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268U -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268U
CN219397268U CN202320150151.XU CN202320150151U CN219397268U CN 219397268 U CN219397268 U CN 219397268U CN 202320150151 U CN202320150151 U CN 202320150151U CN 219397268 U CN219397268 U CN 219397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lue
groove
light guid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01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梦琦
李剑
叶汉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01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穿戴装置包括第一胶水,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第一壳和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插接柱,另一个设有插接孔,第一壳和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凸起结构,另一个设有胶水槽,第一胶水填充于胶水槽内;在插接柱插设于插接孔后,凸起结构插入胶水槽的第一胶水内,第一胶水密封连接凸起结构和胶水槽的槽壁,从而实现第一壳和第二壳的防水密封,仅在穿戴装置内的局部位置填充胶水,来实现穿戴装置的防水密封,并保证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该密封方式不会影响到穿戴装置的重量,从而便于用户穿戴。

Description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由于可穿戴设备随用户会接触到多种环境,因而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能较为重要,现有可穿戴设备通常采用整体灌胶的方式来防水密封,但整体灌胶会增加较多的的重量,不便于用户穿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可穿戴设备通常采用灌胶方式来防水密封,但灌胶方式会增加较多的的重量,不便于用户穿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第一胶水,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插接柱,另一个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凸起结构,另一个设有胶水槽,所述第一胶水填充于所述胶水槽内;
在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后,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所述胶水槽的所述第一胶水内,所述第一胶水密封连接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胶水槽的槽壁。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设置有所述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一壳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壳设置有所述胶水槽,所述胶水槽在所述第二壳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并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应。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设置有所述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设有多个,并在所述第一壳的周向边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壳设置有所述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设置有多个,并与所述插接柱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内还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穿戴装置还包括第二胶水和导电模组,所述导电模组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胶水填充于所述间隙。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包括壳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壳本体上的导光柱,所述穿戴装置还包括面膜、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光源,所述面膜贴设于所述第一壳的外壁,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各所述光源均靠近所述导光柱设置,各所述光源中的一个能够发出光束,以使所述光束能够通过所述导光柱点亮所述面膜的目标区域。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控制触点,所述第一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本体上的弹性按键,所述弹性按键包括弹性臂、连接部和触控部,所述弹性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触控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朝向所述控制触点延伸,所述导光柱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按压所述连接部或所述导光柱能致使所述弹性臂形变,并带动所述触控部靠近触发所述控制触点。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包括导光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导光本体上的多个导光凸起,所述导光凸起自所述导光本体朝向所述光源延伸,各所述导光凸起与各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步态感测设备,包括充电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安装于鞋子,所述穿戴装置能够装配于所述充电器,并通过所述充电器充电。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上设置有锁定槽,所述充电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槽相适配的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凸起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锁定槽内;
