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7842U - 一种钻具死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具死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7842U
CN219387842U CN202223582085.8U CN202223582085U CN219387842U CN 219387842 U CN219387842 U CN 219387842U CN 202223582085 U CN202223582085 U CN 202223582085U CN 219387842 U CN219387842 U CN 219387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nnecting lug
lug
dead
drill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20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ua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hua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ua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hua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20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7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7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7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具死卡,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组成圆筒状的总连接部,总连接部用于与钻具连接;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与第一连接耳铰接;第二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二卡合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倾斜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通过卡合头连接在一起;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卡合头还分别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螺栓连接。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快速安装死卡并能够保证足够的锁紧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钻具死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钻井防井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具死卡。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钻井施工人员对各种压力油气藏进行获取时,井底压力对钻井液和钻具施加一个极大的向外推动的作用力。当井底压力大于钻井者施加的平衡压力时就会出现井涌或井喷现象。这时井口有专用防喷器,防止井内流体从钻具表面往外喷,而钻具内一般都有内防喷工具防止井内流体从钻具水眼往外喷。但是,这时井内压力继续升高,钻具就会像一只承压的液缸活塞杆,因此,死卡作为用于保持钻具位置的固定件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钻具死卡通常由两瓣组成,在安装时需要多人合力先对位再进行安装,非常费时费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将死卡安装固定,在发生井喷时,需要在短时间内稳定且快速的的安装钻具死卡,因此,现有的钻具死卡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要。
在公开号为CN20146079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钻杆死卡,该钻杆死卡主要由带有锯齿形卡牙的死卡组件、连接螺栓和限位螺栓等部件组成。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安装缓慢的问题,且螺栓容易发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具死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钻具死卡难以安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具死卡,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组成圆筒状的总连接部,总连接部用于与钻具连接;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第一连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孔,第二连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孔,第四连接耳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拉孔相对的第四拉孔;
第三连接耳与第一连接耳铰接;第二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二卡合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倾斜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通过卡合头连接在一起;卡合头上设置有卡合腔,卡合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卡合头还分别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耳与第三连接耳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三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卡槽,还设置有卡条,卡条一侧位于第一卡槽内,另一侧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且卡条还分别与第一连接耳、第三连接耳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拉孔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拉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四拉孔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销柱,第一销柱穿过第一开口;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销柱,第二销柱穿过第二开口;第四连接耳上设置有第四销柱,第四销柱穿过第四开口。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地,总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部,第二卡合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部;第一卡合部位于第一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二卡合部位于第二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栓孔;还设置有螺栓,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将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钻具对准并贴合,将第二连接部转动过来并与钻具对准贴合。将卡合头套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上,即可初步锁紧死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方便的安装死卡,并且能够方便对位。
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的设计使得将卡合头向下按时能够逐步锁紧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头上的螺栓孔为腰型孔。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与不同管径的钻具配合。在采用螺栓将卡合头拧紧时,卡合头越压越紧,能够保证足够的锁紧能力。由于卡合头始终卡合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头上,能够有效防止螺栓松动后钻具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耳与第四连接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连接部,2-防滑纹,3-第一连接耳,4-第一销柱,5-第一拉孔,6-卡条,7-第三连接耳,8-第二把手,9-第二连接部,10-第二卡合部,11-第四拉孔,12-第四销柱,13-第四连接耳,14-第二连接耳,15-第二销柱,16-第二拉孔,17-卡合腔,18-第一卡合部,19-卡合头,20-第一把手,21-腰型孔,22-第二倾斜部,23-第二配合部,24-第二螺栓孔,25-第一螺栓孔,26-第一倾斜部,27-第一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钻具死卡,包括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组成圆筒状的总连接部,总连接部用于与钻具连接;第一连接部1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耳3与第二连接耳14,第二连接部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耳7与第四连接耳13;第一连接耳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孔5,第二连接耳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孔16,第四连接耳13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拉孔16相对的第四拉孔11;第一拉孔5用于穿过钢丝,第二拉孔16与第四拉孔11用于同时穿过钢丝,通过钢丝来拉住钻具死卡,防止钻具死卡同钻具一起窜出。
