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9947U -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9947U
CN219389947U CN202320473443.7U CN202320473443U CN219389947U CN 219389947 U CN219389947 U CN 219389947U CN 202320473443 U CN202320473443 U CN 202320473443U CN 219389947 U CN219389947 U CN 21938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ommunicated
pipe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34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希江
孙铁柱
杨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Kaipu Fluid Equipment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Kaipu Fluid Equipment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Kaipu Fluid Equipment Co ltd,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xia Kaipu Flui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34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9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与制冷机组连通,制冷机组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与风机盘管连通,风机盘管通过风管与空气处理机组连通,风机盘管通过回水管路与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管路、冷冻水循环管路和回水管路电性连接;通过回水管路对风机盘管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通过控制器采集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损耗的水量从而进行补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本所需的补水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冷凝水的温度一般为7‑12℃,是一种自带冷量的优质冷源,充分利用的了冷凝水的冷量,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是改善室内环境品质不可缺少的设备。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其末端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产生的冷凝水本身就比较清洁,但对目前的空调系统来说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往往将其视为废水直接排放至室外。尤其是在一些现代大型建筑,其内部通常安装有几百台甚至几千台空调末端设备,每天排放的冷凝水量能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直接将其排掉严重的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冷凝水的本身的温度比较低,一般通常在7-12℃左右,携带着极优质的冷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充分的利用冷凝水的水量和冷量,开发一种将空调冷凝水当作冷却塔和冷冻水的补水的系统,具有很现实的价值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空调冷凝水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与制冷机组连通,所述制冷机组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与风机盘管连通,所述风机盘管通过风管与空气处理机组连通,所述风机盘管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制冷机组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和所述回水管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却水排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冷却水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和冷却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冻水排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所述冷冻水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冻水排水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计;所述冷冻水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冻水回水管上设有第四流量计和冷冻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三流量计、所述第四流量计和所述冷冻水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路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冷凝水排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集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集水箱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和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第一回水泵和第一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回水泵和第二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一回水泵、所述第一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回水泵和所述第二水量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有水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水过滤网采用尼龙网布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水管和所述第二回水管均为镀锌钢管,其外部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集水箱采用不锈钢保温水箱。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与制冷机组连通,制冷机组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与风机盘管连通,风机盘管通过风管与空气处理机组连通,风机盘管通过回水管路与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管路、冷冻水循环管路和回水管路电性连接;通过回水管路对风机盘管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通过控制器采集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损耗的水量从而进行补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本所需的补水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冷凝水的温度一般为7-12℃,是一种自带冷量的优质冷源,充分利用的了冷凝水的冷量,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塔1,冷却塔1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2与制冷机组3连通,制冷机组3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4与风机盘管5连通,风机盘管5通过风管6与空气处理机组7连通,风机盘管5通过回水管路8与冷却塔1和制冷机组3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管路2、冷冻水循环管路4和回水管路8电性连接。
