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3051U -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23051U CN219423051U CN202223556547.9U CN202223556547U CN219423051U CN 219423051 U CN219423051 U CN 219423051U CN 202223556547 U CN202223556547 U CN 202223556547U CN 219423051 U CN219423051 U CN 219423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raocular lens
- haptics
- haptic
- root
-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具体地,一种人工晶状体具有呈圆形的光学区、第一襻和第二襻;其中,第一襻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根部,第一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第一襻的根部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襻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光学区的边缘连接;并且其中,第二襻与第一襻关于光学区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人工晶状体领域,尤其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这里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用于总体上介绍本申请的背景。当前所署名发明人的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程度上的工作,以及本描述中在申请时不构成现有技术的各方面,既非明示也非默示地被承认为与本申请相抵触的现有技术。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晶体。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设置在光学部周边的支撑襻组成。散光是一种常见的人眼屈光不正现象,指眼球在不同经线上屈光力不一致,或在同一经线上的屈光度不等,以致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现象。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其中屈光力差别最大的两条经线为主径线,两条主经线相互垂直的,为规则散光;而各子午线的散光弯曲度不一致的,为不规则散光。其中,规则散光可以通过在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来矫正,然而人工晶体对晶体散光轴与角膜散光轴的对准有严格的要求,临床实践表明,植入人工晶体时,人工晶体每旋转1°,会导致3.3%的晶体柱镜度视觉效果的损失,人工晶状体旋转>30°或更多,会导致散光矫正的效果完全失效,因此人工晶体的在圆周方向的旋转会对散光矫正会产生严重影响。
现有的人工晶状体多采用L形襻和C形襻,然而这些襻型多为中心对称且与囊袋的接触角和接触面积较小,因而产生的摩擦力较小,使得人工晶状体在受力时容易发生旋转;同时,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有板型襻的人工晶状体,但板型襻可变形空间较小,在受到压缩时产生的轴向变形量较大,从而影响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具有可变形空间大、旋转稳定性高的新型襻的人工晶状体。
发明内容
本节以简化形式介绍实用新型构思的选择,这些构思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本节不旨在辨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作在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时的帮助。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具有呈圆形的光学区,还具有第一襻和第二襻;其中,第一襻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根部,第一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第一襻的根部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襻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光学区的边缘连接;并且其中,第二襻与第一襻关于光学区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
优选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第二部分与根部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的根部与光学区的连接处具有圆角。
优选地,第一襻和第二襻各有一个,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在平分光学区的圆周的两个位置处分别与光学区的边缘连接。
优选地,人工晶状体的第一襻和第二襻各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襻关于光学区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且两个第二襻关于光学区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具有呈圆形的光学区,其特征在于,人工晶状体还具有两个第一襻和两个第二襻;其中,两个第一襻和两个第二襻均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根部,第一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第一襻的根部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襻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光学区的边缘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襻关于光学区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两个第二襻关于光学区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并且其中,两个第一襻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均大于两个第二襻第一部分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第二部分与根部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的根部与光学区的连接处具有圆角。
优选地,除第一部分之外,第二襻与第一襻关于光学区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
优选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长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长度,第二部分的长度远大于根部的长度。
优选地,根部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通过光学区的圆心。
优选地,人工晶状体的外接圆直径为10.8mm-13.5mm。
优选地,人工晶状体的接触角为85°至125°。
优选地,光学区的直径为4.5mm至6.5mm。
优选地,第一襻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末端和第二襻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末端分别与光学区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00°至135°。
优选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矩形的长度为0.4mm或0.5mm。
优选地,圆角的半径为0.3mm至1.2mm。
本申请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对为实施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和最优模式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对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仅通过示例方式呈现其它或额外特征、优点和细节。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一种人工晶状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另一种人工晶状体;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人工晶状体的襻与光学区的连接方式;和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对C型襻的人工晶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应用或使用。此外,无意于受到在前面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和实用新型内容或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所呈现的任何明示或默示理论的限制。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参考标记标识相似或相应的部件或特征。
