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878U -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878U
CN219428878U CN202222563819.1U CN202222563819U CN219428878U CN 219428878 U CN219428878 U CN 219428878U CN 202222563819 U CN202222563819 U CN 202222563819U CN 219428878 U CN219428878 U CN 219428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trip
bag
garbage
cavity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38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年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638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第一袋皮、第二袋皮和多个烫合连接处连接,并限定有相对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腔室,并且腔室的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入口,另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出口;第一密封条连接在第一袋皮上,第二密封条连接在第二袋皮上,且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平行,并均靠近垃圾出口;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开合式连接;拉绳的一端固定在腔室的内壁,并靠近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在腔室内沿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另一端,并穿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之间的缝隙延伸出来。本实用新型在投放湿垃圾的过程中,不易弄脏操作人员的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垃圾的分类。常见的垃圾分类的方式之一是将垃圾分类为干垃圾和湿垃圾:“湿垃圾”一般就是指厨余垃圾或易腐垃圾,“干垃圾”则指的是其他垃圾和部分可回收垃圾。
为了便于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则目前社会工作人员会在室外同时放置有干垃圾收集箱和湿垃圾收集箱,从而人们在倒垃圾时,人们将湿垃圾投放至湿垃圾收集箱中,将干垃圾投放至干垃圾收集箱中即可。
而每家处理湿垃圾的情况是:目前是通过在垃圾桶中先放有塑料垃圾袋,然后将日常产生的湿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放置在该塑料垃圾袋中,等该塑料垃圾袋中的湿垃圾快满时,则从该垃圾桶中拿出该塑料垃圾袋,并通过该塑料垃圾袋以及其中的湿垃圾携带出至室外,而由于该塑料垃圾袋属于干垃圾,则该塑料垃圾袋应投放至干垃圾收集箱中,但该塑料垃圾袋中的湿垃圾需要投放在湿垃圾收集箱中,因此,目前人们是将携带至室外的塑料垃圾袋(该塑料垃圾袋放置有湿垃圾)放在湿垃圾收集箱的顶端开口,然后通过锋利的物件划破该塑料垃圾袋的底端,从而该塑料垃圾袋中的湿垃圾从该塑料垃圾袋底端的划口掉落至湿垃圾收集箱中,然后再将空了的塑料垃圾袋投放至干垃圾收集箱中,以能达到干湿分类的目的。
但是,由于目前的塑料垃圾袋的底端都是封闭的,当人通过锋利的物件划破塑料垃圾袋底端时,不仅容易因闪躲不及时而被湿垃圾弄脏手,而且容易被锋利的物件弄伤手,并且,还存在不一定一次性就能将塑料垃圾袋底端划破的问题,从而会消耗操作者更多的时间。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投放湿垃圾的过程中,不易弄脏操作人员手的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包括:第一袋皮、第二袋皮、多个烫合连接处、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拉绳;
所述第一袋皮与所述第二袋皮贴合且对齐,且所述第一袋皮与所述第二袋皮通过多个所述烫合连接处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袋皮、所述第二袋皮和多个所述烫合连接处限定有相对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的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入口,另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出口;
所述第一密封条连接在所述第一袋皮上,同时所述第二密封条连接在所述第二袋皮上,且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平行,并均靠近所述垃圾出口;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开合式连接;当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连接时,所述垃圾出口为合上的封闭状态;当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之间分离时,所述垃圾出口为打开的开口状态;
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室的内壁,并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在所述腔室内沿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之间的缝隙延伸出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插槽,且所述第一密封条与所述条形插槽密封插接。
优选的,所述拉绳延伸至所述腔室外的一端通过胶带粘接在所述腔室的外壁,且所述胶带在所述腔室外的粘接处靠近所述垃圾入口。
