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3779U - 一种夹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3779U
CN219413779U CN202320142696.6U CN202320142696U CN219413779U CN 219413779 U CN219413779 U CN 219413779U CN 202320142696 U CN202320142696 U CN 202320142696U CN 219413779 U CN219413779 U CN 21941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ole
friction
rod body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26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邓小清
刘启乔
余开石
洪鹏
石良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26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3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结构,包括本体、抵接件和调节件,本体设有插接孔、第一螺接孔和容置腔;插接孔适于供杆体插接;容置腔与插接孔连通;第一螺接孔与容置腔连通;抵接件置于容置腔内并与容置腔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与杆体相抵,其设有朝向第一螺接孔的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沿第二方向且背离插接孔的方向延伸并沿远离第一螺接孔的方向倾斜;调节件与第一螺接孔螺接并设有推抵部,推抵部适于伸入至容置腔内并推抵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以驱使抵接件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杆体运动。当调节件进给越深时,则推抵件推抵杆体的力就越大,越牢固;由于夹紧杆体的过程中仅需操作一个调节件,操作时,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为防止水管在安装完成后晃动,通常通过夹持结构对水管进行相应的支撑,在现有技术中,夹持结构通常包括螺钉和两对称设置的夹持件,两夹持件围合形成与水管外径适配的内孔后,再通过螺钉将两夹持件的两端对应固定从而实现安装,但该结构所在安装时,螺钉至少两个才能实现固定,需要进行多次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夹持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夹持结构,其适于与第一物体固接并用于夹持杆体,包括本体,其与第一物体固接,其设有插接孔、第一螺接孔和容置腔;所述插接孔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适于供所述杆体插接;所述容置腔与所述插接孔连通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接孔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抵接件,其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容置腔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与所述杆体相抵,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螺接孔的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锥面或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且背离所述插接孔的方向延伸并沿远离所述第一螺接孔的方向倾斜;
调节件,其与所述第一螺接孔螺接并设有推抵部,所述推抵部适于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并推抵所述第一锥面或所述第一斜面以驱使所述抵接件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所述杆体运动。
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抵接件还设有形变部,所述形变部朝向所述杆体并适于与所述杆体相抵。
方案三,基于方案二,所述抵接件包括滑动块和形变件,所述形变件装设于所述滑动块上并形成有所述形变部,所述第一锥面或所述第一斜面设于所述滑动块。
方案四,基于方案一,包括第一摩擦件,所述本体还设有第一摩擦槽,所述第一摩擦槽开口于所述插接孔的孔壁,所述第一摩擦件置于所述第一摩擦槽内并与所述杆体相抵。
方案五,基于方案一,还包括第二摩擦件,所述抵接件还设有开口于所述抵接件的外表面的第二摩擦槽,所述第二摩擦件置于所述第二摩擦槽内并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相抵。
方案六,基于方案一,所述推抵部设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二锥面朝向所述第一锥面或所述第一斜面并适于推抵所述第一锥面或所述第一斜面。
方案七,基于方案一,所述本体包括安装件、固定件和限位件;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一螺接孔和所述容置腔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并使所述固定件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物体固接,所述固定件设有开口于其外表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装设于所述安装件上并适于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贯穿所述本体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件沿第二方向限位。
方案八,基于方案七,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二螺接孔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螺接孔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螺接孔螺接。
方案九,基于方案七,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套设于所述安装件并适于遮蔽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上的所述限位件。
方案十,基于方案九,还包括第三摩擦件,所述安装件设有开口于所述安装件的外表面的第三摩擦槽,所述第三摩擦件置于所述第三摩擦槽内并与所述装饰盖相抵。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方案一,本体与第一物体固接,第一物体一般为墙或地面等,本体与第一物体固接后不会相对第一物体运动,防止晃动;
本体设有插接孔,插接孔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适于供杆体插接从而实现杆体的预安装,
本体还设有第一螺接孔和容置腔,容置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螺接孔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容置腔连通;
