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3475U - 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3475U
CN219433475U CN202320662358.5U CN202320662358U CN219433475U CN 219433475 U CN219433475 U CN 219433475U CN 202320662358 U CN202320662358 U CN 202320662358U CN 219433475 U CN219433475 U CN 219433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liner
heating modul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2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宇
吴金水
申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2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3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3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3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组件、总水管、混水模块、即热模块及控制装置,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内胆加热模块、内胆进水管和内胆出水管;总水管包括总进水管、支路水管和总出水管,总进水管位于内胆进水管和支路水管的上游,并与内胆进水管和支路水管分别连通;总出水管位于内胆出水管和支路水管的下游,总出水管通过混水模块与内胆出水管和支路水管分别连通;即热模块设于支路水管上;控制装置与所述内胆加热模块、所述混水模块和所述即热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同时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Description

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对于现在的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目前电热水器的使用较为广泛。电热水器通常采用储水加热的方式进行热水供应,其供应的热水不是即开即热的,当用户需要快速使用热水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且至少需要将电热水器内的热水加热到用户的预设温度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此导致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热水器,旨在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同时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水器,所述电热水器包括:
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的内胆加热模块、内胆进水管和内胆出水管;
总水管,包括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外的总进水管、支路水管和总出水管,所述总进水管位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的上游,并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
混水模块,所述总出水管位于所述内胆出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的下游,所述总出水管通过所述混水模块与所述内胆出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
即热模块,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以用于对流经所述支路水管的水进行加热;
控制装置,与所述内胆加热模块、所述混水模块和所述即热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内胆本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总水管穿设于所述外壳上;
和/或,所述混水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
和/或,所述即热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管路接头,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所述管路接头设于所述外壳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水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进水管上;和/或,
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出水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总进水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总出水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支路温度传感器,所述支路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即热模块的即热出水口的下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内胆温度传感器,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出水管的出水温度和/或所述内胆本体内的水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且靠近所述内胆出水管的进水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总水管包括设于内胆本体外的总进水管、支路水管和总出水管,总进水管位于内胆进水管和支路水管的上游,并与内胆进水管和支路水管分别连通;总出水管位于内胆出水管和支路水管的下游,总出水管通过混水模块与内胆出水管和支路水管分别连通;即热模块设于支路水管上,以用于对流经支路水管的水进行加热,如此设置,将即热模块设于支路水管上,使得即热模块能够对流入支路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即热模块和内胆加热模块能够配合使用,以将总水管的进水快速加热至用户的目标出水温度,从而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并且,相对于即热模块设于总进水管或者总出水管上会阻碍水流动而降低电热水器的出水流量而言,本方案的即热模块设于支路水管上,流入总水管的水能够分别进入内胆本体内进行加热和进入支路水管上经即热模块进行加热,如此降低了即热模块会阻碍水流动而对出水流量的影响,从而确保了电热水器能够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由此可见,本方案的电热水器能够缩短加热时间,以使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快速满足用户的目标出水温度,以及还能够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热水器对于现在的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目前电热水器的使用较为广泛。