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1265U -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1265U
CN219411265U CN202320274243.9U CN202320274243U CN219411265U CN 219411265 U CN219411265 U CN 219411265U CN 202320274243 U CN202320274243 U CN 202320274243U CN 219411265 U CN219411265 U CN 21941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upport
damping
damping mechanism
low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42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
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engho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engho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engho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engho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42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端部分嵌入上支座内,所述下支座内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Ⅰ,所述连接件下端通过减震机构Ⅰ与下支座相连接,所述下支座内还设置有减震机构Ⅱ。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Ⅰ和减震机构Ⅱ共同作用,在受到纵向力时,通过弹簧、减震板和弹性伸缩件的配合设置,以抵抗所受纵向力,通过设置于缓冲槽内的若干减震件,若干减震件环形分布于连接件外周,以及设置于下支座上端开口处的弹性钢板,以抵抗支座所受横向力,各部件配合设置,共同作用,在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合理设置,保证结构的紧凑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有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支座用于为钢结构建筑提供支撑,对于建筑来说,其减震、抗震性能强弱是衡量建筑结构安全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支座与钢结构支撑柱之间一般采用固定支撑的方式而不具备一定的减震、抗震能力。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47849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减震支座,包括底板、顶板、减震结构Ⅰ和减震结构Ⅱ,底板和顶板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减震结构Ⅰ和减震结构Ⅱ分别对纵向受力和横向受力进行缓冲,以提高支座的减震效果。
实际应用时,上述的减震结构Ⅰ和减震结构Ⅱ与底板、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等较为分散,部件分布不合理,结构不紧凑,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钢结构建筑来说,虽然能够达到减震,但仍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
为此,提出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下支座设置为上端开口状,上支座下端部分置于下支座内,所述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端部分嵌入上支座内,所述下支座内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Ⅰ,所述连接件下端通过减震机构Ⅰ与下支座相连接,所述下支座内还设置有减震机构Ⅱ,所述减震机构Ⅱ设置于连接件的外周,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铰接有铰接杆,所述减震机构Ⅱ通过铰接杆与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座的内部开设有嵌入腔,所述连接件上端部分置于嵌入腔内,在所述连接件上端部分外周与嵌入腔之间预留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若干减震件,若干所述减震件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连接件外周。
优选的,所述下支座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弧形钢板,弧形钢板设置有四片,四片所述弧形钢板的外侧面与上支座的外表面相抵接,所述弧形钢板被设置为中部朝向上支座弯曲,两端与下支座相固定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Ⅰ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支撑柱,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可供支撑柱上下活动的孔体,所述减震机构Ⅰ还包括设置于孔体内的弹簧,所述支撑柱与弹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Ⅱ包括分布于连接件四周的四块减震板,以及与四块所述减震板相连接的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一端固定在下支座内,所述铰接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减震板相铰接。
优选的,四块所述减震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钢条,减震板滑动连接于限位钢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Ⅰ和减震机构Ⅱ共同作用,在受到纵向力时,通过弹簧、减震板和弹性伸缩件的配合设置,以抵抗所受纵向力,通过设置于缓冲槽内的若干减震件,若干减震件环形分布于连接件外周,以及设置于下支座上端开口处的弹性钢板,以抵抗支座所受横向力,各部件配合设置,共同作用,在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合理设置,保证结构的紧凑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支座;2、下支座;3、连接件;4、铰接杆;5、减震件;6、弧形钢板;7、支撑柱;8、孔体;9、弹簧;10、减震板;11、弹性伸缩件;12、限位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对钢结构支座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以下对钢结构减震型支座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下支座2设置为上端开口状,上支座1下端部分置于下支座2内,上支座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上端部分嵌入上支座1内,具体的,连接件3可以设置为如图1-3所示的,由两圆柱体组合而成的结构,其中上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圆柱体的直径,形成图1中截面为T型的结构,其中上圆柱体完全置于上支座1内,下圆柱体向下延伸,而上支座1底部开设的槽的形状与T型连接件3的外表面形状相配合。
在下支座2内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Ⅰ,连接件3下端通过减震机构Ⅰ与下支座2相连接,如上所述,当被设置为T型的连接件3嵌入上支座1内时,即构成能够随上支座1上下移动的结构。
其中减震机构Ⅰ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支撑柱7,连接件3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可供支撑柱7上下活动的孔体8,减震机构Ⅰ还包括设置于孔体8内的弹簧9,支撑柱7与弹簧9相连接。
上述若干根支撑柱7底端分别焊接在下支座2上以形成一整体,弹簧9置于孔体8内,可通过其伸缩来抵抗支座的纵向受力,该处所指的纵向受力为钢结构建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力,如地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来说,支座作为钢结构建筑的底部支撑,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受到钢结构建筑的压力,使得弹簧9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当且仅当钢结构建筑受到外力时,才可能导致钢结构建筑与支座发生相对的上下移动,使弹簧9的弹性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正常情况下的钢结构建筑始终保持稳定。
