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2645U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2645U
CN219392645U CN202320042562.7U CN202320042562U CN219392645U CN 219392645 U CN219392645 U CN 219392645U CN 202320042562 U CN202320042562 U CN 202320042562U CN 219392645 U CN219392645 U CN 219392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25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巍
李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25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2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2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2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触控层和触控组件,其中,显示层包括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层叠设置,偏光片基板用于设置上偏光片,阵列基板用于设置电极阵列;触控层设置在偏光片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至触控层,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显示器,一般设置有壳体和显示面板,有的显示面板还具有触控功能,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能够扩展人机交互方式,使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入更加方便。
显示面板为了实现触控功能一般设置有触控层和控制组件,在触控层和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柔性电路板,利用柔性电路板来在触控层和控制组件之间传输信号,利用预设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具体的触控功能。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在对显示屏进行拆解时,容易造成与触控层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触控层和控制组件,其中显示层包括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层叠设置,偏光片基板用于设置上偏光片,阵列基板用于设置电极阵列;触控层设置在偏光片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至触控层,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延伸方向上,偏光片基板的第一端伸出阵列基板。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延伸方向上,阵列基板的第一端伸出偏光片基板,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至电极阵列,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偏光片基板的第一端与阵列基板的第一端满足相背条件或相邻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印刷子电路板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印刷子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印刷子电路板。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组件,背光组件设置在阵列基板背离偏光片基板的一侧,第一印刷子电路板设置于背光组件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二印刷子电路板设置于背光组件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包边件和第二包边件,第一包边件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一包边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第二包边件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二包边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形成电极阵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显示面板,其中壳体覆盖于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的至少部分,且壳体覆盖于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的部分与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之间设置有压敏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损坏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显示面板;21-控制组件;211-柔性电路板;2111-第一柔性电路板;2112-第二柔性电路板;212-印刷电路板;2121-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2-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2-显示层;221-偏光片基板;222-阵列基板;23-触控层;24-上偏光片;25-下偏光片;26-包边件;261-第一包边件;262-第二包边件;27-背光组件;3-压敏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连接固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为了显示图像信息,一般还设置有显示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与显示屏可以是分体设置,如台式电脑;也可以是一体设置,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有多种类别,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机等。
进一步的,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壳体1和显示面板2。并且,为了对显示面板2进行固定,有部分壳体1覆盖于显示面板2的出光表面的至少部分,并且在这部分壳体1和显示面板2之间还设置有压敏胶3,压敏胶3在显示面板2和壳体1之间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灰尘或者其他杂物进入显示屏内,起到对显示屏的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不对压敏胶3的材质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可以采用聚氨酯热熔胶、紫外线固化胶、反应型热熔胶、丙烯酸胶黏剂或耐高温胶黏剂等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压敏胶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的出光表面指显示面板2用于出光的一面。示例性的,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显示面板2的出光表面指笔记本电脑的B面。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壳体1的部分沿显示面板2的整个周向均覆盖显示面板2的边缘,还可以将壳体1的部分沿显示面板2的周向的部分覆盖显示面板2的边缘,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
同时,为了对显示面板2的触控功能进行控制,还对应设置有控制组件21,控制组件21一般包括柔性电路板211和印刷电路板212,柔性电路板211的一端连接至触控层23或电极阵列,柔性电路板211的另一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12,这样,能够利用柔性电路板211在触控层23或电极阵列与印刷电路板212之间实现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利用预设的程序来实现显示面板2的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
示例性的,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2的示意图,在相关技术中,在壳体1和显示面板2出光表面设置的压敏胶3可能会粘接在壳体1和柔性电路板211之间,这样,参照图2,在对壳体1进行拆解时,可能会造成柔性电路板211损坏,或柔性电路板211与触控层23的连接断开。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2,参照图3,该显示面板2包括:显示层22、触控层23和控制组件21。具体的,显示层22包括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且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层叠设置,偏光片基板221用于设置上偏光片24,阵列基板222用于设置电极阵列;触控层23设置在偏光片基板221朝向阵列基板222的一侧;控制组件2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印刷电路板212,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连接至触控层23,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可以为液晶(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显示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并且,对应于不同的显示面板2,显示层22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示例性的,对于LCD显示面板,在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之间还包括液晶盒和彩色滤光片,在液晶盒和彩色滤光片的作用下,能够使LCD显示面板2显示不同的画面,同时对于LCD显示面板,在阵列基板222背对偏光片基板221的一侧还设置有下偏光片25;对于OLED显示面板2,在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之间还包括有机发光层,在有机发光层的作用下,能够使OLED显示面板2显示不同的画面。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还包括触控层23,利用触控层23可以向电子设备输入信号,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触控层23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层23制作成电阻式的、电容式的、光学式的或音波式的等。
