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4039U -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4039U
CN219414039U CN202222944074.3U CN202222944074U CN219414039U CN 219414039 U CN219414039 U CN 219414039U CN 202222944074 U CN202222944074 U CN 202222944074U CN 219414039 U CN219414039 U CN 219414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andle
telescopic
sub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4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xury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4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4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4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4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柄,用于拍摄支架,所述拍摄支架用于支撑电子终端,所述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稳定所述电子终端的拍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使得所述手柄的长度变化;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伸出时所述使用者可握持所述手柄;所述第二套筒可收缩于所述第一套筒。该手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相对于第二套筒可伸缩,当该拍摄支架在不使用该手柄时,使得手柄的占用体积减小。

Description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背景技术
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支撑补光灯、电子终端等用电主体的装置,支撑装置按使用场景可以为车载支架、桌面支架、地面支架等,支撑装置按用电主体的类型可以分为补光支架、拍摄支架等。
拍摄支架是用于支撑电子终端以方便拍摄的支架,拍摄支架的支撑部分一般包括支撑部、支撑杆等,支,支撑部可以为支撑于支撑面的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可以为多脚支撑底座、平板底座、吸盘底座、磁吸底座等,支撑部还可以为可手持的结构;支撑杆安装于支撑部,支撑杆用于支撑电子终端。
申请号CN201921048982.6、授权公告号为CN2097872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拍摄支架,该拍摄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副手柄等,副手柄用于稳定电子终端、补光灯等用电主体的使用方向,当该拍摄支架在不使用手柄时,手柄占用的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柄,用于拍摄支架,所述拍摄支架用于支撑电子终端,所述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稳定所述电子终端的拍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使得所述手柄的长度变化;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伸出时所述使用者可握持所述手柄;所述第二套筒可收缩于所述第一套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包括夹具、支撑杆、支撑部和所述的手柄,所述夹具用于夹持电子终端,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可支撑于一支撑面的支撑底座,或者,所述支撑部可供使用者手持;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可转动,当所述使用者握持所述手柄时所述夹具、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部及所述电子终端呈悬挂状态以稳定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手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相对于第二套筒可伸缩,当该拍摄支架在不使用该手柄时,使得手柄的占用体积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拍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隐藏伸缩筒体、支撑部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结构某一方向上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结构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结构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结构中E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8是图3所示的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结构中F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2所述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第一伸缩件及第二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第二伸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二伸缩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0中第三伸缩件、第二弹性元件及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0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连接头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0中第一臂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0中插装柱及第一止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手柄折叠于夹具的状态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结构隐藏伸缩筒体、支撑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结构沿G-G线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3中手柄及验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手柄的分解图;
图27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H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1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中容置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容置件沿X-X线的剖视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结构中I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4是图31所示的容置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所示的容置件中滑动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4所示的容置件中容置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所示的容置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1所示的拍摄支架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状态图;
图39是图38所示的拍摄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8所示的拍摄支架的正视图;
图41是图40所示的拍摄支架沿J-J线的剖视图;
图42是图41所述的拍摄支架中K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3是图42所示的结构中L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4是图42所示的结构中M处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照图1-图44,特别参照图1、图21、图38、图42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拍摄支架包括悬挂组件和手柄100,悬挂组件包括夹具200、伸缩组件300和支撑部400;夹具200用于夹持电子终端,夹具200安装于伸缩组件300;伸缩组件300安装于支撑部400;支撑部400设有容置件410,容置件410具有容置空间401,伸缩组件300套于容置件410;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转动,当使用者握持手柄100时悬挂组件及电子终端呈悬挂状态以稳定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手柄100可折叠于夹具200形成一可收纳结构10,容置件4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时,伸缩组件300伸缩可使得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或伸出容置空间401。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拍摄支架,当拍摄支架不使用时,可将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形成一可收纳结构10,收缩伸缩组件300使得可收纳组件容置于容置空间401,从而使得拍摄支架在不使用时占用体积小,便于收纳。
示例地,电子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相机等。
示例地,当手柄100需要折叠于夹具200时,电子终端脱离夹具200。
示例地,支撑部400可以为支撑于一支撑面的支撑底座,例如该支撑底座可以为吸盘式、多个支脚420式、磁吸式、平板式、夹持式等。该支撑面可以为地面、桌面等。
示例地,支撑部400可以为供使用者手持的结构,该手持的结构可以为柱状结构。
示例地,手柄100直接地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或者,手柄100间接地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如手柄100经一中间件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
又示例地,手柄100可直接转动安装于夹具200或者悬挂组件的其他部位,手柄100可间接转动安装于夹具200或者悬挂组件的其他部位,例如手柄100经一中间件转动安装于夹具200或悬挂组件的其他部位。
示例地,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或者,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
可以理解地,悬挂组件及电子终端具有一定的自重,当使用者握持手柄100时,悬挂组件及电子终端因其自身的重力矩呈悬挂状态从而稳定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当手柄100摆动时,悬挂组件及电子终端可保持在悬挂状态,从而稳定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
示例地,使用者握持手柄100,当使用者运动时,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方便使用者运动过程中使用电子终端。
可以理解地,在伸缩组件300的伸缩过程中,可收纳结构10与容置空间401不干涉,从而便于可收纳结构10的收纳。
示例地,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可以理解为手柄100贴近夹具200,或是手柄100收纳于夹具200,或者手柄100部分收纳于夹具200,也可以理解为手柄100靠近夹具200两者之间具有一个较小的间隙(间隙小于等于1cm),也可以理解为手柄100靠近夹具200两者之间具有一个较小的夹角(夹角小于等于5°)。
示例地,容置件410固定或活动设于支撑部400。
示例地,容置件410固定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容置件410可活动地安装于伸缩组件300。
可以理解地,当容置件410固定安装于伸缩组件300时,容置件410固定在伸缩组件300的位置即为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地,第一位置与伸缩组件300的伸缩状态无关,容置件41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当伸缩组件300伸缩时,容置件410在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不变。
