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5167U -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5167U
CN219415167U CN202320651624.4U CN202320651624U CN219415167U CN 219415167 U CN219415167 U CN 219415167U CN 202320651624 U CN202320651624 U CN 202320651624U CN 219415167 U CN219415167 U CN 21941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fresh air
reversing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16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16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5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包括壳体以及换向风门;其中,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新风进口、第二循环进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换向风门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对第一新风进口或第二循环进口密封;使用时,出风口用于与新风模块连通且第二循环进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换向风门来选择性的对第一新风进口或第二循环进口密封,从而能够在室外天气适宜情况将室外新鲜空气导入来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使用,或者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循环使用,以满足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需求,能够使新风模块得到充分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很多空调器加入了新风处理装置,通过从室外连接至室内的进风管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室内,利用室内微正压原理,排出室内混浊空气,持续对室内空气稀释置换,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但现有技术的进气方式,结构功能单一,只有引入室外新风净化的功能,缺失室内空气自循环净化的功能;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0414474.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外壳以及新风模块;外壳内部具有安装腔,外壳上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一新风进口和第一新风出口;新风模块设置在安装腔内,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体、风机、新风管以及出风框组件;新风壳体内部具有新风腔,新风壳体上设置有与新风腔连通的第二新风进口和第二新风出口;新风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新风进口连通,新风管的第二端穿装在第一新风进口内,并伸出到外壳外;风机安装在第二新风出口处,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出风框组件,出风框组件包括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上的出风框架,以及设置在出风框架内部的摆叶,出风框架为环形框架,摆叶与出风框架转动连接,摆叶相对出风框架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出风框架与第一新风出口连通。
上述新风空调室内机中的新风模块的新风腔仅能够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室内,而在有些应用场景,例如当室外天气恶劣,需要停止室外新风的引入,此时可以通过摆叶来关闭出风框架,则可以停止对室外新风的引入。但是,此时新风模块的净化功能就完全丧失,使得新风模块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换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室内机中的新风模块的新风腔仅能够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室内,摆叶来关闭出风框架,则可以停止对室外新风的引入。但是,此时新风模块的净化功能就完全丧失,使得新风模块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新风进口、第二循环进口以及出风口;
换向风门,所述换向风门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对第一新风进口或第二循环进口密封;
使用时,出风口用于与新风模块连通且第二循环进口用于与室内连通。
工作原理:
将本进风换向结构在使用时与新风模块配合,在室外天气适宜,需要使用新风模块时,转动换向风门来对第二循环进口密封,此时第一新风进口与出风口连通,则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新风进口导入壳体内,后从出风口处导入新风模块中对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后导入室内以供使用;当室外天气恶劣时,转动换向风门来对第一新风进口密封,此时第二循环进口与出风口连通,则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循环进口处导入壳体内,后从出风口处导入新风模块中净化后再导回室内,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风模块,包括上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导风通道以及与导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滑槽;
风机,所述风机连接在支架上且与导风通道一端连通;
进风管组件,所述进风管组件与支架相连且与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进风管组件还与出风口连通;
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从安装滑槽处滑入导风通道内来净化从导风通道内流过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一种新风模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进风换向结构通过换向风门来选择性的对第一新风进口或第二循环进口密封,从而能够在室外天气适宜情况将室外新鲜空气导入来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使用,或者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循环使用,以满足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需求,能够使新风模块得到充分的利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新风模块主要由支架、风机、进风管组件、净化组件以及进风换向结构组成,能够根据天气情况来选择性的将通过风机提供动力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导入进风换向结构内,后穿过进风管组件来进入净化组件内完成净化后导入支架内的导风通道后从风机处导入室内以供使用;或者将室内的空气通过净化组件净化后导入室内循环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中的新风模块通过在支架上开设的安装滑槽来快捷的对净化组件进行安装或拆卸,以便于对净化组件进行更换或清洗等;
4、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具体上述新风模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新风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新风模块的拆分结构图;