抵接件置于容置腔内其设有朝向第一螺接孔的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且调节件与第一螺接孔螺接并设有推抵部,使得推抵部穿过第一螺接孔并伸入至容置腔内能够与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抵接,并且由于抵接件与容置腔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从而防止其受推抵部抵接时,绕受力点转动,保证其仅沿第二方向滑动,而其中,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远离第一螺接孔的方向倾斜,因此推抵部推抵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时在斜面配合的作用下将有沿第二方向的力分量,从而驱使抵接件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杆体运动,由于容置腔与插接孔连通,因此在容置腔内滑动的抵接件在滑动后能够与杆体相抵,直至杆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受抵接件和插接孔的孔壁顶抵,即抵接件与插接孔的孔壁共同夹持杆体,从而实现杆体的支撑,防止杆体晃动;当调节件进给越深时,则推抵件推抵杆体的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于夹紧杆体的过程中仅需操作一个调节件,操作时,更加方便。
2、方案二,抵接件还设有形变部,形变部朝向杆体并适于与杆体相抵,形变部形变使得与杆体的接触面更大,增加摩擦力,安装更牢固,当调节件进给越深时,形变部变形越大,摩擦力越大。
3、方案三,抵接件包括滑动块和形变件,形变件装设于滑动块上并形成有形变部,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设于滑动块,将抵接件分体设置,使得二者材料可选择不同,滑动块可选用硬度更高的材质,从而防止调节件与其抵接所造成的磨损。
4、方案四,本体还设有第一摩擦槽,第一摩擦槽开口于插接孔的孔壁,第一摩擦件置于第一摩擦槽内并与杆体相抵,从而增加摩擦力并在杆体安装时有个预定位的作用,防止杆体相对本体滑动,方便安装。
5、方案五,抵接件还设有开口于抵接件的外表面的第二摩擦槽,第二摩擦件置于第二摩擦槽内并与容置腔的腔壁相抵,从而增加摩擦力以在抵接件安装于容置腔内并使得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朝向第一螺接孔后不会轻易滑动,防止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不朝向第一螺接孔而需重新安装或调整的问题。
6、方案六,推抵部设有第二锥面,第二锥面朝向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并适于推抵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从而使得调节件在转动时,不会与第一锥面或第一斜面间有尖角碰撞,防止损坏抵接件。
7、方案七,安装时,先将固定件与第一物体固接,然后再将安装件套设于固定件并使固定件置于容置腔内,然后令限位件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贯穿本体并伸入固定件的限位槽内,以使固定件与安装件沿第二方向限位,从而实现本体与第一物体固定,结构简单,安装稳固,操作方便。
8、方案八,安装件设有第二螺接孔,第二螺接孔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螺接孔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限位件与第二螺接孔螺接,从而实现固定件与安装件沿第二方向限位,并且不容易脱离,结构稳定。
9、方案九,装饰盖套设于安装件并适于遮蔽安装于安装件上的限位件,从而对限位件实现隐藏,更加美观。
10、方案十,安装件设有开口于安装件的外表面的第三摩擦槽,第三摩擦件置于第三摩擦槽内并与装饰盖相抵,从而防止装饰盖安装完成后滑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夹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夹持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夹持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安装件11;插接孔111;第一螺接孔112;容置腔113;第二螺接孔114;第一摩擦槽115;第三摩擦槽116;固定件12;台阶孔121;台阶面1211;限位槽122;限位件13;抵接件2;滑动块21;第一锥面211;第二摩擦槽212;安装槽213;形变件22;调节件3;推抵部31;第二锥面311;第一摩擦件4;第二摩擦件5;装饰盖6;第三摩擦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一种夹持结构,其适于与第一物体固接并用于夹持杆体,第一物体一般为墙或地面等,杆体为长条状物体,如水管等。
夹持结构包括本体1、抵接件2、调节件3、第一摩擦件4、第二摩擦件5、装饰盖6和第三摩擦件7。
本体1与第一物体固接,从而相对第一物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物体为地面为例。
具体的,本体1包括安装件11、固定件12和限位件13;
安装件11设有插接孔111、第一螺接孔112、容置腔113、第二螺接孔114、第一摩擦槽115、第三摩擦槽116。
插接孔1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适于供杆体插接,使得杆体沿第一方向穿过,实现杆体的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固接于地面,第一方向为平行于地面的方向,插接孔111位于远离地面的一侧,如图3中所示。第一摩擦槽115开口于所述插接孔111的孔壁,第一摩擦槽115为环形,且数量为两个,第一摩擦件4数量与第一摩擦槽115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地置于第一摩擦槽115内并与杆体相抵,从而增加摩擦力并在杆体安装时有个预定位的作用,防止杆体相对本体1滑动或转动,方便安装。第三摩擦槽116开口于安装件11的外表面且为环形,其数量为两个。
容置腔113与插接孔111连通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如图3中所示。插接孔111位于容置腔113远离地面的一侧,且容置腔113开口插接孔111的孔壁。两第一摩擦槽115沿第一方向布设并分别位于容置腔113与插接孔111连通处的两侧。
第一螺接孔112和第二螺接孔114均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容置腔1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接孔112和第二螺接孔11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开口位于安装件11的外表面的同一侧,以便于同一侧进行操作,其中,第一螺接孔112位于容置腔113靠近插接孔111的一端,第二螺接孔114位于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
固定件12与地面固接,具体的,固定件12设有台阶孔121,台阶孔121靠近地面处的孔径小于远离地面处的孔径,将固定件12与地面相抵后,使螺钉穿过台阶孔121后与地面螺接,并使得螺钉的端帽抵于台阶孔121的台阶面1211上实现与地面的固定;固定件12的周壁上设有限位槽122,限位槽122开口于固定件12的外表面。
