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3114U - 一种oled冰敷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冰敷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3114U
CN219423114U CN202220139185.4U CN202220139185U CN219423114U CN 219423114 U CN219423114 U CN 219423114U CN 202220139185 U CN202220139185 U CN 202220139185U CN 219423114 U CN219423114 U CN 219423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ce
oled
layer
flexible 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91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惠卿
谢梦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mmer Sprou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mmer Spro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mmer Sprou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mmer Spro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391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3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3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3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OLED冰敷贴,包含至少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壳体,驱动装置和冰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包含一个发光面和一个非发光面,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1400nm的光;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与所述壳体接触;其中所述壳体包含至少一个盛装结构,所述盛装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一侧,所述盛装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冰袋;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电连接。这种新型OLED冰敷贴更加便携且贴合人体,能够达到在利用冰袋进行冰镇消肿的同时利用OLED光源加速伤口愈合和刺激细胞再生的双重功效,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OLED冰敷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敷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柔性OLED发光面板作为光源的冰敷贴。
背景技术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医美行业在中国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消费领域,一些微创手术由于创口隐蔽、恢复快、效果显著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尽管是微创,毕竟还是有创口,而且大部分手术之后的几天之内由于人体自身反应会在术区引起一些红肿、淤青等,因此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后的几天进行冰敷来镇痛消肿。一般情况下,医美机构会提供一些独立包装的冰袋,使用时需要将冰袋贴敷在待治疗区域,等冰袋升到室温后,需要重新放入冰箱或使用新的冰袋,一天内需要重复几次,每次大概15分钟左右。冰敷可以有效消除红肿,但通常要持续冰敷3天以上才能达到完全消肿的效果,这对于繁忙的都市人来说恢复期还是太长了。另外,冰敷使用时很不方便,独立的冰袋没有办法固定在待治疗区,需要患者要么用手按住,要么用其他方法来固定,例如使用纱布包裹固定,也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类似的,在一些关节肿痛或软组织损伤中,比如常见的摔伤、挫伤、擦伤、运动损伤等由于组织受创后出现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状况下,也会常常用到冰敷来达到镇痛消肿的作用,此时待治疗区域一般都会是比较大的面积,通常也都是使用冰袋,具有与上述相同的不便。而且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缩短恢复期意义重大,因此仅仅物理冰敷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多项研究表面,红光到近红外光照(峰值波长在600-1000nm之间)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和皮肤细胞等组织的再生,可以被应用在抗皱美容、促进伤口愈合、祛斑消疤、刺激生发等领域(Chan Hee Nam et al.,Dermatologic Surgery,2017;43:371–380,DanielBarolet,Semin Cutan Med Surg,27:227-238,2008,Yongmin Jeon,Adv.Mater.Technol.2018,1700391)。因此红光光照也可以用来加速微创手术之后的伤口愈合、细胞再生,达到快速恢复的效果。