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5030U -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5030U
CN219435030U CN202220255012.9U CN202220255012U CN219435030U CN 219435030 U CN219435030 U CN 219435030U CN 202220255012 U CN202220255012 U CN 202220255012U CN 219435030 U CN219435030 U CN 219435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coil
magnetic resonance
resonance tomography
tomography according
objec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50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烈亚斯·布赫脑尔
康斯坦丁·克诺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5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5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4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MRT的设备(1),所述设备具有:用于在检查期间放置待检查的对象(3)的对象支承装置(2);以及接收线圈单元(4),所述接收线圈单元具有用于从对象(3)接收MR信号的接收线圈,其中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2)下方并且沿着竖直方向(z)可移动地支承。

Description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MRT的设备是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为了对待检查的对象进行成像将对象的核自旋借助强的外部磁场定向,并且通过交变磁场激励以围绕所述定向进动。自旋的进动或从对应地激励的状态返回到具有较低能量的状态又产生交变磁场作为响应,所述交变磁场可以作为MR信号经由对应的线圈接收。
借助于梯度磁场为信号施加位置编码,所述位置编码随后可以实现将接收到的MR信号与体素相关联。然后评估接收到的MR信号并且可以实现检查对象的三维成像视图。
在此,接收线圈有时尽可能靠近待检查的对象设置,以便实现有利的信噪比。为此例如可以使用背部线圈。例如,在已知的MRT设备中,这种背部线圈集成到检查床的台板中。然而,这具有如下缺点:背部线圈必须相对大地实施,这引起增加的成本。此外,应设有在检查床中引导的可运动的线缆,这同样是不利的。背部线圈也可以牢固地安装在场磁体中。然而,这具有如下缺点:引起患者与背部线圈的更大的间距,并且与此相应地引起更差的信噪比。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的改进的构思,通过所述构思,可以实现改进的信噪比,而不必将接收线圈集成到对象支承装置中。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MRT的设备来实现。有利的改进方案和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下面描述的主题。
改进的构思基于如下想法,将接收线圈设置在用于放置待检查的对象的对象支承装置之外并且将其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
根据改进的构思,提出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MRT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对象支承装置,用于在检查待检查的对象期间将待检查的对象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上。所述设备具有接收线圈单元,所述接收线圈单元具有用于从对象接收磁共振信号、MR信号的接收线圈,尤其当所述对象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上时如此。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下方并且沿着竖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
竖直方向在此尤其对应于平行于在设备的常规构造的情况下的竖直线的方向。因此,竖直方向尤其垂直于其上设置有设备的底座。尤其地,竖直方向平行于作用于设备并且尤其作用于对象支承装置的重力。
通过接收线圈单元或者说接收线圈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下方,接收线圈处于设备的底座与对象支承装置之间。
接收线圈沿着竖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尤其可以理解为,接收线圈可以与对象支承装置无关地或相对于对象支承装置沿着竖直方向运动或移动。
接收线圈沿着竖直方向的移动在此可以被动地或主动地进行。
由此,接收线圈可以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之外,使得在对象支承装置与接收线圈之间存在气隙。通过接收线圈沿着竖直方向的可移动性,可以至少部分地补偿对象支承装置的负载相关的变形。由此,气隙可以设计得更小,这引起在对象与接收线圈之间的更小的距离,并且与此相应地引起更高的信噪比。
因此,通过接收线圈的可移动的支承,可以至少部分地补偿气隙的扩展的变化。由此可以实现:对象支承装置,尤其是对象支承装置的台板,必须构成得较不坚固或较不坚硬,以便抵消与负载相关的变形。由此可以降低成本和结构空间以及总重量。因此,对象支承装置,尤其台板,尤其可以更薄地构造,这一方面节省成本,并且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在接收线圈与对象之间的间距。
根据设备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设备具有框架,所述框架承载对象支承装置,并且例如也承载接收线圈单元。为了可移动地支承接收线圈,设备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设置在框架与接收线圈之间。设备优选地具有多个弹簧元件,所述多个弹簧元件在框架与接收线圈之间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
弹簧元件在此例如可以设计为板簧。
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板簧的横截面可以至少近似地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竖直方向在此平行于横截面的横截面平面。
通过平行四边形形状,接收线圈例如也可以垂直于竖直方向运动,以便因此例如避免或补偿在接收线圈与对象支承装置之间的倾斜,例如当台板撞上接收线圈时。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弹簧元件,尤其板簧,包含纤维增强塑料,例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者板簧由这种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设备具有连杆设备,所述连杆设备可以使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连杆设备在此可以与对象支承装置耦联,以便使接收线圈与对象支承装置的运动相关地运动,尤其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连杆设备借助于贴靠在对象支承装置处的滚轮与对象支承装置耦联。
因此,滚轮可以将对象支承装置的运动传输给连杆设备,以便如此使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连杆设备具有直接与滚轮连接的臂和与接收线圈单元连接的连杆。连杆设备具有转换机械装置,所述转换机械装置与连杆连接并且设立用于,将臂的枢转运动转换成连杆的平移运动,尤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运动,以使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接收线圈关于对象支承装置的倾斜在此也可以通过对应的滑槽控制装置至少部分地补偿。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接收线圈单元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滑动的塑料或由这种可滑动的塑料构成。
例如,壳体可以设计为注塑件。
壳体也可以具有与对象支承装置接触的一个或多个滑动面。如果壳体设计为注塑件,则滑动面尤其也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并且可以与所述壳体一起制造为注塑件。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设备具有滚动或滑动元件,所述滚动或滑动元件设置在接收线圈与对象支承装置之间并且尤其与壳体和对象支承装置接触。
通过滚动或滑动元件或通过滑动面,对象支承装置尤其可以垂直于竖直方向关于壳体和接收线圈单元和/或关于框架运动。
