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377U -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377U
CN219397377U CN202320170230.7U CN202320170230U CN219397377U CN 219397377 U CN219397377 U CN 219397377U CN 202320170230 U CN202320170230 U CN 202320170230U CN 219397377 U CN219397377 U CN 219397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loading
outer needle
assembly
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02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源
曾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fang Precision Medical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fang Precision Medical Devic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fang Precision Medical Devic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fang Precision Medical Devic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02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所述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包括上盖、底座、外针组件、内针组件、加载组件和激发组件,加载组件以可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上盖,带动内针组件和外针组件弹性加载到位,激发组件通过激发按键解除内针针座和外针针座的加载限位以使内针和外针被弹性激发,外针组件设有外针观察面,内针组件设有内针观察面,所述活检装置还设有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外针观察面的外针视窗口和在内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内针观察面的内针视窗口。该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能够通过外针视窗口和内针视窗口来观察内外针实时激发情况。

Description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活检针多数为利用单激发按键激发内针组件、再通过内针组件触碰激发外针组件,操作者不需要考虑激发内针后外针是否激发,在手持活检针穿刺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采用双加载按键的活检针通过两个加载按钮分别加载内外针组件,亦不需要考虑内外针组件是否加载到位的问题。
为了满足不同使用需求,还设计出了具有双激发按键的活检针,具有三种使用模式,针尖已经进入人体的情况下,内外针组件激发的情况可能会记不清,或者因为内外针组件激发的时间差不明显而可能对激发状态存在误判,需要设置视窗来观察内外针座的实时激发状态解决该风险。同样的,对于新款的仅有单个加载按键的活检针,加载按键先加载外针组件再复位后去加载内针组件,加载内针组件后再复位,不容易判断内外针组件是否已经加载到位,也需要设置视窗来观察内外针座的实时加载状态解决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观察内外针实时激发情况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包括上盖、底座、外针组件、内针组件、加载组件和激发组件,所述内针组件包括内针针座和固定安装于内针针座的内针,所述外针组件包括外针针座和固定安装于外针针座的外针,所述内针针座和外针针座分别以在进针方向上可往复滑动且弹性加载的方式安装在相结合的上盖和底座内,所述内针和外针从相结合的上盖和底座的进针方向上的前端伸出,且内针穿设于外针,所述加载组件以可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上盖,带动所述内针组件和外针组件弹性加载到位,所述激发组件通过激发按键解除内针针座和外针针座的加载限位以使内针和外针被弹性激发,其中,所述外针组件设有外针观察面,所述内针组件设有内针观察面,所述活检装置还设有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外针观察面的外针视窗口和在内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内针观察面的内针视窗口。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按键、加载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加载座滑动安装于上盖开设的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加载滑槽内,所述加载按键与加载座固定连接并露出于上盖外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加载座和上盖之间以在加载座沿加载滑槽向后滑动后促使加载座复位。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座设有向后延伸且滑动安装于上盖的加载滑槽内的滑动挡片,所述加载座处于加载滑槽前端的初始位置时,所述滑动挡片遮挡住加载滑槽的活动空间。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挡片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时正对着外针观察面的外针视窗口。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滑槽的后端下部设有支撑滑动挡片的下表面的下支撑面,后端上部设有限位滑动挡片的上表面的上支撑面。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座与外针针座分别设有相配合以在加载座向后滑动时带动外针针座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一加载配合结构,所述加载座与内针针座分别设有在外针针座加载到位后达成配合以在加载座向后滑动时带动内针针座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二加载配合结构。