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9843U -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9843U
CN219429843U CN202223594875.8U CN202223594875U CN219429843U CN 219429843 U CN219429843 U CN 219429843U CN 202223594875 U CN202223594875 U CN 202223594875U CN 219429843 U CN219429843 U CN 219429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ank
structures
water treatm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48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雄
谭卫东
丁志刚
廖内平
唐勇
范汉林
冯刚
周伟
高见
李贵雷
杨卓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enneng Hongwan Power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henneng Hongwan Power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henneng Hongwan Power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Zhuhai Shenneng Hongw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48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9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9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9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所述水处理结构分三层布置,包括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所述第一层构筑物设有絮凝沉淀池;所述第二层构筑物设有滤池和设备间;所述第三层构筑物设有调蓄水池;所述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层叠设置。所述第三层构筑物设于水处理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层构筑物设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层构筑物第一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之间。该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布置紧凑,管道架空敷设检修维护管理方便。相较于分散式布置的给水处理厂,可大幅减小给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新建或改建给水处理厂。

Description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用地非常紧张,对水处理厂区域各水处理设施的用地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给水处理厂中,各水处理设施分散布置,占地较大。
如果给水处理厂中,各主要的水处理建构筑物能够采用集约化重叠布置,则可以大幅减少水处理厂的用地需求,实用价值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给水处理厂中,各水处理设施分散布置,占地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所述水处理结构分三层布置,包括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设有絮凝沉淀池;
所述第二层构筑物设有滤池和设备间;
所述第三层构筑物设有调蓄水池;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层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根据采用絮凝沉淀+过滤工艺+消毒的传统给水系统处理工艺,将传统在平面上分散布置的絮凝沉淀池、滤池、设备间以及调蓄水池,在空间上分三层重叠布置,通过层叠设置的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节约水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的层叠顺序可以任意组合,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第三层构筑物;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构筑物、第三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层构筑物、第一层构筑物、第三层构筑物;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三层构筑物、第二层构筑物、第一层构筑物等。
其中,第一层构筑物中的絮凝沉淀池用于对加药后的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可以为敞开式水池,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构;滤池用于过滤絮凝沉淀池出水,可以为敞开式水池,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构;调蓄水池用于存储絮凝沉淀池排水、滤池出水或其他用水,滤后清水消毒可在调蓄水池中完成;絮凝沉淀池、滤池以及调蓄水池之间的水体转输采用管道连接;设备间用于布置水泵、风机、加药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就地控制柜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层构筑物设于水处理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层构筑物设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层构筑物第一层构筑物和第三层构筑物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水处理工艺的先后顺序、水体流动方向以及检修运输要求,从上至下,分别为:顶层絮凝沉淀池,中间层滤池和设备间,底层调蓄水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层构筑物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于絮凝沉淀池和调蓄水池之间,用于支撑絮凝沉淀池架空布置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絮凝沉淀池可以直接设置在滤池上方,由滤池本身提供支撑力;也可通过设置在第二层构筑物的支撑结构使絮凝沉淀池架空在滤池的上方;作为优选,在第二层构筑物中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可以为任意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撑柱、支撑梁、支撑墙等,支撑结构的布置方式只要足够支撑絮凝沉淀池架空布置即可;此时,对絮凝沉淀池的支撑力可以由支撑结构单独提供,也可以由支撑结构和滤池共同提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梁和纵向布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支撑梁和第三层构筑物之间,所述第一层构筑物设于支撑梁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梁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层构筑物或地面相连,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梁,支撑梁和第三层构筑物之间设置多个支撑柱,需保证整个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和支撑力;