例如,对象支承装置可以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关于接收线圈可移动地支承。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接收线圈设置为背部线圈或设计为背部线圈。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对象支承装置设计为检查床或检查台。
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描述中提及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在分别给出的组合中,而且可以在其他组合中使用,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具有原始表述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和/或超出在实施例的引用关系中描述的特征组合或与在实施例的引用关系中描述的特征组合偏离的实施方案和特征组合也被视为公开。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贯穿按照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对象支承装置和接收线圈单元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3示出按照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收线圈单元的示意横截面图;以及
图4示出按照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收线圈单元的示意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设备1具有对象支承装置2,所述对象支承装置例如设计为检查床或检查台。待检查的对象3,例如患者,可以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2上。此外,设备1具有磁体单元8,所述磁体单元具有用于产生尽可能均匀的基本磁场的场磁体9和用于产生空间上可变的磁场梯度以用于对应的MR信号的空间编码的一个或多个梯度线圈10。
场磁体9可以产生用于在对应的记录区域中定向对象3的核自旋的静态磁场。记录区域的特征在于极其均匀的静态磁场,其中均匀性尤其涉及磁场强度或其量值。场磁体9例如可以具有超导磁体,所述超导磁体可以提供具有直至3T、在较新的设备中也超过3T的磁通密度的磁场。然而,对于较低的场强,也可以使用具有正常传导的线圈的永磁体或电磁体。
梯度线圈10设计用于,沿所有三个空间方向将可变磁场与基本磁场、即通过场磁体9产生的静态磁场叠加,用于在空间上区分检查体积中的所检测的成像区域,以便如此实现梯度。梯度线圈10通常可以包含可以产生相对于彼此正交的场的正常传导的线圈。
设备1还具有接收线圈单元4,所述接收线圈单元包含接收线圈和例如壳体。接收线圈在此也可以用作为发送线圈,或者设备1可以具有单独的发送线圈(未示出)。经由信号线路(未示出)可以将高频信号输送给发送线圈,以便发出对应的信号脉冲,尤其发出到对象3中。接收线圈设立用于接收从对象3发射的、也称为共振信号的MR信号。
设备1的控制单元(未示出)对磁体单元8供给对应的信号并且评估接收线圈的接收到的MR信号。
接收线圈单元4或者说接收线圈没有集成到对象支承装置2中,但也没有与磁体单元8刚性地和不可运动地连接。替代于此,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2下方并且沿着竖直方向z可移动地支承,使得在接收线圈与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的间距11可以改变。
在图2中示出对象支承装置2和接收线圈单元4的横截面示图,所述对象支承装置和接收线圈单元可以在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1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例如根据图1的设备1中使用。例如,图2的横截面平面在图1中可以对应于y-z平面。
设备1具有框架14或承载对象支承装置2的支架。为此,设备1例如可以在对象支承装置2与框架14之间具有滚轮元件15,所述滚轮元件允许对象支承装置2关于框架14与接收线圈单元4无关地或与接收线圈单元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尤其在图1的x方向上移动。接收线圈单元4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2下方,使得在接收线圈与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构成气隙7。可选地,可以设有滚动或滑动元件12,所述滚动或滑动元件设置在接收线圈单元4与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以便附加地支撑对象支承装置2。
在框架14与接收线圈单元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3,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例如可以分别设计为板簧。由此,接收线圈单元4在z方向上关于对象支承装置2可运动地或可移动地支承。
在图3中示出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1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关于图1和/或图2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接收线圈单元4的另一示意横截面图。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13设计为板簧。此外,例如滚动或滑动元件17设置在接收线圈单元4处,所述滚动或滑动元件例如可以侧向地或居中地设置。成型部18可以设置在作为防止液体进入的保护装置的对应的覆盖件中。此外,设备1可以具有用于竖直地引导接收线圈的引导元件16,16'。
在图4中示出贯穿按照根据改进的构思的设备1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如关于图1阐述的设备1的接收线圈单元4的另一示意横截面图。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备1具有用于使接收线圈竖直地运动的连杆设备。连杆设备具有连杆22,所述连杆与接收线圈单元4或者说接收线圈耦联,使得例如可以将连杆22的竖直运动转换成接收线圈的竖直运动。此外,设有滚轮19,所述滚轮可以在对象支承装置2处行进,使得对象支承装置2的对应的运动引起与滚轮19连接的臂21的枢转运动。臂21经由机械的转换机械装置20与连杆22连接,使得臂21的枢转运动可以借助转换机械装置20转换成连杆22从而接收线圈单元4或者说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的运动。
通过改进的构思,接收线圈可以设置在对象支承装置之外,而无需与磁体单元固定地连接。例如,接收线圈可以根据例如由MR不关键的材料构成的弹簧和/或引导元件支承,并且接收线圈可以经由滚轮或滑动面贴靠到对象支承装置处。在此,滚轮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装入接收线圈中的成型部中。
通过改进的构思,在接收线圈与对象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这引起改进的信噪比从而可能引起改进的分辨率。可以简化所涉及的公差链,使得可以成本更有利地设计各个构件。此外,可以降低对象支承装置的刚度,这同样引起节省构件成本。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具有:
- 用于在检查期间放置待检查的对象(3)的对象支承装置(2);以及
- 接收线圈单元(4),所述接收线圈单元(4)具有用于从所述对象(3)接收MR信号的接收线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设置在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下方并且沿着所述竖直方向(z)可移动地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在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存在气隙(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在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在所述竖直方向(z)上存在气隙(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气隙(7)的扩展的变化能够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接收线圈的可移动的支承来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设备(1)具有框架(14),所述框架(14)承载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框架(14)承载所述接收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设备(1)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3),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3)设置在所述框架(14)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用于可移动地支承所述接收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3)包含板