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8916U - 圆坯连铸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圆坯连铸连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78916U CN219378916U CN202320805352.9U CN202320805352U CN219378916U CN 219378916 U CN219378916 U CN 219378916U CN 202320805352 U CN202320805352 U CN 202320805352U CN 219378916 U CN219378916 U CN 219378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inuous casting
- round billet
- splash
- r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同轴线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防溅组件,位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且所述防溅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防溅组件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防溅组件被配置为:中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所述防溅组件中,并通过所述溢流孔流出到结晶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连铸的效率,而且避免尾坯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钢轧厂的大圆坯连铸生产线上,中间包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更换中间包目前采取慢换形式,即中间包使用寿命达到后,在结晶器中进行尾坯操作,待尾坯完全输出并切割处理完后,再重新进行浇铸。在此过程中,连铸生产线最短停机周期250分钟,最长停机周期达到480分钟,严重影响铸机的作业效率,而且会造成尾坯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能够提升连铸的效率,而且避免尾坯的浪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圆坯连铸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环;
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同轴线间隔设置;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
防溅组件,位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且所述防溅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防溅组件上开设有溢流孔,
所述防溅组件被配置为:中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所述防溅组件中,并通过所述溢流孔流出到结晶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防溅组件包括防溅杯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且与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防溅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防溅杯的侧面开设有所述溢流孔。
进一步地,沿所述防溅杯的周向间隔开设多个所述溢流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杆,多根所述第二连接杆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直径,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第一横向拉筋,多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首尾依次连接,且多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第二横向拉筋,多根所述第二横向拉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向拉筋为螺纹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拉筋为螺纹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同轴线间隔设置,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防溅组件,防溅组件与多根第一连接杆连接。在进行中间包更换的过程中,待前一个中间包的尾坯料注入到结晶器中后,在结晶器中放入本圆坯连铸连接件,下一个新中间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防溅组件中,铁水通过防溅组件上的溢流孔流出进入结晶器中,通过本圆坯连铸连接件新旧铁水冷却凝固,而且连接牢固,能够提升连铸的效率,而且避免尾坯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中:
1、第一连接环;2、第二连接环;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防溅组件;51、安装板;52、防溅杯;6、第一横向拉筋;7、第二横向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连铸生产线上进行圆坯钢料的制造时,为了能够提升连铸的效率,而且避免尾坯的浪费,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坯连铸连接件。圆坯连铸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环1、第二连接环2、第一连接组件和防溅组件5。
其中,第一连接环1与第二连接环2同轴线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3,多根第一连接杆3沿第一连接环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连接,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2连接,第一连接环1、第二连接环2和第一连接杆3围设形成筒状。防溅组件5位于在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2之间,且防溅组件5与第一连接组件焊接连接,防溅组件5上开设有溢流孔,防溅组件5被配置为:中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防溅组件5中,并通过溢流孔流出到结晶器中。
在进行中间包更换的过程中,待前一个中间包的尾坯料注入到结晶器中后,在结晶器中放入本圆坯连铸连接件,下一个新中间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防溅组件5中,铁水通过防溅组件5上的溢流孔流出进入结晶器中,通过本圆坯连铸连接件新旧铁水冷却凝固,而且连接牢固,能够提升连铸的效率,而且避免尾坯的浪费。
进一步地,防溅组件5包括防溅杯52和安装板51,安装板51设置在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2之间,且安装板51与多根第一连接杆3焊接连接,防溅杯52焊接设置在安装板51上,且防溅杯52的侧面开设有溢流孔。通过设置安装板51便于防溅杯52的安装,通过设置防溅杯52,能够容纳新的中间包的排出管,从而在铁水进入到防溅杯52后,通过防溅杯52上的溢流孔流出,能够防止铁水飞溅对结晶器或者相关的其他电器元件造成损伤,提升铸造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沿防溅杯52的周向间隔开设多个溢流孔。通过开设多个溢流孔,能够加快铁水的流出速度。
