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3393U -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 Google Patents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3393U
CN219423393U CN202320137525.4U CN202320137525U CN219423393U CN 219423393 U CN219423393 U CN 219423393U CN 202320137525 U CN202320137525 U CN 202320137525U CN 219423393 U CN219423393 U CN 219423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ipeline section
pressure suction
section
mai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75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许俊
徐朝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1375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3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3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3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涉及手术负压吸管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连接段、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所述连接段的前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至所述主管道段的后端和所述副管道段的后端;所述主管道段的外壁设置粘贴部,所述主管道段的前端口内表面设置有摩擦面;所述副管道段的外壁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粘贴面和负压吸孔。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对开放术式提供负压吸附,采用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的配合,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负压吸附,提供吸附的区域更广,对烟雾或者溢血都能够及时提供吸附,更加方便固定管体。

Description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负压吸管领域,特别是涉及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连接管是一条管道中空,两端开放的透明软管,被广泛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在手术中,其一端连接中心负压系统,另一端连接吸头,可以及时吸引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血液。
在外科开放术式中,高频电刀在切皮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外科烟雾,同时人体组织的切口处会伴有点状出血点,助手在吸血的同时无法兼顾吸烟,导致大量携带人体组织及细菌病毒的有毒有害气体随室间层流系统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现有相关技术比如公开号为CN10917289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管,通过负压排出烟雾。但是该方案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固定问题是一个痛点,常常会因为固定不当,从手术台面上滑落到地上,污染后就无法再次使用。如果在外科抢救过程中掉落,重新开一套不但增加成本,也会耽误抢救时机。在手术结束后,如果负压吸引连接管的管道里面还残留废液,在将管道与中心负压系统分离的时候,废液会顺着管道的开口端流出来污染地面及室间环境。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适合开放术式使用的负压吸引连接管,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对开放术式提供负压吸附,采用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的配合,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负压吸附,提供吸附的区域更广,对烟雾或者溢血都能够及时提供吸附,更加方便固定管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包括连接段、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
所述连接段的前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至所述主管道段的后端和所述副管道段的后端;
所述主管道段的外壁设置粘贴部,所述主管道段的前端口内表面设置有摩擦面;
所述副管道段的外壁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粘贴面和负压吸孔。
使用的时候将连接段的后端与中心负压系统连接,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放置于对应手术的区域,其中主管道段通过粘贴部与手术台上的金属器械或无菌区布单干燥处粘贴,进而对主管道段进行固定,其中摩擦面用于连接吸头,通过吸头能够将烟雾和溢血等进行吸附,摩擦面能够提高其与吸头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副管道段通过粘贴面能够粘贴于患者皮肤切口的一侧,固定副管道,通过设置的负压吸孔能够时刻保持切口周围存在稳定负压,产生的烟雾可以从根源处及时被吸附。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设置有第一二通阀。可以在手术结束后封闭管道,避免残液外溢。
优选地,所述粘贴部包括分布于所述主管道段两侧的磁吸部和粘胶部。采用磁吸和粘胶两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将其与金属器械或无菌区布单干燥处固定。
优选地,所述磁吸部为内置于所述主管道段的磁铁。可以提供磁吸吸力。
优选地,所述粘胶部为设置于所述主管道段外壁的粘胶。通过粘胶提供吸附力。
优选地,所述粘贴部和所述主管道段的前端口距离5-10cm。以便将其更好的固定,并且不影响提供负压吸力。
优选地,所述副管道段设置有第二二通阀。可在深部组织操作时关闭副管道段的通路,增加主管道的吸力。
优选地,所述负压吸孔于所述副管道段轴向依次分布设置。以提高吸附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负压吸孔的孔径自所述副管道段的前端向后端依次递减,所述负压吸孔的最小孔径为1mm。通过变化孔径的负压吸孔使得整段提供基本相同的负压吸附力。
优选地,所述副管道段为前端封闭的扁平软管。以便提高负压吸力的作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对开放术式提供负压吸附,采用主管道段和副管道段的配合,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负压吸附,提供吸附的区域更广,更加方便固定管体,对烟雾或者溢血都能够及时提供吸附,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手术环境,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连接段1、主管道段2、副管道段3、磁吸部4、粘胶部5、摩擦面6、三通管7、第一二通阀8、第二二通阀9、负压吸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包括连接段1、主管道段2和副管道段3。所述连接段1的前端通过三通管7分别连通至所述主管道段2的后端和所述副管道段3的后端。所述主管道段2的外壁设置粘贴部,所述主管道段2的前端口内表面设置有摩擦面6。所述副管道段3的外壁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粘贴面和负压吸孔10。