电热水器通常采用储水加热的方式进行热水供应,其供应的热水不是即开即热的,当用户需要快速使用热水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且至少需要将电热水器内的热水加热到用户的预设温度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此导致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能够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同时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一实施例中,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组件100、总水管200、混水模块300、即热模块400及控制装置,内胆组件100包括内胆本体110、设于所述内胆本体110上的内胆加热模块120、内胆进水管130和内胆出水管140;总水管200包括设于所述内胆本体110外的总进水管210、支路水管220和总出水管230,所述总进水管210位于所述内胆进水管130和所述支路水管220的上游,并与所述内胆进水管130和所述支路水管220分别连通;所述总出水管230位于所述内胆出水管140和所述支路水管220的下游,所述总出水管230通过所述混水模块300与所述内胆出水管140和所述支路水管220分别连通;即热模块400设于所述支路水管220上,以用于对流经所述支路水管220的水进行加热;控制装置与所述内胆加热模块120、所述混水模块300和所述即热模块400分别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总进水管210具有总进水口,总出水管230具有总出水口,总进水口用于供水输入电热水器内,总出水口用于将水向电热水器的外部排出,即水经总进水管210输入电热水器,水经总出水管230向外排出;内胆进水管130和支路水管220设于总进水管210的下游,内胆进水管130与总进水管210连通,并且支路水管220也与总进水管210连通,即进入总进水管210的水可以分成两股,其中一股沿内胆进水管130进入内胆本体110内,另外一股沿支路水管220流动。支路水管220和内胆出水管140设于总出水管230的上游,支路水管220通过混水模块300与总出水管230连通,且内胆出水管140也通过混水模块300与总出水管230连通,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即热模块400能够对支路水管220上的水进行加热,图1至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表示水流的方向。
进一步地,内胆进水管130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210连通,内胆进水管130的出水口设于内胆本体110内,以使水能够沿内胆进水管130流入内胆本体110内;内胆出水管140的进水口设于内胆本体110内;内胆出水管140的出水口与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连通,以使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能够沿内胆出水管140流入总出水管230内;支路水管220与混水模块300的冷水进水口连通,以使支路水管220中的水能够经混水模块300后流入总出书管,混水模块300能够对进入冷水进水口的水和进入热水进水口的水进行混合而调节冷水和热水的出水比例,再将调节后的水沿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排入总出水管230而向外排出。内胆加热模块120能够对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向外输出热水,内胆加热模块12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仅需能够对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可,例如但不局限于,内胆加热模块120包括加热管或者加热丝等。
进一步地,混水模块300用于对流经混水模块300的冷水和热水的出水比例进行调节,其中,流经混水模块300的冷水是指沿支路水管220流入混水模块300的冷水进水口的水,流经混水模块300的热水是指沿内胆出水管140的出水口流入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的水,也就是说,混水模块300能够对支路水管220上经过即热模块400后的水和内胆本体110内的水的出书比例进行调节,以使混合后的水能够达到用户的预设温度,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其中,流经混水模块300的冷水和热水的具体比例不作限定,仅需从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排出的水的温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即可。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工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在此不作限定,例如但不局限于,控制器的数量为一个,此时控制器能够对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分别进行控制;当然,控制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分别与一个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总水管200包括设于内胆本体110外的总进水管210、支路水管220和总出水管230,总进水管210位于内胆进水管130和支路水管220的上游,并与内胆进水管130和支路水管220分别连通;总出水管230位于内胆出水管140和支路水管220的下游,总出水管230通过混水模块300与内胆出水管140和支路水管220分别连通,混水模块300用于对流经其的冷水和热水的出水比例进行调节;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以用于对流经支路水管220的水进行加热,如此设置,将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使得即热模块400能够对流入支路水管220中的水进行加热,即热模块400和内胆加热模块120能够配合使用,以将总水管200的进水快速加热至用户的目标出水温度,从而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并且,相对于即热模块400设于总进水管210或者总出水管230上会阻碍水流动而降低电热水器的出水流量而言,本方案的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流入总水管200的水能够分别进入内胆本体110内进行加热和进入支路水管220上经即热模块400进行加热,如此降低了即热模块400会阻碍水流动而对出水流量的影响,从而确保了电热水器能够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由此可见,本方案的电热水器能够缩短加热时间,以使电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快速满足用户的目标出水温度,以及还能够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可以理解的是,即热模块400用于对流经支路水管220的水进行加热,内胆加热模块120和即热模块400能够配合使用,例如,当进入总进水管210中的水完全进入支路水管220并经过即热模块400加热后能够达到用户的预设温度时,电热水器可以采用胆外即热模块400加热进水的方式进行热水供应,此时供水水路只经过总水管200而不经过内胆加热模块120,如此可以实现电热水器的即开即用,使得用户无需等待,并且电热水器无需对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全部加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
再例如,当进入总进水管210中的水完全进入支路水管220并经过即热模块400加热后未达到预设温度时,即热模块400和内胆加热模块120可以配合工作,即热模块400对进入支路水管220中的水进行加热,内胆加热模块120对沿内胆进水管130进入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加热,混水模块300对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水和内胆加热模块120加热后的水的出水比例进行调节,从而得到用户所需温度的热水,而且通过控制装置对即热模块400、内胆加热模块120和混水模块300进行调节控制,实现了电热水器的储热和即热的合理搭配,有利于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并且使得电热水器能够通过降低内胆组件100的热水流量来降低内胆加热模块120的功耗,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此外,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即热模块400对支路水管220的水流量的影响,相对于即热模块400设于总进水管210或者总出水管230上对电热水器的总的出水流量的影响更小,也即本方案有利于降低即热模块400对电热水器的总的出水流量的影响,以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流量。
