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0385U -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0385U
CN219380385U CN202320350130.2U CN202320350130U CN219380385U CN 219380385 U CN219380385 U CN 219380385U CN 202320350130 U CN202320350130 U CN 202320350130U CN 219380385 U CN219380385 U CN 21938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ovable frame
frame
groov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01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亮
王毅恒
吕永燃
王雪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 Situ Geophysical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 Situ Geophysical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 Situ Geophysical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 Situ Geophysical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01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0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涉及三向运动支撑桁架领域,包括竖向支架和第二移动架,四组竖向支架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内部设置有位移机构,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架,第一活动槽内侧壁之间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杆,第一移动架侧壁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母,第一移动架上端开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横槽,横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喷砂装置左右移动的同时使其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快速对其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喷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向运动支撑桁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背景技术
喷砂装置是空气输送机械的范畴,是在管道内利用压缩空气将粉状颗粒物料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用于喷砂装置运行。
但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桁架,在喷砂装置运行的过程中,仅可以使其横向移动之后再对其纵向移动,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可以对喷砂装置左右移动的同时使其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快速对其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包括竖向支架和第二移动架,四组所述竖向支架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部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槽内侧壁之间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移动架侧壁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架上端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和横槽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液压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母螺旋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支撑架侧壁设置有与螺杆相连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移动架通过螺杆和螺母配合第一电机活动设置在第一活动槽内侧壁之间位置,所述滑块侧壁与第二移动架固接,所述滑块通过液压推杆沿着横槽左右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杆,所述第二移动架上端开设有插槽,所述竖杆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移动架上端且靠近插槽边沿位置设置有两组底座,所述底座靠近竖杆一侧转动设置有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齿轮之间贯穿底座设置有联动轴,所述竖杆侧壁且靠近底座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齿轮相契合的齿槽,所述第二移动架上端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设置有稳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设置,所述插槽两内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竖杆通过限位板配合限位槽活动设置在插槽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使螺杆在第一活动槽内部转动,螺杆通过螺母带动第一移动架沿着第一活动槽在支撑架内部左右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喷砂装置在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中左右移动,再启动液压推杆,液压推杆通过滑块带动第二移动架沿着横槽在第二活动槽内部前后移动,进而可以带动喷砂装置在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中前后移动,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喷砂装置左右移动的同时使其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快速对其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将喷砂装置设置在竖杆底端,并且四组活动设置在第二移动架边角位置的稳定杆均与喷砂装置相连,稳定杆可以提高喷砂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启动第二电机使齿轮在底座内部转动,其中联动轴可以使两组齿轮同时转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配合齿槽对竖杆施加向下的推力,此时竖杆通过限位槽沿着限位板在插槽内部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喷砂装置向下移动,便于对喷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的第一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的第二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的竖杆和第二移动架的侧视图。
图中:1、竖向支架;2、支撑架;3、第一活动槽;4、位移机构;5、螺杆;6、第一移动架;7、螺母;8、第二活动槽;9、横槽;10、液压推杆;11、滑块;12、第二移动架;13、升降机构;14、底座;15、齿轮;16、联动轴;17、竖杆;18、限位槽;19、齿槽;20、插槽;21、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包括竖向支架1和第二移动架12,四组竖向支架1上端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第一活动槽3内部设置有位移机构4,第二移动架1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3。
请参阅图2,位移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架6,第一活动槽3内侧壁之间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杆5,第一移动架6侧壁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母7。
第一移动架6上端开设有第二活动槽8,第二活动槽8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横槽9,横槽9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11,滑块11一侧和横槽9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液压推杆10。