如果结合红光光照与冰敷效果,就可以进一步加快术后修复,真正做到“零恢复时间”。同样,红光也可以帮助损伤后的肌肉快速恢复,使职业运动员快速返回赛场。蓝光(峰值波长在400-500nm)也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对降低创口感染也有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医美产品一般使用两种光源,激光和LED。激光是一种相干光源,能量高,直击皮下细胞达到治疗效果。但是激光是点光源,只能进行局部多次重复治疗,不适用于大面积治疗,而且激光光强高很容易产生灼伤,因此不适合长时间的光照。而LED光源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医美产品中,例如光疗面罩、生发帽等。但是LED同样也是点光源,与激光一样面临大面积治疗的困境。同时,LED光源光强密度高,伴随大量散热,通常使用时都要集成热沉部件来帮助降温,这一方面增加了体积和重量,不利于作为穿戴医疗装置的部件使用,更重要的是,发热的光源会融化冰袋,达不到冰敷效果,因此LED和激光都不适合与冰敷同时使用。专利申请CN109549831A中公开了一种集成LED光源和控温元件的多功能美容仪,专利申请CN107149725A中公开了一种集成LED光源和制冷片的光面膜,二者公开的皆是LED光源与冰敷功效的结合,其冰敷功效是由专门的具有制冷功效的装置带来的,这是因为LED工作时会大量放热,如果只使用传统冰袋,很快就会达到室温甚至更高,所以必须借助额外的制冷部件来维持低温。其次,CN109549831A中公开的美容仪需要使用一系列LED灯珠密集排布,其本身也增加了散热的难度;CN107149725A中公开的光面膜为了达到效果,需要在全脸各个部位都贴上这样的LED光源和制冷片,非常不便。这些都再次反映了LED作为一个点光源不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面积治疗的场合。最后,如前所述LED光源本身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集成热沉部件,若再集成具有制冷功效的装置一方面会进一步增加医疗装置的重量,降低其便携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其制作工艺复杂程度,增加生产成本。
OLED是一个面光源、冷光源,不刺眼,而且具有轻薄的特质,使其非常容易集成到柔性基板上。这也让OLED成为穿戴应用中理想的光源选择,而与此相关的专利申请近年来也涵盖各个领域。本发明人之前的中国申请CN210227133U、CN111481833A、CN111538171B、CN111450421A、CN210009521U中公开了将OLED应用于可穿戴光疗产品,例如面膜、生发帽、眼镜、小儿黄疸治疗衣等领域。这些申请多是集中在治疗某一个特定部位,如面部、头部、眼部,或者是有特殊治疗目的,如治疗黄疸,其从设计到组装都要配合这些特定部位的形状,且并没有提及如何结合冰敷功效。本发明人之前的CN112754764A描述了一种集成了OLED光源的创可贴,但是该申请中公开的创可贴结构空间小、变通性小,同样无法结合冰袋使用。
传统冰敷或光疗存在着种种技术问题,包括LED或激光不适合与冰袋同时使用,LED或激光都是点光源不适合进行对肌肉或身体的大面积治疗;或者单独使用独立的冰袋或普通的光疗仪时,患者需要用手按住冰袋,或者需要在固定位置接受光照治疗,从而限制正常活动范围和生活,且恢复期长。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能够贴合人体且具有高便携性的冰敷医疗装置,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集成OLED光源的冰敷贴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问题。本发明公开的OLED冰敷贴利用OLED冷光源和面光源的特点,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散热导致冰袋融化,因而能够达到在利用冰袋进行冰镇消肿的同时利用OLED光源加速伤口愈合和刺激细胞再生的双重功效。尤其是使用了柔性OLED光源,能更好的贴合在待治疗区域,与皮肤充分接触,增强治疗效果。最后,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固定装置,例如绑带、胶布等,帮助冰敷贴更好的固定在待治疗区域,以便患者在接受恢复治疗的同时又能正常生活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OLED冰敷贴,包含至少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壳体,驱动装置和冰袋;
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包含一个发光面和一个非发光面,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1400nm的光;
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与所述壳体接触;
其中所述壳体包含至少一个盛装结构,所述盛装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一侧,所述盛装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冰袋;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1000nm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冰袋为医用冰袋或注水冰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冰袋与所述盛装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冰袋的外包装材料包含防水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发光面朝向人体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500nm,和/或600-1400nm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600-1000nm