可以理解地,当容置件410活动地安装于伸缩组件300时,为了便于收纳可收纳结构10,容置件410应当处于相对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可以为容置件410处于相对于伸缩组件300的任意位置时,伸缩组件300伸缩可使得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或伸出伸缩件410的容置空间401,或者,第一位置也可以为容置件410处于相对于伸缩组件300的某一具体位置时,伸缩组件300伸缩可使得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或伸出伸缩件410的容置空间401。
例如,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滑动,当容置件41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伸缩组件300的顶端可收缩至容置空间401的底部,可收纳结构1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内。
示例地,可收纳结构10可以为与容置空间401相适配的结构。例如容置空间401呈柱状、收纳结构也呈柱状。
示例地,可收纳结构10可以为横截面小于容置空间401且能收纳于容置空间401的任何结构。
可以理解地,伸缩组件300用于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高度或使用距离,伸缩组件300的伸缩节数可以为2节、3节、5节、10节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4、图5、图22等,夹具200具有夹持电子终端的夹持空间201,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第一收纳部分100a收纳于夹持空间201。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得该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夹具200的夹持空间201既作为夹持电子的空间、又作为。
示例地,第一收纳部分100a可以指手柄100的全部或部分。
示例地,夹持空间201大于第一收纳部分100a,或者,夹持空间201与第一收纳部分100a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4、图5、图22,夹具200可弹性伸缩以使得夹持空间201的夹持宽度可调节,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的过程中所夹持宽度变化以使得夹持空间201适应第一收纳部分100a。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得夹持空间201收纳第一收纳部分100a,使得该拍摄支架的结构紧凑,并且,夹具200可弹性伸缩既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终端,也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第一收纳部分100a。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可弹性伸缩是指夹具200自身可以伸缩,并在伸缩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弹性提供夹持电子终端的夹持力。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的夹持宽度变化使得夹具2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终端,以及夹具200适应第一收纳部分100a。
其他示例地,夹具200可通过其他方式提供夹持力,例如夹具200的伸缩件230设有锁定件,夹具200伸缩至一位置时,锁定该锁定件从而使得夹具200可以夹紧电子终端,锁定件可以调节夹具200的夹持宽度。
其他示例地,夹具200的伸缩件230自身设有多个卡持位,当伸缩件230伸缩至一位置时,伸缩件230在相应的卡持位保持卡持状态,从而使得夹具200可以夹紧电子终端,不同的卡持位可以调节夹具200的夹持宽度。
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手柄100的折叠过程中,夹持空间201的夹持宽度不发生变化,例如夹持空间201的夹持宽度足够宽,在手柄100的折叠过程中,手柄100与夹具100不发生干涉。
示例地,夹持宽度可调节可以理解为使用者手动调节夹具200的夹持宽度,还可以理解为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的过程中手柄100挤压夹具200使得夹具200的夹持宽度发生适应性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夹具200具有第一切入面202,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的过程中,手柄100切过第一切入面202,在手柄100切过第一切入面202的过程中,手柄100使得夹持宽度变化以使得夹持空间201适应第一收纳部分100a;夹具200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为夹持空间201,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一夹持部210,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第一夹持部210相对于第二夹持部220远离第三转动轴线。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便于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的夹持空间201,第一切入面202使得手柄100容易切入夹持看空间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柄100切过第一切入面202的过程中,因夹具200可弹性伸缩使得夹具200的夹持空间201可以适应手柄100的第一收纳部分100a。
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夹持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地,夹角200的夹持宽度变化,避免了手柄100在收纳过程中手柄100与夹具200发生干涉。
示例地,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之后,夹具200夹持手柄100,或者,夹具200处于收缩状态,手柄100与第一夹持部210或第二夹持部220具有间隙。
示例地,为了使得夹具200弹性伸缩,在伸缩方向上夹具200的一部分在伸缩方向相对固定,夹具200的另一部分可以弹性伸缩。
示例地,第一切入面202可以为平面、曲面、折面等,第一切入面202为适应手柄100折叠的渐进变化的面,可以理解地,第一切入面202可以为便于手柄100折叠的任意形状的面。
示例地,第一切入面202的数量可以为1个,1个第一切入面202可以位于收纳空间的一侧,例如1个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一夹持部210或者第二夹持部220。
又示例地,第一切入面202的数量可以为2个,2个第一切入面202可以分别位于收纳空间的两侧,例如2个第一切入面202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
示例地,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第一夹持部210相比第二夹持部220远离第三转动轴线。
示例地,第一夹持部210设有第一防滑垫212,第二夹持部220设有第二防滑垫222,当夹具200夹持电子终端时,第一防滑垫212和第二防滑垫222分别抵压在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个侧边,第一防滑垫212和第二防滑垫222可以起到避免电子终端相对夹具200滑移的作用,第一防滑垫212和第二防滑垫222可以采用橡胶、塑料等软质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第一夹持部210设有第一挡持凸起211,第二夹持部220设有第二挡持凸起221,第一挡持凸起211和第二挡持凸起221在第一方向上挡持电子终端,第一方向沿电子终端的厚度方向;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一挡持凸起211,或者,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二挡持凸起221。
设计第一挡持凸起211和第二挡持凸起221的好处是使得电子终端不易脱离夹具200,并且将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一挡持凸起211使得该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其他示例地,第一切入面202的数量为1个,第一切入面202设于第二挡持凸起221。
其他示例地,第一切入面202的数量为2个,2个第一切入面202分别设于第一挡持凸起211和第二挡持凸起2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10-图16,夹具200包括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均安装于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为夹持空间201;伸缩件230可弹性伸缩以调节夹具200的夹持宽度;伸缩件230包括第一伸缩子件231和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二伸缩子件232套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弹性伸缩;伸缩件23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233,第一弹性元件233一端作用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另一端作用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一弹性元件233为第一弹簧233,夹具200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弹性元件233受限地安装于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腔203,第一弹簧233与第一限位腔203适配,第一伸缩子件231与第二伸缩子件232包围形成第一限位腔203;第一伸缩子件231开设有第一伸缩腔204,第二伸缩子件232滑动安装于第一伸缩腔204内,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一伸缩腔204内。
上述设置的好处是,第一弹性元件233位于第一限位腔203,第一伸缩子件231与第二伸缩子件232包围形成第一限位腔203,且第一限位腔203位于第一伸缩腔204内,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第一限位腔203位于第一伸缩腔204内。
示例地,夹具200的伸缩件230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伸缩组件300。
示例地,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安装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和第二伸缩子件232,或者,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安装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和第一伸缩子件231。
示例地,第一弹性元件233可以为弹片、弹簧、弹力绳等。
其他示例地,第一限位部可以为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套于第一弹簧233。
其他示例地,第一限位腔203为具有开口的限位槽,该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弹簧233的直径。
示例地,第一弹簧233可以为柱状弹簧、塔状弹簧等,即第一弹簧233呈柱状或塔状。
示例地,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子件231可分离地连接,例如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子件231相抵;或者,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子件231不可分离地连接,例如第一弹性元件233固定连接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示例地,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二伸缩子件232可分离地连接,例如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二伸缩子件232相抵;或者,第一弹性元件233的一端与第二伸缩子件232不可分离地连接,例如第一弹性元件233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子件232。
可以理解地,第一弹性元件233受限地安装于第一限位部,避免第一弹性元件233非受控的形变,使得第一弹性元件233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的伸缩过程中始终起到弹性作用。
示例地,第一限位腔203可以为柱状腔,第一弹簧233与第一限位腔203适配是指,在伸缩件230的伸缩过程中,第一弹簧233始终受限地位于第一限位腔203。