优选的,所述拉绳为鱼线。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拉绳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离开,则此时腔室内的湿垃圾可从垃圾出口下落至湿垃圾收集箱中,并且操作者的手可距离垃圾出口较远,因此不易使操作者的手被下落的湿垃圾弄脏,同时,本申请不必借助锋利的外物来对塑料袋的底端进行割破,因此降低了操作者被锋利的外物划破手的概率,且本申请只要操作者拉住拉绳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并沿着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拉绳固定在腔室内壁的一端拉扯,就能通过拉绳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分离开,则操作快捷、方便,且提高了工作人员倒垃圾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出口封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出口开口状态时,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袋皮;2-第二袋皮;3-烫合连接处;4-第一密封条;5-第二密封条;6-拉绳;101-垃圾入口;102-垃圾出口;50-条形插槽;7-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包括:第一袋皮1、第二袋皮2、多个烫合连接处3、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和拉绳6;
第一袋皮1与第二袋皮2贴合且对齐,且第一袋皮1与第二袋皮2通过多个烫合连接处3连接,同时第一袋皮1、第二袋皮2和多个烫合连接处3限定有相对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腔室,并且腔室的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入口101,另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出口102;
第一密封条4连接在第一袋皮1上,同时第二密封条5连接在第二袋皮2上,且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平行,并均靠近垃圾出口102;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开合式连接;当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连接时,垃圾出口102为合上的封闭状态;当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分离时,垃圾出口102为打开的开口状态;
拉绳6的一端固定在腔室的内壁,并靠近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一端,拉绳6的另一端在腔室内沿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另一端,并穿过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的缝隙延伸出来。
其中,第一袋皮1、第二袋皮2的材料为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垃圾袋的材料,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本申请的垃圾袋是放置在家用垃圾桶中的,且垃圾入口10朝上,以与家用垃圾桶的顶端开口对应,同时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是连接的,以使垃圾出口102为合上的封闭状态,并且垃圾出口102对应位于垃圾桶内的底端;
向本申请的垃圾袋中存放湿垃圾时,将湿垃圾通过垃圾入口10投放至本申请垃圾袋的腔室中,且由于本申请的垃圾出口102此时是封闭的,因此,腔室内的湿垃圾不会从垃圾出口102流出;另外,此时,可将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拉至家用垃圾桶外,则一方面,不易使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被湿垃圾弄脏,另一方面,使本申请容易携带,即在携带本申请出门时,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不易拖在地上;
当本申请垃圾袋的腔室内快被湿垃圾填满时,则操作者拿捏住本申请的顶端,以将本申请从该家用垃圾桶中拿出,并将本申请携带出至室外,然后先将携带至室外的本申请(本申请垃圾袋的腔室内存放有湿垃圾)放在湿垃圾收集箱的顶端开口,然后,操作者的另一置手拿住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并沿着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拉绳6固定在腔室内壁的一端拉扯,从而能通过拉绳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离开,则此时腔室内的湿垃圾可从垃圾出口102下落至湿垃圾收集箱中,并且操作者的手可距离垃圾出口102较远,因此不易使操作者的手被下落的湿垃圾弄脏,同时,本申请不必借助锋利的外物来对塑料袋的底端进行割破,因此降低了操作者被锋利的外物划破手的概率,且本申请只要操作者拉住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并沿着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拉绳6固定在腔室内壁的一端拉扯,就能通过拉绳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离开,则操作快捷、方便,且提高了工作人员倒垃圾的效率。
等湿垃圾倒完后,再将空了的本申请投放至干垃圾收集箱中,以能达到干湿分类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袋皮1与第二袋皮2均为矩形,且烫合连接处3为两个,且第一袋皮1的两个侧边与第二袋皮2的两个侧边一一对应通过两个烫合连接处3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条5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插槽50,且第一密封条4与条形插槽50密封插接。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要将第一密封条4按压至条形插槽50内,则就可以使第一密封条4与条形插槽50密封插接,即可以使第一密封条4与第二密封条5连接,并密封上垃圾出口102,以避免本申请腔室的湿垃圾从垃圾出口102流出;且当需要腔室内的湿垃圾需要从垃圾出口102掉下时,则操作者通过手拿住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并沿着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拉绳6固定在腔室内壁的一端拉扯,从而能通过拉绳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离开,则腔室内的湿垃圾可从垃圾出口102掉出。因此,本申请操作方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通过胶带7粘接在腔室的外壁,且胶带7在腔室外的粘接处靠近垃圾入口101。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易使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被压设在家用垃圾桶内的底端,从而一方面,不易使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被湿垃圾弄脏,另一方面,使本申请容易携带,即在携带本申请出门时,拉绳6延伸至腔室外的一端不易拖在地上。