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OLED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进一步包含多个OLED器件,其中所述多个OLED器件能发出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壳体的材质选自硅胶、纱布、无纺布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盛装结构的材质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和/或保温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盛装结构的材质包含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包含反射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盛装结构的材质包含防水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以下部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电源,充电装置、蓝牙通讯装置、芯片、引线、电路板、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充电装置为无线充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电源包含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电池包含以下组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薄膜电池、微型电池、纽扣电池、化学电池、锂电池、氢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能与外部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含蓝牙通讯装置且能通过所述蓝牙通讯装置与所述外部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冰敷贴进一步包含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冰敷贴进一步包含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选自绑带、松紧带、环套、挂钩、带扣、魔术贴、医用胶布及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OLED冰敷贴在软组织损伤或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多个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冰敷贴联结使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柔性OLED光源的冰敷贴,其包含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壳体,驱动装置,和冰袋。壳体上集成了柔性OLED发光面板并将其与驱动装置进行电连接,OLED发光面板发出峰值波长在400-1400nm的光,在OLED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一侧的壳体上集成有容纳冰袋的盛装结构。使用时将OLED发光面板的发光面贴敷在待治疗区域,将冰袋放置于盛装结构中,开启供电系统点亮OLED,通过冰袋实现冰敷消肿作用,通过OLED发射的红光加速伤口愈合、促进细胞再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固定装置以便将冰敷贴固定在待治疗区域,更加方便使用。这种新型OLED冰敷贴更加贴合人体,冰袋与OLED面板在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并取得了功效倍增且更加便携的新效果,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1c是单层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叠层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3a-3d是OLED发光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单层红光OLED器件的器件绝对温度与电流密度关系示意图。
图5a-5c是OLED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OLED冰敷贴600的截面和俯视示意图。
图6b是OLED冰敷贴610的截面和俯视示意图。
图6c是OLED冰敷贴620的截面和俯视示意图。
图6d是OLED冰敷贴630的截面和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顶部”意指离基板最远,而“底部”意指离基板最近。在将第一层描述为“设置”在第二层“上”的情况下,第一层被设置为距基板较远。反之,在将第一层描述为“设置”在第二层“下”的情况下,第一层被设置为距基板较近。除非规定第一层“与”第二层“接触”,否则第一与第二层之间可以存在其它层。举例来说,即使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各种有机层,仍可以将阴极描述为“设置在”阳极“上”。
如本文所用,术语“OLED器件”包含阳极层,阴极层,设置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一个“OLED器件”可以是底发光即从阳极一侧发光,或是顶发光即从阴极一侧发光,或是透明器件即同时从阳极和阴极发光。
如本文所用,术语“OLED发光面板”包含基板,阳极层,阴极层,设置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封装层,以及延伸到封装层外部的至少一个阳极接触和至少一个阴极接触,用于外部接入。
如本文所用,术语“封装层”可以是厚度小于100微米的薄膜封装,其包括将一层或多层薄膜直接设置到器件上,或者也可以是黏着到基板上的盖玻片(cover glass)。