示例地,第一伸缩子件231具有第一壁面,第二伸缩子件232具有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包围形成第一限位腔203。第一壁面可以为凹面,第二壁面为平面;或者,第一壁面为平面,第二壁面为凹面;或者,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均为凹面。
可以理解地,第一限位槽203a的内壁为第一壁面,第一限位壁203b为第二壁面。
示例地,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伸缩过程中,第一弹簧233始终位于第一伸缩腔204内,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弹簧233歪斜至第一伸缩腔204外,使得第一弹簧233始终保持在可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0-图16,第一限位腔203包括第一限位槽203a和第一限位壁203b,第一限位槽203a具有第一开口203c,第一限位壁203b用于封闭第一开口203c以使得第一伸缩子件231与第二伸缩子件232包围形成第一限位腔203,第一限位槽203a设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一限位壁203b设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二伸缩子件232设有第一凸起232a,第一凸起232a经第一开口203c延伸至第一限位槽203a内,当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缩时,第一凸起232a在第一限位腔203内滑动,第一弹簧233的第一端作用于第一凸起232a。
可以理解地,第一凸起232a的设置便于第一弹性元件233作用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一开口203c便于第一凸起232a延伸至第一限位腔203内。
示例地,当第二伸缩子件232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时,第一凸起232a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端部对齐。
示例地,第一凸起232a位于第一限位壁203b的一端。
可以理解地,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伸缩过程中,第一限位腔203的体积会发生相应地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10-图16,悬挂组件还包括连接臂610和连接件620,连接臂610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夹具200安装于连接臂610,第一伸缩腔204的内壁凸设有第一安装凸起231a,连接件620用于连接连接臂610和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二伸缩子件232设有避让空间205,避让空间205用于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滑动时避让第一安装凸起231a,可收纳结构10还包括连接臂610和连接件620;第一伸缩腔204的内壁凸起形成有两条第一限位条231b,两条第一限位条231b间隔排布形成第一限位槽203a,避让空间205用于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滑动时避让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一限位条231b延伸至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二伸缩子件232设有第一凸起232a,当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缩时,第一凸起232a在第一限位槽203a内滑动;第一弹簧233的第一端作用于第一凸起232a,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作用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伸缩腔204内设有第一安装凸起231a一方面方便安装夹具200,另一方面将第一安装凸起231a设于第一伸缩腔204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并且,第一安装凸起231a还与第一弹簧233作用,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第一限位条231b延伸至第一安装凸起231a,使得第一限位腔203延伸至第一安装凸起231a,使得第一弹簧233在伸缩过程中不易脱出第一限位腔203。
可以理解地,由两个第一限位条231b间隔排布形成第一限位槽203a,便于布置第一凸起232a。
可以理解地,第一安装凸起231a便于将夹具200安装于连接臂610。
示例地,连接件620可以为紧固件例如螺钉、铆钉等。
示例地,连接件620可以为一任意的柱状物。
示例地,两个第一限位条231b相互平行,或者两条第一限位条231b的夹角小于等于5°。
示例地,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不可分离或可分离地连接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例如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凸起231a相抵,或者,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
可以理解地,第一限位部延伸至第一安装凸起231a。
示例地,第一凸起232a设有第七开口2010,当伸缩件230呈收缩状态时,第一限位条231b容纳于第七开口2010内,第一限位条231b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端部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10-图16,第一安装凸起231a设有第一转动腔206,第一转动腔206连通至第一伸缩子件231的外壁,连接臂610设有第一转动凸起611,第一转动凸起611阻尼转动安装于第一转动腔206。
示例地,第一转动凸起611与第一转动腔206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一转动凸起611阻尼转动安装于第一转动腔206。
示例地,第一转动凸起611与第一转动腔206之间设有阻尼胶圈630,以实现第一转动凸起611阻尼转动安装于第一转动腔20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伸缩子件231设有设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的第一连接柱231b,第一连接柱231b位于第一转动腔206,连接件620穿过第一转动凸起611与第一连接柱231b连接。
示例地,连接件620为螺纹件,第一连接柱231b设有相应的螺纹孔,连接件620与第一连接柱231b螺纹连接。
示例地,连接件620为铆接件,第一连接柱231b设有相应的铆接孔,连接件620与第一连接柱231b铆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0-图16,伸缩件230还包括第三伸缩子件234;第三伸缩子件234套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三伸缩子件234相对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弹性伸缩;第二伸缩子件232包括连接板232b和两个安装柱232c,安装柱232c分别连接于连接板232b的两侧,避让空间205位于两个安装柱232c之间;安装柱232c设有安装腔206,第三伸缩子件234包括两个导杆234a,两个导杆234a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安装柱232c的安装腔206,伸缩件230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235,第二弹性元件235一端作用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另一端作用于第三伸缩子件234,第二弹性元件235为两个第二弹簧235,2个第二弹簧235分别位于2个安装腔206内。
可以理解地,定义夹具200的最大夹持宽度与初始夹持宽度之比为夹持宽度变化率,在同样的初始长度下,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及第三伸缩子件234使得该夹具200的夹持宽度变化率更大,最大夹持宽度更大,能够夹持的电子终端型号更多。
可以理解地,第三伸缩子件234使得伸缩件230的伸缩行程更长,并且伸缩件230处于收纳状态时长度更短,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将避让空间205设于两个安装柱232c之间,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将第一安装凸起231a设置两个安装柱232c之间,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第二弹性元件235一端可分离或不可分离地作用于第二伸缩子件232,例如第二弹性元件235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子件232,或者第二弹性元件235与第二伸缩子件232相抵。
示例地,第二弹性元件235另一端可分离或不可分离地作用于第三伸缩子件234,例如第三弹性元件固定连接于第三伸缩子件234,或者第三弹性元件与第三伸缩子件234相抵。
示例地,安装腔206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子腔206a和第二安装子腔206b,第一安装子腔206a与导杆234a相适配;第二安装子腔206b的截面大于第一安装子腔206a,第一安装子腔206a与第二安装子腔206b的过渡处具有第一台阶206c,导杆234a具有第一头部234b,第一头部234b与第二安装子腔206b适配,第二弹簧235容纳于第二安装子腔206b,第一弹簧233的一端作用于第一台阶206c、另一端作用于导杆234a的第一头部234b。
可以理解地,第一安装子腔206a使得导杆234a按其延伸方向稳定地滑动,或者,第一头部234b使得导杆234a按其延伸方向稳定地滑动。
其他示例地,安装腔206的数量为1个,导杆234a的数量为1个。
其他示例地,第二弹性元件235还可以为弹片、弹力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0-图16,第一弹簧233为压缩弹簧,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33的长度逐渐缩短;或者,第一弹簧233为拉伸弹簧,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33的长度逐渐增加。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弹簧233为压缩弹簧时,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33产生压力,为夹具200夹持电子终端提供夹持力。例如,第二伸缩子件232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凸起232a离第一安装凸起231a的距离越来越近。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弹簧233为拉伸弹簧时,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33产生拉力,为夹具200夹持电子终端提供夹持力。例如,第二伸缩子件232的伸出过程中,第一凸起232a离第一安装凸起231a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伸缩子件231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31c,第一限位凸起231c凸设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一弹簧233为柱状弹簧,第一限位凸起231c套于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
可以理解地,第一限位凸起231c用于限制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使得第一弹簧233在第一安装凸起231a的作用部位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伸缩子件232还包括第二限位凸起232d,第二限位凸起232d凸设于第一凸起232a,第一弹簧233为柱状弹簧,第二限位凸起232d套于第一弹簧233的第一端。
可以理解地,第二限位凸起232d用于限制第一弹簧233的第一端,使得第一弹簧233在第一凸起232a的作用不会发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6、图21、图22,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转动,夹具2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转动,夹具200可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手柄100可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在手柄100可折叠于夹具200形成一可收纳结构10时,可收纳结构1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可收纳结构10呈第一柱状结构,容置空间401呈与第一柱状结构相适配的第一柱状空间。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和手柄100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使得第一柱状结构更为紧凑,便于设置相应的容置空间401,并且使得容置空间401的体积相应减少,从而使得该拍摄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对于伸缩组件300(或类似沿一直线延伸的杆状物)而言,伸缩组件300的外周空间可以划分为侧空间和端空间,端空间位于伸缩组件300的一端,侧空间位于伸缩组件300的一侧(侧空间环绕伸缩组件300)。
