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7474U -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7474U
CN219387474U CN202320004029.1U CN202320004029U CN219387474U CN 219387474 U CN219387474 U CN 219387474U CN 202320004029 U CN202320004029 U CN 202320004029U CN 219387474 U CN219387474 U CN 21938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s
sides
clamping
protection ne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40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文
吴洪涛
杨立英
方治远
赖国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antas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0040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7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多个立柱,立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两侧均开设有卡接结构;防护网架,防护网架包括防护网本体,防护网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侧所述卡柱配合卡接在不同的支撑柱的卡接结构上。其有益效果是:在安装时将两个卡柱插入其中,便可以完成组装,而在拆卸时,只需要将两个立柱之间的防护网本体拔出即可,在进行现场安装工程施工,防护网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实际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防护网是比较常见的设施,一般防护网都为黄色这种比较醒目的颜色,能够起到很好地安全警示作用,比如在施工用的大型机械周围设置防护网,能够划分安全的作业范围,避免人员误入发生危险的情况,比如在基坑的周围设置防护网,能够避免误入跌落的情况发生。
一般的防护网由多个立柱和连接在立柱的网状结构组成,在进行安装时多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导致在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工作时比较繁琐,消耗较多的时间,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包括:
多个立柱,立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两侧均开设有卡接结构;
防护网架,防护网架包括防护网本体,防护网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侧所述卡柱配合卡接在不同的支撑柱的卡接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块,安装块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管柱,管柱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管柱顶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管柱侧面的卡槽,卡槽沿管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护网本体两侧通过卡槽与位于管柱内的卡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柱转动连接在安装块上。
优选地,两侧所述管柱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限制两个管柱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位于两个管柱之间的滑块,滑块上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滑块通过两侧的半圆槽配合卡接在两侧管柱上,且滑块能够在管柱之间沿管柱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管柱上靠近安装块的一端以及半圆槽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当滑块移动至管柱上设置有齿形结构的区域时,管柱的转动被限制。
优选地,所述管柱底部侧面开设有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防护网本体两侧的卡柱插接在支撑柱上的卡接结构内来连接,能够简化防护网整体的安装过程中,在安装时将两个卡柱插入其中,便可以完成组装,而在拆卸时,只需要将两个立柱之间的防护网本体拔出即可,在进行现场安装工程施工,防护网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实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定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1-立柱;101-底座;102-支撑柱;103-卡接结构;2-防护网架;201-防护网本体;202-卡柱;3-安装孔;4-安装块;5-管柱;6-卡槽;7-排水孔;8-锁定结构;801-滑块;802-半圆槽;803-齿形结构;80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的结构图,包括:
多个立柱1,立柱1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01,底座101上设置有支撑柱102,支撑柱102两侧均开设有卡接结构103。
防护网架2,防护网架2包括防护网本体201,防护网本体2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202,两侧所述卡柱202配合卡接在不同的支撑柱102的卡接结构10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防护网本体201两侧的卡柱202插接在支撑柱102上的卡接结构103内来连接,能够简化防护网整体的安装过程中,在安装时将两个卡柱202插入其中,便可以完成组装,而在拆卸时,只需要将两个立柱1之间的防护网本体201拔出即可,在进行现场安装工程施工,防护网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实际使用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0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当防护网仅仅只作为一个警示划分作用时,可以之间将立柱1摆放在地面来安装防护网架2,而当防护网需要更为牢固的状态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在安装孔3中打上地脚螺栓,使得立柱1能够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防护网整体能够更加稳定,并且有一定地支撑作用。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柱10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01上的安装块4,安装块4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管柱5,管柱5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管柱5顶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卡接结构103包括开设在管柱5侧面的卡槽6,卡槽6沿管柱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护网本体201两侧通过卡槽6与位于管柱5内的卡柱20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卡柱202从管柱5的顶部插入管柱5内,此时防护网本体201会进入卡槽6内,从而完成两个立柱1通过防护网架2的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管柱5底部侧面开设有排水孔7,由于防护网一般都是设置在室外的,管柱5顶部为开口式结构,很容易导致雨水进入其中,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回发生管柱5内壁生锈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卡柱202的插入,因此在管柱5底部设置排水孔7,能够将管柱5的雨水排出,避免生锈的情况发生。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管柱5转动连接在安装块4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当管柱5能够转动后,也就表示这卡槽6的朝向能够调整改变,在进行防护网的组装时,相邻地两个防护网架2之间角度不是固定,不一定是180°或者90°,因此能够根据现场条件,更加合理地利用场地空间来安装防护网。
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两侧所述管柱5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8,锁定结构8用于限制两个管柱5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锁定结构8包括位于两个管柱5之间的滑块801,滑块801上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802,滑块801通过两侧的半圆槽802配合卡接在两侧管柱5上,且滑块801能够在管柱5之间沿管柱5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管柱5上靠近安装块4的一端以及半圆槽802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803,当滑块801移动至管柱5上设置有齿形结构803的区域时,管柱5的转动被限制,所述滑块80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04,通过把手804能够带动滑块801进行上下移动,当滑块801移动至管柱5顶部时,管柱5便能够顺畅转动,而当滑块801移动至管柱5底部时,管柱5便无法进行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立柱,立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两侧均开设有卡接结构;
防护网架,防护网架包括防护网本体,防护网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侧所述卡柱配合卡接在不同的支撑柱的卡接结构上;
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块,安装块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管柱,管柱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管柱顶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管柱侧面的卡槽,卡槽沿管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护网本体两侧通过卡槽与位于管柱内的卡柱固定连接;
所述管柱转动连接在安装块上,两侧所述管柱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限制两个管柱的转动,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位于两个管柱之间的滑块,滑块上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滑块通过两侧的半圆槽配合卡接在两侧管柱上,且滑块能够在管柱之间沿管柱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管柱上靠近安装块的一端以及半圆槽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当滑块移动至管柱上设置有齿形结构的区域时,管柱的转动被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底部侧面开设有排水孔。
CN202320004029.1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Active CN21938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4029.1U CN21938747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4029.1U CN21938747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7474U true CN219387474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4029.1U Active CN21938747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7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8107U (zh) 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
CN21938747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CN2120023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115045298B (zh)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的基坑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03731U (zh) —种基坑施工用组合式护栏
CN221682670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隔离栏
CN221779197U (zh) 一种高效安装的围挡
CN219887744U (zh) 建筑基坑施工防护警示围挡
CN216766994U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信号塔安全防护装置
CN2169743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警示横杆
CN21220156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组装式的维护栏杆
CN221168977U (zh) 一种水库防护围栏
CN2163414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
CN221236525U (zh) 一种智慧工地临边防护警示装置
CN214659000U (zh) 一种装配式临边防护栏
CN220225432U (zh) 一种锚栓装配式柱板式可绿化挡墙
CN219491933U (zh) 一种建筑安全用防护栏
CN21986441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围挡
CN215366959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围护装置
CN21843862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喷淋降尘围挡
CN219826446U (zh) 建筑工程用围护栏
CN220621395U (zh) 一种金属护栏快速安装结构
CN221742266U (zh) 用于建筑工地的防护围栏
CN21613013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深基坑保护装置
CN22162786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拼接式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9

Address after: 244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of Datong Town, Suburb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Fantas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0000, Dongpai Village, Wuqiang County,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053000

Patentee before: Li Jiangwe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