套筒底部设有内凹的止位部,所述第一套筒顶面靠后端位置设置止位片,所述第一套筒上的止位部卡在第一限位槽,所述止位片的两侧卡入第二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套简后端两侧的限位脚,所述第一套筒后端靠底部两侧位置设有两凹口,所述限位脚对应连接于凹口的内壁上,所述限位脚卡在接口主体的主体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整体呈倒U形设置,所述止位板连接于主壳体靠前侧位置,所述止位板与第二壳体之间围成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套筒从第二壳体的开口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设有若干向内弯折延伸的卡片,所述第一壳体于第一套筒的外周设有若干卡口,所述卡口与卡片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卡片卡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卡口内,从而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于主壳体底部凸设有若干固定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分别自连接段的两端呈反向弯折延伸。
本实用新型贴板型Type-C接口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的贴板部,贴板部底部的贴板面与端子组的第二折弯段的底面平齐,从而保证贴板型Type-C接口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贴合在电路板上,进而保证后续的焊板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板型Type-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贴板型Type-C接口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贴板型Type-C接口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贴板型Type-C接口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贴板型Type-C接口贴装在电路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包括接口主体10、套设于接口主体10外侧的第一壳体20、套设于第一壳体20外侧的第二壳体30,所述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为金属壳体。
所述接口主体10包括基座15及固定在基座15上的端子组14,所述端子组14两端分别从基座15的不同侧伸出,所述基座15整体呈L形设置,其包括舌部13、连接于舌部13一侧的定位部12、及连接于定位部12远离舌部13一侧的主体部11。
所述端子组14由若干并排分布的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包括连接段、连接于连接段一端的第一折弯段141、连接于连接段另一端的第二折弯段142,所述第一折弯段141和第二折弯段142分别自连接段的两端呈反向弯折延伸。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折弯段141从舌部13伸出并祼露在外侧,所述信号端子的连接段从主体部11穿过,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折弯段142从主体部11的底部水平向外伸出。
所述基座15的定位部12靠舌部13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121,所述主体部11背离舌部13一侧靠顶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111。
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第一套筒21、连接于第一套简21后端两侧的限位脚22,所述第一套筒21后端靠底部两侧位置设有两凹口214,所述限位脚22对应连接于凹口21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套筒21底部设有内凹的止位部211,所述第一套筒21顶面靠后端位置设置止位片212,所述止位片212呈T形设置,安装时,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一套筒21套设于基座15的定位部12上,所述接口主体10的舌部13伸入第一套筒21内,所述限位脚22卡在接口主体10的主体部11的两侧,所述第一套筒21上的止位部211卡在第一限位槽121,再向下弯折止位片212的两侧,使止位片212的两侧卡入第二限位槽111内。
所述第二壳体30包括主壳体31连接于主壳体31前侧的止位板32,所述主壳体31整体呈倒U形设置,所述止位板连接于主壳体31靠前侧位置,所述第二壳体30于主壳体31底部凸设有若干固定脚311,所述止位板32与第二壳体30之间围成一开口33,所述止位板32底部设有一贴板部321,所述贴板部321的底面设有水平的贴板面,所述贴板面的高度低于主壳体31底部的高度。
所述主壳体31的外周设有若干缺口312,并且主壳体31还设有连接于缺口312内侧边缘并向内弯折延伸的卡片313,所述第一壳体20于第一套筒21的外周设有若干卡口213,所述卡口213与卡片313一一对应,组装时,所述第二壳体30套设于第一壳体20外侧,所述第一壳体20的第一套筒21从第二壳体30的开口33伸出,所述第二壳体30上的卡片313卡设于第一壳体20上的卡口213内,从而使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固定,所述第二壳体30的贴板部321的贴板面与端子组14的第二折弯段142的底面平齐。
安装在电路板100时,固定脚311插设于电路板100上,贴板面及端子组14的第二折弯段142与电路板100贴合,再将端子组14的第二折弯段142焊接于电路板100上。
本实用新型贴板型Type-C接口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二壳体30上设置的贴板部321,贴板部321底部的贴板面与端子组14的第二折弯段142的底面平齐,从而保证贴板型Type-C接口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贴合在电路板100上,进而保证后续的焊板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主体、套设于接口主体外侧的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接口主体包括基座及固定在基座上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由若干并排分布的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包括连接段、连接于连接段一端的第一折弯段、连接于连接段另一端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连接于主壳体前侧的止位板,所述止位板底部设有一贴板部,所述贴板部的底面设有水平的贴板面,所述贴板面的高度低于主壳体底部的高度,所述第二壳体的贴板部的贴板面与端子组的第二折弯段的底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整体呈L形设置,其包括舌部、连接于舌部一侧的定位部、及连接于定位部远离舌部一侧的主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折弯段从舌部伸出并祼露在外侧,所述信号端子的连接段从主体部穿过,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折弯段从主体部的底部水平向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套筒套设于基座的定位部上,所述接口主体的舌部伸入第一套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定位部靠舌部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主体部背离舌部一侧靠顶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套筒底部设有内凹的止位部,所述第一套筒顶面靠后端位置设置止位片,所述第一套筒上的止位部卡在第一限位槽,所述止位片的两侧卡入第二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套简后端两侧的限位脚,所述第一套筒后端靠底部两侧位置设有两凹口,所述限位脚对应连接于凹口的内壁上,所述限位脚卡在接口主体的主体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整体呈倒U形设置,所述止位板连接于主壳体靠前侧位置,所述止位板与第二壳体之间围成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套筒从第二壳体的开口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设有若干向内弯折延伸的卡片,所述第一壳体于第一套筒的外周设有若干卡口,所述卡口与卡片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卡片卡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卡口内,从而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于主壳体底部凸设有若干固定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板型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分别自连接段的两端呈反向弯折延伸。
CN202320077626.7U 2023-01-09 2023-01-09 贴板型Type-C接口 Active CN219436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626.7U CN2194361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板型Type-C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626.7U CN2194361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板型Type-C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6177U true CN219436177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7626.7U Active CN2194361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板型Type-C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6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18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764338B2 (en) Mini DIN connector having a reduced height above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5603639A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2253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member
US81097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ounting portion
US2009016307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728182B (zh) 電連接器
US97936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lical supporting member secured thereto
US84306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waterproof function
CN219436177U (zh) 贴板型Type-C接口
US80431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09618B2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with an offset mounting profile
US20040180574A1 (en)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US614283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810316B (zh) 電連接器組件
US94131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oolproof structure
CN211907745U (zh) Usb接口结构及电子产品
US9466920B2 (en) Magnetic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2815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insulative housing
CN219436203U (zh) Type-C接口结构
CN220914689U (zh) 一种差分电连接器
CN213584313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17522294U (zh) 增强插拔力的Type-C连接器
CN219779264U (zh)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CN219717328U (zh)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