其中,支撑梁和支撑柱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为全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池的顶部和絮凝沉淀池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检修空间,所述检修空间为检修人员提供检修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结构的支撑作用使滤池的顶部和絮凝沉淀池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间距可足够检修人员通过,形成检修空间,方便后续的检修维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絮凝沉淀池设有絮凝沉淀出水管,所述絮凝沉淀出水管连通絮凝沉淀池和滤池。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水管与絮凝沉淀池连通,加药后的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絮凝沉淀池,在絮凝沉淀后,经由絮凝沉淀出水管排放至滤池中,絮凝沉淀出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用于控制絮凝沉淀出水管的启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池设有滤池出水管,所述滤池出水管连通滤池和调蓄水池。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滤池进行过滤后的水经滤池出水管进入调蓄水池,第二层构筑物中可以设置多个滤池,多个滤池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管路或集成管路汇集后将水排入调蓄水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备间相邻滤池设置,设备间内设有用于起吊设备间中的设备的吊车。
在该技术方案中,吊车轨道可以固定于支撑梁的底部或其他合适的位置,需要检修时利用吊车起吊对应的检修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蓄水池为地下式水池。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调蓄水池设置在地下,既不影响调蓄水池的功能,也可以进一步节约水处理结构的占地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蓄水池包括用于调蓄滤池过滤出水的清水池、用于滤池反洗排水的回收水池和用于储存絮凝沉淀池排放泥水的泥水池。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蓄滤池可以设置一种或多种水池,当只设置一种水池时可以仅设置清水池,当设置多种水池时可以设置清水池和回收水池与泥水池中的一种或两种,清水池、回收水池和泥水池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
清水池通过滤池出水管与滤池连通,滤后清水消毒可在清水池中完成;回收水池通过单独的管路与滤池连通;泥水池通过单独的管路与絮凝沉淀池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布置紧凑,管道架空敷设检修维护管理方便。相较于分散式布置的给水处理厂,可大幅减小给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新建或改建给水处理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层构筑物;2、第二层构筑物;3、第三层构筑物;4、检修空间;5、进水管;
11、絮凝沉淀池;111、絮凝沉淀出水管;
21、滤池;22、设备间;23、支撑结构;
211、滤池出水管;221、吊车;222、水泵;
231、支撑梁;232、支撑柱;
31、调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所述水处理结构分三层布置,包括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有絮凝沉淀池11;
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设有滤池21和设备间22;
所述第三层构筑物3设有调蓄水池31;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层叠设置。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根据采用絮凝沉淀+过滤工艺+消毒的传统给水系统处理工艺,将传统在平面上分散布置的絮凝沉淀池11、滤池21、设备间22以及调蓄水池31,在空间上分三层重叠布置,通过层叠设置的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节约水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的层叠顺序可以任意组合,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第三层构筑物3;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层构筑物1、第三层构筑物3、第二层构筑物2;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层构筑物2、第一层构筑物1、第三层构筑物3;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三层构筑物3、第二层构筑物2、第一层构筑物1等。
其中,第一层构筑物1中的絮凝沉淀池11用于对加药后的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可以为敞开式水池,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构;滤池21用于过滤絮凝沉淀池11出水,可以为敞开式水池,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构;调蓄水池31用于存储絮凝沉淀池11排水、滤池21出水或其他用水,滤后清水消毒可在调蓄水池31中完成;絮凝沉淀池11、滤池21以及调蓄水池31之间的水体转输采用管道连接;设备间22用于布置水泵222、风机、加药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就地控制柜等,其中,水泵222用于抽排调蓄水池31中的水。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层构筑物3设于水处理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第一层构筑物1和第三层构筑物3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水处理工艺的先后顺序、水体流动方向以及检修运输要求,从上至下,分别为:顶层絮凝沉淀池11,中间层滤池21和设备间22,底层调蓄水池31。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设有支撑结构23,所述支撑结构23设于絮凝沉淀池11和调蓄水池31之间,用于支撑絮凝沉淀池11架空布置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
在该实施例中,絮凝沉淀池11可以直接设置在滤池21上方,由滤池21本身提供支撑力;也可通过设置在第二层构筑物2的支撑结构23使絮凝沉淀池11架空在滤池21的上方;作为优选,在第二层构筑物2中设置支撑结构23,支撑结构23可以为任意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撑柱232、支撑梁231、支撑墙等,支撑结构23的布置方式只要足够支撑絮凝沉淀池11架空布置即可;此时,对絮凝沉淀池11的支撑力可以由支撑结构23单独提供,也可以由支撑结构23和滤池21共同提供。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3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梁231和纵向布置的支撑柱232,所述支撑柱232设于支撑梁231和第三层构筑物3之间,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于支撑梁231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柱232的一端与支撑梁231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层构筑物3或地面相连,支撑结构23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梁231,支撑梁231和第三层构筑物3之间设置多个支撑柱232,需保证整个支撑结构23具有足够的刚性和支撑力;
其中,支撑梁231和支撑柱232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为全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滤池21的顶部和絮凝沉淀池11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检修空间4,所述检修空间4为检修人员提供检修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结构23的支撑作用使滤池21的顶部和絮凝沉淀池11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间距可足够检修人员通过,形成检修空间4,方便后续的检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絮凝沉淀池11设有絮凝沉淀出水管111,所述絮凝沉淀出水管111连通絮凝沉淀池11和滤池21。
