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8568U - 线缆 - Google Patents

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8568U
CN219418568U CN202320289577.3U CN202320289577U CN219418568U CN 219418568 U CN219418568 U CN 219418568U CN 202320289577 U CN202320289577 U CN 202320289577U CN 219418568 U CN219418568 U CN 219418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rotective layer
flame retardant
core wire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95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轲
缪威玮
姜成成
韩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95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8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8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8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其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该线缆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在芯线组件的外侧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阻燃保护层,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提高线缆的阻燃性能。

Description

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
背景技术
线缆是一种常见的传输用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信号传输和电力输送等领域。线缆主要用于实现终端的连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技术的线缆大多能够直接布线至室内,且与室内的终端电子设备连接,例如室内光缆控制箱等。
然而,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线缆的阻燃性能较差,容易被点燃,导致线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用于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线缆的阻燃性能较差,容易被点燃,导致线缆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
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该线缆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在芯线组件的外侧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阻燃保护层,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提高线缆的阻燃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线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芯线单元,芯线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芯线单元均包括阻燃微束管和光纤,阻燃微束管和光纤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光纤设置于阻燃微束管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芯线单元沿第一方向螺旋绞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包括中心加强件;
芯线组件设置于中心加强件的外侧,中心加强件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包括第二阻燃保护层;
第二阻燃保护层设置于中心加强件的外侧,第二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和中心加强件之间,芯线组件抵接于第二阻燃保护层的外表面,第二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为全干式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包括多个撕裂绳;
撕裂绳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与第一阻燃保护层的内侧之间,撕裂绳的外表面连接于第一阻燃保护层,撕裂绳沿第一方向延伸,撕裂绳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撕裂绳包括第一撕裂绳和第二撕裂绳,第一撕裂绳与第二撕裂绳相对于芯线组件的轴线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包括强化层,强化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强化层沿第一方向延伸;
强化层设置于芯线组件和第一阻燃保护层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在垂直于线缆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芯线组件;
110-容纳槽;120-芯线单元;121-阻燃微束管;122-光纤;
200-撕裂绳;
210-第一撕裂绳;220-第二撕裂绳;
300-第一阻燃保护层;
400-强化层;
500-中心加强件;
600-第二阻燃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线缆的外保护层不易撕裂,影响线缆的分线效率。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缆的外保护层大多采用不具有阻燃性能的材料制成,因此在高温的工作环境或者具有火源的工作环境下容易燃烧,并导致内部芯线组件的损坏,降低线缆的使用寿命。例如,当线缆的使用环境出现火情时,由于线缆的外表面没有使用低阻燃性能的保护层,从而导致线缆容易被点燃,并导致线缆损坏。再有,线缆燃烧时,外保护层会放出大量的毒气和烟气,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环保性较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该线缆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芯线组件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在芯线组件的外侧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阻燃保护层,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提高线缆的阻燃性能。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线缆可以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和芯线组件100。线缆可以为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缆,若线缆为光缆,则芯线组件100为光信号传输的主要线路通道。芯线组件10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3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沿第一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线缆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即芯线组件100、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和撕裂绳200均沿线缆的长度方向延伸。例如,在线缆沿其长度方向呈直线布置时,第一方向为直线方向,若线缆呈盘绕状或者弯曲状布置,则第一方向与线缆的盘绕方向或者弯曲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芯线组件100的外侧设置第一阻燃保护层300,能够对芯线组件100进行保护,避免芯线组件100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避免芯线组件100发生磨损,且提高芯线组件100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了芯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并且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进一步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可以通过高性能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进行制备。通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备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不仅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并且能够降低线缆燃烧时产生毒气和烟气的量,降低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线缆的环保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该线缆可以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和芯线组件100,芯线组件10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阻燃保护层3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的外侧,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在芯线组件100的外侧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阻燃保护层300,能够降低线缆发生燃烧的几率,提高线缆的阻燃性能。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组件100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芯线单元120,芯线单元120用于传输光信号。通过在线缆中设置多个芯线单元120,且每个芯线单元120均能够用于传输光信号,从而能够使一根线缆通过分线操作与多个终端进行连接,且每个芯线单元120均能够与一个终端进行连接。
