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8892U -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18892U CN219418892U CN202223320112.4U CN202223320112U CN219418892U CN 219418892 U CN219418892 U CN 219418892U CN 202223320112 U CN202223320112 U CN 202223320112U CN 219418892 U CN219418892 U CN 2194188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cover
- insertion portion
- cavity
- bend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防静簧片装反的继电器包括一底座;以及一盖板,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卡接连接,且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凸块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且两所述第一凸块和两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盖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静簧片不易装反、盖体不易装反、结构简单、实用性高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的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将盖体装反,从而导致工人需要将盖体进行拆卸,然后再进行安装,从而导致一次安装的成功率较低,进而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另外在装配过程中还会出现工人将所述静簧片装反的问题,当工人将所述静簧装反时,还需通过外部工具将所述静簧片拆卸下来,且由于所述底座为塑料件,因此人工在拆卸所述静簧片时,较容易导致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壁面开裂,从而导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的所述静簧片产生松动,因此需要在所述静簧片上设计防装反结构。
因此提供一种静簧片不易装反、盖体不易装反、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需求是存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静簧片不易装反、盖体不易装反的优势。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两静簧片,所述静簧片被设置能够防止装反,从而提高一次性安装成功率。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一卡簧件,所述卡簧件具有一第五折弯部,所述第五折弯部被设置能够限定衔铁的摆动距离,从而使得动触点不会撞坏静触点。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盖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凸块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两所述第一凸块和两所述第二凸块被设置能够防止所述盖体装反。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
一底座;以及
一盖板,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卡接连接,且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凸块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且两所述第一凸块和两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盖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一腔体,且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具有一第一隔板、一第二隔板和一延伸部,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延伸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一第一放置区和一第二放置区,形成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间隔预定距离,并贯穿所述底座。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两静簧片,两所述静簧片分别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每一所述静簧片均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挡块,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块的长度,且每一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一第一凸起,另一个侧壁具有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正对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凸起正对所述第二挡块。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还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连,且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所述延伸部具有一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放置区相连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壁均具有一第一卡槽,两所述第一卡槽均靠近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扼铁和一卡簧件,所述扼铁具有一第一插入部和一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插入部,且所述第一插入部背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侧的壁面具有一第二卡槽,所述卡簧件具有一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限定所述卡簧件的位置,所述扼铁还具有一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相连,且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所述抵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宽度。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限位端,两所述限位端均靠近所述抵靠部,且两所述限位端分别被可滑动地设于两所述第一卡槽内,同时所述第一折弯部与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底壁接触,且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部。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缺口,另外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处具有一圆角。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入部靠近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抵靠部,另外所述抵靠部背离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侧具有一装配槽,且形成所述装配槽的底壁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弧槽,两所述弧槽分别靠近形成所述装配槽的两侧壁。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簧件被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卡簧件具有一第三折弯部和一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四折弯部相连,并且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四折弯部呈预定角度,另外所述卡簧件还具有一贯穿所述卡簧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折弯部,另一端位于所诉第四折弯部,且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并靠所述第四折弯部的壁面具有一延伸端和一第五折弯部,所述延伸端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并靠所述第四折弯部的壁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折弯部相连,且所述第五折弯部与所述延伸端呈预定角度,并往背离所述第三折弯部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相连处还具有一两侧连通的第三缺口,且所述第三折弯部穿过所述第三缺口,并被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同时所述第五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上侧,并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三折弯部抵靠在形成所述第三缺口并靠近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壁面上,所卡簧件的所述延伸端还具有一贯穿所述卡簧件的第二凹槽,所述形变部与形变所述第二凹槽并靠近所述第四折弯部的壁面相连。