如本文所用,术语“柔性印刷电路”(FPC)指的是任何柔性基板上涂有以下任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导电线,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微机电系统(MEMS),等等。柔性印刷电路的柔性基板可以是塑料,薄玻璃,镀有绝缘层的薄金属箔,织物,皮革,纸张,等等。一张柔性印刷电路板一般厚度小于1mm,更优选的厚度小于0.7mm。
如本文所用,术语“光提取层”可以指光扩散膜,或者其他具有光提取效果的微结构,或者是具有光外耦合效应的薄膜镀层。光提取层可以设置于OLED的基板表面,也可以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例如基板和阳极之间,有机层与阴极之间,阴极与封装层之间,或者封装层表面,等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独立驱动”指两个或多个发光面板(或OLED器件)的工作点是分开控制的。尽管这些发光面板(或OLED器件)可以被连接到同一个控制器或是电源线上,但可以有电路来划分驱动路线并给每块面板(或OLED器件)供电而不彼此影响。
如本文所用,术语“发光区域”指平面面积中阳极,有机层和阴极共同重合的部分,不包括光提取效果。
如本文所用,术语“发光面”指的是光源发射出光的那一面,例如,如果光源包含一个底发射OLED发光面板,那么“发光面”包含基板远离阳极的那一面,如果是顶发射器件,则“发光面”包含封装层远离阴极的那一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单层器件”指的是在一对阴阳极之间具有一个发光层以及与其配套的空穴、电子传输层,这样的具有单个发光层及其配套传输层的器件即为“单层器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叠层器件”指的是在一对阴阳极之间具有多个发光层且每个发光层有自己独立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结构,每个发光层以及其配套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构成一个单发光层,这些单发光层之间以电荷产生层相连,具有这样多个单发光层的器件即为“叠层器件”。
如本文所述,“光源点阵”指的是多个光源以一定的间距重复排列,从而形成一系列光源的组合;其可以是等间距的排列,也可以是非等间距的排列。
如本文所用,术语“冰袋”指的是一个可以提供低温(优选地,0℃)的密封袋,其可以是医用冰袋,或冰冻后的注水袋。“冰袋”的密封袋通常都是由防水材料构成,如塑料等。
一个典型的单层OLED器件100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其中,OLED器件100包含阳极层101,空穴注入层(HIL)102,空穴传输层(HTL)103,电子阻挡层(EBL)104,发光层(EML)105,空穴阻挡层(HBL)106,电子传输层(ETL)107,电子注入层(EIL)108,阴极层109,以及封盖层(CPL)110。在底发射器件中,阳极层10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TO,IZO,MoOx(氧化钼)等,其透明度一般大于50%;优选地,透明度大于70%;阴极层109是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Al,Ag等,反射率大于70%;优选地,反射率大于90%。在顶发射器件中,阳极层101是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包括但不限于Ag、Ti、Cr、Pt、Ni、TiN,以及上述材料与ITO和/或MoOx(氧化钼)的组合,通常反射率大于50%;优选地,反射率大于80%;更优选地,反射率大于90%。而阴极层109应是半透明或透明的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MgAg合金、MoOx、Yb、Ca、ITO、IZO或其组合,其透明度一般大于30%;优选地,透明度大于50%。空穴注入层102可以是单一材料层,例如常用的HATCN;空穴注入层102也可以是空穴传输材料掺杂了一定比例的p型导电掺杂材料,通常掺杂比例不高于5%,常用的在1%-3%之间。发光层105通常还包含至少一个主体材料和至少一个发光材料,而电子阻挡层104和空穴阻挡层106为可选层,在底发射器件中不需要封盖层110。电子传输层107可以是单层的Yb,LiQ或LiF,也可以是由2种以上的材料共蒸镀形成。图1b为一种多色OLED器件130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他层不变的情况下,发光层可以包含一个发光层1051和一个发光层1052,其中发光层1051的峰值波长可以在600-750nm之间(发红光),发光层1052的峰值波长可以在750-1400nm之间(发近红外光)。注意,这两个发光层的先后顺序也可以颠倒,即发光层1051发近红外光,发光层1052发红光。这种结构的OLED器件可以同时发出红光和近红外光。图1c为一个可变色OLED器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其具有一个发光层1053,一个发光层1055和一个调节层1054。调节层1054可以调控电子和空穴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移动,从而实现对颜色的调控。例如,其中发光层1053的峰值波长可以在600-750nm之间(发红光),发光层1055的峰值波长可以在750-1400nm之间(发近红外光),在低电流密度下,激子复合区主要靠近阴极一侧,即在发光层1053中,这时OLED器件120可以发出红光;逐渐增大注入,提高电压和电流密度时,激子复合区域向阳极侧移动,并最终进入近发光层1055,这时OLED器件120则发出近红外光。当然,也可以发光层1053发射近红外光,发光层1055发红光,反之也成立。可变色OLED器件的结构和调节层的使用具体可以参考本发明人之前的专利申请CN111081891A和CN111081892A。