参考图1,在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线组件100可以包括12个芯线单元120、8个芯线单元120或者6个芯线单元12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若芯线组件100包括12个芯线单元120,在对线缆进行分线时,该线缆最多能够分成12个连接端,并最多能够与12个终端进行连接。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芯线单元120均可以包括阻燃微束管121和光纤122,阻燃微束管121和光纤12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光纤122设置于阻燃微束管121内。通过将光纤122设置在阻燃微束管121内,能够通过阻燃微束管121对光纤122进行保护,降低光纤122因弯折、摩擦或者拉伸而断裂、损坏的几率,提高了光纤122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想,在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微束管121内能够设置有多根光纤122,例如一个阻燃微束管121内设置的光纤122数量可以为4根、8根或者12根。则光纤122可以选用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122(光纤122直径通常标称为250μm),其抗微弯性能优异,适用于室内复杂布线环境。一根阻燃微束管121内设置有12根光纤122,光纤122通过着色进行区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微束管121可以为聚烯烃阻燃微束管121,制备阻燃微束管121的聚烯烃材料的邵氏硬度小于等于90HA,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0MPa,断裂延伸率大于等于%,热收缩率小于等于3%(热收缩温度为℃,保温时间为4h)。阻燃微束管121的壁厚可以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2mm,阻燃微束管121外径尺寸大于等于1.3mm且小于等于1.5mm。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材料制备的松套管,采用聚烯烃制备的阻燃微束管121具有较好的易撕裂性,阻燃微束管121可以被施工人员徒手沿阻燃微束管121的长度方向剥离至少2m。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芯线单元120沿第一方向螺旋绞合。通过采用螺旋绞合的方式,将多个芯线单元120进行相互缠绕,能够增加拉伸线缆时,芯线单元120在第一方向上的拉升余量,避免芯线单元120在第一时间受力,提高芯线单元120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可以包括中心加强件500,芯线组件100设置于中心加强件500的外侧,中心加强件500沿第一方向延伸。该中心加强件500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柔韧性以及抗弯折性能。通过设置中心加强件500,以使芯线组件100围设于中心加强件500的外表面,能够提高线缆的抗拉强度,降低芯线单元120因线缆弯折而发生断裂的几率。
参考图1,在具体实现时,若芯线组件100可以包括多个芯线单元120,则多个芯线单元120围设于中心加强件500的外表面,能够提高芯线单元120的抗拉强度,降低芯线单元120因线缆弯折而发生断裂的几率。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芯线单元120能够通过螺旋绞合的方式围绕在中心加强件500的外表面,经过螺旋绞合后的多个芯线单元120在中心加强件500的外表面上的覆盖率至少能够达到95%。若每个芯线单元120均包括阻燃微束管121以及设置于阻燃微束管121内的光线,则阻燃微束管121能够与中心加强件500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加强件500能够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Polymer,或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FRP)进行制备,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者芳纶纤维。示例性地,中心加强件500可以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杆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0MPa,弹性模量大于等于50Gpa。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可以包括第二阻燃保护层600。第二阻燃保护层600设置于中心加强件500的外侧,第二阻燃保护层6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和中心加强件500之间,芯线组件100抵接于第二阻燃保护层600的外表面,第二阻燃保护层600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在中心加强件500的外侧设置第二阻燃保护层600能够降低中心加强件500发生燃烧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线缆的阻燃性能,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的环保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阻燃保护层600可以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进行制备。中心加强件500的外径尺寸以及第二阻燃保护层600的外径尺寸能够根据线缆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第二阻燃保护层600与中心加强件500的总外径小于等于3.5mm且大于等于4.5mm。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燃保护层600可以为具有减震抗拉性能的材料制备得到。第二阻燃保护层600位于中心加强件500和多个芯线单元120之间,多个芯线单元120与第二阻燃保护层600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芯线单元120能够采用螺旋绞合的方式围设于第二阻燃保护层600的外表面。通过在中心加强件500的外表面设置第二阻燃保护层600,能够提高中心加强件500的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抗拉伸性能。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为全干式结构。线缆可以为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的全干式结构,全干式结构是指在光缆内不填充油膏,采用全干式结构的光缆能够避免光缆内填充的油膏在高温或者有火源的环境中燃烧,降低光缆燃烧的几率。
现有技术中,常规大芯数光缆采用松套管层绞式结构,套管内填充油膏,布线时需要先行擦除油膏再进行芯线单元120内的光纤122接续,从而影响光纤122续接的工作效率。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套管内填充油膏的方案,本申请采用全干式结构能够在光纤122续接时避免擦除油膏的步骤,提高了光纤122续接的效率。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可以包括多个撕裂绳200,撕裂绳2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的外侧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内侧之间,撕裂绳200的外表面连接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撕裂绳200沿第一方向延伸,撕裂绳200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
参考图1,撕裂绳200能够设置于芯线组件100的外侧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内侧之间,撕裂绳200的外表面连接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撕裂绳200沿第一方向延伸,撕裂绳200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撕裂绳200主要用于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以露出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内的芯线组件100,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芯线组件100进行分线。在线缆的端部,撕裂绳200的长度能够相对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长度较长,以使施工人员能够便于夹持撕裂绳200裸露在外的端部,方便施工人员对撕裂绳200施加拉扯力,以便于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撕裂绳200可以采用聚酯纱材料进行制备,制备得到的聚酯纱材料的撕裂绳200的密度为333tex,抗拉力值大于等于120N,撕裂绳200的密度和抗拉力值越高,撕裂绳200的抗拉强度越高,越不容易在拉扯过程中被拉断。
