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0191U - 分温区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分温区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0191U
CN219390191U CN202222603285.0U CN202222603285U CN219390191U CN 219390191 U CN219390191 U CN 219390191U CN 202222603285 U CN202222603285 U CN 202222603285U CN 219390191 U CN219390191 U CN 219390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ezing
cavity
freezing chamber
refrigerator
oute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32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瑞
李军锋
纪养全
李国强
孙旻昊
鹿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32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0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0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0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分温区冰箱,包括:箱体、第一冷冻腔和第二冷冻腔。箱体内部限定出空腔;第一冷冻腔设置于空腔内;第二冷冻腔设置于空腔内,且位于第一冷冻腔的一侧;其中,第二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在本申请中,能够在提高食材储藏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冷量的浪费,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分温区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温区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将食材等物品放入冰箱内能够进行保鲜,延长食材的储存时间。在针对海鲜等需要冷冻储存的食材时,需要将海鲜等食材快速冷冻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从而延长其储藏时间和储藏效果。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冷冻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冷冻隔离箱和超低温冷冻槽。箱体内部设置有冷冻隔离箱;冷冻隔离箱内设置有隔离盖;隔离盖连接隔离盖转轴;冷冻隔离箱内排列设置有多个超低温冷冻槽;箱体右侧设置有压缩机仓;压缩机仓内分别设置有冷冻压缩机A和冷冻压缩机B;冷冻压缩机A连接冷冻隔离箱;冷冻压缩机B连接超低温冷冻槽,通过冷冻压缩机A和冷冻压缩机B共同工作来实现超低温冷冻槽内的低温环境,食材等物品可放入超低温冷冻槽内实现快速冷冻进行储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食材在超低温冷冻槽内实现快速冷冻后依然放置在超低温冷冻槽内储藏,会增大能耗,造成冷量的浪费;而且食材的后续化冻过程漫长,难以满足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温区冰箱,以在提高食材储藏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冷量的浪费,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温区冰箱,包括:箱体、第一冷冻腔和第二冷冻腔。箱体内部限定出空腔;第一冷冻腔设置于空腔内;第二冷冻腔设置于空腔内,且位于第一冷冻腔的一侧;其中,第二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
可选地,箱体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连通,且对应第一冷冻腔与第二冷冻腔设置,开口处设有外门体,外门体与箱体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开口。
可选地,在外门体封闭开口的情况下,外门体朝向空腔的侧壁封堵第二冷冻腔。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朝向外门体的一端设有内门体,内门体与第一冷冻腔的侧壁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第一冷冻腔。
可选地,在外门体封闭开口的情况下,外门体朝向第一冷冻腔的侧壁贴附于内门体的侧壁。
可选地,外门体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冷冻腔和/或第二冷冻腔内的温度。
可选地,箱体内部还限定出制冷仓,制冷仓设置于空腔的下方,制冷仓上方设有冷量通道分别与第一冷冻腔和第二冷冻腔连通。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通过第一连通窗与冷量通道连通,第二冷冻腔通过第二连通窗与冷量通道连通,第一连通窗的过流量小于第二连通窗的过流量。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设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冷冻腔沿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于空腔内。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内设有储物篮,储物篮活动设置,可取出或放入第一冷冻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温区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需要储藏需要速冻的食材时,先将食材放入第二冷冻腔内进行速冻,由于第二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内的环境温度,使放入第二冷冻腔内的食材的冷冻速度相对较快。在第二冷冻腔内的食材冷冻后,将冷冻的食材取出放入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一冷冻腔内储藏,在提高食材储藏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冷量的浪费。而且食材储藏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一冷冻腔内,便于后续将食材取出解冻,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分温区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分温区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温区冰箱的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槽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箱体;110、空腔;120、外门体;130、显示屏;140、制冷仓;150、冷量通道;160、第一连通窗;170、第二连通窗;200、第一冷冻腔;210、内门体;220、储物篮;300、第二冷冻腔;400、配电槽;4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冰箱行业中,为满足食材的速冻储藏,具有一种超低温冰箱,能够将放入的食材进行速冻储藏,锁住食材内的水分,提高食材的储藏效果和储藏时间。