进一步地,圆坯连铸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杆4,多根第二连接杆4沿第一连接环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根第二连接杆4,能够进一步提升圆坯连铸连接件的强度,满足高温下使用的要求。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4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杆3的直径,且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3交替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升圆坯连铸连接件的强度,而且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交替设置,结构稳定。采用不同直径的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能够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环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环2的直径。通过上述设置,圆坯连铸连接件形成一个圆台形状,在使用时,将第二连接环2的一端插入到结晶器中。由于第二连接环2的直径较小,在插入的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对结晶器的壁面造成划伤。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环2的直径,起到一定的隔挡作用,能够防止在进行铁水更换时,对尾坯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圆坯连铸连接件还包括多根第一横向拉筋6,多根第一横向拉筋6首尾依次连接,且多根第一横向拉筋6与第一连接杆3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横向拉筋6,能够提升第一连接杆3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圆坯连铸连接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圆坯连铸连接件还包括多根第二横向拉筋7,多根第二横向拉筋7的两端与两根第一横向拉筋6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横向拉筋7,能够提升第一横向拉筋6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圆坯连铸连接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横向拉筋7为螺纹钢筋,第一横向拉筋6为螺纹钢筋。采用螺纹钢筋,一方面,螺纹钢筋的强度较大,另一方面,利用螺纹钢筋上的螺纹能够很好地与新中间包中的铁水结合,从而保证新旧铁水通过圆坯连铸连接件连接的牢固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环(1);
第二连接环(2),所述第一连接环(1)与所述第二连接环(2)同轴线间隔设置;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一连接杆(3),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沿所述第一连接环(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2)连接;
防溅组件(5),位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环(1)和所述第二连接环(2)之间,且所述防溅组件(5)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防溅组件(5)上开设有溢流孔,
所述防溅组件(5)被配置为:中包的头坯铁水注入到所述防溅组件(5)中,并通过所述溢流孔流出到结晶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组件(5)包括防溅杯(52)和安装板(51),所述安装板(5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环(1)和所述第二连接环(2)之间,且与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连接,所述防溅杯(5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1)上,且所述防溅杯(52)的侧面开设有所述溢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溅杯(52)的周向间隔开设多个所述溢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根第二连接杆(4),多根所述第二连接杆(4)沿所述第一连接环(1)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直径,且所述第二连接杆(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环(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第一横向拉筋(6),多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6)首尾依次连接,且多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第二横向拉筋(7),多根所述第二横向拉筋(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横向拉筋(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拉筋(7)为螺纹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坯连铸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拉筋(6)为螺纹钢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5352.9U CN21937891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圆坯连铸连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5352.9U CN21937891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圆坯连铸连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78916U true CN219378916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6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05352.9U Active CN21937891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圆坯连铸连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78916U (zh) |
-
2023
- 2023-04-12 CN CN202320805352.9U patent/CN2193789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9259Y (zh) | 板坯连铸中间包 | |
CN219378916U (zh) | 圆坯连铸连接件 | |
CN108746507B (zh) | 一种弯曲水道内腔的锌合金水龙头本体的重力铸造工艺 | |
KR20070056923A (ko) | 금속을 연속으로 주조하기 위한 캐스팅 다이 | |
CN201720405U (zh) | 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圆锭用结晶器 | |
CN212329588U (zh) | 一种锌合金生产线的模具 | |
CN109570459B (zh) | 一种用于连铸铜管的连铸结晶器 | |
CN210996360U (zh) | 一种多孔水平连铸结晶器 | |
CN212443142U (zh) | 弧形空心圆坯连铸机用结晶器及弧形空心圆坯连铸机 | |
CN217070686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连铸圆坯的快换连接装置 | |
CN201783632U (zh) | 炼钢连铸坯热换装置钢坯连接件 | |
CN216502253U (zh) | 一种圆坯连铸断面快换中包连接件 | |
CN113857444A (zh) | 一种适合生产普碳钢的高拉速结晶器 | |
CN218283662U (zh) | 钢锭模注入孔强化装置 | |
KR100490985B1 (ko) | 연속주조용 깔대기형 주형동판 | |
CN116197260A (zh) | 一种生产7系硬合金大型空心型材的模具 | |
CN218252827U (zh) | 一种排水性好的压铸模具 | |
CN218517675U (zh) | 一种分流锥 | |
CN220028589U (zh) | 一种浇道结构及高性能球墨铸铁辊支架铸件用浇铸模具 | |
CN114632927B (zh) | 一种多断面连铸设备及多断面同一中间包连铸工艺 | |
CN210387538U (zh) | 一种用于钢丝绳合金浇注的多尺寸堵头 | |
CN110722108A (zh) | 一种汽车离合器压盘铸造用浇铸模具 | |
CN219881294U (zh) | 一种铸造设备用便于安装的模具 | |
CN220837875U (zh) | 一种可拆卸式阳极板浇铸模具 | |
CN109439921B (zh) | 一种椭圆形扁锭结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