图3为图2中进风换向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进风换向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进风换向结构的局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图2中进风换向结构的局部状态示意图二。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风机2、净化支撑架3、净化模块4、风管接头5、第一风管6、第二风管7、壳体8、换向风门9、第一新风进口10、第二循环进口11、出风口12、风门限位筋13、驱动器14、防尘盖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包括壳体8以及换向风门9;
其中,所述壳体8上具有第一新风进口10、第二循环进口11以及出风口12;
所述换向风门9转动设置在壳体8内且用于对第一新风进口10或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
使用时,出风口12用于与新风模块连通且第二循环进口11用于与室内连通。
具体是:
将本进风换向结构在使用时与新风模块配合,在室外天气适宜,需要使用新风模块时,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如图5),此时第一新风进口10与出风口12连通,则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新风进口10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新风模块中对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后导入室内以供使用;当室外天气恶劣时,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一新风进口10密封(如图6),此时第二循环进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则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循环进口11处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新风模块中净化后再导回室内,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此进风换向结构通过换向风门9来选择性的对第一新风进口10或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从而能够在室外天气适宜情况将室外新鲜空气导入来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使用,或者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新风模块净化后循环使用,以满足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需求,能够使新风模块得到充分的利用。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中所述壳体8呈筒状结构且由两半壳体8扣合而成,第二循环进口11开设在其中一个半壳体8上,第一新风进口10和出风口12在筒状结构的两端口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8设计成筒状结构,则其内来为空气的导入提供空间且其两端即可对应来形成第一新风进口10和出风口12;同时壳体8由两半壳体8扣合而成,具体是两半壳体8扣合在一起后通过配合的多个卡口与弹性凸块来卡接固定,使得壳体8便于进行安装或拆分,能够快捷的定期对壳体8内壁上粘附的灰尘和杂物等进行清理。
基于上述方案:
采用的筒状结构的中段呈方形且第二循环进口11设置在筒状结构的中段上,换向风门9为匹配在筒状结构的中段内转动的方形结构。
在此:具体是筒状结构的两端呈圆柱状且筒状结构的两端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以便于壳体8与新风模块中的其他结构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来进行可拆卸连接;同时将筒状结构的中段设计为方形,且配合换向风门9形状设计为方形结构,以使换向风门9更好能在筒状结构的中段内转动,以使换向风门9能够更好与筒状结构的中段配合来提高对第一新风进口10或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时的密封性能;且筒状结构的中段与筒状结构的两端均通过渐变段相连,从而使得筒状结构的整体设计更加流畅,空气在筒状结构内的流动更加顺畅,同时还能够对空气的流速进行一定的调节,更利于空气的流动。
如图3、图5以及图6,为了进一步提高换向风门9对第一新风进口10的密封性能,在壳体8内设置有位于第一新风进口10一侧的风门限位筋13,换向风门9转动至与风门限位筋13相抵来对第一新风进口10密封;具体,风门限位筋13是分布在两半壳体8内壁上,当两半壳体8连接在一起后,即在壳体8内壁上形成了一个向其内侧凸出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即是风门限位筋13;在此,是将风门限位筋13设计在壳体8的中段内壁上且呈方形,以使环形凸起与换向风门9边缘配合来提高对第一新风进口10的密封性能。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
方形结构具体是方形块,方形块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遮挡面,方形块上与第一遮挡面相对的一个侧面为第二遮挡面;转动换向风门9,来使换向风门9贴合在第一新风进口10内侧,此时第一遮挡面对第一新风进口10进行密封;换向风门9转动90度后,换向风门9贴合在第二循环进口11内侧,此时第二遮挡面对第二循环进口11进行密封。
为了自动的对换向风门9进行调节,在壳体8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器14,驱动器14与换向风门9相连以驱动换向风门9转动;在此,驱动器14可以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套来与换向风门9一端形成的连接轴来进行键连接。控制电机的启停以及转动方向来使换向风门9根据需求对第一新风进口10或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
在第二循环进口11处还设置有防尘盖15,能够避免室内的大颗粒灰尘等从第二循环进口11处进入壳体8内,延长定期对本进风换向结构清理的时间。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新风模块,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还包括支架1、风机2、进风管组件以及净化组件;
其中,所述支架1上形成有导风通道以及与导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滑槽;
所述风机2连接在支架1上且与导风通道一端连通;
所述进风管组件与支架1相连且与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进风管组件还与出风口12连通;
所述净化组件从安装滑槽处滑入导风通道内来净化从导风通道内流过的空气。
当室外天气适宜,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此时第一新风进口10与出风口12连通,风机2运行,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新风进口10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进风管组件后通过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再穿过导风通道从风机2处导入室内以供使用;当室外天气恶劣时,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一新风进口10密封,此时第二循环进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则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循环进口11处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进风管组件后通过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再穿过导风通道从风机2处导入室内来循环使用;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新风模块。
基于上述方案:
采用的净化组件包括净化支撑架3和净化模块4;
其中,所述净化支撑架3上形成有安装位;
所述净化模块4嵌入安装位内来布置。
在此是:净化支撑架3作为净化模块4的支撑骨架,以便于合理的将净化模块4布置在安装位内,后将净化组件从安装滑槽处滑入导风通道内,来对从导风通道内流过的空气进行净化;除臭、驱除有害气体。净化模块4可以是HEPA以及活性炭等过滤材料来加工而成,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粉尘、油烟异味、甲醛、苯、CO2、香烟味、细菌、病毒等各种不健康或有害物质。
进一步优化:
采用的进风管组件包括风管接头5、第一风管6以及第二风管7;