所述第二壳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充电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槽,在所述锁定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锁定槽的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壁相卡合,以将所述定位凸起限制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槽设有两个,并在所述第二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锁定凸起设有两个,并与所述锁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在插接柱插设于插接孔后,第一壳能够相对第二壳固定,同时,凸起结构插入胶水槽的第一胶水内,第一胶水密封连接凸起结构和胶水槽的槽壁,从而实现第一壳和第二壳的防水密封,仅在穿戴装置内的局部位置填充胶水,来实现穿戴装置的防水密封,并保证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该密封方式不会影响到穿戴装置的重量,从而便于用户穿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步态感测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步态感测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步态感测设备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步态感测设备中穿戴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穿戴装置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E-E剖视图。
图11为图7所示穿戴装置的爆炸图。
图12为图7穿戴装置中第一壳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步态感测设备中充电器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F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充电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10、充电器;20、穿戴装置;110、第一胶水;120、第二胶水;200、第一壳;210、插接柱;220、凸起结构;230、壳本体;231、避让孔;240、导光柱;241、导光本体;242、导光凸起;250、弹性按键;251、弹性臂;252、连接部;253、触控部;300、第二壳;310、插接孔;320、胶水槽;330、装配槽;340、锁定槽;350、定位凸起;360、第二导向面;410、导电模组;411、导电端子;420、面膜;421、标识;430、电路板;431、控制触点;440、光源;450、电池;460、安装件;510、上壳;511、锁定凸起;512、定位槽;513、第一导向面;520、下壳;530、充电板;540、充电模组;541、充电端子;550、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步态感测设备,请参阅图1、图2和图5,该步态感测设备包括充电器10和穿戴装置20,穿戴装置20安装于鞋子,穿戴装置20能够装配于充电器10,并通过充电器10充电,该穿戴装置20能够感测分析用户的步态。
请一并参阅图3、图9至图12,穿戴装置20包括第一胶水11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200和第二壳300,第一壳200和第二壳300中的一个设有插接柱210,另一个设有插接孔310,第一壳200和第二壳300中的一个设有凸起结构220,另一个设有胶水槽320,第一胶水110填充于胶水槽320内;在插接柱210插设于插接孔310后,凸起结构220插入胶水槽320的第一胶水110内,第一胶水110密封连接凸起结构220和胶水槽320的槽壁,从而实现第一壳200和第二壳300的防水密封,仅在穿戴装置20内的局部位置填充胶水,来实现穿戴装置20的防水密封,并保证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可实现穿戴装置20具有IP65防水防尘功能,该密封方式不会影响到穿戴装置20的重量,从而便于用户穿戴。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点胶的方式,将第一胶水110填充至胶水槽320内,根据胶水槽320的布置轨迹,能够实现穿戴装置20在预设位置的局部点胶密封,本实施例中第一胶水110、凸起结构220和胶水槽320配合的密封结构,适用于较大型的穿戴装置20。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0至图12,第一壳200设置有凸起结构220,凸起结构220在第一壳200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第二壳300设置有胶水槽320,胶水槽320在第二壳300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并与凸起结构220相对应,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壳200与第二壳300接合处的密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能够将凸起结构220设置于第二壳300,将胶水槽320设置于第一壳200。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0至图12,第一壳200设置有插接柱210,插接柱210设有多个,并在第一壳200的周向边沿间隔分布,第二壳300设置有插接孔310,插接孔310设置有多个,并与插接柱210一一对应设置,以能够保证第一壳200与第二壳300接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第一胶水110凝固的过程中凸起结构220相对胶水槽320偏移,从而保证第一胶水110凝固后,在凸起结构220和胶水槽320的槽壁之间密封良好。
可以理解的是,先将第一胶水110通过自动点胶机点胶于胶水槽320内,再将凸起结构220插入胶水槽320的第一胶水110内,之后,在第一胶水110的固化过程中,第一胶水110的体积会发生变化,由于插接柱210插设于插接孔310后,能够将第一壳200与第二壳300稳定连接,从而能够避免第一胶水110溢出而对外施加力,导致第一壳200相对第二壳300顶开偏移,因而能够保证第一壳200相对第二壳300的防水密封质量。