使用的时候将连接段1的后端与中心负压系统连接,主管道段2和副管道段3放置于对应手术的区域,其中主管道段2通过粘贴部与手术台上的金属器械或无菌区布单干燥处粘贴,进而对主管道段2进行固定,其中摩擦面6用于连接吸头,通过吸头能够将烟雾和溢血等进行吸附,摩擦面6能够提高其与吸头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副管道段3通过粘贴面能够粘贴于患者皮肤切口的一侧,固定副管道,通过设置的负压吸孔10能够时刻保持切口周围存在稳定负压,产生的烟雾可以从根源处及时被吸附。
所述连接段1设置有第一二通阀8。可以在手术结束后封闭管道,避免残液外溢。第一二通阀8主要起到关闭或者打开连接段1的通道。
所述粘贴部包括分布于所述主管道段2两侧的磁吸部4和粘胶部5。采用磁吸和粘胶两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将其与金属器械或无菌区布单干燥处固定。所述磁吸部4为内置于所述主管道段2的磁铁。可以提供磁吸吸力。利用磁铁可以吸附在手术中的金属器械上,所述粘胶部5为设置于所述主管道段2外壁的粘胶。通过粘胶提供吸附力。粘胶的好处在于只要是干燥的物体都可以提供粘附,不一定是金属器械。所述粘贴部和所述主管道段2的前端口距离5-10cm。位置更加合适,以便将其更好的固定,并且不影响提供负压吸力。
所述副管道段3设置有第二二通阀9。可在深部组织操作时关闭副管道段3的通路,增加主管道的吸力。第二二通阀9同样是可以控制副管道段3的连通或者断开。第二二通阀9相比负压吸孔10更靠近三通管7。
所述负压吸孔10于所述副管道段3轴向依次分布设置。以提高吸附的区域。即距离副管道段的前端不同的距离都设置有负压吸孔10。由于不同距离的负压吸孔的气压大小不同,因此所述负压吸孔10的孔径自所述副管道段3的前端向后端依次递减,所述负压吸孔10的最小孔径为1mm。通过变化孔径的负压吸孔使得整段提供基本相同的负压吸附力。用孔径的大小平衡气压的变化。
为了以便提高负压吸力的作用面,所述副管道段3为前端封闭的扁平软管。
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对开放术式提供负压吸附,采用主管道段2和副管道段的配合,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负压吸附,提供吸附的区域更广,对烟雾或者溢血都能够及时提供吸附,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手术环境,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段(1)、主管道段(2)和副管道段(3);
所述连接段(1)的前端通过三通管(7)分别连通至所述主管道段(2)的后端和所述副管道段(3)的后端;
所述主管道段(2)的外壁设置粘贴部,所述主管道段(2)的前端口内表面设置有摩擦面(6);
所述副管道段(3)的外壁两侧设置分别设置粘贴面和负压吸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设置有第一二通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包括分布于所述主管道段(2)两侧的磁吸部(4)和粘胶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4)为内置于所述主管道段(2)的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部(5)为设置于所述主管道段(2)外壁的粘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和所述主管道段(2)的前端口距离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段(3)设置有第二二通阀(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孔(10)于所述副管道段(3)轴向依次分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孔(10)的孔径自所述副管道段(3)的前端向后端依次递减,所述负压吸孔(10)的最小孔径为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段(3)为前端封闭的扁平软管。
CN202320137525.4U 2023-01-13 2023-01-13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Active CN219423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525.4U CN219423393U (zh) 2023-01-13 2023-01-13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525.4U CN219423393U (zh) 2023-01-13 2023-01-13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3393U true CN21942339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7525.4U Active CN219423393U (zh) 2023-01-13 2023-01-13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3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922091B8 (pt) cassete cirúrgico oftálmico
WO2016086350A1 (zh) 集成消毒功能的麻醉呼吸设备
CN219423393U (zh) 开放术式用负压吸引连接管
CN203829438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CN205163743U (zh) 一次性硬镜吸引管
CN204864498U (zh) 一种便携式双用吸引管
CN110353801A (zh) 一种适用于手术中的多功能电刀及其除烟系统
CN216365239U (zh) 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集成连接管
CN213249638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排烟装置
CN209360878U (zh) 一种用于开放式手术的电外科排烟装置
CN213525389U (zh) 一次性腔镜用带有排气针的穿刺器
CN211131422U (zh) 一种切口保护器和手术烟雾抽吸组件
CN107374722B (zh) 手术烟雾吸引装置
CN220877381U (zh) 一种手术室用强力吸烟吸液装置
CN204839755U (zh) 一种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切口保护系统
CN210130937U (zh) 一次性气液引流管
CN203252957U (zh) 一次性排烟吸引管
CN217660173U (zh) 带持续性负吸引排烟装置的开腹切口保护器
CN209136854U (zh) 一种开放性手术中烟雾环形持续吸引装置
CN219700630U (zh) 一种腔镜吸引器
CN209695401U (zh) 一种气腹腹腔镜手术直接排烟装置
CN216022382U (zh) 一种可降低损伤的神经外科手术用吸引管
CN212038407U (zh) 一种防污染防倒吸医用负压系统
CN213251652U (zh) 老年肺部患者护理吸痰器
CN219579226U (zh) 一种新型可观察创面的敷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