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072U - 一种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072U
CN219431072U CN202320225718.5U CN202320225718U CN219431072U CN 219431072 U CN219431072 U CN 219431072U CN 202320225718 U CN202320225718 U CN 202320225718U CN 219431072 U CN219431072 U CN 219431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uffer
plate
shaft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57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伟
王军胜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2257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缓冲轴与右缓冲轴,所述左缓冲轴的与右缓冲轴分别放置在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上缓冲板,可通过旋转移动杆,实现对上缓冲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间距的调整,可通过对液体对左缓冲轴与右缓冲轴起到缓冲的效果,可在使用过程中,对支撑板的上下移动起到缓冲的效果,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施工时大部分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减震,
目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工作过程中,往往起不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并且现有技术减震装置尺寸,尤其是有效减震区间大多相对固定,即相邻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使得减震装置的适用性大大受限,在其相邻建筑结构间距不同时,减震装置的安装工作就显得十分麻烦,往往需要现场制作辅助工具,以保证减震装置的稳定安装减震使用,耗时耗力,导致其建筑结构的减震工作多有不便,影响其建筑施工现场稳定连续的施工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震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缓冲轴与右缓冲轴,所述左缓冲轴的与右缓冲轴分别放置在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的内部,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放置槽的底部,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左活塞与右活塞,所述左活塞与右活塞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左缓冲轴与右缓冲轴,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的外壁上套连接左弹簧与右弹簧,所述左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以及左缓冲筒的外壁,所述右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以及右缓冲筒的外壁,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上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端面设有多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放置槽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槽与放置槽的顶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滑动连接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底部连接滑动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下方的滑动轴上套设有滑动弹簧,所述滑动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接滑动块以及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之间在连接板上呈圆周排列,所述上缓冲板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上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板的底部设有上固定孔,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与上固定孔配合的固定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开设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滑动连接上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的顶部与上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以及与固定杆螺纹连接的移动杆,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移动杆,使移动杆可在固定杆的内壁中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上缓冲板与支撑板之间的间距的调整,并且由于采用旋转进行调整间距,在调节时便于进行调整,并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与上缓冲板的形状可设为圆形,可在进行连接时,防止因为通过旋转,导致连接板无法与上缓冲板进行对齐相连,影响后续的使用,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相对应的左活塞与右活塞的下方充入有可进行压缩的液体,可通过对液体对左缓冲轴与右缓冲轴起到缓冲的效果,可在使用过程中,对支撑板的上下移动起到缓冲的效果,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块滑动连接滑动槽,可通过滑动槽对滑动块的限位,保证支撑板在放置槽中上下移动时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滑动轴以及滑动孔,可通过滑动轴对滑动孔的限位,保证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稳定,并通过滑动弹簧,可通过滑动弹簧,进一步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上防护板,以及防护板,可对固定杆以及移动杆进行防护,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异物对固定杆以及移动杆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上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杆与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上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支撑底座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放置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底座;2、支撑板;3、防护板;4、上缓冲板;5、防护槽;6、连接板;7、连接孔;8、固定轴;9、上防护板;10、固定杆;11、移动杆;12、上连接槽;13、上固定孔;14、滑动块;15、滑动孔;16、放置槽;17、左弹簧;18、右弹簧;19、滑动槽;20、滑动弹簧;21、左缓冲筒;22、左缓冲轴;23、滑动轴;24、右缓冲筒;25、右缓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一种减震结构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的内部活动连接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所述左缓冲轴22的与右缓冲轴25分别放置在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的内部,所述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6的底部,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24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左活塞与右活塞,所述左活塞与右活塞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24的外壁上套连接左弹簧17与右弹簧18,所述左弹簧17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以及左缓冲筒21的外壁,所述右弹簧18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以及右缓冲筒24的外壁,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10的底部,所述固定杆10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通过螺栓连接上缓冲板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固定杆10以及与固定杆10螺纹连接的移动杆11,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移动杆11,使移动杆11可在固定杆10的内壁中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上缓冲板4与支撑板2之间的间距的调整,并且由于采用旋转进行调整间距,在调节时便于进行调整,并通过设置连接板6,连接板6与上缓冲板4的形状可设为圆形,可在进行连接时,防止因为通过旋转,导致连接板6无法与上缓冲板4进行对齐相连,影响后续的使用,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相对应的左活塞与右活塞的下方充入有可进行压缩的液体,可通过对液体对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起到缓冲的效果,可在使用过程中,对支撑板2的上下移动起到缓冲的效果,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支撑板2的端面设有多个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滑动连接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设置在放置槽16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槽19与放置槽16的顶部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块14设置在支撑板2所有的四个端面上,并且滑动块14之间呈现矩形设置,通过设置滑动块14滑动连接滑动槽19,可通过滑动槽19对滑动块14的限位,保证支撑板2在放置槽16中上下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所述滑动块14的顶部设有滑动孔15,所述滑动孔15滑动连接滑动轴23,所述滑动轴23的底部连接滑动槽19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所述滑动块14下方的滑动轴23上套设有滑动弹簧20,所述滑动弹簧20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接滑动块14以及滑动槽1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滑动轴23以及滑动孔15,可通过滑动轴23对滑动孔15的限位,保证支撑板2上下移动的稳定,并通过滑动弹簧20,可通过滑动弹簧20,进一步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多个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之间在连接板6上呈圆周排列,所述上缓冲板4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孔7相配合的上连接槽12。