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板簧的横截面至少近似地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其中所述竖直方向(z)平行于横截面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所述板簧的横截面至少近似地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其中所述竖直方向(z)平行于横截面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所述板簧的横截面至少近似地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其中所述竖直方向(z)平行于横截面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设备(1)具有连杆设备,所述连杆设备能够使所述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连杆设备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耦联,以便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的运动相关地使所述接收线圈沿着所述竖直方向(z)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连杆设备借助于贴靠在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处的滚轮(19)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耦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连杆设备具有:
- 直接与所述滚轮(19)连接的臂(21);
- 与所述接收线圈单元(4)连接的连杆(22);以及
- 转换机械装置(20),所述转换机械装置(20)与所述连杆(22)连接并且设立用于,将所述臂(21)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连杆(22)的平移运动,用于使所述接收线圈在竖直方向(z)上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接收线圈单元(4)具有壳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接触的滑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包括所述滑动面的所述壳体设计为注塑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设备(1)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补偿所述接收线圈关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的倾斜的滑槽控制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设备(1)具有滚动或滑动元件(12),所述滚动或滑动元件(12)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单元(4)与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其中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在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z)的水平方向(x)上关于所述接收线圈可移动地支承。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接收线圈设置和设计为背部线圈。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1),
其中所述对象支承装置(2)设计为检查床或检查台。
CN202220255012.9U 2021-02-09 2022-02-08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Active CN2194350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21100627.7U DE202021100627U1 (de) 2021-02-09 2021-02-09 Vorrichtung zur Magnetresonanztomographie
DE202021100627.7 2021-0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5030U true CN219435030U (zh) 2023-07-28

Family

ID=7487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5012.9U Active CN219435030U (zh) 2021-02-09 2022-02-08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5030U (zh)
DE (1) DE202021100627U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1100627U1 (de)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0245A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CN102803982B (zh) 用于以给出图像的方式检测头部区域的mrt系统的磁场单元
US5008624A (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for arbitrary patient posture
US9138164B2 (en) Direct connection head coil having height adjustment
JP6480732B2 (ja) Mriシステムの機械的振動によって生じる磁場の歪みを補償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US4652824A (en) System for generating images and spacially resolved spectra of an examination subject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JP6454703B2 (ja) マルチモダリティ撮像用の表面固定式アレイコイル構造
US20090079430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gantr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9274188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magnetic field distortion in an MRI system
CN111766550A (zh) 三维磁场探针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11971465B2 (en) Ferromagnetic fram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4560933A (en) Apparatus for adjustably mounting coils of a magnet system for nuclear spin tomography
CN103445779B (zh) 用于pet‑mr扫描器的分体桥
US8788014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bed devic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table top of bed devic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219435030U (zh) 用于磁共振断层扫描的设备
US5942898A (en) Thrust balanced bi-planar gradient set for MRI scanners
EP0913699B1 (en) Planar gradient coil system for MRI positioned on only one side of the subject to be examined
US20180199852A1 (en) Mri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head area of a patient
WO1994001785A1 (en) Solenoidal, octopolar, transverse gradient coils
EP0167639A1 (en) Permanent magnet NMR imaging apparatus
JPH1119061A (ja) 外乱磁場補償方法および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Carpenter et al. MRI–From basic knowledge to advanced strategies: Hardware
CN219814117U (zh) 镜装置和成像设备
CN212905398U (zh) 三维磁场探针台测试系统
US70195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