例如,当伸缩组件300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该伸缩组件300位于使用者前方时,伸缩组件300具有上端空间、下端空间、左侧空间、右侧空间、邻侧空间、远侧空间等。
例如,当伸缩组件30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该伸缩组件300位于使用者前方时,伸缩组件300具有左端空间、右端空间、上侧空间、下侧空间、邻侧空间、远侧空间等。
进一步地,对于伸缩组件300(或类似的杆状物)而言,两端可以分别作两个分隔平面,分隔平面垂直于伸缩组件300的延伸方向,两个分隔平面可以将伸缩组件300的外周空间划分为侧空间和两个端空间。
可以理解地,可收纳结构1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是指,可收纳结构10的主要部分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或者,可收纳结构10全部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可以指夹具200的主要部分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或者夹具200全部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可以指手柄100的主要部分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或者,手柄100全部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
可以理解地,连接臂61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可以指连接臂610的主要部分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或者,连接臂610全部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
示例地,第一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状结构、多边形柱状结构、椭圆柱状结构等,第一柱状空间可以为圆柱状空间、多边形柱状空间、椭圆柱状空间等。
示例地,手柄100直接或间接地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夹具200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伸缩组件300。
示例地,第一柱状结构沿第五直线延伸,第五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例如第五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0°、2°、3°、5°等。
示例地,第一柱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直线平行。
其他示例地,所述夹具200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300可转动,所述夹具2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四位置时,所述手柄100可折叠于所述夹具200,具体地,当夹具2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四位置时,夹具20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侧空间或端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1、图22等,悬挂组件还包括一连接臂610,夹具200具有夹持电子终端的夹持空间201,连接臂610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以便夹具200可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夹具200安装于连接臂610,可收纳结构10包括连接臂610;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第一收纳部分100a收纳于夹持空间201,夹具200、手柄100及连接臂610形成第一柱状结构。
可以理解地,连接臂610用于连接夹具200和伸缩组件300,连接臂610便于将夹具200设置在相对伸缩组件300合适的位置上,使得夹具200或电子终端具有合适的调整空间。并且连接臂610为第一柱状结构的一部分,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夹具200固定或转动安装于连接臂6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6、图22、图42等,夹具200具有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为夹持空间201;容置件410设有与容置空间401连通的第二开口401a,容置件4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时,可收纳结构10经第二开口401a可容置于容置空间401;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开口401a相适应,当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容置空间401时,第一夹持部210封闭第二开口401a。
可以理解地,当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容置空间401时,第一夹持部210封闭第二开口401a,可以避免灰尘经第二开口401a进入容置空间401内。
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部210应当为夹具200上用于封闭第二开口401a的任意夹持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2、图1等,手柄100可伸缩以使得手柄100的长度变化,当手柄100处于收缩状态时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当手柄100伸长时手柄100以便使用者握持。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可伸缩方便在不同的状态下调节手柄100的长度,当需要收纳手柄100时,可以缩短手柄100的长度以便于手柄100收纳于夹持空间201。当需要使用握持手柄100时,可以伸长手柄100以方便使用者握持。
可以理解地,当手柄100处于收缩状态时,使用者也可以握持手柄100。
示例地,收缩状态可以为全收缩状态、部分收缩状态。
示例地,手柄100伸长时可以指手柄100伸长至最长状态,也可以指手柄100伸长至非最长的状态。
其他示例地,当手柄100处于最长的伸长状态时,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手柄100的第一收纳部分100a可收纳于夹具200的夹持空间201。
示例地,手柄100的截面形成可以呈圆形、弓形等。
其他示例地,手柄100的长度恒定,例如手柄100不可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4、图22等,手柄1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转动,夹具2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转动,夹具200可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手柄100可转动至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在手柄100可折叠于夹具200形成一可收纳结构10时,可收纳结构10位于伸缩组件300的端空间;伸缩组件300沿第一直线延伸,手柄100沿第二直线延伸,夹具200的伸缩方向沿第三直线,连接臂610沿第四直线延伸;在手柄100可折叠于夹具200形成一可收纳结构10时,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第三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第四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
示例地,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0°、2°、3°、5°等。
示例地,第三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0°、2°、3°、5°等。
示例地,第四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0°、2°、3°、5°等。
示例地,第二直线平行于第五直线,第三直线平行于第五直线,第四直线平行于第五直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2、图25、图26等,手柄100包括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20,第二套筒120滑动安装于第一套筒110以使得手柄100的长度变化;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收缩之后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出以便于使用者握持手柄100;第二套筒120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用于安装可控制电子终端的遥控器130,遥控器13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槽101;当第二套筒120收缩于第一套筒110时,遥控器130容纳于第一套筒110;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出时,遥控器130露出以便使用者操控遥控器130。
可以理解地,在第二套筒120开设安装槽101,一方面方便安装遥控器130,另一方面,遥控器130可收纳于第一套筒110,并最终收纳于夹具200的夹持空间201,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遥控器130与电子终端电性连接或通信连接。
示例地,当手柄100处于握持状态时,第一套筒110靠近伸缩组件300,或者,第二套筒120靠近伸缩组件300。
示例地,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收缩,可以为第二套筒120全部收纳于第一套筒110,或者第二套筒120部分收纳于第一套筒110。
示例地,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出,可以为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长至最长状态,或者,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长至非最长的状态。
示例地,当使用者握持手柄100时,使用者握持第一套筒110,或者,使用者握持第二套筒120,或者,使用者同时握持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20。
示例地,遥控器130容纳于第一套筒110,可以理解为遥控器130全部容纳于第一套筒110,也可以理解为遥控器130部分容纳于第一套筒110。
可以理解地,遥控器130露出是指遥控器130露出方便使用者操控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10、图25、图26,当使用者握持手柄100时第一套筒110相对于第二套筒120远离伸缩组件300;第一套筒110包括主筒体111和设于主筒体111一端的承托部112,第二套筒120滑动套设于主筒体111,第二套筒120可缩入主筒体111内,当手柄100伸长且使用者握持第一套筒110时承托部112用于承托第二套筒120,所述承托部112具有承托第二套筒120的承托腔104;第一套筒110设有第三开口102,第三开口102与承托腔104连通,第三开口102与承托部112分别位于第一套筒110的相对两侧;第二套筒120设有与安装槽101连通的第四开口103,当第二套筒120相对于主筒体111伸出时,第四开口103与第三开口102连通以便于遥控器130可拆装地安装于安装槽101。
当所述第二套筒120缩入所述主筒体111后所述手柄100具有第一收纳部分100a,所述第一收纳部分100a包括所述主筒体111和所述第二套筒1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夹具200具有相对的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所述第一夹持部21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0之间为所述夹持空间201,在所述手柄100折叠于所述夹具200时,第二夹持部220经第三开口102进入承托腔104,所述承托部112覆盖所述第二夹持部220,第二夹持部220位于承托腔104。
所述拍摄支架包括一延伸臂700,所述延伸臂70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120、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伸缩组件300,所述第二夹持部220设有避让开口208,所述避让开口208用于在第一收纳部分100a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201时避让所述延伸臂700。