请参阅图1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外壳500,所述内胆本体110设于所述外壳500内;所述总水管200穿设于所述外壳500上;
和/或,所述混水模块300设于所述外壳500内;
和/或,所述即热模块400设于所述外壳500内。
可以理解的是,内胆本体110设于外壳500内,外壳500能够对内胆本体110进行保护,以使电热水器为一个整体。总水管200穿设于外壳500上,以便于内胆进水管130和内胆出水管140与外壳500内的总水管200连通,如此便于对内胆组件100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混水模块300设于外壳500内,混水模块300与外壳500内的总水管200和内胆出水管140连通,混水模块300集成于外壳500内部,如此有利于减少混水模块300设于外壳500外而占用较多空间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对混水模块300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即热模块400设于外壳500内,即热模块400与外壳500内的总水管200的支路水管220连通,外壳500能够对即热模块400进行保护,也即是说,即热模块400能够集成在外壳500内部,控制装置能够对即热模块400进行控制,如此有利于减少即热模块400设于外壳500外而占用的空间,以及能够对即热模块400进行保护,避免了即热模块400设于外壳500外而容易碰撞损坏和安装繁琐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电热水器的实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管路接头240,所述总进水管210通过所述管路接头240与所述内胆进水管130和所述支路水管220分别连通,所述管路接头240设于所述外壳500内。可以理解的是,管路接头24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总进水管210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内胆进水管1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支路水管220连通;所述即热模块400设于支路水管220上。管路接头240与总进水管210、内胆进水管130和支路水管220分别可拆卸连接,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组装和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总水管200分为总进水管210、支路水管220和总出水管230,总水管200至少分为三段,如此便于每段分别安装,进而有利于每段的安装和维护拆卸,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组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此外,管路接头240设于外壳500内,也就是管路接头240能够集成在外壳500内部,如此有利于提高管路接头240安装的稳定性,外壳500能够对管路接头240进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610,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设于所述总水管2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流量传感器610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能够对总水管200上的水流量进行检测,如此设置,使得电热水器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电热水器的进水流量和/或出水流量,以便于对电热水器的使用状态进行及时监测,防止内胆加热模块120出现干烧的现象。当然,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还能够对支路水管220上的水流量进行检测,也即对即热模块400工作的水流量进行检测,以防止支路水管220的进水量不够时即热模块400持续工作而出现干烧损坏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可靠性。
此外,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可以为恒定功率,当然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也可以是可调的,具体在此不作限定。当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可调时,还能够根据第一流量传感器610检测的水流量来调节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以便于即热模块400以合适的加热功率对通过其的水流进行加热,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以及能够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
请参阅图2和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设于所述总进水管210上;和/或,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设于所述总出水管230上(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设于总进水管210上,使得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能够对总水管200的进水流量进行检测,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检测的进水温度对即热模块400、内胆加热模块120和混水模块300进行控制,以使从总出水管230流出的水温满足用户的预设出水温度。并且,还能够根据检测的进水流量来分配进入支路水管220的水流量,以检测即热模块400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避免即热模块400工作时进水流量过低而导致即热模块400出现干烧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热水器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设于总出水管230上,使得第一流量传感器610能够对总水管200的出水流量进行检测,也就是对电热水器排出的出水流量进行检测,以确保电热水器具有足够的出水量。当然,通过检测电热水器的总的出水流量,控制装置也能根据总的出水流量来对即热模块400、内胆加热模块120和混水模块300进行控制,以使总出水管230流出的水温满足用户的预设出水温度。
请参阅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620,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620设于所述总进水管210上。可以理解的是,进水温度传感器620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进水温度传感器620能够对总进水管210上的内胆进水管130的进水口的上游的水温进行检测,也即能够对即热模块400的即热进水口的上游的水温进行检测,如此设置,能够辅助控制装置对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进行控制,使得电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温度能够快速的达到用户的预设温度,以及使得输出的热水温度更加稳定。