同时,需要注意,点胶至胶水槽320内的第一胶水110要适量,需要将胶水槽320填满,但不溢胶,但还能够通过第一胶水110的流动性将第一壳200与第二壳300的边沿四周密封,以保证防水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柱210和插接孔310均设置有六个,插接柱210与插接孔310的孔壁过盈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能够将插接柱210设置于第二壳300,将插接孔310设置于第一壳200,插接柱210和插接孔310还可均设置有四个、五个、七个或更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10至图12,第二壳300内还设置有装配槽330,穿戴装置20还包括第二胶水120和导电模组410,导电模组410安装于装配槽330内,并与装配槽330的内壁具有间隙,第二胶水120填充于间隙,从而对导电模组410处进行防水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至图12,第一壳200包括壳本体230,以及设于壳本体230上的导光柱240,穿戴装置20还包括面膜420、电路板430以及设于电路板430上的多个光源440,面膜420贴设于第一壳200的外壁,第一壳200与第二壳300围合形成容置空间,电路板430设置于容置空间。具体的,导光柱240通过套啤工艺形成于第一壳200上,具体工艺为,模具先注塑半透明的导光柱240,然后,将导光柱240放入注塑第一壳200的模具中一起注塑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各光源440均靠近导光柱240设置,各光源440中的一个能够发出光束,以使光束能够通过导光柱240点亮面膜420的目标区域,通过导光柱240的设置能够保证各光源440中的任一个在工作时,均能够为目标区域提供较为均匀、稳定的导光显示。具体的,各光源440均为LED灯。该目标区域形成有标识421,各光源440用于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来点亮标识421,该标识421可选为开关标识。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430上还设置控制触点431,第一壳200还包括连接于壳本体230上的弹性按键250,弹性按键250包括弹性臂251、连接部252和触控部253,弹性臂251的一端连接于壳本体230,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52,触控部253连接于连接部252,并朝向控制触点431延伸,导光柱240连接于连接部252,按压连接部252或导光柱240能致使弹性臂251形变,并带动触控部253靠近触发控制触点431,从而能够触发电路板430的控制命令,来控制穿戴装置20工作。
具体的,导光柱240包括导光本体241,以及连接于导光本体241上的多个导光凸起242,导光凸起242自导光本体241朝向光源440延伸,各导光凸起242与各光源440一一对应设置,导光凸起242即为光源440发出光的导入点,从而能够使得各光源440分别工作时,均通过固定位置的导光本体241来为面膜420的目标区域提供导光显示,因而能够为目标区域提供较为均匀、稳定的导光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多个光源440分别点亮面膜420,会导致面膜420局部光暗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壳本体230上开设有避让孔231,弹性按键250和导光柱240均设于避让孔231处,空间布置合理,采用镶嵌式按键结构,可以简化穿戴装置20的装配空间和外观。面膜420上印刷有图案,以用于修饰穿戴装置20的外观,同时,面膜420贴设于第一壳200上,还能够固定和密封避让孔231处,第一壳200和第二壳300均为塑胶制成的结构件,第一壳200可选为顶盖,第二壳300可选为底壳,导光柱240为透光材料制成的透明件,穿戴装置20还包括电池450,电池450与电路板430电连接,穿戴装置20还包括安装件460,安装件460贯穿电路板430,并与第二壳300连接,以将电路板430固定安装于第二壳300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图13和图14,第二壳300上设置有锁定槽340,充电器10上设置有与锁定槽340相适配的锁定凸起511,锁定凸起511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锁定槽340内;第二壳300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350,充电器10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起350相适配的定位槽512,在锁定凸起511沿第一方向插入锁定槽340的过程中,定位凸起350能够与定位槽512的槽壁相卡合,以将定位凸起350限制于定位槽512内,从而能够在充电时,将穿戴装置20与充电器10稳定装配。
进一步的,锁定槽340设有两个,并在第二壳300的两侧对称设置,锁定凸起511设有两个,并与锁定槽340一一对应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穿戴装置20与充电器10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槽340和锁定凸起511组成燕尾槽固定结构,以能够通过燕尾槽的固定结构,将穿戴装置20装配于充电器10上,保障充电器10不受外力影响,能够正常为穿戴装置20充电。进一步的,充电器10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面513,第二壳300上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面513相适配的第二导向面360,在穿戴装置20沿第一方向向充电器10装配的过程中,第一导向面513能够与第二导向面360配合引导穿戴装置20装配于充电器10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和图15,充电器10上露设有充电模组540,穿戴装置20上露设有导电模组410,在穿戴装置20装配于充电器10上后,导电模组410的导电端子411与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电连接,以能够通过充电器10为穿戴装置20充电。
具体的,充电器10包括上壳510、下壳520、充电板530、充电模组540和线材550,上壳510与下壳520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充电板530安装于安装空间内,线材550的一端设有USB接头,另一端穿设于安装空间内,并与充电板530电连接,充电模组540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露设于充电器10外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定位凸起350能够与定位槽512的槽壁相卡合处,导电模组410的导电端子411与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相对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导电模组410的导电端子411与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电连接,可以提高导电模组410的导电端子411与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装配的精准度,以保证导电模组410的导电端子411与充电模组540的充电端子541之间接触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第一胶水,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插接柱,另一个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一个设有凸起结构,另一个设有胶水槽,所述第一胶水填充于所述胶水槽内;