通过在芯线组件100的外侧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内侧之间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撕裂绳200,撕裂绳200的外表面连接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使得撕裂绳20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从而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撕裂线缆以对线缆进行分线,进而提高了线缆的分线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撕裂绳200可以包括多根,多根撕裂绳200绕芯线组件100的外表面均匀分布,且每相邻的两根撕裂绳200均间隔设置。多根撕裂绳200围绕线缆的轴线均匀分布,撕裂绳200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分线操作。多根撕裂绳200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对撕裂绳200进行辨识和夹持。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根撕裂绳200可以包括2根、3根、5根、6根甚至更多根。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撕裂绳200可以包括第一撕裂绳210和第二撕裂绳220,第一撕裂绳210与第二撕裂绳220相对于芯线组件100的轴线对称设置。在具体实现时,一根线缆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两根撕裂绳200,在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时,能够选择第一撕裂绳210和第二撕裂绳220中的任意一根进行拉扯。或者,在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时,能够同时对第一撕裂绳210和第二撕裂绳220进行拉扯,以提高撕裂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效率。将第一撕裂绳210与第二撕裂绳220相对于芯线组件100的轴线进行对称设置,使施工人员在同时拉扯第一撕裂绳210和第二撕裂绳220时,能够更好的发力,以便于将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撕裂。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缆还可以包括强化层400,强化层4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的外侧,强化层400沿第一方向延伸;强化层400设置于芯线组件100和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之间。通过设置强化层400能够对芯线组件100进行保护,能够提高线缆在拖拽、运输等过程中的抗拉扯的性能,提高芯线组件100的抗拉性能。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强化层4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110于,撕裂绳200能够设置于强化层400的外表面上的容纳槽110内。通过设置容纳槽110能够提高撕裂绳200在强化层400外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避免撕裂绳200发生相对滑动。强化层400可以采用具有柔韧性较强的芳纶纤维纱或玻璃纤维纱进行制备,能够提高线缆的抗弯折性能。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强化层400可以采用芳纶纤维纱制备得到,通过使用芳纶纤维纱制备强化层400,能够提高对芯线组件100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内表面上也能够开设有条形槽,该条形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撕裂绳200能够设置于条形槽内。通过将撕裂绳200设置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的内表面上的条形槽内,能够避免在制备和运输线缆的过程中,撕裂绳200相对于第一阻燃保护层300或者芯线组件100发生相对滑动,且能够降低在拉扯撕裂绳200的过程中,撕裂绳200发生滑动的几率,提高了撕裂绳200在第一阻燃保护层300和芯线组件10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在具体实现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燃保护层和芯线组件;
所述芯线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芯线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芯线单元,所述芯线单元用于传输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芯线单元均包括阻燃微束管和光纤,所述阻燃微束管和所述光纤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阻燃微束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芯线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螺旋绞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中心加强件;
所述芯线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侧,所述中心加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第二阻燃保护层;
所述第二阻燃保护层设置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侧,所述第二阻燃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芯线组件和所述中心加强件之间,所述芯线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二阻燃保护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阻燃保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全干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多个撕裂绳;
所述撕裂绳设置于所述芯线组件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的内侧之间,所述撕裂绳的外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所述撕裂绳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撕裂绳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撕裂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绳包括第一撕裂绳和第二撕裂绳,所述第一撕裂绳与所述第二撕裂绳相对于所述芯线组件的轴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强化层,所述强化层设置于所述芯线组件的外侧,所述强化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强化层设置于所述芯线组件和所述第一阻燃保护层之间。
CN202320289577.3U 2023-02-22 2023-02-22 线缆 Active CN219418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9577.3U CN219418568U (zh) 2023-02-22 2023-02-22 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9577.3U CN219418568U (zh) 2023-02-22 2023-02-22 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8568U true CN219418568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9577.3U Active CN219418568U (zh) 2023-02-22 2023-02-22 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8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5450B2 (en) Self-supporting fiber optic cable
US8184937B2 (en) Optical cable
CN103492922B (zh) 光纤互连线缆
US20080279514A1 (en) Optical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cable
US10591691B1 (en) All-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fiber optic cable
CN107076944B (zh) 中心松管式光纤光缆
JP2000195347A (ja) 複合ケ―ブルユニット
US20060159408A1 (en) All-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loose-tube optical fiber cable
CN211125081U (zh) 一种铠装光电复合缆
CN112334809B (zh) 光纤电缆
JP2877719B2 (ja) 柔軟性誘電体ファイバー光ケーブル
JP2009181119A (ja) 光ケーブル
CN219418568U (zh) 线缆
CN213399003U (zh) 一种双芯扁形室内用复合光缆
KR101395474B1 (ko) 광섬유 케이블
CN2760585Y (zh) 柔性金属管光缆
CN212569232U (zh) 一种抗拉耐弯曲轨道交通用光纤光缆
AU2010213493B2 (en) Duplex cables and zipcord cables and breakout cables incorporating duplex cables
CN210835374U (zh) 一种高强度接入光缆
CN201222111Y (zh) 一种易于分叉的自承式皮线光缆
CN211123421U (zh) 一种耐弯折扁平型引入光缆
CN105938230A (zh) 一种新型高阻燃光缆
CN2619272Y (zh) 紧套光纤单元层绞式光缆
CN111796373A (zh) 光缆
CN212460106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电力晶闸管触发的光纤跳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