例如,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用户预设的出水温度来控制即热模块400是否工作,当进入总进水管210的水完全进入支路水管220后经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即热出水口的温度达到了用户预设的出水温度时,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的开度,以使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关闭,水流只能经过混水模块300的冷水进水口和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后流入总出水管230内,此时相当于混水模块300的开度为最大值,也就是说,电热水器的进水仅沿总水管200流动,内胆加热模块120停止工作,以实现内胆本体110的胆外供应热水,如此能够降低内胆加热模块120加热内胆本体110内的水的功耗,同时实现了电热水器的即开即用的功能,以使得用户无需等待就可以随时使用电热水器。
再例如,当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即热出水口的温度未达到用户预设的出水温度时,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配合工作,如即热模块400对支路水管220上的水进行加热,内胆加热模块120对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加热,混水模块300控制调节混水模块300的冷水进水口和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的供水比例,以使从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流出的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如此不仅有利于降低电热水器加热水的加热时间,还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630,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630设于所述总出水管230上。可以理解的是,出水温度传感器630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出水温度传感器630能够对总出水管230上的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的下游的水温进行检测,也就是对电热水器排出的水温进行检测,以确保排出的水温达到用户的预设温度。若出水温度传感器630检测的电热水器排出的水温超出用户预设温度的超温保护阈值,则表示电热水器排出的水温未满足用户需求,此时控制装置能够对电热水器进行控制,控制装置调节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以确保电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温度能够快速的达到预设温度,出水温度传感器630具有辅助控制装置对电热水器进行控制的功能,确保了输出的热水温度的稳定性,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可靠性。其中,用户的预设温度可以表示为T摄氏度,则用户预设温度的超温保护阈值则可以表示为T±5℃,或者T±2℃等,也就是说,用户的预设温度的超温保护阈值为对预设温度的保护值,以避免水温超出用户预设温度的范围过大,如此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例如当水温超出用户预设洗澡温度较多时,用户很容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并且较高的水温容易烫伤用户的皮肤。
请参阅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支路温度传感器640,所述支路温度传感器640设于所述支路水管220上,并位于所述即热模块400的即热出水口的下游。如此设置,使得支路温度传感器640能够对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即热出水口的水温进行检测,如此设置,使得电热水器能够根据即热模块400的出水温度的温升,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来计算得到通过即热模块400的水流量,也即能够得到即热模块400的进水流量,以防止即热模块400的进水量不够时即热模块400持续工作而出现干烧损坏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可靠性。
此外,即热模块400还能够通过检测的即热模块400的出水温度来调节加热功率,以使得通过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水温与用户预设的温度一致,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以及能够缩短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支路水管22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流量传感器可以设于支路水管220上并位于即热模块400的进水口的上游,当然,第二流量传感器也可以设于支路水管220上并位于即热模块400的出水口的下游,如此均可以检测流经即热模块400的水流量,以确保流经即热模块400的水流量足够,防止通过即热模块400的水流量不够时即热模块400持续工作而出现干烧损坏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内胆温度传感器650,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650设于所述内胆本体110上,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出水管140的出水温度和/或所述内胆本体110内的水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内胆温度传感器650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内胆温度传感器650能够检测内胆出水管140的出水温度和/或内胆本体110内的水的温度,以辅助控制装置对内胆加热模块120、即热模块400和混水模块300进行控制,使得电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温度能够快速的达到预设温度,以及使得输出的热水温度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650设于所述内胆本体110上且靠近所述内胆出水管140的进水口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自内胆出水管140的进水口流入,沿内胆出水管140流动而至内胆出水管140的出水口流入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经过混水模块300后沿总出水管230向外排出。通过将内胆温度传感器650靠近内胆出水管140的进水口设置,也就相当于检测了内胆本体110内的水温以及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的水温,进而便于控制装置控制混水模块300调节经混水模块300的冷水和热水的比例,以使从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排出的水能够快速的达到预设温度,且有利于电热水器输出热水温度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接头240为三通接头;和/或,所述混水模块300为恒温混水阀。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三通接头,以便于内胆进水管130的进水口与总进水管210连通,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组装和拆卸效率。