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具有一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贯穿所述第一折弯部,且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骨架和一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骨架上,且所述骨架的一端被设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所述骨架还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骨架,其中所述通槽的一端正对所述安装口,另一端位于所述骨架的顶部,所述骨架的顶部还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还具有贯穿所述定位板的开口,所述开口正对所述通槽。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铁芯,多个所述铁芯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通槽,并被置于所述安装口内,另一端均抵靠在所述定位板背离所述骨架的一侧,另外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引脚插口,所述引脚插口贯穿所述底座,且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两引线脚,两所述引线脚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所述引脚插口。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背离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卡接连接,所述推杆背离所述衔铁的一端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推杆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示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图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示了扼铁和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示了卡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示了扼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示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外表示意图。
图7图示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8图示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9图示了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10图示了静簧片的装配截面图。
图11图示了继电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申请概述
在继电器的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将盖体500装反,从而导致工人需要将盖体500进行拆卸,然后再进行安装,从而导致一次安装的成功率较低,进而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另外在装配过程中还会出现工人将所述静簧片400装反的问题,当工人将所述静簧片400装反时,还需通过外部工具将所述静簧片400拆卸下来,且由于所述底座10为塑料件,因此人工在拆卸所述静簧片400时,较容易导致形成所述安装槽104的壁面开裂,从而导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04上的所述静簧片400产生松动,因此需要在所述静簧片400上设计防装反结构。
基于此,需要一种静簧片不易装反、盖体不易装反、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示意性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参考图1至图11,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具体地,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一底座10,所述底座10,所述底座10包括一第一腔体,且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具有一第一隔板11、一第二隔板12和一延伸部13,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还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连,且所述延伸部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延伸部13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连,另一端往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隔板11的高度,且所述第一隔板11和所述第二隔板12的高度一致。
另外,如图1所,所述第一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2和所述延伸部13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一第一放置区101和一第二放置区102,且所述延伸部13具有一第二腔体1301,所述第二腔体1301与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相连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01的两侧壁均具有一第一卡槽1302,两所述第一卡槽1302均靠近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01的底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扼铁20,所述扼铁20被可滑动地与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01的两侧壁相配合,且所述扼铁20具有一抵靠部21、一第一插入部22和一第一折弯部23,所述第一插入部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靠部21和所述第一折弯部23相连,且所述抵靠部21与所述第一插入部2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插入部22垂直于所述第一折弯部23。另外,所述抵靠部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2的宽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插入部2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限位端221,两所述限位端221均靠近所述抵靠部21,且两所述限位端221分别被可滑动地设于两所述第一卡槽1302内,同时所述第一折弯部23与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的底壁接触,且所述抵靠部21位于所述延伸部13的顶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折弯部23具有一安装口2301,所述安装口2301贯穿所述第一折弯部23,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骨架50和一线圈60,所述线圈60缠绕在所述骨架50上,且所述骨架50的一端被设于所述第一折弯部23上,所述骨架50还具有一通槽501,所述通槽501贯穿所述骨架50,其中所述通槽501的一端正对所述安装口2301,另一端位于所述骨架50的顶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骨架50的顶部还设有一定位板(图中未表示),所述定位板还具有贯穿所述定位板的开口,所述开口正对所述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铁芯80,多个所述铁芯80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通槽501,并被置于所述安装口2301内,另一端均抵靠在所述定位板背离所述骨架50的一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引脚插口103,所述引脚插口103贯穿所述底座,且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两引线脚200,两所述引线脚200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所述引脚插口103。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插入部22与所述第一折弯部23相连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缺口201,另外所述第一插入部22与所述第一折弯部23相连处具有一圆角,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两所述第一缺口201和所述圆角能够确保在安装所述扼铁20时,所述第一插入部22与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01的底壁平行,从而确保所述扼铁20的位置不会产生倾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插入部22靠近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01的底壁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卡槽2201,且所述第二卡槽2201靠近所述抵靠部21。