第三连接耳7与第一连接耳3铰接;第二连接耳14与第四连接耳1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第一卡合部1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部26,第二卡合部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倾斜部22;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通过卡合头19连接在一起;卡合头19上设置有卡合腔17,卡合腔1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部26以及第二倾斜部22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23;卡合头19还分别与第一卡合部18和第二卡合部10螺栓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连接部1与钻具对准并贴合,将第二连接部9转动过来并与钻具对准贴合。将卡合头19套在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上,即可初步锁紧死卡。由于第一倾斜部26、第二倾斜部22、第一配合部27与第二配合部23的设计使得将卡合头19向下按时能够逐步锁紧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需要说明的是,卡合头19上的螺栓孔为腰型孔21。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能够与不同管径的钻具配合。在采用螺栓将卡合头19拧紧时,卡合头19越压越紧,能够保证足够的锁紧能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3与第三连接耳7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提升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的锁紧能力,能够稳定的夹住钻具。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三连接耳7上设置有第二卡槽,还设置有卡条6,卡条6一侧位于第一卡槽内,另一侧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且卡条6还分别与第一连接耳3、第三连接耳7螺栓连接。由于第一连接耳3与第三连接耳7中只有第一连接耳3上有第一拉孔5,在采用钢丝拉住死卡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受力不平衡的问题,所以采用卡条6将第一连接耳3与第二连接耳14连接在一起。并且设置了卡条6后,能够防止死卡松动后自动打开,只有将卡条6拆下之后才能将松动的死卡打开。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拉孔5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拉孔16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四拉孔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连接耳3上设置有第一销柱4,第一销柱4穿过第一开口;第二连接耳14上设置有第二销柱15,第二销柱15穿过第二开口;第四连接耳13上设置有第四销柱12,第四销柱12穿过第四开口。通过这种设计,能够方便在第一拉孔5、第二拉孔16与第四拉孔11中穿钢丝,在穿钢丝时只需要将第一销柱4、第二销柱15与第四销柱12拔起即可穿入钢丝圈,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0,第二连接部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8。设置了第一把手20与第二把手8之后能够方便搬动死卡,同时能够方便安装死卡。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总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防滑纹2,防滑纹2用于使得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能够稳定地夹住钻具,保证足够的夹紧力,防止钻具与死卡松脱。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8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部,第二卡合部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部;第一卡合部18位于第一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5,第二卡合部10位于第二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栓孔24;还设置有螺栓,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25与第二螺栓孔24将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连接在一起。设置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受压变形,另一方面能够有空间设置第一螺栓孔25与第二螺栓孔24,方便通过螺栓来将第二连接耳14与第四连接耳1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就是提升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的锁紧力,可有效防止钻具松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9)组成圆筒状的总连接部,总连接部用于与钻具连接;第一连接部(1)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耳(3)与第二连接耳(14),第二连接部(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耳(7)与第四连接耳(13);第一连接耳(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孔(5),第二连接耳(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拉孔(16),第四连接耳(13)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拉孔(16)相对的第四拉孔(11);
第三连接耳(7)与第一连接耳(3)铰接;第二连接耳(14)与第四连接耳(1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第一卡合部(1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部(26),第二卡合部(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倾斜部(22);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通过卡合头(19)连接在一起;卡合头(19)上设置有卡合腔(17),卡合腔(1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部(26)以及第二倾斜部(22)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7)和第二配合部(23);卡合头(19)还分别与第一卡合部(18)和第二卡合部(10)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耳(3)与第三连接耳(7)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耳(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三连接耳(7)上设置有第二卡槽,还设置有卡条(6),卡条(6)一侧位于第一卡槽内,另一侧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且卡条(6)还分别与第一连接耳(3)、第三连接耳(7)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第一拉孔(5)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拉孔(16)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四拉孔(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连接耳(3)上设置有第一销柱(4),第一销柱(4)穿过第一开口;第二连接耳(14)上设置有第二销柱(15),第二销柱(15)穿过第二开口;第四连接耳(13)上设置有第四销柱(12),第四销柱(12)穿过第四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0),第二连接部(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总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防滑纹(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死卡,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部(18)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部,第二卡合部(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加强部;第一卡合部(18)位于第一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5),第二卡合部(10)位于第二加强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栓孔(24);还设置有螺栓,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25)与第二螺栓孔(24)将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10)连接在一起。
CN202223582085.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钻具死卡 Active CN219387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2085.8U CN2193878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钻具死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2085.8U CN2193878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钻具死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7842U true CN219387842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2085.8U Active CN21938784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钻具死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7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68669A1 (en) Pipe gripping ram
CN219387842U (zh) 一种钻具死卡
CN210768624U (zh) 一种连续油管生产管柱连接器
CN211954739U (zh) 用于混凝土钻孔取芯机的取样工装
CN213063494U (zh) 快速电缆悬挂器
CN216157619U (zh) 一种防喷器拆装工具
CN210105761U (zh) 埋电线杆钻孔用钻具
CN209924958U (zh) 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
CN210998414U (zh) 一种测井采油树多用扳手
CA1232537A (en) Wrench assembly
CN117277168B (zh) 一种油田液压式井口电缆保护性固定装置
CN219587912U (zh) 钻孔应力计安装杆辅助装置
CN21544396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石油钻井用安全卡瓦
CN220840003U (zh) 顶驱旋塞阀拆装装置
CN215256088U (zh) 套管头用吊卡及钻井平台
CN218837647U (zh) 盲栓安装辅助工具
CN212428679U (zh) 解卡装置
CN216517861U (zh) 一种可拆装的连接钻杆
CN212583604U (zh) 一种顶驱滑道夹紧装置
CN214660014U (zh) 一种多点式钻杆夹持器
CN22089012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安全卡瓦
CN219404148U (zh) 一种深海采油树井Hot-stab断头强拆专用工具
CN218904213U (zh) 一种钻杆拆装的液动抓取装置
CN219365998U (zh) 新型防磨套取送工具
CN215760390U (zh) 一种稳固性脚手架连墙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