如图3所示,开设于连接件3上的孔体8可以有若干个,即减震机构Ⅰ可以对应设置有多组,多组减震机构Ⅰ具有的支撑柱7分别置于各孔体8内,孔体8可对支撑柱7进行约束,使支撑柱7无法相对连接件3左右移动,而仅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下支座2内还设置有减震机构Ⅱ,减震机构Ⅱ设置于连接件3的外周,在连接件3的外周面铰接有铰接杆4,减震机构Ⅱ通过铰接杆4与连接件3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减震机构Ⅱ设置有四组,四组减震机构Ⅱ均匀分布于连接件3的四周。
上述四组减震机构Ⅱ分别包括分布于连接件3四周的减震板10,以及与四块减震板10相连接的弹性伸缩件11,弹性伸缩件11的一端固定在下支座2内,铰接杆4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与减震板10相铰接。
采用上述结构,当上支座1和下支座2之间发生相对的上下移动时,连接件3随上支座1上下移动,通过连接件3带动铰接杆4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铰接杆4的活动会带动减震板10向靠近或远离连接件3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弹性伸缩件11拉伸或压缩。
弹性伸缩件11可以有伸缩杆即设置于伸缩杆内部的弹簧体构成,四个弹性伸缩件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减震板10仅在水平面内移动,弹性伸缩件11还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相同效果的现有技术来替代,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四块减震板10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钢条12,减震板10滑动连接于限位钢条12上。
通过限位钢条12的设置,可以对减震板10的活动作进一步限定,以保证结构稳定性。
再进一步的,上支座1的内部开设有嵌入腔,连接件3上端部分置于嵌入腔内,在连接件3上端部分外周与嵌入腔之间预留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若干减震件5,若干减震件5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连接件3外周。
嵌入腔即为上述的上支座1底部开设的槽,具体由与连接件3的上圆柱体部分高度相近,直径大于上圆柱体直径且同轴设置的上圆柱型腔,以及与连接件3的下圆柱体的直径相近,高度小于下圆柱体的下圆柱型腔,上圆柱型腔和下圆柱型腔连通,上圆柱型腔高度略大于上圆柱体的高度,下圆柱型腔的直径略大于下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的缓冲槽为上圆柱体与上圆柱型腔之间形成的环形槽体,减震件5分布于该槽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支座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弧形钢板6,弧形钢板6设置有四片,四片弧形钢板6的外侧面与上支座1的外表面相抵接,弧形钢板6被设置为中部朝向上支座1弯曲,两端与下支座2相固定的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设置为上端开口状,上支座下端部分置于下支座内,所述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端部分嵌入上支座内,所述下支座内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Ⅰ,所述连接件下端通过减震机构Ⅰ与下支座相连接,所述下支座内还设置有减震机构Ⅱ,所述减震机构Ⅱ设置于连接件的外周,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铰接有铰接杆,所述减震机构Ⅱ通过铰接杆与连接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的内部开设有嵌入腔,所述连接件上端部分置于嵌入腔内,在所述连接件上端部分外周与嵌入腔之间预留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若干减震件,若干所述减震件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连接件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弧形钢板,弧形钢板设置有四片,四片所述弧形钢板的外侧面与上支座的外表面相抵接,所述弧形钢板被设置为中部朝向上支座弯曲,两端与下支座相固定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Ⅰ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支撑柱,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可供支撑柱上下活动的孔体,所述减震机构Ⅰ还包括设置于孔体内的弹簧,所述支撑柱与弹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Ⅱ包括分布于连接件四周的四块减震板,以及与四块所述减震板相连接的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一端固定在下支座内,所述铰接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与减震板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减震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减震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钢条,减震板滑动连接于限位钢条上。
CN202320274243.9U 2023-02-22 2023-02-22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Active CN21941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243.9U CN21941126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243.9U CN21941126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1265U true CN219411265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4243.9U Active CN21941126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1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703A (zh)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其消能方法
CN111827505B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219411265U (zh) 钢结构减震型支座
CN115503414B (zh) 一种重卡用前空气悬架
CN116464181A (zh) 一种桁架减震装置
CN111576908B (zh)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6108965U (zh) 一种连接节点可调节的钢结构
CN218991004U (zh) 一种抗震性撞击墙体加固结构
CN212453166U (zh)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CN219316005U (zh) 具有抗震功能的钢结构
CN220790083U (zh) 一种劲型性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连接结构
CN216689770U (zh) 一种抗震防晃动的钢结构
CN212104621U (zh) 一种抗震房建基础结构
CN219343606U (zh) 防屈曲抗震支撑结构
CN219671724U (zh) 一种自复位消能防震钢结构
CN220598738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隔震支座
CN219840205U (zh) 一种抗震用连杆件
CN214574605U (zh) 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
CN219711152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输电铁塔
CN220888960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减震基座
CN21960493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CN218148878U (zh) 一种带锁止结构的钢结构厂房建筑
CN220395327U (zh) 一种高分子摩擦-金属防屈曲自复位三级耗能支撑
CN21205333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抗震墙体结构
CN22008038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多阶防屈曲约束支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