一个典型的叠层OLED器件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包含阳极层201,第一发光单元202,电荷产生层(CGL)203,第二发光单元204,以及阴极层205。其中,第一发光单元202和第二发光单元204可以进一步包含单层发光器件100中从空穴注入层102到电子注入层108的一系列有机层,第一发光单元202和第二发光单元204的发光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发光单元202和第二发光单元204可以发出同种颜色的光,比如都发出峰值波长在600-750nm间的红光;第一发光单元202和第二发光单元204也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比如,第一发光单元202发出红光,第二发光单元204发出峰值波长在750-1400nm间的近红外光,这种情况下,器件200就可以同时发出红光和近红外光。电荷产生层203一般由一种n型材料和一种p型材料构成,也可以增加缓冲层,如专利申请CN112687811A中所描述。如果叠层器件是顶发射器件,还可以在阴极层205之上增加封盖层(图中未画出)。图2所示的为2单元的叠层器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第三发光单元和第二电荷产生层形成3单元的叠层器件。单层和叠层OLED器件的制备都为业内所熟知,不在此赘述。
可以在冰敷贴中使用的一种光源是柔性有机发光器件(OLED)。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截面示意图显示在图3a-3d中。在图3a中,OLED发光面板300包含了基板301,一个OLED器件310,一对接触电极303与OLED器件310电连接,一层封装层302(但把接触电极303暴露),一个黏合结构304将一对接触电极303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基板301是柔性的,包含但不限于超薄柔性玻璃、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I(聚酰亚胺)等。特别地,基板301可以是事先以溶液形式涂敷在支撑底板上的材料(例如PI材料),经过固化以及平坦化后用于器件制备。在完成器件制备后使用激光将其从支撑底板上剥离下来,并根据需要转印在其他柔性基板上。OLED器件310可以是底发光器件或顶发光器件,优选地,所述OLED器件310是顶发光器件,因为其发光效率更高。OLED器件310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叠层结构,优选地,所述OLED器件310具有叠层结构,因为其在相同亮度下的寿命更长,且因为膜层更厚有利于提高生产良率。OLED器件310中的有机材料可以是在真空舱中以热蒸发形式蒸镀形成,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溶液法形成,包括但不限于喷墨打印(ink jet printing)、旋涂、有机蒸气喷涂打印(OVJP)等。封装层302是薄膜封装层,厚度通常都在10μm以上,例如单层的无机层,或是薄膜有机无机交替的多层结构,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原子层沉积(ALD)、打印、旋涂等方式成膜。接触电极303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阳极接触和至少一个阴极接触。可以将前盖膜305添加到上述OLED发光面板上,如图3b所示。前盖膜305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FPC)板,在其上印刷了预先设计的电路并且通过黏合结构304电连接到OLED器件310上。在另一种方案中,黏合结构304可以是FPC框,而前盖膜305可以是一张塑料薄膜提供机械支持。使用FPC板来驱动OLED发光面板的具体描述可以在专利申请US20190376650A1中找到,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它不在本申请详细描述的范围内。前盖膜305也可以包括光提取层。当OLED器件310是顶发射器件时,前盖膜305在发光区域是透明的。前盖膜305可以是以上所述各种形式的组合。额外的薄膜封装层306可以涂布在基板301的一面或者两面,如图3c所示。前盖膜也可以涂覆额外的薄膜封装层306,但是此处图中并未显示。在图3d中,后盖膜307被覆盖到基板301上。后盖膜307可以用于机械支撑,通常也是柔性薄膜,例如PET之类的塑料。当OLED是底部发光器件时,后盖膜307可以是光提取层且是透明的。后盖膜307可以是上述各种形式的组合。这样的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当与外部电驱动形成电连接后(不管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即为一个柔性OLED光源,是本发明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在冰敷贴中使用的OLED光源可以发出峰值波长在400-1400nm之间的光,优选地,峰值波长在600-970nm之间的红光和近红外光,这个波段的光有抗皱、肌肤再生、祛斑、甚至消炎(如出现麦粒肿、痤疮)及愈合伤口、淡化伤疤等作用(Daniel Barolet,Semin CutanMed Surg,27:227-238,2008)。冰敷贴中的OLED光源也可以发出400-500nm的蓝光,具有杀菌消炎、降低创口感染的效果。红光或近红外或蓝光OLED器件的制备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不在此赘述。OLED具有宽的应用温度范围,其在-40℃至85℃内都可正常工作(陈金鑫,黄孝文,《OLED-梦幻显示器——材料与器件》)。一般来说,OLED器件在室温(25℃)和0℃下,其颜色和亮度均没有明显变化,即OLED器件在室温(25℃)和0℃下均能正常工作达到光疗效果。
我们测量了一个单层红光OLED器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工作温度,测量时,我们将OLED器件在一个固定电流密度下点亮,然后将温度测量器的热电偶置于器件表面,读取此时器件表面的温度,然后逐渐升高电流密度,并在每一个电流密度下读取器件表面温度。如图4所示是单层红光OLED器件的器件温度与电流密度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横坐标是电流密度的对数,纵坐标是测量得到的器件绝对温度。可以看到,在10mA/cm2电流密度下工作时,OLED器件的温度基本维持在室温,此时一个顶发射红光器件亮度大约在7,000nits以上,而一个底发射红光器件亮度也在3,000nits以上,远远满足光疗要求。如果使用叠层器件,则在相同的输出亮度下需要的电流密度会更低,例如同样在3,000nits亮度下的2单元红光叠层器件的工作电流密度可能只要5mA/cm2,器件的工作温度也会更加稳定在室温。这也说明,低电流密度下,使用OLED器件作为光源时,器件温度不会升高,因此可以与冰敷同时进行。