但超低温冰箱内的温度相对较低,虽然能够将放入的食材快速冷冻,但冷冻后的食材只需储藏在零度以下的环境内保持结冰即可,无需始终放置在超低温环境中。持续放置在超低温环境中的食材不仅会提高冰箱的能耗,还会导致食材后续取出的化冻时间较长,用户体验感不佳。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温区冰箱,包括:箱体100、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箱体100内部限定出空腔110;第一冷冻腔200设置于空腔110内;第二冷冻腔300设置于空腔110内,且位于第一冷冻腔200的一侧;其中,第二冷冻腔300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环境温度。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温区冰箱,在需要储藏需要速冻的食材时,先将食材放入第二冷冻腔300内进行速冻,由于第二冷冻腔300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环境温度,使放入第二冷冻腔300内的食材的冷冻速度相对较快。在第二冷冻腔300内的食材冷冻后,将冷冻的食材取出放入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一冷冻腔200内储藏,在提高食材储藏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冷量的浪费。而且食材储藏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第一冷冻腔200内,便于后续将食材取出解冻,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箱体100为矩形体结构,空腔110为箱体100内部限定出的矩形空间。这样,矩形体结构的箱体100便于放置,稳定性更高,矩形空间的空腔110便于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的设置,提高箱体1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均为矩形空间。这样,便于食材的摆放和储藏,提高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沿竖直方向上排布在空腔110内,第二冷冻腔300位于第一冷冻腔200下方。这样,由于第二冷冻腔300内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环境温度,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更低,在打开时更容易与外界的热气流发生对流,因此将第二冷冻腔300设置在下方,第一冷冻腔200设置在上方,在打开时减小第二冷冻腔300与外界的热对流,从而减少冷量的损失。
可选地,如图1所示,箱体100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110连通,且对应第一冷冻腔200与第二冷冻腔300设置,开口处设有外门体120,外门体120与箱体100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开口。这样,可通过开口从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取放食材进行冷冻储藏,在开口位置设置可转动打开的外门体120,通过外门体120封闭开口,使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与外界隔绝,提高冷冻储藏效果,减少冷量的损耗。在需要从第一冷冻腔200和/或第二冷冻腔300内取放食材时,打开外门体120使开口打开,通过开口从第一冷冻腔200和/或第二冷冻腔300内取放食材即可。
可选地,外门体120的侧边通过铰链板或合页与箱体100的侧边转动连接。这样,使外门体120能够顺畅地转动打开或关闭,便于通过外门体120来封闭或打开开口。
具体的,外门体120沿竖直方向上的侧边通过铰链板或合页与箱体100沿竖直方向上的侧边转动连接。这样,能够增大外门体120与箱体100之间的支撑范围,提高外门体120的稳定性和强度。
可选地,在外门体120封闭开口的情况下,外门体120朝向空腔110的侧壁封堵第二冷冻腔300。这样,在外门体120封闭开口时,外门体120的内壁将第二冷冻腔300封堵,减少第二冷冻腔300内冷量的损失,提高速冻效果。
具体的,第二冷冻腔300朝向外门体120的端部具有敞口,在外门体120封闭开口的情况下,外门体120朝向第二冷冻腔300的侧壁封堵第二冷冻腔300的敞口。这样,可通过第二冷冻腔300端部的敞口从第二冷冻腔300内取放食材进行速冻,在外门体120关闭时,外门体120的侧壁封堵第二冷冻腔300的敞口,减少冷量的损失,提高速冻效果。
结合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冻腔200朝向外门体120的一端设有内门体210,内门体210与第一冷冻腔200的侧壁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第一冷冻腔200。这样,在第一冷冻腔200的端部设置内门体210,内门体210可封闭或打开第一冷冻腔200,由于第一冷冻腔200用于长期储藏食材,食材在第二冷冻腔300内速冻后放入第一冷冻腔200内冷冻储藏,因此通过内门体210封闭第一冷冻腔200,在外门体120频繁打开时,能够降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冷量流失,提高食材的冷冻储藏效果。而且由于第一冷冻腔200位于上方区域,在外门体120打开时第一冷冻腔200极易与外界发生冷热对流,造成冷量大量流失,因此设置内门体210封闭第一冷冻腔200,即使外门体120打开时,内门体210也可封闭第一冷冻腔200,减少冷量的流失。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200朝向外门体120的端部也具有敞口,内门体210设置于敞口处,能够封闭或打开敞口,内门体210的侧边与敞口的侧边转动连接。这样,通过第一冷冻腔200端部的敞口可进行食材的取放,内门体210转动设置在敞口处,能够封闭或打开敞口,在将食材放置在第一冷冻腔200内储藏时,通过内门体210封闭第一冷冻腔200,即使外门体120打开第一冷冻腔200仍处于封闭状态,减少冷量的流失,提高食材的储藏效果。
具体的,内门体210的侧边通过铰链或折页与敞口的侧边转动连接。这样,使内门体210的转动稳定性更高,更好的通过内门体210来封闭或打开第一冷冻腔200。
可选地,在外门体120封闭开口的情况下,外门体120朝向第一冷冻腔200的侧壁贴附于内门体210的侧壁。这样,在外门体120和内门体21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时,利用外门体120朝向第一冷冻腔200的侧壁贴附在内门体210的侧壁上,能够进一步隔绝第一冷冻腔200与外界的换热,进一步降低第一冷冻腔200内冷量的损失。