固定件12的尺寸小等于容置腔113的尺寸以使得安装件11能够套设于固定件12并使固定件12置于容置腔113内,并且在套设完成后,第二螺接孔114的位置与限位槽122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二螺接孔114朝向限位槽122的开口。
限位件13装设于安装件11上并适于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贯穿本体1,具体的,限位件13为螺钉,限位件13与第二螺接孔114螺接,直至限位件13伸入限位槽122内时,通过限位件13与限位槽122的槽壁相抵,从而实现固定件12与安装件11沿第二方向限位,即安装件11无法脱离套设于固定件12的状态。应当了解的是,限位件13还可以是插接件或卡接件,安装件11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限位槽122的位置相对应,限位件13通过与通孔插接或卡接的方式伸入限位槽122内。
装饰盖6套设于安装件11并适于遮蔽安装于安装件11上的限位件13,从而对限位件13实现隐藏,更加美观。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与第二螺接孔114螺接至与安装件11的外表面齐平时,限位件13伸入限位槽122内,此时再令装饰盖6套设于安装件11,不会形成干涉。第三摩擦件7数量与第三摩擦槽116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地置于第三摩擦槽116内并与装饰盖6相抵,从而防止装饰盖6安装完成后滑动或转动。
抵接件2置于容置腔113内并与容置腔113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与杆体相抵,抵接件2的外轮廓尺寸与容置腔113与抵接件2配合处的部分的尺寸适配。
具体的,抵接件2包括滑动块21和形变件22。滑动块21设有朝向第一螺接孔112的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块21设有第一锥面211,从而使得抵接件2无论以何种角度伸入容置腔113内时,均能朝向第一螺接孔112,不用特意对准,第一锥面211沿第二方向并背离插接孔111的方向延伸并沿远离第一螺接孔112的方向倾斜;
滑动块21还设有开口于滑动块21外表面的第二摩擦槽212,第二摩擦槽212数量为两个且呈环状,第二摩擦件5数量与第二摩擦槽212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地置于第二摩擦槽212内并与容置腔113的腔壁相抵,从而增加摩擦力以在抵接件2安装于容置腔113内并使得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朝向第一螺接孔112后不会轻易滑动,防止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不朝向第一螺接孔112而需重新安装或调整的问题。滑动块21还设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开口于背离第一锥面211的端面。
形变件22装设于滑动块21上并形成有形变部,具体的,形变件22装设于安装槽213中,且具有伸出安装槽213的部分,形变部朝向杆体并适于与杆体相抵,形变部形变使得与杆体的接触面更大,增加摩擦力。
调节件3与第一螺接孔112螺接并设有推抵部31,推抵部31适于伸入至容置腔113内并推抵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以驱使抵接件2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杆体运动并与插接孔111的孔壁共同夹持杆体。具体的,调节件3为圆弧螺钉,推抵部31设有第二锥面311,第二锥面311朝向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并适于推抵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从而使得调节件3在转动时,不会与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间有尖角碰撞,防止损坏抵接件2。
由于抵接件2置于容置腔113内其设有朝向第一螺接孔112的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推抵部31穿过第一螺接孔112并伸入至容置腔113内能够与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抵接,并且由于抵接件2与容置腔113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从而防止其受推抵部31抵接时,绕受力点转动,保证其仅沿第二方向滑动,而其中,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远离第一螺接孔112的方向倾斜,因此推抵部31推抵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时在斜面配合的作用下将有沿第二方向的力分量,从而驱使抵接件2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杆体运动,由于容置腔113与插接孔111连通,因此在容置腔113内滑动的抵接件2在滑动后能够与杆体相抵,直至杆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受抵接件2和插接孔111的孔壁顶抵,即抵接件2与插接孔111的孔壁共同夹持杆体,从而实现杆体的支撑,防止杆体晃动;当调节件3进给越深时,则推抵件推抵杆体的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则可拆卸杆体;由于夹紧杆体的过程中仅需操作一个调节件3,操作时,更加方便。且由于抵接件2设置了形变部,当调节件3进给越深时,形变部变形越大,摩擦力越大,安装更牢固。
并且将抵接件2分体设置为滑动块21和形变件22,使得二者材料可选择不同,滑动块21可选用硬度更高的材质,从而防止调节件3与其抵接所造成的磨损。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结构,其适于与第一物体固接并用于夹持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其与第一物体固接,其设有插接孔(111)、第一螺接孔(112)和容置腔(113);所述插接孔(1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适于供所述杆体插接;所述容置腔(113)与所述插接孔(111)连通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接孔(112)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容置腔(113)连通;
抵接件(2),其置于所述容置腔(113)内并与所述容置腔(113)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以与所述杆体相抵,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螺接孔(112)的第一锥面(211)或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锥面(211)或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且背离所述插接孔(111)的方向延伸并沿远离所述第一螺接孔(112)的方向倾斜;