在一些需要达到多重治疗效果的冰敷贴中,还可以同时采用多个不同光段进行治疗,例如使用400-500nm的蓝光达到消炎杀菌的功效,而使用600-1400nm的红光及近红外光达到促进伤口愈合、刺激细胞再生等功效。
实现具有多种不同波段的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在同一个OLED发光面板上设计像素化版图,然后对每个像素进行独立驱动,或者对像素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的组进行独立驱动。OLED发光面板是柔性的,即使用柔性基板和薄膜封装。这里的像素通常具有毫米量级的发光面积,即最小尺寸大于1mm2,优选地大于5mm2。例如,图5a所示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500可以包含一个柔性OLED基板501,其上通过图形化制备出一系列OLED器件502,这些器件都共享同一个薄膜封装层503,此时每一个发光单元即为一个OLED器件,整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即是一个光源。这时金属布线可以在制备阳极或者阴极的同时排布在面板上,用以电连接各个OLED器件502,金属布线的方法为领域内人士所熟知,不在此赘述。通过电路控制系统对不同OLED器件进行控制,可以使不同的器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或者同一个器件工作在不同电流下,以此实现多种颜色。
这种方案的一个变形是如图5b所示的柔性OLED发光面板510,包含一个柔性OLED基板501,一系列OLED器件502,但是每个器件都享有单独的封装层513,且优选地,封装层是薄膜封装层。此时不同的OLED器件502之间不仅可以通过金属布线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FPC电路板进行电连接,大大提高了导电性以及电路复杂度的可能。同样,通过这些电连接可以独立驱动单个或者多个OLED器件502。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如果要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使用金属掩模版对不同的OLED器件蒸镀不同的器件结构,尤其是改变发光层的材料;也可以参考专利申请CN111081892A和CN111081891A中描述的那样,所有的器件都使用相同的独立单元多发光层的结构,利用在不同工作点下复合区移动实现颜色的变化。
另一种方案是将独立的OLED发光面板组成阵列,如图5c所示,此时每一个OLED发光面板都包含一个独立的基板521,一个OLED器件502和一个独立的封装层513。这种排布的好处是可以选用非柔性的OLED发光面板和/或非柔性的封装层,只要每个OLED发光面板的面积足够小,组成阵列后的光源依然能具有一定的柔性,但优选的是每个独立的OLED发光面板也都是柔性的。这些独立的OLED发光面板可以是从同一母板上切割下来的,例如都使用了相同的独立单元多发光层结构,也可以是从不同母板上选取了不同结构的器件,重新进行组装的。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对器件进行筛选,提高了良率,也增加了产品颜色的多样性。图5c所示的独立发光面板可以根据需求通过FPC或前后盖膜等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彼此物理相连的点阵,具体可以参考CN208750423U中公开的方法,其不是本申请研究的重点,不再赘述。同样,这些面板可以被独立控制,给予不同的工作电流。上述的阵列排布不仅可以实现多色发光,还可以实现分区控制,例如根据恢复的进度,可以选择仅对还未完全愈合的区域进行治疗,而不需要对整个受伤部位进行治疗,或者使不同区域的强度或光照时长不同。这种可选择的局部光照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节省能量。
图6a是一个OLED冰敷贴600的截面和俯视示意图。OLED冰敷贴600包括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壳体602以及冰袋603。其中,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包含一个发光面6011(光线出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和一个非发光面6012。如果柔性OLED发光面板是一个底发射器件,则发光面6011在柔性基板一侧,非发光面6012在薄膜封装层一侧;反之,如果柔性OLED发光面板是一个顶发射器件,则发光面6011在薄膜封装层一侧,而非发光面6012在柔性基板一侧。如前所述,OLED发光面板上可以有一个OLED器件,也可以包含多个OLED器件。这些OLED器件可以发出峰值波长在400-1400nm的光,也可以部分发出400-500nm的蓝光,另一部分发出600-1400nm的红及近红外光,这样可以选择用蓝光达到消炎杀菌的功效,继而用红光达到恢复再生功效。需要理解的是,虽然图中所示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是平面形式,但其可以弯折,因而可以根据待治疗部位的弧度进行紧密贴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率。壳体602将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与驱动电路系统包裹保护起来,同时也为冰袋603提供固定支持。壳体602中集成了驱动装置6021,驱动装置6021与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电连接,电连接包含但不限于薄膜金属、透明导电材料、FPC引线中的一种或多种。