现在将会进一步进行阐述本申请。在下面的段落中,更详细地限定本申请的不同方面。除非明确地相反指示,如此限定的每一方面可与任何其他(多个)方面进行结合。特别地,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其它(多个)特征相结合。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一种人工晶状体10,包括第一襻110、第二襻120和光学区130,第一襻110包括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2和根部113,其中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根部113的第一端与第二部分112连接,根部113的另一端与光学区130的边缘连接,第二襻120包括第一部分121、第二部分122和根部123,并且第二襻120与第一襻110沿着光学区130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分布。大体U形的襻形设计使得在将人工晶状体10植入囊袋时,将人工晶状体10压缩到囊袋尺寸需要更大的压缩力,而第一襻110和第二襻120同样会给囊袋施加与压缩力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襻体与囊袋之间的摩擦力更大,进而增加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同时呈轴对称分布的大体U形襻使得人工晶状体10沿着光学区130的圆周方向转动时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也增加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有利地,第一襻110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具有大体弧形形状,弧形部分能增加第一襻110的变形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与眼组织适配。有利地,第一襻110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部分112与根部113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根部113与光学区130的连接处有圆角。过渡圆弧和圆角能够进一步增加变形量,使得在将人工晶状体压缩到囊袋尺寸时需要更大的压缩力,从而增加了襻体与囊袋的摩擦力,同时,圆角结构使得根部113和光学区130之间的接触部分增大,从而使得根部113和光学区13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受到压缩力时也不容易产生轴向位移。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由于第二襻120和第一襻110呈对称分布,因此,第二襻120具有与第一襻110相同的结构。
有利地,第一襻110和第二襻120可以各有一个,并且第一襻110和第二襻120在平分圆周角的两个位置处分别与光学区130的边缘连接,由此,可以使人工晶状体的受力平衡,不易产生转动。
替代地,第一襻110和第二襻120可以各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襻110关于所述光学区130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两个第二襻120关于所述光学区130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由此,襻的数量增加使得人工晶状体110与囊袋的接触面积或接触角增大,使得人工晶状体与囊袋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使得人工晶状体在植入眼睛后更加稳定。同时,在这种情形下,两个第一襻110将分别与两个第二襻120沿光学区130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呈轴对称,从而使得人工晶状体结构更为平衡,受力也更为平衡,旋转稳定性也更高。
参照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一种替代性的人工晶状体20。人工晶状体20包括两个第一襻210和两个第二襻220以及一个光学区230,其中两个第一襻210关于光学区230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两个第二襻220关于所述光学区230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两个第一襻210具有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和根部213,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并且,第一襻210的根部213在其第一端与第二部分212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光学区230的边缘连接;两个第二襻220具有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根部223,第二襻220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并且,第二襻220的根部230在其第一端与第二部分212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光学区230的边缘连接。
有利地,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11的长度大于第二襻220的第一部分221的长度,第一襻210的第二部分212和根部213与第二襻220的第二部分222和根部223关于光学区230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这种襻的第一部分长度不完全一致的结构使得人工晶状体20在受力时,对称部分所受到力能够互相平衡掉,而由于第一部分的长度不一致会使得第一部分的受力不能相互平衡,从而产生较小的旋转矢量,但这种矢量能够被人眼平衡,从而使得人工晶状体20具有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同时,由于旋转矢量的存在,使得人工晶状体20具有一定的旋转趋势,从而使得医生在旋转调节时更容易。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襻220的第一部分221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节。
有利地,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以及第二襻220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均具有大体弧形的形状,弧形形状能增加第一襻210和第二襻220的变形量,同时也能更好地与眼组织适配。有利地,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部分212与根部213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根部213与光学区230的连接处有圆角;第一襻220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部分222与根部223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根部223与光学区230的连接处有圆角。过渡圆弧和圆角能够进一步增加变形量,使得在将人工晶状体压缩到囊袋尺寸时需要更大的压缩力,从而增加了襻体与囊袋的摩擦力;同时,圆角结构使得根部213和根部223与光学区230之间的接触部分增大,从而使得根部213和根部223与光学区23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受到压缩力时也不容易产生轴向位移。
参照图1,有利地,在人工晶状体10中,第一襻110的第一部分1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部分112的长度,第二襻120的第一部分1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部分122的长度,第一襻第二部分112的长度远大于根部113的长度,第二襻120的第二部分122的长度远大于根部123的长度。例如,根部113或123的长度可以是在第二部分112或122的长度的1/3至1/10之间,这种结构使得根部113或123在受到沿光学区130的圆周方向的力时,产生的旋转力矩小,从而使得人工晶状体不容易发生转动,增加了旋转稳定性。
参照图2,在人工晶状体20中,第一襻210的第一部分2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部分212的长度,第二部分212的长度远大于根部213的长度,第二襻220的第一部分2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部分222的长度,第二部分222的长度远大于根部223的长度,这种结构同样使得人工晶状体20不容易发生转动,增加了旋转稳定性。
参照图3,在人工晶状体10中,根部113和123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通过光学区130的圆心,也就是说,根部大体垂直于与其连接的光学区的圆弧的切线。同样地,在人工晶状体20中,根部213和223的中心线延长线也可以通过光学区230的圆心。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与根部的中心线不通过光学区圆心的设计相比,本申请的这种设计使得根部在受到沿其长度方向的力时,受力能够通过其光学区的圆心相互抵消而不产生力矩,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晶状体的旋转稳定性。
参照图3,在人工晶状体10中,第一襻110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111与第二部分112连接处的末端和第二襻120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连接处的末端分别与光学区圆心的连线的夹角θ为100°至135°,这使得人工晶状体10的接触角能够更大,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同样地,在人工晶状体20中,也可以有相同的设计。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人工晶状体的光学区直径可以在4.5mm至6.5mm之间,有利地,人工晶状体的外接圆直径,也就是外接人工晶状体的襻的第一部分的圆的直径,可以在10.8mm-13.5mm之间,有利地,根部与光学区的圆角的半径在0.3mm至1.2mm之间,由此,使得人工晶状体被植入后能更好地与眼组织配合,并且与囊袋的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高。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人工晶状体的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横截面为不带圆角的矩形,矩形的长度,也就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宽度,可以为0.4mm或0.5mm,与其他形状的横截面相比,这种不带圆角的矩形横截面使得晶状体上皮细胞不容易沿着襻体增殖和迁移,从而可以降低晶状体后囊膜浑浊或PCO的发生率。
有利地,可以在人工晶状体上设置标记,例如在襻上打孔或刻符号,以便医生在植入时识别正反方向。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如图1结构的人工晶状体的外接圆直径为13mm,光学区直径为6mm,第一襻的宽度为0.5mm,第二襻的宽度为0.4mm,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处末端与光学中心的连线夹角为120°。将该实施方案与如图4所示的仅具有一对C型襻的人工晶状体的对比方案,按照YY0209.3-2018的标准要求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分析结果