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座的中部设置T形凸台并在T形凸台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十字限位槽和一字限位槽,所述加载按键内对应于T形凸台设有两个弹性扣位扣住T形凸台以进行上下限位,并还设有十字限位柱和一字限位柱分别插入加载座上的十字限位槽和一字限位槽中。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在内针组件加载到位时正对着内针观察面的内针视窗口。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发组件包括第一激发组件和第二激发组件,所述第一激发组件设有可作用于内针针座以促使内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的第一后激发按键和第一侧激发按键,所述第二激发组件设有可作用于外针针座以促使外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并可在内针针座未被激发的情况下作用于内针针座以促使内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的第二后激发按键和第二侧激发按键。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激发按键的移动的按键防护装置。
实施本申请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能够通过外针视窗口和内针视窗口来观察内外针实时激发情况,以便解决激发过程中产生的间隔差误认为激发到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通过加载座上的滑动挡片来遮挡加载滑槽活动空间,避免了异物进入活检装置内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解决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整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上盖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上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加载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加载座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加载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加载组件与上盖配合安装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后加载组件复位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在外针组件和内针组件均加载到位后加载组件复位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则示出了该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100主要由上盖10、底座20、内针组件30、外针组件40、加载组件50、第一激发组件60、第二激发组件70和按键防护装置80构成。内针组件30包括内针针座32和固定安装于内针针座32的内针31,内针31的前端设有取样槽311,外针组件40包括外针针座42和固定安装于外针针座42的外针41。加载组件50包括加载按键51、加载座52和复位弹簧53。第一激发组件60设有第一后激发按键61和第一侧激发按键62,第二激发组件70设有第二后激发按键71和第二侧激发按键72。上盖10和底座20相结合包围出内部空间,内针针座32和外针针座42分别以在进针方向上可往复滑动且弹性加载的方式安装在相结合的上盖10和底座20内,内针31和外针41从相结合的上盖10和底座20的进针方向上的前端伸出,且内针31穿设于外针41中。加载组件50以可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盖10上,用于依次分别对外针组件40和内针组件30施加向后移动的作用力以带动外针组件40和内针组件30弹性加载到位。第一激发组件60和第二激发组件70分别左右排布设置于上盖10和底座20的进针方向上的后端。第一激发组件60通过第一后激发按键61或第一侧激发按键62作用于内针组件30以使内针组件30解除加载限位而被弹性激发,同样地,第二激化组件70通过第二后激发按键71或第二侧激发按键72作用于外针组件40以使外针组件40解除加载限位而被弹性激发,第二激发组件70还用于在内针组件30未被激发时通过第二后激发按键71或第二侧激发按键72作用于内针组件30以使内针组件30解除加载限位而被弹性激发。根据本申请图示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通过加载组件50与第一激发组件60、第二激发组件70的配合实现三种使用模式,方便医生使用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激发模式,为病人提供最及时最适合的活检方案。有关活检装置100的三种使用模式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申请人更早前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具有三种使用模式的活检针”(申请号:2022108388255,公开号:CN115252004A)中公开的内容。按键防护装置80通过将安全锁81在上盖10和底座20相结合形成的安装通孔82内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移动切换实现对第一激发组件60和第二激发组件70在相结合的上盖10和底座20内的移动进行锁定和解锁,有效防止对激发按键的误触。有关按键防护装置8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申请人更早前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按键防护装置和采用该按键防护装置的活检针”(申请号:2022233457925)中公开的内容。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6-图8所示,上盖10的前部开设有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加载滑槽11,加载座52滑动安装于加载滑槽11内,加载按键51与加载座52固定连接并露出于上盖10外部,施加向后的作用力于加载按键51便可带动加载座52沿加载滑槽11向后移动,从而作用于外针针座42或内针针座32以使外针组件40或内针组件30加载到位,复位弹簧53的弹力促使加载座52和加载按键51在向后的作用力释放后复位到初始位置。