另外,当需要通过拉扯拉绳6,以通过拉绳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离时,则只要拿住拉绳6位于腔室外,且位于胶带7下方的部分,并向下拉扯拉绳6,则可将拉绳6与胶带7分离,然后即可进行通过拉绳6将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分离的操作,使得本申请操作方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拉绳6为鱼线。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拉绳6较细,则当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连接时,拉绳6的对应端从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的缝隙延伸出来,也不会影响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因此,当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连接时,不易使湿垃圾从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之间的缝隙流出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皮(1)、第二袋皮(2)、多个烫合连接处(3)、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和拉绳(6);
所述第一袋皮(1)与所述第二袋皮(2)贴合且对齐,且所述第一袋皮(1)与所述第二袋皮(2)通过多个所述烫合连接处(3)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袋皮(1)、所述第二袋皮(2)和多个所述烫合连接处(3)限定有相对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腔室,并且所述腔室的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入口(101),另一个开口端为垃圾出口(102);
所述第一密封条(4)连接在所述第一袋皮(1)上,同时所述第二密封条(5)连接在所述第二袋皮(2)上,且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平行,并均靠近所述垃圾出口(102);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开合式连接;当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连接时,所述垃圾出口(102)为合上的封闭状态;当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之间分离时,所述垃圾出口(102)为打开的开口状态;
所述拉绳(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室的内壁,并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的一端,所述拉绳(6)的另一端在所述腔室内沿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第一密封条(4)和所述第二密封条(5)之间的缝隙延伸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5)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插槽(50),且所述第一密封条(4)与所述条形插槽(50)密封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6)延伸至所述腔室外的一端通过胶带(7)粘接在所述腔室的外壁,且所述胶带(7)在所述腔室外的粘接处靠近所述垃圾入口(1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6)为鱼线。
CN202222563819.1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Active CN219428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819.1U CN2194288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819.1U CN2194288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878U true CN219428878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5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3819.1U Active CN2194288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896B (zh) 垃圾封闭收集设备
CN2851184Y (zh) 智能开合盖式环保型垃圾桶
CN219428878U (zh) 一种用于存放湿垃圾的垃圾袋
CN211253895U (zh) 厨余垃圾袋及厨余垃圾收集装置
CN201172002Y (zh) 便于纸屑收集的碎纸机
CN207844033U (zh) 一种可滤除垃圾水分的垃圾桶
CN110641856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214778340U (zh) 一种便于环保用具有压实功能的垃圾桶
CN211898106U (zh) 一种道路垃圾清扫与收集装置
CN213230037U (zh) 一种生活垃圾智能管理装置
CN210285466U (zh) 一种新型的智能化自动垃圾分类装置
CN108584227A (zh) 一种可识别垃圾种类的社区垃圾箱
CN207188206U (zh) 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选装置
CN208326348U (zh) 一种吸尘垃圾桶
CN109969642A (zh) 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环保垃圾桶
CN206706659U (zh) 便携式宠物粪便清理器
CN217497340U (zh) 一种带有破袋功能的垃圾箱
CN211309725U (zh) 一种脚踩式分类垃圾桶
CN208307576U (zh) 一种可循环环保式便捷垃圾桶
CN21599383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废屑收集袋
CN215853094U (zh) 一种智能化分类垃圾集放箱
CN209988469U (zh) 一种便于拿取垃圾的分类式垃圾桶
CN216154626U (zh) 一种带灭蝇功能的多功能垃圾箱
CN213650726U (zh) 一种乡村建设垃圾分类装置
CN217650095U (zh) 自动破袋ai识别一体化垃圾分类设备及其破袋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