为了实现对触控层23的控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还包括控制组件21,具体的,控制组件2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印刷电路板212。示例性的,可以将触控控制芯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212上,这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连接至触控层23,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12,这样能够利用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实现触控层23和触控控制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同时,还可以将触控控制芯片集成设置在触控层23上,这时可以在印刷电路板212上设置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使印刷电路板212作为电子设备的主板,这样能够利用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实现触控层23、触控控制芯片和主板之间的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中,触控层23设置在偏光片基板221朝向阵列基板222的一侧。如果以显示面板2的偏光片基板221的位置为上方向、以阵列基板222的位置为下方向进行描述,则触控层23设置在偏光片基板221的下表面。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通过将触控层23设置在偏光片基板221朝向阵列基板222的一侧,能够增大触控层23与显示面板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也能够增加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与显示面板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偏光片基板221起到对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的保护作用。这样,对于在显示面板2的外侧设置壳体1和压敏胶3的情形,也能够增加壳体1和触控层23之间、以及壳体1和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压敏胶3能够避免与触控层23或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连接处的接触,在对壳体1进行拆解的时候,能够避免壳体1对触控层23以及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连接位置处造成影响,防止损坏触控层23或触控层2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连接,也能够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使用寿命。
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触控层23之间的连接,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的延伸方向上,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伸出阵列基板222。同时,由于触控层23设置在偏光片基板221朝向阵列基板222的一侧,这样,可以利用偏光片基板221伸出阵列基板222的部位与阵列基板222之间形成的错位空间来布置触控层23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并且能够使偏光片基板221伸出阵列基板222的部位对触控层23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形成支撑,从而能够使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起到对触控层23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位置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可以将触控层23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位置沿显示面板2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进行部分重叠设置,还能够减少显示面板2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从而可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偏光片基板221的延伸方向和阵列基板222的延伸方向分别指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所在的延展面的延伸方向。示例性的,对于显示面板2为平面结构而言,可以认为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是层叠设置的,且是沿平面进行延伸的,具体的,偏光片基板221的延伸方向可以认为是偏光片基板221所在的平面的延伸方向,阵列基板222的延伸方向可以认为是阵列基板222所在的平面的延伸方向;对于显示面板2为曲面结构而言,可以认为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是层叠设置的,且是沿曲面进行延伸的,具体的,偏光片基板221的延伸方向可以认为是偏光片基板221所在的曲面的延伸方向,阵列基板222的延伸方向可以认为是阵列基板222所在的曲面的延伸方向。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不对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定,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可以指偏光片基板221沿不同方向的任意一端。示例性的,对于呈矩形的显示面板2,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可以指偏光片基板221的上、下、左、右的任意一端;对于呈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的显示面板2,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可以指偏光片基板221的沿任意方向的一端。
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显示面板2的显示画面的控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1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第一端连接至电极阵列,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第二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12。示例性的,可以将显示控制芯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212上,这时,能够利用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实现电极阵列和显示控制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从而可以控制显示面板2显示不同的画面。另外,还可以将显示控制芯片集成设置在显示层22上,这时,可以在印刷电路板212上设置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使印刷电路板212作为电子设备的主板,这样能够利用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实现电极阵列和主板之间的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
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偏光片基板221和阵列基板222的延伸方向上,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伸出偏光片基板221。这样,就可以利用阵列基板222伸出偏光片基板221的部位与偏光片基板221之间形成的错位空间来布置电极阵列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并且能够使阵列基板222伸出偏光片基板221的部位对电极阵列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连接形成支撑,从而能够使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起到对电极阵列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可以将电极阵列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位置沿显示面板2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进行部分重叠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显示面板2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具体的,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分别设置在相互远离的位置,使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满足相背条件;还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分别设置在相互靠近的位置,使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满足相邻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满足相背条件具体是指,偏光片基板221的中心指向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的方向与阵列基板222的中心指向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示例性的,参照图3,对于呈矩形的显示面板2而言,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左侧,将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右侧。当然,也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上侧,将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下侧。另外,也可以参照上述的说明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互换位置。
这里的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满足相邻条件具体是指,偏光片基板221的中心指向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的方向与阵列基板222的中心指向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示例性的,对于矩形的显示面板2而言,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左侧,将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上侧或下侧。当然,也可以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右侧,将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上侧或下侧。另外,也可以参照上述的说明将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互换位置。
这样,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和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提供多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适应不同的边框以及不同位置的柔性电路板211和印刷电路板212,从而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适应性。