在该实施例中,进水管5与絮凝沉淀池11连通,加药后的原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絮凝沉淀池11,在絮凝沉淀后,经由絮凝沉淀出水管111排放至滤池21中,絮凝沉淀出水管111上设有电动阀门,用于控制絮凝沉淀出水管111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滤池21设有滤池出水管211,所述滤池出水管211连通滤池21和调蓄水池31。
在该实施例中,在滤池21进行过滤后的水经滤池出水管211进入调蓄水池31,第二层构筑物2中可以设置多个滤池21,多个滤池21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管路或集成管路汇集后将水排入调蓄水池31。
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设备间22相邻滤池21设置,设备间22内设有用于起吊设备间22中的设备的吊车221。
在该实施例中,吊车221轨道可以固定于支撑梁231的底部或其他合适的位置,需要检修时利用吊车221起吊对应的检修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调蓄水池31为地下式水池。
在该实施例中,将调蓄水池31设置在地下,既不影响调蓄水池31的功能,也可以进一步节约水处理结构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调蓄水池31包括用于调蓄滤池21过滤出水的清水池、用于滤池21反洗排水的回收水池和用于储存絮凝沉淀池11排放泥水的泥水池,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调蓄滤池21可以设置一种或多种水池,当只设置一种水池时可以仅设置清水池,当设置多种水池时可以设置清水池和回收水池与泥水池中的一种或两种,清水池、回收水池和泥水池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
清水池通过滤池出水管211与滤池21连通,滤后清水消毒可在清水池中完成;回收水池通过单独的管路与滤池21连通;泥水池通过单独的管路与絮凝沉淀池11连通。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结构分三层布置,包括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有絮凝沉淀池(11);
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设有滤池(21)和设备间(22);
所述第三层构筑物(3)设有调蓄水池(31);
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第二层构筑物(2)和第三层构筑物(3)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构筑物(3)设于水处理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第一层构筑物(1)和第三层构筑物(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构筑物(2)设有支撑结构(23),所述支撑结构(23)设于絮凝沉淀池(11)和调蓄水池(31)之间,用于支撑絮凝沉淀池(11)架空布置于水处理结构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3)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梁(231)和纵向布置的支撑柱(232),所述支撑柱(232)设于支撑梁(231)和第三层构筑物(3)之间,所述第一层构筑物(1)设于支撑梁(23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21)的顶部和絮凝沉淀池(11)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检修空间(4),所述检修空间(4)为检修人员提供检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11)设有絮凝沉淀出水管(111),所述絮凝沉淀出水管(111)连通絮凝沉淀池(11)和滤池(2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21)设有滤池出水管(211),所述滤池出水管(211)连通滤池(21)和调蓄水池(3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22)相邻滤池(21)设置,设备间(22)内设有用于起吊设备间(22)中的设备的吊车(2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水池(31)为地下式水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水池(31)包括用于调蓄滤池(21)过滤出水的清水池、用于滤池(21)反洗排水的回收水池和用于储存絮凝沉淀池(11)排放泥水的泥水池。
CN202223594875.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Active CN219429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875.8U CN2194298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875.8U CN2194298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9843U true CN21942984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4875.8U Active CN2194298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9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6778B1 (ko) 공공시설 및 공동주택용 자연정화형 하폐수·빗물처리시설과 이를 이용한 하폐수·빗물처리방법 및 물순환 시스템
CN108408802B (zh) 一种协同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和河道黑臭水的合流制管网溢流及水体污染一体化削减系统
AU2010274924A1 (e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N106193258A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Schulz et al. Treating surface waters for commun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N219429843U (zh) 一种集约化重叠布置的水处理结构
CN209210481U (zh) 一种适于农村污水流量变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0140481U (zh)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及系统
CN110844999A (zh) 一种油田含油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16445173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水处理系统
CN110860115A (zh) 一种产水池设于滤池下方的v型滤池及其工作方法
CN216639166U (zh) 一种一体式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4528376U (zh) 一种清洗便利的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03771668B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JP2000288570A (ja) 建物内排水再利用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排水処理装置
CN211546156U (zh) 一种基于分层设置的综合型水处理系统
CN218709448U (zh) 一种双膜法废水处理系统的布局结构
CN203768180U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CN215975448U (zh) 一种黑水灰水同步处理资源化利用系统
CN214995338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无动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20182942U (zh) 一种气动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5559564U (zh) 一种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
CN218814024U (zh) 一种生产厂区雨水再利用装置
CN113307430B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水处理系统
CN113735274B (zh) 一种具有自冲洗功能的模块化河道原位净化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