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7与上连接槽12的内壁中开设有螺纹,通过螺栓可将连接孔7与上连接槽12之间螺栓连接,进而便于将连接板6与上缓冲板4相连,便于对上缓冲板4与支撑底座1之间的间距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所述上缓冲板4的底部设有上固定孔13,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设有与上固定孔13配合的固定轴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固定轴8以及上固定孔13,可通过固定轴8以及上固定孔13之间的卡扣连接,保证连接板6与上缓冲板4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顶部开设有防护槽5,所述防护槽5活动连接上防护板9,所述上防护板9的顶部与上缓冲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安装前上防护板9与上缓冲板4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上防护板9,以及防护板3,可对固定杆10以及移动杆11进行防护,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异物对固定杆10以及移动杆11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移动杆11,使移动杆11可在固定杆10的内壁中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上缓冲板4与支撑板2之间的间距的调整,并且由于采用旋转进行调整间距,在调节时便于进行调整,并通过设置连接板6,连接板6与上缓冲板4的形状可设为圆形,可在进行连接时,防止因为通过旋转,导致连接板6无法与上缓冲板4进行对齐相连,影响后续的使用,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相对应的左活塞与右活塞的下方充入有可进行压缩的液体,可通过对液体对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起到缓冲的效果,可在使用过程中,对支撑板2的上下移动起到缓冲的效果,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轴23以及滑动孔15,可通过滑动轴23对滑动孔15的限位,保证支撑板2上下移动的稳定,并通过滑动弹簧20,可通过滑动弹簧20,进一步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通过上述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的内部活动连接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所述左缓冲轴(22)的与右缓冲轴(25)分别放置在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的内部,所述左缓冲筒(21)与右缓冲筒(2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6)的底部,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24)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左活塞与右活塞,所述左活塞与右活塞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左缓冲轴(22)与右缓冲轴(25),所述左缓冲筒与右缓冲筒(24)的外壁上套连接左弹簧(17)与右弹簧(18),所述左弹簧(17)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以及左缓冲筒(21)的外壁,所述右弹簧(18)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以及右缓冲筒(24)的外壁,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10)的底部,所述固定杆(10)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通过螺栓连接上缓冲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端面设有多个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滑动连接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设置在放置槽(16)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槽(19)与放置槽(16)的顶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4)的顶部设有滑动孔(15),所述滑动孔(15)滑动连接滑动轴(23),所述滑动轴(23)的底部连接滑动槽(19)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4)下方的滑动轴(23)上套设有滑动弹簧(20),所述滑动弹簧(20)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接滑动块(14)以及滑动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多个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之间在连接板(6)上呈圆周排列,所述上缓冲板(4)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孔(7)相配合的上连接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板(4)的底部设有上固定孔(13),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设有与上固定孔(13)配合的固定轴(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顶部开设有防护槽(5),所述防护槽(5)活动连接上防护板(9),所述上防护板(9)的顶部与上缓冲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320225718.5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减震结构 Active CN219431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718.5U CN21943107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718.5U CN21943107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072U true CN219431072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5718.5U Active CN219431072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4789B (zh)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节点
CN219431072U (zh) 一种减震结构
CN210002998U (zh) 一种用于输电角钢塔底部的减振装置
JP6476379B1 (ja) 制震、免震回動抑制装置と部材
CN211143678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支架
CN213741622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2134778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防护装置
CN203670597U (zh) 土建冲击施工减震降噪装置
CN212175780U (zh) 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
CN204491887U (zh) 质量调谐阻尼器
CN105757161B (zh) 锻锤限位阻尼器
CN211172996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设用支撑装置
CN215411046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监测点警示装置
CN20780769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可调式管件放置架
CN21820760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抗震装置
CN214617683U (zh) 一种全站仪的抗震结构
CN110671581A (zh) 一种建筑机械减振平台
CN203585191U (zh) 锻锤减振器
CN212670810U (zh) 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
CN219119289U (zh) 一种液压支架保护结构
CN215642653U (zh) 基于电力工程管理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CN220644697U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21619564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8476394U (zh) 一种数控龙门机床吸震式底座
CN2188178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