其中,所述风管接头5一端与支架1可拆卸相连;
所述第一风管6一端与风管接头5另一端可拆卸相连,第一风管6另一端与出风口12可拆卸相连;
第二风管7一端与第一新风进口10可拆卸相连;
安装时,第二风管7穿过墙体的安装孔(如图1)。
在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的进气管为波纹管,进气波纹管一端以波纹旋入的方式连接在空调机身上,空调安装完成后,机身很难移动,进气波纹管此端无法拆卸;进气波纹管另一端穿墙后连接到室外,空调安装完成后,进气波纹管此端也无法从室外取回,即进气波纹管在安装后无法拆卸,内部无法清洁。新风空调长期使用,进气管内壁会持续累积灰尘、杂物等,遇潮湿空气易发生霉变,导致引入空气二次污染,进气管内部无法清洁的问题为新风行业的痛点之一。而本实施例中:风管接头5与支架1可以是插接相连,第一风管6与风管接头5之间、第一风管6与出风口12之间、第二风管7与第一新风进口10之间均可以采用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从而使得便于对第一风管6、风管接头5、第二风管7以及进风换向结构进行拆分,后便于对其内壁上粘附的灰尘、杂物等定期进行清理,解决了新风行业对于进气管内部无法清洁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新风模块,使得此空调在使用新风模块时能够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如下的调节。
当室外天气适宜,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二循环进口11密封,此时第一新风进口10与出风口12连通,风机2运行,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第一新风进口10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进风管组件后通过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再穿过导风通道从风机2处导入室内以供使用;当室外天气恶劣时,转动换向风门9来对第一新风进口10密封,此时第二循环进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则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循环进口11处导入壳体8内,后从出风口12处导入进风管组件后通过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再穿过导风通道从风机2处导入室内来循环使用;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新风模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新风进口、第二循环进口以及出风口;
换向风门,所述换向风门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对第一新风进口或第二循环进口密封;
使用时,出风口用于与新风模块连通且第二循环进口用于与室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筒状结构且由两半壳体扣合而成,第二循环进口开设在其中一个半壳体上,第一新风进口和出风口在筒状结构的两端口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风门包括:
第一遮挡面,所述第一遮挡面连接有第二遮挡面;第一遮挡面用于对第一新风进口密封,第二遮挡面用于对第二循环进口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第一新风进口一侧的风门限位筋,换向风门转动至与风门限位筋相抵来对第一新风进口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与换向风门相连以驱动换向风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中段呈方形且第二循环进口设置在筒状结构的中段上,换向风门为匹配在筒状结构的中段内转动的方形结构。
7.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进风换向结构,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导风通道以及与导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滑槽;
风机,所述风机连接在支架上且与导风通道一端连通;
进风管组件,所述进风管组件与支架相连且与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进风管组件还与出风口连通;
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从安装滑槽处滑入导风通道内来净化从导风通道内流过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
净化支撑架,所述净化支撑架上形成有安装位;
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嵌入安装位内来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组件包括:
风管接头,所述风管接头一端与支架可拆卸相连;
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一端与风管接头另一端可拆卸相连,第一风管另一端与出风口可拆卸相连;
第二风管,第二风管一端与第一新风进口可拆卸相连;
安装时,第二风管穿过墙体的安装孔。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风模块。
CN202320651624.4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Active CN21941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1624.4U CN2194151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1624.4U CN2194151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5167U true CN21941516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1624.4U Active CN2194151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5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650B (zh) 紧凑型新风排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AU2018202626A1 (en) Ai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for indoor window vent
CN105890100B (zh) 窗式空气净化换热器
CN200952797Y (zh) 一种带调节阀的通风净化风机
CN103743055A (zh) 一种新风和室内空气净化两用机
CN206755480U (zh) 一种负压式新风系统
CN219415167U (zh)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CN101380482B (zh) 新风净化机
CN116182381A (zh) 一种进风换向结构、新风模块及其空调
CN204084798U (zh) 一种中央空调过滤网装置
CN2082380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605724B (zh) 一种新风净化换热机组
CN204933098U (zh) 室外空气净化器
CN212509690U (zh) 一种应急排风系统专用风阀
CN202630295U (zh) 民用及办公环境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117948664B (zh) 一种组合式通风机组设备
CN112577142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系统
CN201283117Y (zh) 新风净化机
CN105107294A (zh) 室外空气净化器
CN102620377A (zh) 民用及办公环境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16080123U (zh) 一种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CN210980103U (zh) 一种壁挂式气相净化新风机
CN216694609U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9220224U (zh) 一种净化通风装置
CN220750322U (zh) 嵌入式呼吸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