可选地,如图3所示,外门体120上设有显示屏130,用于显示第一冷冻腔200和/或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这样,通过在外门体120上设置显示屏130来显示第一冷冻腔200和/或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第一冷冻腔200和/或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能够及时根据温度的变化对食材储藏的策略进行调整。
具体的,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13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关系,能够将感应的温度实时反馈到显示屏130上进行显示。这样,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并实时反馈到显示屏130上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随时都可通过显示屏130来了解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内部还限定出制冷仓140,制冷仓140设置于空腔110的下方,制冷仓140上方设有冷量通道150分别与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连通。这样,通过制冷仓140产出冷量,并通过冷量通道150将产出的冷量分别导向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从而调节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
可选地,第一冷冻腔200通过第一连通窗160与冷量通道150连通,第二冷冻腔300通过第二连通窗170与冷量通道150连通,第一连通窗160的过流量小于第二连通窗170的过流量。这样,冷量通道150中输送的冷量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窗160和第二连通窗170流入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调节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的温度。由于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温度,因此使第一连通窗160的过流量小于第二连通窗170的过流量,冷量通道150内大量的冷量通过第二连通窗170流入第二冷冻腔300内,相对少量的冷量通过第一连通窗160流入第一冷冻腔200内,从而使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温度,对放入第二冷冻腔300内的食材进行速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冷仓140内设置一套制冷系统,冷量通道150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侧连通。这样,通过在制冷仓140内设置一套制冷系统进行制冷,蒸发器侧的冷量通过冷量通道150分别输送到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
示例性的,制冷系统为带有R600a或R1150制冷剂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最低制冷温度能够达到零下60℃,通过控制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内流入的冷量来控制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的温度,从而实现食材放入第二冷冻腔300内进行速冻,速冻后的食材放入第一冷冻腔200内进行储藏。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冷仓140内设置两套制冷系统,分别为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冷量通道150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侧通过第一通道连通第一连通窗160,第二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侧通过第二通道连通第二连通窗170。这样,在制冷仓140内分别设置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分别针对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进行制冷,从而实现第一冷冻腔200和第二冷冻腔300的区别制冷,使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温度。
示例性的,第一制冷系统为带有R290制冷剂的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其制冷温度区间在0℃至零下25℃之间,第二制冷系统为带有R600a或R1150制冷剂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其最低制冷温度能够达到零下60℃;从而实现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远低于第一冷冻腔200内的温度,食材放入第二冷冻腔300内能够实现快速冷冻,锁住食材的水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冻腔200设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冷冻腔200沿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于空腔110内。这样,由于食材在第二冷冻腔300内进行短暂的冷冻即可取出放入第一冷冻腔200内储藏,随着需要储藏的食材增多,因此需要设置多个第一冷冻腔200用于对冷冻后的食材进行储藏。而为了方便第一冷冻腔200在空腔110内的排布,将多个第一冷冻腔200沿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便于多个第一冷冻腔200内食材的取放。
可选地,多个第一冷冻腔200中每个第一冷冻腔200均设置一个对应的内门体210,用于将对应的第一冷冻腔200封闭或打开。这样,每个第一冷冻腔200均通过一个内门体210封闭或打开,可减少多个第一冷冻腔200内冷量的损失,而且在需要从多个第一冷冻腔200中的一个取放食材时,对应打开该第一冷冻腔200对应的内门体210即可。
具体的,第一冷冻腔200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一冷冻腔200均与冷量通道150连通。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冷冻腔200内设有储物篮220,储物篮220活动设置,可取出或放入第一冷冻腔200。这样,可将冷冻后的食材放入储物篮220内存放,便于食材的取放,能够一次性取放大体量的食材,而且通过储物篮220对冷冻后的食材进行支撑,避免食材直接与第一冷冻腔200的内壁接触发生结冰现象。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上端设有配电槽400,用于安装该分温区冰箱的电控元件。这样,可将该分温区冰箱的电控元件安装在配电槽400内,由于热量自然上升的特性,将配电槽400设置在箱体100上端,能够使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上升至箱体100的上侧壁散发,降低对该分温区冰箱的储藏影响。