压缩力 | 接触角 | 轴向位移 | 旋转力矩 | |
本申请方案 | 1.17mN | 115° | 0.26mm | 1.4×10-4N.mm |
对比方案 | 0.6mN | 46° | 0.24mm | 7.8×10-4N.mm |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压缩条件下,与对比方案相比,本申请方案的压缩力、接触角明显更大,旋转力矩明显更小,而轴向位移则相差很小。因此,不论从接触触角的增大使摩擦面积增大,还是从压缩力增大后滑动摩擦力的增大,以及旋转力矩的减少的角度,都能说明根据本申请原理的人工晶状体的旋转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虽然在前面的详细描述中描述了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存在大量的变形。还应当明白,在此描述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仅仅是例子,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适用性或构造。相反,前面的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方便的指引以实施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阐明的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排列做出各种变化、变型或改变等。
Claims (15)
1.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具有呈圆形的光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还具有第一襻和第二襻;
其中,第一襻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根部,所述第一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所述第一襻的根部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襻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所述光学区的边缘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襻与所述第一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第二部分与根部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的根部与光学区的连接处具有圆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襻和第二襻各有一个,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在平分光学区的圆周的两个位置处分别与光学区的边缘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的第一襻和第二襻各有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且两个所述第二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
5.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具有呈圆形的光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还具有两个第一襻和两个第二襻;
其中,两个第一襻和两个第二襻均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根部,所述第一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大体U形形状,所述第一襻的根部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襻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在另一端与所述光学区的边缘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圆心呈中心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圆心也呈中心对称;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襻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两个第二襻第一部分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第二部分与根部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并且第一襻和第二襻的根部与光学区的连接处具有圆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除第一部分之外,所述第二襻与所述第一襻关于所述光学区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远大于所述根部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通过所述光学区的圆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外接圆直径为10.8mm-13.5m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的接触角为85°至125°。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的直径为4.5mm至6.5mm。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襻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襻中的一个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末端分别与光学区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00°至135°。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襻和第二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长度为0.4mm或0.5mm。
15.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半径为0.3mm至1.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56547.9U CN21942305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56547.9U CN21942305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23051U true CN219423051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4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56547.9U Active CN219423051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23051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56547.9U patent/CN2194230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280134A1 (en) | Intraocular lens with shape changing capability to provide enhanced accomodation and visual acuity | |
JP5858346B2 (ja) | 眼内レンズ | |
US9211186B2 (en) | Semi-rigid framework for a plate haptic intraocular lens | |
JP5013647B2 (ja) | 眼用レンズシステム | |
EP2405861B1 (en) | Non-prolate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 |
CN103211664B (zh) | 后房型人工晶体 | |
EP1882461A1 (en) | Intraocular lens | |
JP2014502863A5 (zh) | ||
JP2002529142A (ja) | 可撓性眼内レンズ | |
CA2537906A1 (en) | Multi-mechanist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es | |
JPH09506184A (ja) | 非球面複数焦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 |
JP6014613B2 (ja) | 改良型光学混成ゾーンを有する眼科用レンズ | |
WO2013107288A1 (zh) | 后房型人工晶体 | |
US11833030B2 (en) | Intraocular lens, method for design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9423051U (zh) | 一种具有改进襻结构的人工晶状体 | |
CN202446298U (zh) | 后房型人工晶体 | |
CN118304050A (zh) |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人工晶状体 | |
JP7276754B2 (ja) | 眼内レンズ | |
US9889001B2 (en) | Aspherical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 |
CN202920413U (zh) | 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 | |
US20210121286A1 (en) | 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closed-loop ring haptic structures | |
CN116407339A (zh) | 人工晶状体 | |
CN108078653B (zh) | 人工晶状体 | |
RU2795243C1 (ru) |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 |
US6755860B2 (en) | Intraocular lenses to correct aphaki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