其中,冷却水循环管路2包括冷却水排水管21和冷却水回水管22,冷却水排水管21的一端与冷却塔1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制冷机组3的进水端连通,冷却水排水管21上设有第一流量计23;冷却水回水管22的一端与制冷机组3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冷却塔1的进水端连通,冷却水回水管22上设有第二流量计24和冷却水循环水泵25,第一流量计23、第二流量计24和冷却水循环水泵25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冷冻水循环管路4包括冷冻水排水管41和冷冻水回水管42,冷冻水排水管41的一端与制冷机组3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风机盘管5的进水端连通,冷冻水排水管41上设有第三流量计43;冷冻水回水管42的一端与风机盘管5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制冷机组3的进水端连通,冷冻水回水管42上设有第四流量计44和冷冻水循环水泵45,第三流量计43、第四流量计44和冷冻水循环水泵45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回水管路8包括集水管81,集水管81的一端与风机盘管5的冷凝水排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集水箱82的进水端连通,集水箱82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83和第二回水管84与冷却塔1的进水端和制冷机组3的进水端连通,第一回水管83上设有第一回水泵85和第一水量调节阀86,第二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回水泵87和第二水量调节阀88,第一回水泵85、第一水量调节阀86、第二回水泵87和第二水量调节阀88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集水管81上设有水过滤网89,以保证冷凝水洁净。
更进一步地,水过滤网8采用尼龙网布过滤网。
更进一步地,第一回水管83和第二回水管84均为镀锌钢管,其外部设有保温层,在保证其耐腐蚀的前提下,提高保温效果。
更进一步地,集水箱82采用不锈钢保温水箱,同样是为了保证耐腐蚀性和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冷却塔1产生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排水管21输送至制冷机组3再由冷却水回水管22在冷却水循环水泵25的作用下回到冷却塔1形成冷却水循环,期间第一流量计23和第二流量计24采集冷却水流量并发送至控制器,二者之间的差值即为冷却水的损耗;同理,制冷机组3产生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排水管41输送至风机盘管5,再由冷冻水回水管42在冷冻水循环水泵45的驱动下回到制冷机组3,形成冷冻水循环,期间第三流量计43和第四流量计44采集冷冻水流量并发送至控制器,二者之间的差值即为冷冻水的损耗,风机盘管5产生的冷凝水不再外排而是通过集水管81收集至集水箱82内保温储存,控制器通过冷却水的损耗和冷冻水的损耗分别控制第一回水泵85、第一水量调节阀86和第二回水泵87、第二水量调节阀88对冷却塔1和制冷机组3进行针对性补水,随后整个系统进行常规的制冷循环;通过控制器采集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损耗的水量从而进行补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本所需的补水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冷凝水的温度一般为7-12℃,是一种自带冷量的优质冷源,充分利用的了冷凝水的冷量,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与制冷机组连通,所述制冷机组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与风机盘管连通,所述风机盘管通过风管与空气处理机组连通,所述风机盘管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制冷机组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和所述回水管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却水排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冷却水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和冷却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冻水排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所述冷冻水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冻水排水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计;所述冷冻水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冻水回水管上设有第四流量计和冷冻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三流量计、所述第四流量计和所述冷冻水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冷凝水排水端连通,其另一端与集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集水箱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和所述制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第一回水泵和第一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回水泵和第二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一回水泵、所述第一水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回水泵和所述第二水量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上设有水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网采用尼龙网布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管和所述第二回水管均为镀锌钢管,其外部设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采用不锈钢保温水箱。
CN202320473443.7U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Active CN21938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3443.7U CN219389947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3443.7U CN219389947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9947U true CN21938994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3443.7U Active CN219389947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9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898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绝热闭式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7763762B (zh) 一种溶液辅助的复合新风处理机组
CN103245013A (zh) 空调机组室外机潜热节能装置
CN112833611A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00922A (zh) 一种泵驱两相风电变流器冷却系统
CN219389947U (zh) 一种节冷、节水空调水系统
CN202876849U (zh) 一种节水型冷凝装置
CN215637696U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机组冷凝器再冷却系统
CN105135657A (zh) 一种能够降低夏季空调新风热负荷的节能装置
CN203533876U (zh) 一种污水源直排式空调热泵系统
CN102538105A (zh) 空气源“水-溶液”热泵式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37539U (zh) 一种能够降低夏季空调新风热负荷的节能装置
CN203533777U (zh) 一种空调加湿器预热装置
CN218884166U (zh) 一种除湿机表冷器低温冷凝水回收利用的系统
CN210533161U (zh) 一种dlcs冷凝器在线自动清洗系统
CN204665535U (zh) 一种节能蒸发制冷设备
CN205957373U (zh) 一种带载冷剂集控装置的空气源能源塔系统
CN211060298U (zh) 一种新型防堵抗腐的污水源热泵水系统
CN204902128U (zh) 一种中央空调热能塔智能控制系统
CN103851714A (zh) 一种节水节能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11291129U (zh) 一种自带水垢清洗功能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
CN216482501U (zh) 一种适用于冷凝器的四管制胶球在线清洗装置
CN204063369U (zh) 一种冷藏水存储切换系统
CN109855329A (zh) 一种空气能冷暖系统
CN215372868U (zh) 一种利用冷凝水的高效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