调节件(3),其与所述第一螺接孔(112)螺接并设有推抵部(31),所述推抵部(31)适于伸入至所述容置腔(113)内并推抵所述第一锥面(211)或所述第一斜面以驱使所述抵接件(2)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所述杆体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2)还设有形变部,所述形变部朝向所述杆体并适于与所述杆体相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2)包括滑动块(21)和形变件(22),所述形变件(22)装设于所述滑动块(21)上并形成有所述形变部,所述第一锥面(211)或所述第一斜面设于所述滑动块(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摩擦件(4),所述本体(1)还设有第一摩擦槽(115),所述第一摩擦槽(115)开口于所述插接孔(111)的孔壁,所述第一摩擦件(4)置于所述第一摩擦槽(115)内并与所述杆体相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摩擦件(5),所述抵接件(2)还设有开口于所述抵接件(2)的外表面的第二摩擦槽(212),所述第二摩擦件(5)置于所述第二摩擦槽(212)内并与所述容置腔(113)的腔壁相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部(31)设有第二锥面(311),所述第二锥面(311)朝向所述第一锥面(211)或所述第一斜面并适于推抵所述第一锥面(211)或所述第一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安装件(11)、固定件(12)和限位件(13);所述插接孔(111)、所述第一螺接孔(112)和所述容置腔(113)设于所述安装件(11),所述安装件(11)套设于所述固定件(12)并使所述固定件(12)置于所述容置腔(113)内,所述固定件(12)与所述第一物体固接,所述固定件(12)设有开口于其外表面的限位槽(122),所述限位件(13)装设于所述安装件(11)上并适于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贯穿所述本体(1)并伸入所述限位槽(122)内,以使所述固定件(12)与所述安装件(11)沿第二方向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1)设有第二螺接孔(114),所述第二螺接孔(114)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螺接孔(114)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1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件(13)与所述第二螺接孔(114)螺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盖(6),所述装饰盖(6)套设于所述安装件(11)并适于遮蔽安装于所述安装件(11)上的所述限位件(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摩擦件(7),所述安装件(11)设有开口于所述安装件(11)的外表面的第三摩擦槽(116),所述第三摩擦件(7)置于所述第三摩擦槽(116)内并与所述装饰盖(6)相抵。
CN202320142696.6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夹持结构 Active CN21941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696.6U CN21941377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夹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696.6U CN21941377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夹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3779U true CN21941377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2696.6U Active CN21941377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夹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3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2241B2 (en) Magnetic coupling
CN108318975B (zh)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和快速插拔的光纤连接组件
US7699279B2 (en) Slide bracket
WO2003076974A3 (en)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with latch inserts
EP3064973A3 (en) Multi-fiber fiber optic receptacle and plug assembly
WO2004091862A3 (de) Schnellspannzylinder mit führungseinrichtung für den einzugsnippel
US10044129B2 (en) Telescopic power plug with rotated handle
WO2004027462A3 (en) Adapter with cap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107425360A (zh) 推拉自锁多芯连接器
CA2486210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having an engaging portion which is rendered movable by the use of a slit
CN219413779U (zh) 一种夹持结构
US6312284B1 (en) Structure for a connector of a cigarette lighting device of cars
CN209045858U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快速连接工装
CN110419830A (zh) 使用方便的磁性连接装置
CN212773790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执手装置
CN107069324B (zh) 一种圆形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9265862U (zh) 一种按压式配电柜指示牌
CN21437909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4817258A (en) Key orientation and seating tool
CN203831301U (zh) 灯具组装用灯座
CN111590496A (zh) 一种安装在螺丝刀上的螺丝钉夹紧装置
CN221057746U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连接端子
JP2002503022A (ja) Bnc雌コネクタ部材のためのガイド
US7425148B1 (en) Fixture of a cord holder having a pair of knobs and a finger
KR20200053124A (ko) 나사못 고정 및 흔들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전동드릴용 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