具体如图6和图7所示,加载座52设有向后延伸的滑动挡片524,加载座52滑动安装于加载滑槽11内时滑动挡片524亦滑动安装于加载滑槽11内,并且,加载座52处于加载滑槽11前端的初始位置时,滑动挡片524遮挡住加载滑槽11的活动空间(参见图1和图8所示),能够避免异物进入活检装置100内部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美观性。再参见图3和图4所示,加载滑槽11的后端下部设有下支撑面13,用于支撑滑动挡片524的下表面5242,后端上部设有上支撑面14,用于限位滑动挡片524的上表面5241,这样可以防止滑动挡片524结构变形影响其性能,并确保其能够来回顺畅的滑动。再参见图6所示,加载座52的中部设置T形凸台523并在T形凸台523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十字限位槽521和一字限位槽522。对应地,如图5所示,加载按键51内对应于T形凸台523设有两个弹性扣位513、514扣住T形凸台523以进行上下限位,并还设有十字限位柱511和一字限位柱512分别插入加载座52上的十字限位槽521和一字限位槽522中,确保加载按键51固定在加载座52上形成前后左右的限位。复位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加载座52上的第一弹簧安装柱526和上盖10内前端的第二弹簧安装柱15连接,以在加载座52沿加载滑槽11向后滑动后促使加载座52复位。
进一步地,加载座52与外针针座42分别设有相配合以在加载座52向后滑动时带动外针针座42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一加载配合结构,加载座52与内针针座32分别设有在外针针座42加载到位后达成配合以在加载座52向后滑动时带动内针针座32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二加载配合结构。具体参见图7所示,加载座52在进针方向上的前端中部后侧设有外针加载面527并在外针加载面527的两侧分别形成内针加载V槽528。再参见图2所示,外针针座42的上部设有加载杆423,加载杆423的顶部形成外针观察面4231。通过加载按键51带动加载座52向后滑动使外针加载面527作用于加载杆423,便可带动外针针座42克服外针加载弹簧43的弹力一起向后移动,直至外针针座42侧面设置的外针加载弹片421抵接于底座20内设置的外针加载限位面(图中不可见)时,外针组件40加载到位,然后松开对加载按键51的作用力,加载组件50便复位。此时,如图10所示,外针针座42上的外针观察面4231正对着滑动挡片524上开设的上下贯通的外针视窗口525露出,方便使用者观察确认外针组件40是被加载到位还是被激发。同时,内针针座32设置的向前延伸出的两个加载舌片322被外针针座42的加载杆423后侧形成的配合斜面422抬升而对着加载座52的两个内针加载V槽528。然后通过加载按键51带动加载座52向后滑动使内针加载V槽528作用于加载舌片322,便可带动内针针座32克服内针加载弹簧33的弹力一起向后移动,直至内针针座32侧面设置的内针加载弹片321抵接于底座20内设置的内针加载限位面(图中不可见)时,内针组件30加载到位,然后松开对加载按键51的作用力,加载组件50便复位。此时,如图11所示,内针针座32上的内针观察面3231正对着上盖10上开设的上下贯通的内针视窗口12露出,方便使用者观察确认内针组件30是被加载到位还是被激发。内针针座32的内针观察面3231可形成于内针针座32后端向上延伸的标识柱323顶部,如图2所示,并且,标识柱323还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避让孔3232,以在加载组件50加载外针组件40时供滑动挡片524穿过,并可为滑动挡片524的滑动提供支撑作用(参见图9所示)。滑动挡片524的末端优选形成上下引导斜面5243和左右引导斜面5244(参见图6所示),以利于穿过避让孔3232。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通过一个加载组件50实现了外针组件40和内针组件30的先后加载,并能够通过外针视窗口525和内针视窗口12来分别观察外针组件40和内针组件30的实时激发情况,若在外针视窗口525观察不到外针观察面4231,则说明外针组件40已被激发,若在内外针视窗口12观察不到内针观察面3231,则说明内针组件30已被激发,从而可以解决激发过程中产生的误认。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通过加载座52上的滑动挡片524来遮挡加载滑槽11活动空间,避免了异物进入活检装置100内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解决了美观性。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活检装置100的激发操作如下:(1)可选地对第一后激发按钮61或第一侧激发按钮62施力,第一激发组件60作用于内针针座32的内针加载弹片321使其脱离内针加载限位面而解除限位,内针针座32及内针31便在内针加载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被向前激发。(2)可选地对第二后激发按钮71或第二侧激发按钮72施力,第二激发组件70作用于外针针座42的外针加载弹片421使其脱离外针加载限位面而解除限位,外针针座42及外针41便在外针加载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被向前激发。(3)可选地对第二后激发按钮71或第二侧激发按钮72施力,第二激发组件70先作用于内针针座32的内针加载弹片321,使内针组件30被向前激发,继而第二激发组件70作用于外针针座42的外针加载弹片421,使外针组件40被向前激发。如前所述,具体实现可参见申请人更早前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具有三种使用模式的活检针”(申请号:2022108388255,公开号:CN115252004A)中公开的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包括上盖、底座、外针组件、内针组件、加载组件和激发组件,所述内针组件包括内针针座和固定安装于内针针座的内针,所述外针组件包括外针针座和固定安装于外针针座的外针,所述内针针座和外针针座分别以在进针方向上可往复滑动且弹性加载的方式安装在相结合的上盖和底座内,所述内针和外针从相结合的上盖和底座的进针方向上的前端伸出,且内针穿设于外针,所述加载组件以可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上盖,带动所述内针组件和外针组件弹性加载到位,所述激发组件通过激发按键解除内针针座和外针针座的加载限位以使内针和外针被弹性激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组件设有外针观察面,所述内针组件设有内针观察面,所述活检装置还设有