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344U - 一种浮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344U
CN219428344U CN202320090417.6U CN202320090417U CN219428344U CN 219428344 U CN219428344 U CN 219428344U CN 202320090417 U CN202320090417 U CN 202320090417U CN 219428344 U CN219428344 U CN 219428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ring
connecting band
bottom ring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04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aiqi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iqi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iqi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iqi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04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圈,涉及浮圈技术领域,包括底圈、后垫圈、左垫圈和右垫圈,所述底圈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底圈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后垫圈,所述底圈的上端面左前部设置有左垫圈,且底圈的上端面右前部设置有右垫圈,并且左垫圈和右垫圈关于底圈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所述后垫圈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一组后连接带,且每组后连接带的前部均设置有四组卡扣母扣;所述左垫圈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一前连接带,且第一前连接带的后部设置有四组卡扣子扣。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浮圈结构,以提高向上的浮力,以免用户嘴部咽水,而且双层浮圈结构上下两侧均连接安全牢固,使用更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浮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专为婴儿设计的游泳圈,用于保护新生婴儿练习游泳。这种婴儿游泳圈与普通游泳圈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内径尺寸小,适于固定在婴儿的颈部,因此不会影响婴儿四肢的运动和胸部的呼吸,从而能够达到婴儿早期锻炼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CN214029088U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的说明收书中提及“包括支撑机构、尺寸调节机构、第二漂浮机构、U形漂浮圈,所述U形漂浮圈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尾端设置有尺寸调节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底部设置有第二漂浮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橡胶条、托垫组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浮圈采用单层浮圈结构,浮起的高度不够,导致用户使用时嘴部容易咽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浮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圈采用单层浮圈结构,浮起的高度不够,导致用户使用时嘴部容易咽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浮圈,包括底圈、后垫圈、左垫圈和右垫圈,所述底圈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底圈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后垫圈,所述底圈的上端面左前部设置有左垫圈,且底圈的上端面右前部设置有右垫圈,并且左垫圈和右垫圈关于底圈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后垫圈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一组后连接带,且每组后连接带的前部均设置有四组卡扣母扣。
进一步的,所述左垫圈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一前连接带,且第一前连接带的后部设置有四组卡扣子扣,并且每组卡扣母扣均与相对应的一组卡扣子扣之间卡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右垫圈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二前连接带,且第二前连接带与第一前连接带的结构设置相同,并且后垫圈上右部的后连接带与第二前连接带之间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左垫圈的上端面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左连接头,且第一左连接头上套有第一左连接带,并且第一左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同时右垫圈的上端面左部设置有第一右连接头,第一右连接头上套有第一右连接带,且第一右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并且第一卡块卡合在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圈的下端面前侧左部设置有第二左连接头,第二左连接头上套有第二左连接带,且第二左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并且底圈的下端面前侧右部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套有第二右连接带,且第二右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右连接头并且第二右连接头卡合在第二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后垫圈上左部的后连接带与左垫圈上第一前连接带是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的,后垫圈上右部的后连接带与第二前连接带之间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是方便将后垫圈与左垫圈、右垫圈稳定在一起,另一方面也便于在使用时可抬起手握住连接处。
2.本实用新型中左垫圈与右垫圈之间是通过连接带前端的卡块卡合在卡槽内进行稳定在一起,以免左垫圈与右垫圈、底圈前侧的左右两部分开,使用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中底圈下端面前侧左右两部也是通过连接带前端的卡块卡合在卡槽内进行稳定在一起,是为了加强连接牢固性,使用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底圈;10、凹槽;11、第二左连接头;12、第二左连接带;13、第二卡槽;14、第二卡块;15、第二右连接带;16、第二右连接头;2、后垫圈;20、后连接带;21、卡扣母扣;3、左垫圈;30、第一前连接带;31、卡扣子扣;32、第一左连接带;33、第一卡槽;34、第一左连接头;4、右垫圈;40、第二前连接带;41、第一右连接头;42、第一右连接带;43、第一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圈,包括底圈1、后垫圈2、左垫圈3和右垫圈4,底圈1中部开设有凹槽10,且底圈1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后垫圈2,底圈1的上端面左前部设置有左垫圈3,且底圈1的上端面右前部设置有右垫圈4,并且左垫圈3和右垫圈4关于底圈1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