可以理解地,设置承托部112的好处是,使得手柄100处于握持状态时提高手柄100的强度。并且在第一套筒110上设置与承托部112相应的第三开口102,一方面方便露出遥控器130,便于使用者操控,另一方面,也使得手柄100的结构紧凑。并且,第三开口102还用于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避让夹具100的第二夹持部220,这使得可收纳结构1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当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第二夹持部220位于承托腔104使得可收纳结构1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当第二套筒120缩入主筒体111后,延伸臂700经承托腔104与第二套筒120相连。
示例地,第一套筒110作为手柄100的主要握持部分,当使用者握持第一套筒110时,由于悬挂组件的重力,使得承托部112承托第二套筒120。
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套筒120可收缩与主筒体111,例如第二套筒120部分收缩于第一套筒110的主筒体111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6,第一套筒110设有第一滑动部113,第二套筒120设有第二滑动部121,第一滑动部113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部121。
可以理解地,第一滑动部113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部121以实现第一套筒110滑动安装于第二套筒120。
示例地,第一滑动部113可以为凹槽,第二滑动部121可以为与第一滑动部113相匹配的凸起,或者,第一滑动部113为凸起,第二滑动部121为与第一滑动部113相匹配的凹槽。
其他示例地,第一滑动部113为第一套筒110的整个内腔,第二滑动部121为第二套筒120的整个外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套筒110的横截面呈弓形,第二套筒120的横截面呈弓形,第一套筒110相对于第二套筒120周向固定。
可以理解地,第一套筒110的内腔为与第二套筒120相适配的弓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6、图24等,支架还包括一延伸臂700,延伸臂700一端安装于手柄100、另一端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夹具200具具有一夹持电子终端的夹持空间201,夹持空间201作为第一收纳空间201;夹具200具有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为夹持空间201;第二夹持部220设有避让开口208,避让开口208用于在第一收纳部分100a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201时避让延伸臂700。
可以理解地,延伸臂700用于连接手柄100与伸缩组件300,使得手柄100位于相对伸缩组件300的合理位置上,使得手柄100具有合适的摆动空间。
在第二夹持部220设置避让开口208,一方面便于在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时避让延伸臂700,避免延伸臂700与第二夹持部220干涉,另一方面,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第二夹持部220应当理解为夹具200上可设置避让开口208的任意夹持部。
其他示例地,手柄100直接地转动连接于伸缩组件3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6等,伸缩组件300沿第一直线延伸;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第三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四转动轴线转动,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延伸臂700包括第一臂体710和第二臂体720,第一臂体710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第二臂体720绕第四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第一臂体710,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相交或交叉。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三转动轴线和第四转动轴线转动,当使用者握持手柄100时,电子终端的稳定拍摄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地,通过延伸臂700与伸缩组件300的转动连接及延伸臂700自身的结构即可实现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三转动轴线和第四转动轴线转动,使得手柄100的稳定效果更为。
可以理解地,延伸臂700包括第一臂体710和第二臂体720,通过延伸臂700自身的结构增加了手柄100的转动自由度,使得拍摄支架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地,第一直线为伸缩组件300的伸缩方向。
示例地,第三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75°、80°、85°、90°等,优选地,第三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为90°。
示例地,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的夹角为75°、80°、85°、90°等,优选地,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的夹角为90°。
示例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取值可以为其夹角范围内的任意整数。
示例地,第四转动轴线沿延伸臂700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地,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相交或交叉,即第四转动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线不平行。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手柄100与悬挂组件的转动连接可以为绕第三转动轴线轴转动连接,或者,手柄100与悬挂组件球转动连接,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三转动轴线转动。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四转动轴线转动,手柄100与悬挂组件的转动连接为绕第四转动轴线的轴转动连接,或者,手柄100与悬挂组件球转动连接,手柄100相对于悬挂组件可绕第四转动轴线转动。
示例地,第二臂体720与第一臂体710通过第三紧固件730转动连接,第三紧固件730穿过第二臂体730后与第一臂体710紧固连接,第三紧固件730相对于第一臂体710固定,第三紧固件730相对于第二臂体720可绕第四转动轴线转动,第三紧固件730使得第二臂体720不可脱出地转动安装于第一臂体7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6、图7、图17-图20等,伸缩组件300沿第一直线延伸;伸缩组件300包括伸缩杆310和连接头320,连接头320安装于伸缩杆310的一端,夹具200安装于连接头320,连接头320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伸缩杆310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5°,手柄100相对于连接头320可转动,手柄100可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手柄100靠近伸缩组件300以便手柄收纳于伸缩组件300,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三位置时手柄100远离伸缩组件300以便使用者握持;伸缩组件300具有第一止动部311,第一止动部311设于伸缩杆310;拍摄支架还具有第二止动部712,当手柄100相对于连接头320转动时第二止动部712相对于连接头320转动,当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配合以将连接头320锁止于伸缩杆310,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三位置时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脱离配合以使连接头320相对于伸缩杆310可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手柄100可保持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
可以理解地,当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三位置时,操作手柄100可以使得连接头320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进而调整电子终端的拍摄方向,连接头320转动至相对于伸缩杆310的任意位置,转动手柄100使其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配合。
当拍摄支架的手柄100不使用时可将手柄100转动至支撑杆300的第二位置,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配合,将连接头320锁止于杆主体310,并且手柄100可保持支撑杆300的第二位置,使得手柄相对于支撑杆锁定,该拍摄支架100仅需要转动手柄100即可将手柄100锁定于支撑杆300,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可以理解地,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的设置使得连接头320与伸缩杆310存在锁止的可能,使用者可以在连接头320与伸缩杆310锁止的状态下使用该拍摄支架。
可以理解地,当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配合使得连接头320锁止于伸缩杆310,避免了因连接头320相对于伸缩杆310转动引起手柄100的晃动。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收纳于伸缩组件300应当理解为,在拍摄支架的使用过程中对手柄100的暂时收纳,而当拍摄支架需要收纳时,手柄100折叠于夹具200。
可以理解地,第二位置为手柄100靠近伸缩组件300的任意位置,例如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时,手柄100贴附于伸缩组件300,或者手柄100的第二直线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如0°、2°、3°、5°)等。
可以理解地,第三位置为手柄100远离伸缩组件300的任意位置,例如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时,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如45°、60°、75°、90°等)。
示例地,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0°、5°、10°、15°。
可以理解地,手柄100可保持在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保持在配合状态。
示例地,第二止动部712设于手柄100或延伸臂700.
示例地,伸缩杆310包括多节依次套接的伸缩筒体310a和一插装柱310b,插装柱310插装于伸缩杆310顶部的伸缩筒体310a,插装柱310b与顶部的伸缩筒体310a过盈配合(或者,其他形式的固定连接,例如胶接、紧固件连接等),连接头320安装于插装柱310b,第一止动部311设于插装柱310b.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6、图7、图17-图20等,当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手柄100靠近于伸缩组件300,当手柄1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三位置时手柄100远离伸缩组件300;支架还包括一延伸臂700,延伸臂700一端安装于手柄100、另一端转动安装于连接头320;第二止动部712设于延伸臂700,第一止动部311呈环绕式分布的齿状,第二止动部712为呈齿状;连接头320设有第三限位部321a,延伸臂700设有与第三限位部321a适配的第四限位部711,当手柄100运动至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第三限位部321a与第四限位部711配合使得手柄100可保持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第三限位部321a为凸起,第四限位部711为凹槽,或者,第三限位部321a为凹槽,第四限位部711为凸起。
可以理解地,将第一止动部311设置成环绕式分布,使得第一止动部311与第二止动部712有多个锁定位置,使得连接头320转动至其他位置时,第二止动部712仍可锁定于第一止动部311。
示例地,环绕式分布可以为圆环式分布、椭圆分布、弧形分布、抛物线分布、双曲线分布等。
示例地,第一止动部311呈圆环式分布的齿状,第一止动部311以第一转动轴线为中心环绕分布。
可以理解地,第二止动部712可以为与第一止动部311配合的齿状。
示例地,第三限位部321a为长条形的凸起,第四限位部711为长条形的凹槽。
示例地,第四限位部711设于第一臂体710.