可选地,配电槽400嵌入设置在箱体100的上侧壁,配电槽400的上端具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有密封盖410,用于封闭或打开安装口。这样,使配电槽400隐藏在箱体100的上侧壁,电控元件通过安装口处进行安装和维修,通过密封盖410可将安装口封闭,避免外界的灰尘落入配电槽400内造成污染。
可选地,密封盖410可拆卸的与箱体100的上侧壁连接。这样,使密封盖410可拆卸打开,在需要更换或维修配电槽400内的电控元件时将密封盖410拆卸掉。
具体的,密封盖410由导热金属制成。例如,铝。在增强密封盖410强度的同时,提高密封盖410的散热性能,配电槽400内产生的热量能够高效的通过密封盖410散发。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内部限定出空腔(110);
第一冷冻腔(200),设置于所述空腔(110)内;
第二冷冻腔(300),设置于所述空腔(110)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冻腔(200)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冷冻腔(300)内的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冷冻腔(200)内的环境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00)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110)连通,且对应所述第一冷冻腔(200)与所述第二冷冻腔(300)设置,所述开口处设有外门体(120),所述外门体(120)与所述箱体(100)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门体(120)封闭所述开口的情况下,所述外门体(120)朝向所述空腔(110)的侧壁封堵所述第二冷冻腔(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冻腔(200)朝向所述外门体(120)的一端设有内门体(210),所述内门体(210)与所述第一冷冻腔(200)的侧壁转动连接,能够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冷冻腔(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门体(120)封闭所述开口的情况下,所述外门体(120)朝向所述第一冷冻腔(200)的侧壁贴附于所述内门体(210)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门体(120)上设有显示屏(130),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冷冻腔(200)和/或所述第二冷冻腔(300)内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00)内部还限定出制冷仓(140),所述制冷仓(140)设置于所述空腔(110)的下方,所述制冷仓(140)上方设有冷量通道(150)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冻腔(200)和所述第二冷冻腔(30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冻腔(200)通过第一连通窗(160)与所述冷量通道(150)连通,所述第二冷冻腔(300)通过第二连通窗(170)与所述冷量通道(150)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窗(160)的过流量小于所述第二连通窗(170)的过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冻腔(200)设有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冷冻腔(200)沿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于所述空腔(1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温区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冻腔(200)内设有储物篮(220),所述储物篮(220)活动设置,可取出或放入所述第一冷冻腔(200)。
CN202222603285.0U 2022-09-30 2022-09-30 分温区冰箱 Active CN219390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3285.0U CN219390191U (zh) 2022-09-30 2022-09-30 分温区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3285.0U CN219390191U (zh) 2022-09-30 2022-09-30 分温区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0191U true CN21939019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3285.0U Active CN219390191U (zh) 2022-09-30 2022-09-30 分温区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0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9237U (zh) 冰箱
EP4015949A1 (en) Refrigerator
US703240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CN107024062B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59660A (ko) 냉장고
CN105180554A (zh) 一种冰箱
KR100377495B1 (ko) 냉장고
EP2735826B1 (en) Refrigerator
CN204594020U (zh) 冰箱
CN214701415U (zh) 隔断装置及冰箱
KR200168373Y1 (ko) 절전형 냉장고
CN219390191U (zh) 分温区冰箱
WO2015109981A1 (zh) 用于冰箱制冷间室的隔板,制冷间室及冰箱
CN107120894B (zh) 变容积冷冻冷藏风冷式制冷设备
EP2722622A1 (en) Refrigerator
CN208282471U (zh) 一种双风门控制风向及风量的冰箱
CN208332806U (zh) 一种卧式无霜双温冷柜
CN106895639B (zh) 多温区风冷式制冷设备
US11585590B2 (en) Sealing assembly for cooling device doors and cooling device having the sealing assembly
CN113124596B (zh) 一种冷柜风幕控制方法
JP2008111640A (ja) 冷蔵庫
WO2020160697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direct-cooled in-door chamber
CN205156483U (zh) 一种五门匀冷冰箱
CN107120892B (zh) 变容积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8495474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