在本实施例中,后垫圈2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一组后连接带20,且每组后连接带20的前部均设置有四组卡扣母扣21;左垫圈3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一前连接带30,且第一前连接带30的后部设置有四组卡扣子扣31,并且每组卡扣母扣21均与相对应的一组卡扣子扣31之间卡合在一起;右垫圈4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二前连接带40,且第二前连接带40与第一前连接带30的结构设置相同,并且后垫圈2上右部的后连接带20与第二前连接带40之间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后垫圈2上左部的后连接带20与左垫圈3上第一前连接带30是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的,后垫圈2上右部的后连接带20与第二前连接带40之间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是方便将后垫圈2与左垫圈3、右垫圈4稳定在一起,另一方面也便于在使用时可抬起手握住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左垫圈3的上端面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左连接头34,且第一左连接头34上套有第一左连接带32,并且第一左连接带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33,同时右垫圈4的上端面左部设置有第一右连接头41,第一右连接头41上套有第一右连接带42,且第一右连接带4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43,并且第一卡块43卡合在第一卡槽33内。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左垫圈3与右垫圈4之间是通过连接带前端的卡块卡合在卡槽内进行稳定在一起,以免左垫圈3与右垫圈4、底圈1前侧的左右两部分开,使用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底圈1的下端面前侧左部设置有第二左连接头11,第二左连接头11上套有第二左连接带12,且第二左连接带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3,并且底圈1的下端面前侧右部设置有第二卡块14,第二卡块14上套有第二右连接带15,且第二右连接带15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右连接头16并且第二右连接头16卡合在第二卡槽13内。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底圈1下端面前侧左右两部也是通过连接带前端的卡块卡合在卡槽内进行稳定在一起,是为了加强连接牢固性,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圈采用单层浮圈结构,浮起的高度不够,导致用户使用时嘴部容易咽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浮圈结构,以提高向上的浮力,以免用户嘴部咽水,而且双层浮圈结构上下两侧均连接安全牢固,使用更安全可靠。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申请保护权利要求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浮圈,包括底圈(1)、后垫圈(2)、左垫圈(3)和右垫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1)中部开设有凹槽(10),且底圈(1)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后垫圈(2),所述底圈(1)的上端面左前部设置有左垫圈(3),且底圈(1)的上端面右前部设置有右垫圈(4),并且左垫圈(3)和右垫圈(4)关于底圈(1)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垫圈(2)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一组后连接带(20),且每组后连接带(20)的前部均设置有四组卡扣母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垫圈(3)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一前连接带(30),且第一前连接带(30)的后部设置有四组卡扣子扣(31),并且每组卡扣母扣(21)均与相对应的一组卡扣子扣(31)之间卡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垫圈(4)的上端面后部设置有第二前连接带(40),且第二前连接带(40)与第一前连接带(30)的结构设置相同,并且后垫圈(2)上右部的后连接带(20)与第二前连接带(40)之间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垫圈(3)的上端面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左连接头(34),且第一左连接头(34)上套有第一左连接带(32),并且第一左连接带(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33),同时右垫圈(4)的上端面左部设置有第一右连接头(41),第一右连接头(41)上套有第一右连接带(42),且第一右连接带(4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43),并且第一卡块(43)卡合在第一卡槽(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1)的下端面前侧左部设置有第二左连接头(11),第二左连接头(11)上套有第二左连接带(12),且第二左连接带(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3),并且底圈(1)的下端面前侧右部设置有第二卡块(14),第二卡块(14)上套有第二右连接带(15),且第二右连接带(15)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右连接头(16)并且第二右连接头(16)卡合在第二卡槽(13)内。
CN202320090417.6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浮圈 Active CN219428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0417.6U CN21942834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浮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0417.6U CN21942834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浮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344U true CN21942834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0417.6U Active CN21942834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浮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3235B2 (en) Lying ring for infants
KR200471042Y1 (ko) 수영 보조기구
US10286257B2 (en) Flotation device
US20200331569A1 (en) Chest float
CN219428344U (zh) 一种浮圈
US20200346724A1 (en) Self-inflating breaststroke float for infants
CN202783736U (zh) 一种婴儿泳圈
CN219277761U (zh) 一种免充气腋下圈
CN214029088U (zh) 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
CN204351454U (zh) 一种婴儿平躺舒睡袋
CN210783687U (zh) 一种缓震婴儿背带
CN220096607U (zh) 一种婴儿游泳圈
CN220032180U (zh) 一种分体式防呛水婴儿游泳圈
CN218806448U (zh) 一种脖子松紧可调的免充气浮圈
CN215554030U (zh) 一种斜靠漂浮圈
CN219884060U (zh) 一种免充气浮圈
CN220786097U (zh) 一种托浮式游泳圈
KR101828922B1 (ko) 킥판 겸용 몸 고정띠를 구비한 구명조끼
US11052980B2 (en) Underarm float for infants
CN218806446U (zh) 一种游泳臂圈套装
CN215826950U (zh) 一种免充气游泳圈
CN210728610U (zh) 一种带安全装置的游泳浮条
CN218288079U (zh) 一种婴儿用免充气浮圈
CN211519808U (zh) 一种组合式免充气婴儿游泳具
CN213036053U (zh) 一种游泳趴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