螺母7螺旋套设在螺杆5上,支撑架2侧壁设置有与螺杆5相连的第一电机,第一移动架6通过螺杆5和螺母7配合第一电机活动设置在第一活动槽3内侧壁之间位置,滑块11侧壁与第二移动架12固接,滑块11通过液压推杆10沿着横槽9左右滑动。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喷砂装置通过升降机构13设置在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中,启动第一电机使螺杆5在第一活动槽3内部转动,螺杆5通过螺母7带动第一移动架6沿着第一活动槽3在支撑架2内部左右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喷砂装置在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中左右移动,再启动液压推杆10,液压推杆10通过滑块11带动第二移动架12沿着横槽9在第二活动槽8内部前后移动,进而可以带动喷砂装置在该三向运动支撑桁架中前后移动,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喷砂装置左右移动的同时使其前后移动,进而便于快速对其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包括竖向支架1和第二移动架12,四组竖向支架1上端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第一活动槽3内部设置有位移机构4,第二移动架1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3。
请参阅图3和图4,升降机构13包括竖杆17,第二移动架12上端开设有插槽20,竖杆17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8,第二移动架12上端且靠近插槽20边沿位置设置有两组底座14,底座14靠近竖杆17一侧转动设置有齿轮15。
两组齿轮15之间贯穿底座14设置有联动轴16,竖杆17侧壁且靠近底座14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齿轮15相契合的齿槽19,第二移动架12上端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设置有稳定杆21。
底座14一侧设置有与齿轮15相连接的第二电机,齿轮15与齿槽19啮合设置,插槽20两内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板,竖杆17通过限位板配合限位槽18活动设置在插槽20上。
具体的,将喷砂装置设置在竖杆17底端,并且四组活动设置在第二移动架12边角位置的稳定杆21均与喷砂装置相连,稳定杆21可以提高喷砂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启动第二电机使齿轮15在底座14内部转动,其中联动轴16可以使两组齿轮15同时转动,齿轮15顺时针转动时配合齿槽19对竖杆17施加向下的推力,此时竖杆17通过限位槽18沿着限位板在插槽20内部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喷砂装置向下移动,便于对喷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位移机构4配合升降机构13使喷砂装置在该支撑桁架中可以向三个不同的方向移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包括竖向支架(1)和第二移动架(12),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竖向支架(1)上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所述第一活动槽(3)内部设置有位移机构(4),所述第二移动架(1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架(6),所述第一活动槽(3)内侧壁之间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杆(5),所述第一移动架(6)侧壁且靠近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螺母(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架(6)上端开设有第二活动槽(8),所述第二活动槽(8)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横槽(9),所述横槽(9)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侧和横槽(9)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液压推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7)螺旋套设在螺杆(5)上,所述支撑架(2)侧壁设置有与螺杆(5)相连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移动架(6)通过螺杆(5)和螺母(7)配合第一电机活动设置在第一活动槽(3)内侧壁之间位置,所述滑块(11)侧壁与第二移动架(12)固接,所述滑块(11)通过液压推杆(10)沿着横槽(9)左右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竖杆(17),所述第二移动架(12)上端开设有插槽(20),所述竖杆(17)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第二移动架(12)上端且靠近插槽(20)边沿位置设置有两组底座(14),所述底座(14)靠近竖杆(17)一侧转动设置有齿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齿轮(15)之间贯穿底座(14)设置有联动轴(16),所述竖杆(17)侧壁且靠近底座(14)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齿轮(15)相契合的齿槽(19),所述第二移动架(12)上端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设置有稳定杆(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一侧设置有与齿轮(15)相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15)与齿槽(19)啮合设置,所述插槽(20)两内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竖杆(17)通过限位板配合限位槽(18)活动设置在插槽(20)上。
CN202320350130.2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Active CN21938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0130.2U CN2193803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0130.2U CN2193803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0385U true CN21938038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0130.2U Active CN2193803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0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8142A (zh) 自动上下料的板式生产线
CN107934543B (zh) 一种框架式板料输送设备
CN111113708A (zh) 一种轻质隔墙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12528143U (zh) 一种空心砖自动切块装置
CN219380385U (zh) 一种三向运动支撑桁架
CN109732137B (zh) 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切割设备
CN214827145U (zh) 一种夹传协同式物流机器人
CN112225136A (zh) 一种加工用的三维升降平台
CN112591460B (zh) 一种汽车部件用车间输送装置
CN108545663B (zh) 手模换向装置
CN108908227A (zh) 一种一次性餐盒生产加工工作平台
CN213495781U (zh) 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12836602U (zh) 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CN113173425A (zh) 一种多方向随动的型材自动收集装置
CN109752206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液压土槽实验台
CN113477761A (zh) 一种铝型材的折弯装置
CN213801652U (zh) 一种开料机倒吸附升降装置
CN220682415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卸货装置
CN219819679U (zh) 一种轨道式产品组装台位
CN219504209U (zh) 一种共板法兰风管咬合加工装置
CN215241713U (zh) 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生产用下料装置
CN217966496U (zh) 一种铜管内腔成品卧式抛光机
CN221070851U (zh) 一种方便改变固定位置的丝杆升降机
CN218896420U (zh) 一种预制轨道梁支撑点位调节模拟实验台
CN220901545U (zh) 一种花架制作的圆弧弯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