其他示例地,手柄100与伸缩组件300磁吸可以使得手柄100保持在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
其他示例地,手柄100与伸缩组件300卡接可以使得手柄100保持在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止动部311为第一摩擦面,第二止动部712为第二摩擦面,当手柄100转动至使其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摩擦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6、图22等,伸缩组件300沿第一直线延伸;夹具2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第二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夹具20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保持于伸缩组件300;悬挂组件还包括一连接臂610,夹具200转动安装于连接臂610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幅向,连接臂610安装于伸缩组件300,连接臂610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可收纳结构10包括连接臂610,当形成可收纳结构10时连接臂610沿第一直线延伸;伸缩组件300包括伸缩杆310和连接头320,连接头320安装于伸缩杆310的一端,连接臂610安装于连接头320,连接头320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伸缩杆310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连接臂61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保持于连接头320,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5°。
可以理解地,沿第一直线的方向拉伸或收缩伸缩组件300,可以调节电子终端的使用高度或使用距离。
可以理解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可以指电子终端的镜头方向,或者可以指电子终端的屏幕朝向,夹具200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线转动可以调节电子终端的镜头方向或屏幕朝向。
可以理解地,电子终端的使用幅向可以为电子终端的拍摄幅向或显示幅向,具体使用幅向可以为横幅、竖幅、斜幅等。
可以理解地,连接臂610用于实现夹具200绕第二转动轴线的运动,连接臂610使得夹具20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可绕第二转动轴线保持于伸缩组件300,具体地,连接臂610与伸缩组件300的连接头320阻尼转动连接;如,连接臂610的转动部分与连接头320的转动部分之间设有阻尼圈,或者,连接臂610与连接头320之间具有转动摩擦力。参照图22,连接臂610与连接头320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340,通过第二紧固件340的紧固力可以使得连接臂610与连接头320之间具有转动摩擦力,调节第二紧固件340的紧固力可以调整连接臂610与连接头320之间的转动摩擦力。
或者,连接臂610与伸缩组件300之间设有可手动调节的锁紧件,当需要将连接臂610锁紧于伸缩组件300时,调节锁紧件可以将连接臂610锁紧于伸缩组件300,例如锁紧件可以为螺纹件、凸轮结构、卡扣结构等。
可以理解地,夹具200可保持于连接臂610以保持电子终端的使用幅向。
示例地,第二转动轴线与第一直线的夹角可以为75°、80°、85°、90°等。
参照图17-图20,连接头320包括外筒体321、内筒体322和连接体323,内筒体322套设于外筒体321,连接体323用于连接外筒体321与内筒体322,述内筒体322套设于外筒体321,连接体323用于连接外筒体321与内筒体322,内筒体322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伸缩杆310,伸缩杆310凸设有第九转动部312,第九转动部312套设于内筒体322,和/或,内筒体322套设于第九转动部312。
伸缩组件3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30,第一紧固件330穿过连接头320与伸缩杆310紧固连接,第一紧固件330套于内筒体322,内筒体322内设有挡持台阶322a,挡持台阶322a与第一紧固件330的头部相抵,以避免内筒体322脱出第九转动部312。
外筒体321设有第八开口301,第二止动部712可经第八开口301运动至与第一止动部311配合,第八开口301连通至内筒体322与外筒体321之间的空间,延伸臂700与第八开口301的至少一侧转动连接(例如延伸臂700可以与第八开口301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止动部311设于外筒体321与内筒体322之间。
可以理解地,外筒体321设有第八开口301,延伸臂700转动设于第八开口301,若第一止动部311、第二止动部712配合时存在轻微干涉时,外筒体321容易产生变形以使得第一止动部311和第二止动部712实现配合。
可以理解地,外筒体321设有第八开口301,延伸臂700转动设于第八开口301,若第一止动部311、第二止动部712配合时存在轻微干涉时,外筒体321容易产生变形以使得第一止动部311和第二止动部712实现配合。
拍摄支架还包括一延伸臂700,延伸臂700一端安装于手柄100、另一端转动安装于连接头320,第二止动部712设于延伸臂700,延伸臂700与第八开口301的至少一侧转动连接。示例地,延伸臂700与第八开口301的两侧转动连接,或者,延伸臂700与第八开口301的一侧转动连接。
示例地,第三限位部321a设于外筒体321,具体地,第三限位部321a设于第八开口301的侧壁,更为具体地,第三限位部321a为两个凸起,该两个凸起分别设于第八开口301的两个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27-图38,支撑部400为可支撑于一支撑面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容置件410、至少三个支脚420和至少三个连杆430,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可滑动,至少三个连杆430分别与至少三个支脚420对应,每个支脚42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容置件410,每个连杆430一端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支脚420;当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滑动时,支脚420相对于伸缩组件300打开或收纳;当至少三个支脚420均收纳于伸缩组件300时容置件400处于伸缩组件300的第一位置,伸缩组件300伸缩可使得可收纳结构10容置于或伸出容置空间401。
示例地,当至少三个支脚420均收纳于伸缩组件300后,至少三个支脚420形成可供使用者手持的支撑部400。
示例地,当至少三个支脚420均收纳于伸缩组件300后,至少三个支脚420形成第二柱状结构,第二柱状结构可供使用者手持,第二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棱柱、椭圆柱等。
其他示例地,支撑底座包括至少三个支脚420,至少三个支脚420用于支撑伸缩组件300,至少三个支脚420固定安装于伸缩组件300,或者至少三个支脚420转动安装于伸缩组件300。
其他示例地,该支撑底座可以为吸盘式、多个支脚420式、磁吸式、平板式、夹持式等。
其他示例地,支撑部400为一可被使用者握持的结构。
示例地,支撑面为平面或曲面,例如支撑面为桌面、地面等。
示例地,支脚420的数量可以为3、4、5等。
示例地,当支脚420收纳于伸缩组件300后,与该支脚420对应的连杆430收纳于支脚420与伸缩组件300之间。
示例地,容置件410具有一滑动腔402,滑动腔402与容置空间401连通,滑动腔402伸缩杆310适配(例如滑动腔402与伸缩杆310的其中一节适配,或者,滑动腔402与伸缩杆310的多节适配)。