另外,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2包括两个印刷电路板212来对应显示面板2的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为了方便描述,可以将该两个印刷电路板212分别称为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具体的,可以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即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对应触控层23设置,也即,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对应显示面板2的触控功能设置;可以将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即将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对应电极阵列设置,也即,将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对应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设置。这样,可以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设置在靠近偏光片基板221第一端的位置,第二子印刷电路板212设置在靠近阵列基板222第一端的位置,能够减少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损坏概率,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显示面板2的显示亮度,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阵列基板222背离偏光片基板221的一侧还设置有背光组件27。对于此,参照图3,可以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均设置在背光组件27背离阵列基板222的一侧。这样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显示面板2沿其延伸方向的尺寸,能够使对应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位置的壳体1更窄,从而能够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具有更窄的边框和更高的屏占比。同时,背光组件27还能够为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的安装固定提供基础,这样就不用再单独设置固定件来安装固定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从而能够减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零部件,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并能够将显示面板2或显示屏的体积制作的更小。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设置在背光组件27背离阵列基板222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的位置,将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设置在背光组件27背离阵列基板222的一侧且位于靠近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的位置。这样能够方便对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进行布置,且能够尽量地减少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的包边件26包括第一包边件261和第二包边件262。并且,第一包边件261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27背离阵列基板222的一侧,第一包边件261的第二端连接至显示面板2的出光表面;第二包边件262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27背离阵列基板222的一侧,第二包边件262的第二端连接至显示面板2的出光表面。第一包边件261和第二包边件262能够起到对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222的固定作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遮光材质制作第一包边件261和第二包边件262,这样还能够防止显示面板2的侧面出现漏光现象。示例性的,可以利用聚酯薄膜胶带来制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包边件261和第二包边件262。
参照图3,可以将第一包边件261对应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来进行设置,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包边件261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27位于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内侧的位置,并且使第一包边件261沿显示面板2对应偏光片基板221的第一端一侧的侧面延伸,将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包裹在第一包边件261靠近显示面板2的主体结构的一侧,从而能够对第一柔性电路板2111和第一印刷子电路板2121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将第二包边件262对应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来进行设置,具体的,可以将第二包边件262的第一端连接至背光组件27位于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内侧的位置,并且使第二包边件262沿显示面板2对应阵列基板222的第一端一侧的侧面延伸,将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包裹在第二包边件262靠近显示面板2的主体结构的一侧,从而能够对第二柔性电路板2112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2122起到保护作用。这样,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来作为电极阵列,将多个TFT对应每个像素排列设置,通过控制TFT电路的开关,从而可以控制显示面板2显示不同的画面。利用TFT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的电极阵列,能够使显示面板2具有亮度高、显示质量高、层次感强等优点。
在此基础上,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此,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即,能够使触控层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位置避开显示屏的壳体,在对显示屏进行拆解时,能够避免触控层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损坏,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层,包括偏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偏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层叠设置,所述偏光片基板用于设置上偏光片,所述阵列基板用于设置电极阵列;
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触控层,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偏光片基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阵列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偏光片基板,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极阵列,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基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端满足相背条件或相邻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印刷子电路板和第二印刷子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印刷子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印刷子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偏光片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印刷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印刷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包边件和第二包边件,所述第一包边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边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
所述第二包边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边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所述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形成所述电极阵列。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壳体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的至少部分,且所述壳体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的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表面之间设置有压敏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
CN202320042562.7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392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2562.7U CN21939264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2562.7U CN21939264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2645U true CN21939264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2562.7U Active CN21939264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2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3210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having bent non-display region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11526042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KR101482629B1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7886848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7522230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935552B1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395571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8405963B2 (en) Display and damping member attached to display
KR20140108827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50127868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KR2011001213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5006847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760571B2 (ja) 液晶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5003008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19392645U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10827621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90006161A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57821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1157093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376887B (zh)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设备
KR102667205B1 (ko) 전자 부품 용 서포터
KR20210056299A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00070178A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0008280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86472B1 (ko) 평판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