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外针观察面的外针视窗口和在内针组件加载到位时露出内针观察面的内针视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包括加载按键、加载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加载座滑动安装于上盖开设的沿与进针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加载滑槽内,所述加载按键与加载座固定连接并露出于上盖外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加载座和上盖之间以在加载座沿加载滑槽向后滑动后促使加载座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座设有向后延伸且滑动安装于上盖的加载滑槽内的滑动挡片,所述加载座处于加载滑槽前端的初始位置时,所述滑动挡片遮挡住加载滑槽的活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挡片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在外针组件加载到位时正对着外针观察面的外针视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滑槽的后端下部设有支撑滑动挡片的下表面的下支撑面,后端上部设有限位滑动挡片的上表面的上支撑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座与外针针座分别设有相配合以在加载座向后滑动时带动外针针座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一加载配合结构,所述加载座与内针针座分别设有在外针针座加载到位后达成配合以在加载座向后滑动时带动内针针座弹性加载到位的第二加载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座的中部设置T形凸台并在T形凸台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十字限位槽和一字限位槽,所述加载按键内对应于T形凸台设有两个弹性扣位扣住T形凸台以进行上下限位,并还设有十字限位柱和一字限位柱分别插入加载座上的十字限位槽和一字限位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在内针组件加载到位时正对着内针观察面的内针视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件包括第一激发组件和第二激发组件,所述第一激发组件设有可作用于内针针座以促使内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的第一后激发按键和第一侧激发按键,所述第二激发组件设有可作用于外针针座以促使外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并可在内针针座未被激发的情况下作用于内针针座以促使内针针座解除加载限位而被激发的第二后激发按键和第二侧激发按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激发按键的移动的按键防护装置。
CN202320170230.7U 2023-01-30 2023-01-30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Active CN219397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0230.7U CN219397377U (zh) 2023-01-30 2023-01-30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0230.7U CN219397377U (zh) 2023-01-30 2023-01-30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377U true CN21939737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0230.7U Active CN219397377U (zh) 2023-01-30 2023-01-30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4069B2 (en) Single use lancet assembly
JP5154725B2 (ja) 使い捨てランセット装置
EP1722692B1 (en) Compact multi-use lancing device
DE19861320B4 (de) Verfahren zur Blutprobennahme und Analyse
CA2299007C (en) Lancing device having a releasable connector
CN102264415B (zh) 插入系统和插入装置
EP1868502B1 (en) Narrow-profile lancing device
US20100094324A1 (en) Lancing device
CA2484942C (en) Lancet device with a single use pivot
CN106859669B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装配方法及使用方法
KR20070058588A (ko) 란셋 어셈블리
DE19855443A1 (de) Reproduzierbares Stechen zur Blutprobennahme
JP2003512883A5 (zh)
US20180008179A1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s
EP2050393A1 (en) Lancing device
CN219397377U (zh) 具有视窗的活检装置
CN219000377U (zh) 按键防护装置和采用该按键防护装置的活检针
US20130150876A1 (en) Single use lancet assembly
US8715309B2 (en) Lancet device
WO2024012039A1 (zh) 具有三种使用模式的活检针
CN215739127U (zh) 带自锁的手柄及含有其的活检针
US20100049233A1 (en) Lancet having integrated drive mechanism
JP3600140B2 (ja) ピアス穿孔器
EP2317921B1 (en) Side loading lancing device
US9226700B2 (en) Detection el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lancet element in a lanc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