示例地,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杆310周向固定,滑动腔402为非圆的柱状腔,伸缩杆310与滑动腔402配合的部分为非圆的柱状体,例如滑动腔402为椭圆腔、棱柱腔等,伸缩杆310与滑动腔402配合的部分为椭圆柱、棱柱等。
示例地,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杆310周向固定,伸缩杆310设有第五限位部313,容置件410设有第六限位部412a,第六限位部313与第五限位部412a适配使得容置件410相对于伸缩杆310周向固定,当容置件410沿伸缩杆310滑动时,第六限位部313沿第五限位部313滑动。具体地,第五限位部313为凸起,第六限位部412a为凹槽,或者,第五限位部313为凹槽,第六限位部412a为凸起。
示例地,伸缩组件300设有第三限位凸起315,容置件410沿伸缩组件300的滑动过程中与第三限位凸起315相抵,当容置件410沿伸缩组件300滑动至与第三限位凸起315相抵时,支脚420的相对于伸缩组件300张开的角度最大。
示例地,容置件410包括容置筒体411和滑动筒体412,滑动筒体412套接于容置筒体411,滑动腔402设于滑动筒体412,容置空间401设于容置筒体,连杆430转动连接于容置筒体411。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相对于容置筒体411固定,滑动筒体412胶接、螺纹连接于容置筒体411,或者滑动筒体412通过一紧固件连接于容置筒体411.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与容置筒体411卡接,滑动筒体412设有第一卡接部412b,容置筒体411设有与第一卡接部412b适配的第二卡接部411b,第一卡接部412b为凸起,第二卡接部411b为凹槽,或者,第一卡接部412b为凹槽,第二卡接部411b为凸起,或者,第一卡接部412b和第二卡接部411b均为凸起。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的外壁凸设有第二凸起412c和第三凸起412d,第二凸起412c与第三凸起412d之间的空间为第一卡接部412b,第二凸起412c与容置筒体411的内腔相适配;
容置筒体411的内壁凸设有第四凸起411c和第五凸起411d,第四凸起411c与第五凸起411d形成第二卡接部411b,第四凸起411c和第五凸起411d均位于第二凸起412c与第三凸起412d之间,第四凸起411c与第二凸起412c相抵,第五凸起411d与第三凸起412d相抵。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凸起412c靠近或位于滑动筒体412的第一端,第三凸起412d靠近或位于滑动筒体412,容置筒体4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四凸起411c靠近或位于容置筒体411的第一端。滑动筒体412的第二端可经容置筒体411的第一端插装于容置筒体411。第三凸起412d设有第二切入面403,在滑动筒体412插装于容置筒体411的过程中,第四凸起411c与第三凸起412不干涉,第五凸起411d切过第三凸起412d的第二切入面403,从而使得第四凸起411c和第五凸起411d运动至第二凸起412c与第三凸起412d之间。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呈圆柱状,容置筒体411呈圆柱状,第二凸起412c呈扇环形,第二凸起412c的数量与支脚420的数量相同。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相对于容置筒体411周向固定。滑动筒体412的外壁凸设有第一肋条412e,容置筒体411设有第一肋槽405,第一肋条412e卡持于第一肋槽405中,第一肋槽405中,第一肋槽405设于第五凸起411d。第一肋条412沿滑动筒体412的插装方向延伸。
其中,第一肋条412e包括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呈台阶状,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的台阶处与第五凸起411d相抵,第二肋部卡持于第一肋槽405中。示例地,每个第二凸起412c对应设有两个第一肋条412e,两个第一肋条412e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凸起412c的两侧,具体地,第一肋条412e与第二凸起412一体化连接。
示例地,容置筒体411设有与第二凸起412c适配的第二凹槽404,第二凸起412c位于第二凹槽404内使得滑动筒体412相对于容置筒体411周向固定。
示例地,支脚420的第一端设有第五转动部421,容置件410设有与第五转动部421适配的第六转动部411a,第五转动部421转动安装于第六转动部411a,第五转动部421为轴,第六转动部411a为孔,或者,第五转动部421为孔,第六转动部411a为轴。具体地,第六转动部411a为孔。
示例地,容置筒体411的内壁凸设有第六凸起411g,第六凸起411g的数量与支脚420的数量相同,第六凸起411g设有第六转动部411a,第六转动部411a为孔,第六凸起411g还设有与第六转动部411a连通的第五开口406,第五转动部421可经第五开口406装入第六转动部411a中。两个相邻的第六凸起441g之间为第二凹槽404。
示例地,在滑动筒体412插装于筒至容置筒体411之后,滑动筒体412封闭第五开口406。可以理解地,在第五转动部421经第五开口406装入第六转动部411a之后,可将滑动筒体412插装于容置筒体411。
示例地,第六凸起411g设有避让支脚420的第六开口407,第六开口407与第六转动部411a连通。
示例地,滑动筒体412呈圆柱状,容置筒体411呈圆柱状,第六凸起411g呈扇环形,第六凸起411g包围滑动筒体412,在滑动筒体412插装于筒至容置筒体411之后,滑动筒体412封闭第六转动部411a的第五开口406,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第五转动部421脱离第六转动部411a。
其他示例地,容置筒体411套伸缩组件300,伸缩组件300封闭第六转动部411a的第五开口406,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第五转动部421脱离第六转动部411a。
示例地,连杆43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旋转部431,支脚420设有与第一旋转部431转动配合的第二旋转部,第一旋转部431为轴,第二旋转部为孔,或者,第一旋转部431为孔,第二旋转部为轴。
示例地,连杆430的第二端设有第七转动部432,伸缩组件300设有与第七转动部432适配的第八转动部314,第八转动部314转动安装于第七转动部432,第八转动部314转动安装于第七转动部432,第七转动部432为轴、第八转动部314为孔,或者,第七转动部432为孔、第八转动部314为轴。具体地,第八转动部314设于伸缩组件300的底端,伸缩组件300包括依次套接的多节伸缩筒体310a,第八转动部314设于最底节的伸缩筒体310a。
示例地,伸缩组件300的伸缩杆310包括多节依次套接的伸缩筒体310a,容置件410滑动安装于最底节的伸缩筒体310a,容置件410在最底节的伸缩筒体310a上滑动,可以使得至少三个支脚420收纳于伸缩组件300或相对于伸缩组件300打开。
可以理解地,伸缩组件300、容置件410、其中一个支脚420、与该支脚420对应的连杆430可形成一平面四连杆机构,具体地,该平面四连杆机构为滑块连杆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22、图38等,拍摄支架还包括补光灯900,补光灯900安装于夹具200;在可收纳结构1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后,补光灯90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或者补光灯900位于容置空间401外。
示例地,补光灯900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夹具900,例如补光灯900通过第四紧固件500紧固于夹具200的第一夹持部210.或者,补光灯900胶接于夹具900的第一夹持部210.
