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5861U -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5861U
CN219385861U CN202320600279.1U CN202320600279U CN219385861U CN 219385861 U CN219385861 U CN 219385861U CN 202320600279 U CN202320600279 U CN 202320600279U CN 219385861 U CN219385861 U CN 219385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pipeline
water
asphalt pavement
permeable asphalt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02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强儒
吴网琴
顾芮嘉
吴长杰
王庆
孙浩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6002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5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5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5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面层,所述面层的底部铺设有基层,且基层的底部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底部铺设有路基,所述基层的内部设置有聚水凹槽,且聚水凹槽沿着水平方向呈阵列分布式设置,所述垫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且聚水凹槽和上层排水管道之间以及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之间均连接有支撑筒,所述下层排水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水位流量控制器。该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具有清淤、存储水功能,同时养护简单,透水沥青路面高效排水结构应用后,既不影响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还可以通过所述透水沥青路面高效排水结构保障透水路面的排水和存储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采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主要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为主。但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耐疲劳性,能够增强路面的结构强度,提高路面的耐用性,并且沥青路面还具备一定的渗水效果,能够减少路面积水,但路面灰尘和排水量大问题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路面灰尘和排水量大问题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面层,所述面层的底部铺设有基层,且基层的底部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底部铺设有路基,所述基层的内部设置有聚水凹槽,且聚水凹槽沿着水平方向呈阵列分布式设置,所述垫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且聚水凹槽和上层排水管道之间以及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之间均连接有支撑筒,所述下层排水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水位流量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为水泥砂浆,且基层的上下面均涂有防水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为路面结构层,采用粒径4-7cm的碎石铺设。
进一步的,所述聚水凹槽为碗状结构,且聚水凹槽连接支撑筒的开孔位置与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之间连接的支撑筒的开孔位置为间隔开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为两端开口,且支撑筒的内部填充有透水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组成排水结构,且排水结构呈拱形,为拱架结构,所述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的排水口均连接边沟,且设置有管道通向河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位流量控制器的型号为BZ1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具有清淤、存储水功能,同时养护简单,透水沥青路面高效排水结构应用后,既不影响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还可以通过所述透水沥青路面高效排水结构保障透水路面的排水和存储水功能;
当水量较少时,水流经过聚水凹槽下方支撑筒进入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然后通过排水出口排出;当水量较大时,自动关闭下层排水管道水位流量控制器,水从上层排水管道排出,通过湍急的水泥带出部分泥沙,流入边沟内,在随水流流入河道或当地水库进行储存,且上下层排水管道交替关闭,每次关闭时间和开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利用两管同时工作,将两管交替清淤,同时又不影响两管工作,加大排水量,提高排水效率,同时实现雨水的存储;
透水沥青路面的雨水内部能够利用路面的孔隙结构及时排出,从而使路面无大面积积水现象出现,该孔隙结构也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时该透水路面在雨天有较好的抗滑性能,保证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层;2、基层;3、垫层;4、路基;5、聚水凹槽;6、上层排水管道;7、下层排水管道;8、支撑筒;9、水位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面层1,所述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基层2,且基层2的底部铺设有垫层3,所述垫层3的底部铺设有路基4,所述基层2的内部设置有聚水凹槽5,且聚水凹槽5沿着水平方向呈阵列分布式设置,所述垫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且聚水凹槽5和上层排水管道6之间以及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之间均连接有支撑筒8,所述下层排水管道7的内部安装有水位流量控制器9。
面层1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2为水泥砂浆,且基层2的上下面均涂有防水材料。
垫层3为路面结构层,采用粒径4-7cm的碎石铺设。
聚水凹槽5为碗状结构,且聚水凹槽5连接支撑筒8的开孔位置与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之间连接的支撑筒8的开孔位置为间隔开孔设置,聚水凹槽5用于承接面层的雨水。
支撑筒8为两端开口,且支撑筒8的内部填充有透水混凝土。
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组成排水结构,且排水结构呈拱形,为拱架结构,所述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的排水口均连接边沟,且设置有管道通向河道,在城市雨量较多时发挥作用,减少路面积水,不影响路面车辆行驶,当水量较少时,水流经过聚水凹槽5下方支撑筒8进入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然后通过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的排水出口排出;当水量较大时,自动关闭下层排水管道7内部的水位流量控制器9,水从上层排水管道6排出,通过湍急的水泥带出部分泥沙,流入边沟内,在随水流流入河道或当地水库进行储存,且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交替关闭,每次关闭时间和开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利用两管同时工作,将两管交替清淤,同时又不影响两管工作,加大排水量,提高排水效率,同时实现雨水的存储。
水位流量控制器9的型号为BZ101,水位控制器9可在水流量和达到限定时间时自动关闭下层管道或上层管道,使水流入上层管道或下层管道然后排出。
综上,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使用时,不论雨水流量较小或大时,雨水经面层的空隙延伸至基层上方的聚水凹槽内,然后通导管进入上层排水管道和下层排水管道,管道承载能力足够。当雨水流量变大时,自动关闭下层排水管道阀门,水从上层排水管道排出,通过湍急的水泥带出部分泥沙,带走了淤泥,清洗了排水管道,保障透水路面的排水功能。无需特殊设备,养护简单,当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无需对透水路面进行重新施工改造,延长了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

Claims (7)

1.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基层(2),且基层(2)的底部铺设有垫层(3),所述垫层(3)的底部铺设有路基(4),所述基层(2)的内部设置有聚水凹槽(5),且聚水凹槽(5)沿着水平方向呈阵列分布式设置,所述垫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且聚水凹槽(5)和上层排水管道(6)之间以及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之间均连接有支撑筒(8),所述下层排水管道(7)的内部安装有水位流量控制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2)为水泥砂浆,且基层(2)的上下面均涂有防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3)为路面结构层,采用粒径4-7cm的碎石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凹槽(5)为碗状结构,且聚水凹槽(5)连接支撑筒(8)的开孔位置与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之间连接的支撑筒(8)的开孔位置为间隔开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8)为两端开口,且支撑筒(8)的内部填充有透水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组成排水结构,且排水结构呈拱形,为拱架结构,所述上层排水管道(6)和下层排水管道(7)的排水口均连接边沟,且设置有管道通向河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流量控制器(9)的型号为BZ101。
CN202320600279.1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Active CN219385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0279.1U CN21938586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0279.1U CN21938586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5861U true CN21938586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0279.1U Active CN21938586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5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8405U (zh) 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系统
CN205171636U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10002201U (zh) 透水路面绿化带排水路缘石雨污分离调蓄系统
CN110485540B (zh) 雨洪资源化利用方法与系统
CN112391997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CN111058343A (zh)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CN201128852Y (zh) 道路透水装置
CN212801074U (zh) 市政沥青道路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CN209482092U (zh) 适用于市政道路红线外设置生物滞留带的海绵城市系统
CN210368504U (zh) 一种人行道透水铺装结合下凹绿地海绵城市结构
CN219385861U (zh) 一种清淤的透水沥青路面
CN211112989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智能集水和排水的系统
CN213653091U (zh)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
CN213173929U (zh) 一种sdp雨水收集系统
CN21540539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结构
CN215329163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及绿化带的组合式海绵城市系统的结构
CN201128851Y (zh) 侧向透水排水沟
CN211368249U (zh) 高渗水市政道路结构
CN112252114A (zh) 一种透水沥青路面排水系统
CN112746544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的街道两侧绿化系统
CN216378982U (zh) 一种全断面封闭型海绵道路结构
CN212688593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道路铺设结构
CN217896688U (zh) 一种减少路面积水的排水盲沟与盖板
CN2201326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铺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