在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后,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所述胶水槽的所述第一胶水内,所述第一胶水密封连接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胶水槽的槽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设置有所述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一壳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壳设置有所述胶水槽,所述胶水槽在所述第二壳的周向边沿环绕设置,并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设置有所述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设有多个,并在所述第一壳的周向边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壳设置有所述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设置有多个,并与所述插接柱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内还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穿戴装置还包括第二胶水和导电模组,所述导电模组安装于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胶水填充于所述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包括壳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壳本体上的导光柱,所述穿戴装置还包括面膜、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光源,所述面膜贴设于所述第一壳的外壁,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各所述光源均靠近所述导光柱设置,各所述光源中的一个能够发出光束,以使所述光束能够通过所述导光柱点亮所述面膜的目标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触点,所述第一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本体上的弹性按键,所述弹性按键包括弹性臂、连接部和触控部,所述弹性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触控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朝向所述控制触点延伸,所述导光柱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按压所述连接部或所述导光柱能致使所述弹性臂形变,并带动所述触控部靠近触发所述控制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导光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导光本体上的多个导光凸起,所述导光凸起自所述导光本体朝向所述光源延伸,各所述导光凸起与各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8.一种步态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安装于鞋子,所述穿戴装置能够装配于所述充电器,并通过所述充电器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步态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上设置有锁定槽,所述充电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槽相适配的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凸起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锁定槽内;
所述第二壳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充电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槽,在所述锁定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锁定槽的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壁相卡合,以将所述定位凸起限制于所述定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步态感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设有两个,并在所述第二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锁定凸起设有两个,并与所述锁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0150151.XU 2023-01-15 2023-01-15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Active CN219397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0151.XU CN219397268U (zh) 2023-01-15 2023-01-15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0151.XU CN219397268U (zh) 2023-01-15 2023-01-15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268U true CN219397268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0151.XU Active CN219397268U (zh) 2023-01-15 2023-01-15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1768A1 (en)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19397268U (zh) 穿戴装置和步态感测设备
JPH11162423A (ja) パック電池
CN214775409U (zh) 充电座端盖支架组件和充电座
CN208210077U (zh) 手机侧按键安装结构
CN208189674U (zh) 光纤熔接机用电池盒、电池组件
CN207265687U (zh) 移动电源
CN207166552U (zh) 具有金属支架的移动终端
CN215496473U (zh) 一种易维护的密封型oled按键
CN214753551U (zh) 一种适用于继电器上快速安装的双向pcb灯及其安装结构
CN217405600U (zh) 一种洗车机电池
CN218896350U (zh) 一种无线鼠标组件
CN214298763U (zh) 电梯及其外召盒
CN216958674U (zh) 一种应用于防水秤体的充电接头防水结构
JP7220632B2 (ja) 防水型発光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8472121U (zh) 防水电池包
CN210630728U (zh) 定位鞋垫
CN218123486U (zh) 电池
CN218920731U (zh) 电子装置
CN210864468U (zh) 智能交互一体机
CN209610710U (zh) 一种水杯盖与水杯
CN220085591U (zh) 一种柔性灯板和显示屏
CN214203877U (zh) 电池及可移动平台
CN210155632U (zh) 一种键盘壳体及键盘
CN221008841U (zh) 一种防水隔离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