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6377U -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6377U CN219386377U CN202223377368.9U CN202223377368U CN219386377U CN 219386377 U CN219386377 U CN 219386377U CN 202223377368 U CN202223377368 U CN 202223377368U CN 219386377 U CN219386377 U CN 219386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page
- proofing
- inland
- foundation pit
- cap foun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涉及内河近岸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防渗体,设置在内河近岸的迎水侧,防渗体包括黏土墙;多个防渗板桩,设置在基坑区靠近内河近岸的一侧,防渗体与多个防渗板桩合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区;多个轻型井点,设置在防渗区内;该防渗结构结合了滩地河床施工特点和渗流分析,通过防渗板桩、含有黏土墙的防渗体和轻型井点的合理降水进行组合,达到了施工简便、工况结合良好和成本有效降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河近岸基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内河区域,河滩及河床均为砂质、淤泥质地层为主,尤其北方区域,河滩冲积软弱地层透水性较大,水工建筑物桩基础作为其首选基础形式,桩基上部承台作为主要传力构件,为大体积混凝土,水中施工混凝土,要想获得良好效果,需营造干施工环境,除大型水利工程采用拦河导流施工外,多采用钢板桩围堰或双臂钢围堰构筑基坑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技术进行施工,目前技术方面较为可靠,其技术特点主要是利用钢材不透水性,起隔水作用,然后利用封底混凝土控制底部水压和渗水,但存在成本过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而且需要专业施工队伍方可实施,比较适合规模较大跨河建筑物深水墩台施工,如跨河大桥桥墩等,在水运工程方面,内河水工建筑物多为近岸建筑,如码头、水上服务区、锚地服务区等,距离岸边较近,承台位于枯水位附近,基坑深度不大,解决内河滩地砂质地层涌,流沙,突泥现象,钢板桩围堰或双臂钢围堰等方法整体成本占项目成本比重过大,并非首选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该防渗结构结合了滩地河床施工特点和渗流分析,通过防渗板桩、含有黏土墙的防渗体和轻型井点的合理降水进行组合,达到了施工简便、工况结合良好和成本有效降低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包括:
防渗体,设置在内河近岸的迎水侧,所述防渗体包括黏土墙;
多个防渗板桩,设置在基坑区靠近所述内河近岸的一侧,所述防渗体与多个防渗板桩合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区;
多个轻型井点,设置在所述防渗区内。
可选地,所述防渗体与所述内河近岸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土区。
可选地,所述防渗体的迎水侧的底部低于所述防渗区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防渗板桩为钢板桩。
可选地,所述钢板桩的长度为6-9m。
可选地,所述防渗体的顶部设置有加高区。
可选地,所述黏土墙的迎水侧和背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填土区。
可选地,所述轻型井点采用单排形式或多排形式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降水泵,所述降水泵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轻型井点连接,所述降水泵设置在所述防渗区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轻型井点的深度不小于0.5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该防渗结构利用近岸水工建筑物靠近岸边较近的特点,就地取材形成了防渗体,并通过第一填土区作为建筑物作业平台,采取综合措施方案,实现防渗降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基坑区的平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轻型井点采用单排形式的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渗体;2、内河近岸;3、黏土墙;4、防渗板桩;5、基坑区;6、轻型井点;7、第一填土区;8、加高区;9、第二填土区;10、降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包括:
防渗体,设置在内河近岸的迎水侧,防渗体包括黏土墙;
多个防渗板桩,设置在基坑区靠近内河近岸的一侧,防渗体与多个防渗板桩合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区;
多个轻型井点,设置在防渗区内。
具体的,该防渗结构在内河近岸设置防渗体,防渗体中的黏土墙向河心侧设置,大大增强了防渗效果,并且采用防渗板桩与黏土墙形成封闭的防渗区,在防渗区内完成建筑物的基坑施工,完成防渗过程,将坑底渗流强度控制在渗透系数10-2-10-5cm/s的合理范围内,这样也能够大幅减少防渗板桩的使用量;再利用轻型井点的降水工艺,对防渗区进行阻断渗透,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以下,选择轻型井点进行降水,一是无需水下混凝土封底,二是可起到降低防渗要求,减少防渗板桩使用长度的效果,三是降水费用相对其它降水方式更低,四是内河滩地建筑物基坑深度一般不大,轻型井点降水深度较为适宜,由于防渗体存在,降水效率也可以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采用管井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等方式来替代轻型井点降水方式,实现降水目的;除了将防渗板桩布置成半包围的形式,还能根据实际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填土位置,选用全部采用黏土防渗或部分采用黏土防渗替代;当年度土质不佳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要求,或黏土外运成本有相对较高时,可采用防渗膜全部或部分代替黏土墙。
可选地,防渗体与内河近岸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土区。
可选地,防渗体的迎水侧的底部低于防渗区的底部。
具体的,将防渗体的底部设置高度低于基坑施工的防渗区底部,能够将渗径延长,达到基坑迎水侧的防渗目的。
可选地,防渗板桩为钢板桩。
可选地,钢板桩的长度为6-9m。
具体的,因河水绕流和防渗体的背水侧的含水层雨水下渗,背水侧渗水严重,采用钢板桩同时起到支护和止水的作用,内河近岸的滩水工建筑物基坑挖深一般较小,钢板桩可选用6-9m拉森III型钢板桩即可;钢板桩总体布置形式为半包围,与含有黏墙的防渗体形成大的闭合区域,根据施工承台个数及降水能力,可分段实施,减少过程投入,钢板桩打设采用带机械振动锤的专用插板机进行。
可选地,防渗体的顶部设置有加高区。
具体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利用基坑土,对防渗体的外围填土,实现二次加高,可以降低河水上涨影响。
可选地,黏土墙的迎水侧和背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填土区。
具体的,根据施工场地的需求和水位情况,规划第二填土区域和填方标高,测算填方量,根据试验确定土的性质,做好土方分类,尽量将防渗体中的防渗层采用黏土单独堆放,作为外层填土或黏土墙形成第二填土区,如施工区无符合要求黏土,可就近外运土或增加黏土墙厚度,土方规划完成后,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场内土方推填压实,距离较远的采用自卸车短途倒运,依次扩大堆填,同步施工黏土墙,填土采用简易压实即可,最外侧的第二填土区做好边坡防冲和安全防护措施。