如图3所示,所述抵靠部21背离所述第一插入部22的一侧具有一装配槽2101,且形成所述装配槽2101的底壁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弧槽2102,两所述弧槽2102分别靠近形成所述装配槽2101的两侧壁。
具体地,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衔铁30,所述衔铁30具有一第二插入部31和一第二折弯部32,所述第二插入部3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32相连,且所述第二插入部31垂直于所述第二折弯部32。其中所述第二插入部31与所述装配槽2101相配合,同时所述第二折弯部32与延伸部13背离所述第一放置区101的一侧的壁面间隔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入部31的两侧具有两第二缺口3101,且形成所述装配槽2101的两侧侧壁分别被置于两所述第二缺口3101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二插入部31的位置。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铁线通电时,所述第二插入部31正对铁芯80的壁面往靠近外部铁线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即所述第二折弯部32向上摆动预定角度。
另外,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卡簧件40,所述卡簧件40被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301内,具体来说,即所述卡簧件40具有一第三折弯部41和一第四折弯部42,所述第三折弯部41与所述第四折弯部42相连,并且所述第三折弯部41与所述第四折弯部42呈预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卡簧件40还具有一贯穿所述卡簧件40的第一凹槽401,所述第一凹槽40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折弯部41,另一端位于所诉第四折弯部42,且形成所述第一凹槽401并靠所述第四折弯部42的壁面具有一延伸端43和一第五折弯部44,所述延伸端43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一凹槽401并靠所述第四折弯部42的壁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折弯部44相连,且所述第五折弯部44与所述延伸端43呈预定角度,并往背离所述第三折弯部41的方向延伸。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插入部3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32的相连处还具有一两侧连通的第三缺口301,且所述第三折弯部41穿过所述第三缺口301,并被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301内,同时所述第五折弯部44位于所述第二插入部31的上侧,并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三折弯部41抵靠在形成所述第三缺口301并靠近所述第二折弯部32的壁面上。如图3所示,当所述铁芯80通电时,所述第二插入部31正对外部铁芯80的壁面往靠近外部铁线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即所述第二折弯部32向上摆动预定角度,同时所述第三折弯部41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而产生形变,当所述铁芯80断电时,所述第二折弯部32受到所述第三折弯部41的形变力复位,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折弯部32的向上摆动或复位,被用于控制外部动触点和外部静触点的解除和断开。
进一步地,所卡簧件的所述延伸端43还具有一贯穿所述卡簧件40的第二凹槽402,且形成所述第二凹槽402,并靠近所述第四折弯部42的壁面具有一形变部45,其中所述形变部45如图4和图5所示。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形变部45被用于限定所述卡簧件40的位置,且当所述第三插入部被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301内时,所述形变部45被置于所述第二卡槽2201内。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推杆91,所述推杆9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32背离所述第二插入部31的一端卡接连接,具体来说,即所述推杆91具有一第三卡槽9101,所述推杆91的端与所述第三卡槽9101卡接连接,且所述推杆91背离所述衔铁的一端还设有一连接板92,所述连接板92与推杆91固定连接,优选为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动簧片300,所述动黄片与所述连接板92地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动簧片300垂直于所述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衔铁与所述铁芯80接触时,所述动簧片300往背离的所述铁芯80的方向摆动,反之往靠近所述铁芯80的方向摆动。
值得一提的是,形成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槽104,两所述安装槽104间隔预定距离,并贯穿所述底座10,且两所述安装槽104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底座10的顶部,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底座10的底部,且两所述安装槽104还均与所述第二放置区102相连通。
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两静簧片400,两所述静簧片400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所述安装槽104,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安装槽104的顶部。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静簧片400上设置有静触点,所述动簧片300上设置有动触点,当所述动簧片300靠近所述两所述静簧片400,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人将所述静簧片400装反的问题,当工人将所述静簧片400装反时,还需通过外部工具将所述静簧片400拆卸下来,且由于所述底座10为塑料件,因此人工在拆卸所述静簧片400时,较容易导致形成所述安装槽104的壁面开裂,从而导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04上的所述静簧片400产生松动,因此需要在所述静簧片400上设计防装反结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五折弯部44被设置能限定所述衔铁摆动的距离,且由于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的间距一致,因此若所述衔铁的摆动距离过大,极易对所述静触点造成损坏,因此所述第五折弯部限定所述衔铁摆动的距离,从而控制了动触点的撞击力度,减少了静触点的损耗。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静簧片400均具有一本体401,所述本体401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挡块402,所述本体401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挡块403,所述第一挡块402和所述第二挡块403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块40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块403的长度。其中形成所述安装槽104的其中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凸起1041,另一个侧壁具有一第二凸起1402,所述第一凸起1041位于所述第二凸起1402的下侧,即工人将所述静簧片400装反时,所述第一挡块302与所述第二凸起1402接触,从而使得所述静簧片400无法整个插入到所述安装槽104内,进而便于工人拔出所述静簧片400,从而起到防装反的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盖体500,所述盖体500与所述底座10卡接连接,以封闭所述腔体,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凸块500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5002,其中两所述第一凸块5001和两所述第二凸块5002靠近所述盖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块50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块5002的长度,即如图11所示,两所述第二凸块5002抵靠在所述骨架的顶部,若人工将所述盖体500装反,则会导致所述盖体500无法与所述底座10配合。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被阐明,其为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提供静簧片不易装反、盖体不易装反、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
一底座;以及