驱动装置6021包括但不限于电源,充电装置(优选为无线充电装置),蓝牙通讯装置,芯片,引线,电路板、开关等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电源包含电池,电池可选自薄膜电池、微型电池,纽扣电池,化学电池,锂电池,氢电池的一种或多种。驱动装置6021还可以通过蓝牙通讯装置与外部电子设备实现无线连接,并由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开关、明暗调节和分区控制等。外部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脑等设备。进一步的,还可以结合一个应用程序(APP)进行控制。壳体602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保护和支撑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的部分6022,和支撑固定冰袋的盛装结构6023。壳体部分6022可以整个覆盖住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的发光面6011,此时要求壳体部分6022是透明的或者透光的,且是柔性的,又因为该侧会直接接触人体肌肤,可选用亲肤材质,比如硅胶、纱布、无纺布等,优选医用透明硅胶,既透明又可以自然地贴附在肌肤表面。当然,壳体部分6022也可以只覆盖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的边缘部分,图中不再画出。壳体部分中的盛装结构6023是用来支撑和固定冰袋603的,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图6a中的相框式,这种时候盛装结构6023可以是带有一定弹性的材质以便固定冰袋603。盛装结构6023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图6b中的口袋形式6123,口袋可以是表面带有反射涂层的保温材料,帮助冰袋更长时间维持在低温状态;也可以是如图6c和6d中的绑带形式6223和6323,分别从不同方向固定住冰袋,绑带形式的盛装结构6223和6323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皮筋等。如图6a所示,OLED冰敷贴600上还可以带有固定装置(604和605),根据使用部位,固定装置604可以是绑带、松紧带,环套,挂钩,带扣,魔术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注意如果是多个绑带或一对耳挂/环套都属于一个固定装置。此外,固定装置也可以是外部部件,例如医用胶布605,其可以独立于冰敷贴之外。类似的,冰袋603主要起到冰敷作用,可以是医用冰袋,或者更简单的就是存放在防水密闭袋中的冰块(注水冰袋),其可以从壳体的盛装结构6023、或6123、或6223、或6323中轻松拆卸,在不使用时放回冰箱冷冻,从而可以重复使用。
使用如图6a所示的冰敷贴600时,可将冰袋603置于壳体的盛装结构6023内并确认固定好,然后将发光面6011侧的壳体贴敷到待治疗区域,使用绑带604或者外部胶布605将冰敷贴固定在待治疗部位,通过驱动装置6021或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开关或者手机上的APP)点亮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在选择好明暗、颜色或区域后,开始进行治疗。当冰袋逐渐升温到室温后,通过驱动装置6021关闭柔性OLED发光面板601,解开固定装置604或撕开胶布605,取下冰敷贴,从盛装结构6023中取出冰袋,如果想重复使用,可将冰袋存放于冷冻柜,下次使用时重复如上步骤即可。
如图6a-6d所示的OLED冰敷贴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使用,也可以将多个这样的冰敷贴联结起来使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大面积淤青或者红肿。这是因为,通常冰袋里的冰块是固体,且在使用前就已经冰冻成型,其与人体表面的贴合性并不会很紧密,尤其在待治疗区域变大之后,这种缺点会大大降低治疗效率。而将多个小一些的冰袋联结使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个这样的冰敷贴可以使用外部胶布一并进行固定,也可以在壳体602上设置例如卡扣、魔术贴之类可以互相连接的部件,将彼此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公开的柔性OLED冰敷贴使用简便,在使用冰袋进行冰镇消肿的同时,利用柔性OLED发出的光进一步加速创口愈合或细胞再生,大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期,且可反复使用、或在不同区域使用,比传统的冰敷更具优势。注意,本申请中的OLED冰敷贴在软组织损伤或术后恢复方面的应用,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行进行的康复/保健行为,并不属于识别、确定或者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
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仅作为示例,并无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可以包括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和优选实施例的变化。本文所述的材料和结构中的许多可以用其它材料和结构来取代,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应理解,关于本发明为何起作用的各种理论无意为限制性的。

Claims (14)

1.一种OLED冰敷贴,包含:
至少一个柔性OLED发光面板,壳体,驱动装置和冰袋;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包含一个发光面和一个非发光面,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1400nm的光;
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与所述壳体接触;