此外,恒温混水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恒温混水阀的阀门开度,其中,恒温混水阀的阀门开度是进入混水模块300的冷水进水口的进水量和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入混水模块300的热水进水口的进水量,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恒温混水阀的阀门开度,进而能够对流经混水模块300的冷水和热水的出水比例进行调节,从而有利于从混水模块300的出水口排出的水能够快速的达到预设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即热模块400包括即热加热腔和即热加热件,所述即热加热腔具有与所述支路水管220连通的即热进水口和即热出水口,所述即热加热件设于所述即热加热腔内,以用于加热所述即热加热腔中的水;所述即热加热件包括加热管;或者,所述即热加热件包括加热元件和可控硅组件,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所述可控硅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即热加热腔与支路水管220连通,以使进入支路水管220的水能经过即热模块400加热后沿即热出水口流入总出水管230。加热管的数量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多个加热管可以单独工作,当然,多个加热管也可以并联工作。此外,当即热加热件包括可控硅组件时,可以实现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的无级调节,其目的是当即热模块400以最大加热功率运行时,若经过即热模块400加热后的水温大于或者等于用户预设的温度,此时可以调节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以使电热水器的进水仅沿总水管200进行流动,也就是说,电热水器的供水水路只经过总水管200而不经过内胆加热模块120,如此可以实现电热水器的即开即用,使得用户无需等待,并且电热水器无需对内胆本体110内的水进行全部加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能量利用率。
当然,即热模块400的加热功率也可以为定值,也就是即热模块400只有不工作和最大负荷工作的两个工作模式,如此减少了即热模块400的功率变换而产生的硬件成本,以上两种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的内胆加热模块、内胆进水管和内胆出水管;
总水管,包括设于所述内胆本体外的总进水管、支路水管和总出水管,所述总进水管位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的上游,并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
混水模块,所述总出水管位于所述内胆出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的下游,所述总出水管通过所述混水模块与所述内胆出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
即热模块,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以用于对流经所述支路水管的水进行加热;以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内胆加热模块、所述混水模块和所述即热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内胆本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总水管穿设于所述外壳上;
和/或,所述混水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
和/或,所述即热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管路接头,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内胆进水管和所述支路水管分别连通,所述管路接头设于所述外壳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水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进水管上;和/或,
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总出水管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总进水管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总出水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支路温度传感器,所述支路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即热模块的即热出水口的下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支路水管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内胆温度传感器,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出水管的出水温度和/或所述内胆本体内的水的温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本体上且靠近所述内胆出水管的进水口设置。
CN202320662358.5U 2023-03-29 2023-03-29 电热水器 Active CN219433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358.5U CN21943347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358.5U CN21943347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3475U true CN219433475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2358.5U Active CN21943347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3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6113B (zh) 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
US9103562B2 (en) Fixed (and selectively fixed) bypass pumpless combination instantaneous/storage water heater system
CA2611730A1 (en) Pumpless combination instantaneous/storage water heater system
US11326785B2 (en) Heating and hot-water-supply apparatus
KR101033050B1 (ko) 1관 3수로 가스 보일러
CN106871428A (zh) 一种防冻增压型燃气热水器
CN110440443A (zh) 一种热水器系统
CN219433475U (zh) 电热水器
CN219433477U (zh) 电热水器
CN107477840A (zh) 一种带微循环水路的燃气热水器
JP6607375B2 (ja) 補助熱源機
CN206637822U (zh) 一种防冻增压型燃气热水器
CN219433476U (zh) 电热水器
CN116221991A (zh) 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及读存储介质
JP5667856B2 (ja) 給湯機
JPS63210535A (ja) 温水暖房装置
CN112611015A (zh) 一种水路系统、换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83948A (zh) 一种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JP2003083610A (ja) 湯水混合ユニット
JP2004036960A (ja) 流体供給装置の供給制御方法及び流体供給装置
CN219607198U (zh) 一种采暖设备
CN216114668U (zh) 一种分体式电热水器
CN219624245U (zh) 热水器
CN214949782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9756650U (zh) 一种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