可以理解地,在可收纳结构1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后,补光灯90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这样可以使得拍摄支架在收纳时结构更为紧凑。
可以理解地,在可收纳结构10收纳于容置空间401后,补光灯900位于容置空间401外,这样可以使得拍摄支架在收纳后仍然可以使用补光灯进行照明或补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22、图38等,补光灯900呈第三柱状结构,在补光灯900可收纳于容置空间401的情形下容置空间401呈与第三柱状结构适配的第一柱状空间;这样可以使得拍摄支架在收纳时结构更为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22、图38等,支撑部400呈第二柱状结构,补光灯900呈第三柱状结构,在补光灯900位于容置空间的情形下第三柱状结构与第二柱状结构对齐。这样可以使得拍摄支架在收纳时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11-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夹具200,用于夹持不同尺寸的电子终端,夹具200包括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伸缩件230包括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和第三伸缩子件234,第二伸缩子件232套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弹性伸缩;第三伸缩子件234套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三伸缩子件234相对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弹性伸缩;第一夹持部210安装于第三伸缩子件234,第二夹持部220安装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用于夹持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伸缩件230弹性伸缩可调节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的夹持宽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具200,夹具200包括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和第三伸缩子件234,且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弹性伸缩,第三伸缩子件234相对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弹性伸缩,该夹具200可以具有两节弹性伸缩,在同样的初始长度下该夹具200的夹持宽度更大。
示例地,第一伸缩子件231具有一抵靠面209,当夹具200夹持电子终端时,电子终端的背面抵靠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示例地,第一伸缩子件231具有与第二伸缩子件232相适配的第一伸缩腔204。
示例地,第二伸缩子件232可全部或部分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示例地,当第二伸缩子件232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时,第二伸缩子件232的
示例地,第二伸缩子件232具有与第三伸缩子件234相适配的安装腔206。
示例地,第三伸缩子件234可全部或部分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可以理解地,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行程为S1,第三伸缩子件234相对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的行程为S2,伸缩件230的行程为S1+S2,即该夹具200的最大夹持宽度与最小夹持宽度之差为S1+S2。
示例地,第一伸缩子件2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伸缩子件23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伸缩子件23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伸缩件230伸长时,第二伸缩子件232的第二端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第二端伸出,第三伸缩子件234的第二端从第二伸缩子件232的第二端伸出。当伸缩件230收缩至最短状态时,第二伸缩子件232的第一端与第一伸缩子件231的第一端对齐,第三伸缩子件234的第一端与第二伸缩子件232的第一端对齐。
第一弹簧233为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
第二伸缩子件232可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三伸缩子件234可收缩于第二伸缩子件232。
可以理解地,第二伸缩子件232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指,第二伸缩子件232全部或主要部分可收缩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可以理解地,第三伸缩子件234可收缩于第二伸缩子件232指,第三伸缩子件234全部或主要部分可收缩于第二伸缩子件232。
参照图11-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夹具200,用于夹持电子终端,夹具200包括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伸缩件230包括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二伸缩子件232套于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弹性伸缩;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均安装于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用于夹持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伸缩件230弹性伸缩可调节第一夹持部210与第二夹持部220之间的夹持宽度;伸缩件23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233,第一弹性元件233一端作用于第一伸缩子件231、另一端作用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夹具200设有第一限位腔203,第一弹性元件233受限地安装于第一限位腔203;第一伸缩子件231与第二伸缩子件232包围形成第一限位腔203。
示例地,第一夹持部210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二夹持部220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示例地,第一夹持部210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二夹持部220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伸缩子件23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图13、图14等,夹具200可安装于一连接臂610,第一伸缩腔204的内壁凸设有便于夹具200安装于连接臂610的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二伸缩子件232设有避让空间205,避让空间205用于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滑动时避让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一伸缩腔204的内壁凸起形成有两条第一限位条231b,两条第一限位条231b间隔排布形成第一限位槽203a,避让空间205用于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滑动时避让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一弹簧233的第二端作用于第一安装凸起231a。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支撑结构,参照图5、图10-图16等,用于支撑电子终端,包括夹具200、连接件620和连接臂610,夹具200包括伸缩件23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伸缩件230包括第一伸缩子件231、第二伸缩子件232和第三伸缩子件234,第一伸缩子件231设有第一伸缩腔204,第二伸缩子件232可滑动地套于第一伸缩腔204,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安装于伸缩件230,第三伸缩子件234套于第二伸缩子件232,第三伸缩子件234相对于第二伸缩子件232弹性伸缩,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分别用于夹持电子终端的相对两侧;第一伸缩子件231还包括第一安装凸起231a,第一安装凸起231a凸设于第一伸缩腔204的内壁,第二伸缩子件232设有避让空间205,避让空间205用于在第二伸缩子件232相对于第一伸缩子件231滑动时避让第一安装凸起231a;连接件620用于连接第一安装凸起231a和连接臂610,连接臂610用于支撑夹具200。
可以理解地,第三伸缩子件234使得伸缩件230的伸缩行程更长,并且伸缩件230处于收纳状态时长度更短,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使得支撑结构能够支撑的电子终端更多。并且,将第一安装凸起231a设置于第一伸缩腔204内,使得夹具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1、图25、图26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手柄100,用于拍摄支架,拍摄支架用于支撑电子终端,手柄100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稳定电子终端的拍摄方向,手柄100包括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20,第二套筒120滑动安装于第一套筒110以使得手柄100的长度变化;第二套筒120相对于第一套筒110伸出时使用者可握持手柄100;第二套筒120可收缩于第一套筒110。
可以理解地,当不使用拍摄支架的手柄100时,该手柄100的第二套筒120可收缩于第一套筒110,使得手柄100占用体积小。
参照图1-图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包括夹具200、支撑杆300、支撑部400和的手柄100,夹具200用于夹持电子终端,夹具200安装于支撑杆300,支撑杆300安装于支撑部400,支撑部400为可支撑于一支撑面的支撑底座,或者,支撑部400可供使用者手持。
示例地,支撑杆300可以为伸缩组件300,或者,支撑杆300为定长的杆。
示例地,支撑杆300可以为直杆,或者,支撑杆300为弯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当手柄100处于支撑杆300的第二位置时手柄100折叠于支撑杆300。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手柄,用于拍摄支架,所述拍摄支架用于支撑电子终端,所述手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稳定所述电子终端的拍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使得所述手柄的长度变化;
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伸出时所述使用者可握持所述手柄;
所述第二套筒可收缩于所述第一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可缩入所述第一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可控制所述电子终端的遥控器;
当所述第二套筒收缩于所述第一套筒时,所述遥控器容纳于所述第一套筒;
当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伸出时,所述遥控器露出以便所述使用者操控所述遥控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使用者握持所述手柄时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拍摄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包括主筒体和设于所述主筒体一端的承托部,
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套设于所述主筒体,当所述手柄伸长且所述使用者握持所述第一套筒时所述承托部用于承托所述第二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承托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相对两侧;
所述遥控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套筒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第四开口,当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主筒体伸出时,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以便于所述遥控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可缩入所述主筒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横截面呈弓形,所述第二套筒的横截面呈弓形,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周向固定。
10.一种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支撑杆、支撑部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手柄,所述夹具用于夹持电子终端,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可支撑于一支撑面的支撑底座,或者,所述支撑部可供所述使用者手持;
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可转动,当所述使用者握持所述手柄时所述夹具、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部及所述电子终端呈悬挂状态以稳定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
CN202222944074.3U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Active CN219414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4074.3U CN219414039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4074.3U CN219414039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4039U true CN21941403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4074.3U Active CN219414039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4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1467B1 (en) Support and selfie stick with support
US10126635B2 (en) Adjustable mounting clip and system using same
JPS6244234Y2 (zh)
CN219493524U (zh) 一种拍摄支架
US5934628A (en) Portable vertical support
CN219263615U (zh) 一种支架
CN111981288A (zh) 支撑架及拍摄设备
US20100282926A1 (en) Continuously angle-adjustable multifunction tripod
CN212617294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支架
CN108266626B (zh) 一种自拍装置
GB2413485A (en) Collapsible chair frame assembly
US11442344B2 (en) Handheld head mount and clamp structure
US20030178544A1 (en) Collapsible music stand
CN219414039U (zh) 一种手柄及拍摄支架
CN219263617U (zh) 一种夹具及拍摄支架
CN219263616U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拍摄支架
CN219414040U (zh) 一种可折叠结构及拍摄支架
CN117989421A (zh) 拍摄支架
CN112128526A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支架
KR101321014B1 (ko) 휴대용 태블릿 pc 거치대
CN215682350U (zh)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支架
CN208381665U (zh) 一种三脚架自拍杆
CN113781987A (zh) 乐器和乐谱架
CN211083401U (zh) 稳定器用拓展装置及稳定器
CN220436059U (zh) 一种自拍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