一盖板,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卡接连接,且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凸块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且两所述第一凸块和两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盖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一腔体,且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具有一第一隔板、一第二隔板和一延伸部,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延伸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一第一放置区和一第二放置区,形成所述第二放置区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间隔预定距离,并贯穿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包括两静簧片,两所述静簧片分别被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每一所述静簧片均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挡块,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块的长度,且每一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一第一凸起,另一个侧壁具有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正对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凸起正对所述第二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还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相连,且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所述延伸部具有一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放置区相连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壁均具有一第一卡槽,两所述第一卡槽均靠近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扼铁和一卡簧件,所述扼铁具有一第一插入部和一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插入部,且所述第一插入部背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侧的壁面具有一第二卡槽,所述卡簧件具有一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限定所述卡簧件的位置,所述扼铁还具有一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相连,且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所述抵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限位端,两所述限位端均靠近所述抵靠部,且两所述限位端分别被可滑动地设于两所述第一卡槽内,同时所述第一折弯部与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底壁接触,且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还包括一衔铁,所述衔铁具有一第二插入部和一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连,且所述第二插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折弯部,其中所述抵靠部背离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侧具有一装配槽,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装配槽相配合,同时所述第二折弯部与延伸部背离所述第一放置区的一侧的壁面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两侧具有两第二缺口,且形成所述装配槽的两侧侧壁分别被置于两所述第二缺口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具有一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贯穿所述第一折弯部,且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骨架和一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骨架上,且所述骨架的一端被设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所述骨架还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骨架,其中所述通槽的一端正对所述安装口,另一端位于所述骨架的顶部,所述骨架的顶部还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还具有贯穿所述定位板的开口,所述开口正对所述通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铁芯,多个所述铁芯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通槽,并被置于所述安装口内,另一端均抵靠在所述定位板背离所述骨架的一侧,另外形成所述第一放置区的壁面还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引脚插口,所述引脚插口贯穿所述底座,且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两引线脚,两所述引线脚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所述引脚插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背离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卡接连接,所述推杆背离所述衔铁的一端还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推杆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20112.4U CN219418892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20112.4U CN219418892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18892U true CN219418892U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720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20112.4U Active CN219418892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18892U (zh) |
-
2022
- 2022-12-09 CN CN202223320112.4U patent/CN2194188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62682B (zh) | 一种抗跌落及便于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及其自动装配方法 | |
CN219418892U (zh) | 一种防盖体套反的继电器 | |
EP3629357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3547343B1 (en) | Insertion structure between static spring and bobbin | |
TWI822840B (zh) | 電磁閥 | |
JPS6348925Y2 (zh) | ||
WO2012105065A1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219418898U (zh) | 一种卡簧组件的快捷装配结构 | |
CN209249390U (zh) | 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 | |
JP2014154496A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217690978U (zh) | 一种带腰形孔动簧片的继电器 | |
JP4826682B1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202633179U (zh) | 减少电磁继电器体积的结构 | |
CN109585228B (zh) | 一种带上静簧的继电器 | |
CN217641137U (zh) | 一种触点区域开槽的继电器 | |
CN217641136U (zh) | 一种轭铁侧入式的继电器 | |
CN105180402A (zh) | 空调器的机壳以及空调器 | |
CN110942954A (zh) | 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 | |
CN210722897U (zh) | 一种防止动簧回弹的电磁继电器 | |
CN218215153U (zh) | 接触器的线圈结构 | |
CN214797267U (zh) | 一种三点装配式结构组件 | |
CN110957183B (zh) | 便于自动化生产的高安全性继电器 | |
CN214254300U (zh) | 一种动簧限位式电磁继电器 | |
CN100433220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14505389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