所述壳体包含至少一个盛装结构,所述盛装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一侧,所述盛装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冰袋;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冰袋为医用冰袋或注水冰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冰袋与所述盛装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的发光面朝向人体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400-500nm,和/或600-1400nm的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发出包含峰值波长在600-1000nm的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OLED发光面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OLED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选自硅胶、纱布、无纺布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结构的材质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和/或保温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结构的材质包含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包含反射涂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以下部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电源,充电装置、蓝牙通讯装置、芯片、引线、电路板、开关。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含电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能与外部电子设备无线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固定装置。
CN202220139185.4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oled冰敷贴 Active CN219423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9185.4U CN219423114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oled冰敷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9185.4U CN219423114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oled冰敷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3114U true CN21942311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9185.4U Active CN219423114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oled冰敷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3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3808A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photodynamic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US7304201B2 (en) Phototherapy bandage
BRPI0712338A2 (pt) dispositivo de iluminaçã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dispositivo de iluminação
US20120283623A1 (en) Phototherapy patch
CN112754764A (zh) 一种oled光疗创可贴
TW201309654A (zh) 包含可選擇性地取代的聯三苯基及聯四苯基化合物的光療裝置與光療方法
US20100270924A1 (en) Flexible light emitting/charge storage device and system
JP2017006348A (ja) 光治療用装置
CN111514466A (zh) 一种光疗塑形衣
CN219423114U (zh) 一种oled冰敷贴
CN116492133A (zh) 一种oled冰敷贴
CN111481833A (zh) 一种光疗帽
EP2836570A1 (en) Phototherapy devices and methods comprising optionally substitutted quinquiesphenyl compounds
CN219110656U (zh) 一种多功能oled光疗睡袋
CN210227133U (zh) 可穿戴oled设备
JP2004358063A (ja) 治療用被着体
JP6673214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治療装置
CN116672612A (zh) 一种多功能oled光疗睡袋
CN217794127U (zh) 一种oled光疗产品
CN116983553A (zh) 一种光疗生发灯组件及其应用
CN115671564A (zh) 一种多功能光疗面纱
CN210009521U (zh) 一种oled面膜
CN115671571A (zh) 一种便携式光疗眼镜
CN217794128U (zh) 一种便携式光疗眼镜及其组装
CN118159103A (zh) 一种复合发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