可选地,轻型井点采用单排形式或多排形式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降水泵,降水泵通过排水管与轻型井点连接,降水泵设置在防渗区的外部。
可选地,轻型井点的深度不小于0.5m。
具体的,采用轻型井点进行降水,降水目的主要是阻断渗透压传导,源源不断将地下渗透水排出,创造干施工环境,考虑内外水位差不大,采取防渗措施以后,采用轻型井点,单排或多排单级井点即可,降水深度降水计算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高不超过6m;井点管置于基坑内侧,可以沿内侧形成环路布置,也可以在基坑中部增设少量管路,降水管密度和降水泵数量通过降水效能计算确定;对于地质条件不均匀区域,适当加密降水管,并增加真空泵数量,以满足施工需求。
具体的,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包括:
防渗体1,设置在内河近岸2的迎水侧,防渗体1包括黏土墙3;
多个防渗板桩4,设置在基坑区5靠近内河近岸2的一侧,防渗体1与多个防渗板桩4合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区;
多个轻型井点6,设置在防渗区内。
在本实施例中,防渗体1与内河近岸2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土区7。
在本实施例中,防渗体1的迎水侧的底部低于防渗区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防渗桩4桩为钢板桩。
在本实施例中,钢板桩的长度为6-9m。
在本实施例中,防渗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高区8。
在本实施例中,黏土墙3的迎水侧和背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填土区9。
在本实施例中,轻型井点6采用单排形式或多排形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降水泵10,降水泵10通过排水管与轻型井点6连接,降水泵10设置在防渗区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轻型井点6的深度不小于0.5m。
综上,该防渗结构在基坑区5的迎水侧设置防渗体1,防渗体1主要采用黏土墙3进行防渗,然后在靠近内河近岸2的一侧设置一排防渗板桩4,这样防渗板桩4和防渗体1就能形成封闭的防渗区,在防渗区进行基坑施工,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通过轻型井点6进行降水,直至承台钢混结构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渗体,设置在内河近岸的迎水侧,所述防渗体包括黏土墙;
多个防渗板桩,设置在基坑区靠近所述内河近岸的一侧,所述防渗体与多个防渗板桩合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区;
多个轻型井点,设置在所述防渗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体与所述内河近岸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土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体的迎水侧的底部低于所述防渗区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桩为钢板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的长度为6-9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体的顶部设置有加高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墙的迎水侧和背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填土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采用单排形式或多排形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水泵,所述降水泵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轻型井点连接,所述降水泵设置在所述防渗区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的深度不小于0.5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7368.9U CN219386377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7368.9U CN219386377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6377U true CN219386377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6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77368.9U Active CN219386377U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6377U (zh) |
-
2022
- 2022-12-15 CN CN202223377368.9U patent/CN2193863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4167B (zh) | 大型超深沉井的施工方法 | |
CN102345300A (zh) | 海岸及人工岛地下结构建造方法 | |
CN100373013C (zh) | 一种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 |
CN101130952A (zh) | 一种无密封快速真空预压强夯法 | |
CN202559368U (zh) | 一种沉管隧道带帽钢管减沉桩结构 | |
CN109083100B (zh) | 一种吹泥成陆后的河道开挖施工工艺 | |
CN215669631U (zh) |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基结构 | |
CN107059914A (zh) | 一种用于水中浅覆盖层或裸岩地区的环状嵌入式设置基础 | |
CN215518589U (zh) |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 |
CN219386377U (zh) | 一种内河近岸建筑物承台基坑防渗结构 | |
CN207727514U (zh) | 一种库盆防渗抗抬动结构 | |
CN102031821B (zh) | 软土地基海滨电厂循环水桩墙式排水口 | |
CN115162347A (zh) | 深基坑管网施工工艺 | |
CN114293596A (zh) | 大型垃圾山垂直防渗工艺 | |
CN211547830U (zh) |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结构 | |
CN210917310U (zh) | 吹填深厚软基一次性排水固结处理系统 | |
CN204435321U (zh) | 一种火力发电厂取水明渠 | |
CN209798657U (zh) | 可移动式沉箱防波堤结构 | |
CN106284291A (zh) | 钢圆筒结构止水的插排水板降水堆载预压软基处理方法 | |
CN206873485U (zh) | 一种用于水中浅覆盖层或裸岩地区的环状嵌入式设置基础 | |
CN113585168A (zh) | 一种适用于深厚泥炭质土软基的板桩接岸式高桩码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2772421U (zh) | 一种膜袋充砂结合钢板桩围堰结构 | |
CN221545467U (zh) | 一种适用软土地基的桩基础空箱结构新型海堤结构 | |
CN218713240U (zh) | 可降低基坑降水深度的风机基础结构 | |
CN221235997U (zh) | 平原软土地区河道垂直防渗节制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