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5739U -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5739U
CN219375739U CN202223589249.XU CN202223589249U CN219375739U CN 219375739 U CN219375739 U CN 219375739U CN 202223589249 U CN202223589249 U CN 202223589249U CN 219375739 U CN219375739 U CN 219375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upport
air bag
ring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92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睿
刘思诗
张哲�
张海伟
刘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a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a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a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a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92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5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5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5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多个一次性软质雾化袋;雾化器本体包括主机以及药瓶和雾化件,雾化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内置于管状壳体内的雾化片;管状壳体装配有一次性软质雾化袋;一次性软质雾化袋包括柔性的袋体,袋体的一端连通有套管,套管活动套装在管状壳体外,袋体用于临时存储雾化器本体输出的雾化药剂,袋体的另一端连通有咬嘴;咬嘴的末端粘接有可撕开的封口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观察袋体的变形量可直观的了解用户的吸入量,便于监控雾化治疗或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效果。且每人使用独立的袋体,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特别适用于多人进行吸入式疫苗接种的情形。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机以及与其通过管路或其他通道相连通的面罩。其中,雾化器主机如公开号为CN207722192U的中国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的雾化器包括电路组件、药液存储组件、药液雾化组件、出雾传输通道以及用户连接端。电路组件驱动药液雾化组件,使药液存储组件内存储的药液雾化,通过出雾传输通道将药液雾化组件内产生的雾状药液连接到用户。现有技术中,用户连接端连接有咬嘴或面罩,其中,面罩多适用于儿童使用,如公开号为CN20951919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片技术的网式雾化器,其储药箱一侧设置有喷雾头,喷雾头内部设置有陶瓷雾化片,喷雾头一侧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面罩。公开号为CN213822993U的专利,公开的雾化率可调雾化器,包括杯体、杯芯和杯盖,杯盖雾化气体喷出口设置有咬嘴。现有的咬嘴或面罩与雾化器的用户连接端装配较为紧密,拆装不够便利,因而不适用于多人使用,否则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另外,当医院需要对大量居民进行雾化吸入式疫苗接种服务时,传统的雾化药剂持续性输出的雾化器无法实现雾化药剂的定量供应,只能通过对吸入时长(5秒)的限制来控制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效果。而不同人群肺活量不同,吸入药剂量不同,对于儿童或老人而言,吸入药剂量较少导致接种效果不理想。若配备一次性标准容器,每个标准容器可收集一人份雾化药剂量,每人只需将该容器内雾化药剂吸完即可达到吸入量要求,可大大提升雾化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效果,同时,由于每人配备单独使用的容器,也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然而,目前并没有这样的雾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雾化器不具备一次性标准容器,传统的面罩或咬嘴无法适用多人雾化疫苗接种场景,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多个一次性软质雾化袋;
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主机以及设置在主机上的药瓶和雾化件,所述主机内置有电路组件,所述雾化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管状壳体内的雾化片;所述管状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药瓶连通,所述雾化片与所述电路组件电连接,用于雾化所述药瓶内的药液,所述管状壳体的另一端装配有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
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包括柔性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一端连通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套装在所述管状壳体外,所述袋体用于临时存储所述雾化器本体输出的雾化药剂,所述袋体的另一端连通有咬嘴;所述咬嘴的末端粘接有可撕开的封口膜。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本体还包括充气泵,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充气泵电连接;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还包括气囊式支撑骨架;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外周用于膨胀并支撑所述袋体,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充气泵拔插连接。
通过设置充气泵和气囊式支撑骨架,利用气囊式支撑骨架膨胀并支撑袋体,使袋体在充入雾化药剂之前保持膨胀状态,降低气溶胶的贴壁量,保证袋体临时性存储雾化药剂的效果。而膨胀状态的袋体内的雾化药剂被用户吸入后,袋体受压扁平,通过观察袋体的扁平程度可直观的了解用户吸入效果,利于医护人员对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效果的监管。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包括相连通的多个气囊环和多个气囊条;所述气囊环或所述气囊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气囊环粘接包围在所述袋体的外周,所述气囊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气囊环,且所述气囊条与所述袋体的外周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气囊环包括同轴且依次平行的第一支撑气囊环、第二支撑气囊环和第三支撑气囊环;所述多个气囊条包括第一支撑气囊条和第二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和第二支撑气囊环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与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二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包围在所述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包围在所述咬嘴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或所述第一支撑气囊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的直径。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气囊条沿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气囊条沿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外沿径向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拉片。
通过设置提拉片,可快速的将套管套装在雾化器本体的管状壳体上,提高装配效率,也便于将套管快速从管状壳体上拔出,提高雾化装置对多人进行雾化治疗或疫苗接种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弹性橡皮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雾化器本体的管状壳体上装配一次性软质雾化袋,利用袋体临时存储雾化器本体输出的雾化药剂,而袋体的容量固定,因而存储的雾化药剂的量为固定值,实现了雾化药剂的定量供应,而由于袋体为柔性结构,易于变形,当用户利用咬嘴吸入袋体内的雾化药剂时,袋体内气压降低而受压变形,趋于扁平化,通过观察袋体的变形量可直观的了解用户的吸入量,便于监控雾化治疗或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效果。且每人使用独立的袋体,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特别适用于多人进行吸入式疫苗接种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药瓶;3-雾化件;4-充气泵;5-一次性软质雾化袋;6-套管;7-气囊式支撑骨架;8-袋体;9-进气管;10-第一支撑气囊环;11-第二支撑气囊环;12-第三支撑气囊环;13-提拉片;14-第一支撑气囊条;15-第二支撑气囊条;16-咬嘴;17-封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多个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利用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进行雾化治疗或吸入式疫苗接种时,雾化器本体将雾化药剂充入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雾化药剂的充入量为一人份,可通过充入时长或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的膨胀程度控制,比如,雾化装置持续通电五秒,进而充入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内的雾化药剂的量即为一人份量。再比如,雾化器本体持续充入雾化药剂至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膨胀充分,则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内存储的雾化药剂的量达到一人份量。每个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内充入一人份量雾化药剂后,从雾化器本体上取下该膨胀后的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供患者或接种者使用,而将另一个新的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安装在雾化器本体上,进行该新的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的雾化药剂充入操作,完成操作后,再取下该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供下一个患者或接种者使用。依次进行,实现多人定量且独立的雾化治疗或吸入式疫苗接种。
本实施例中的雾化器本体包括主机1以及设置在主机1上的药瓶2、雾化件3和充气泵4,主机1内置有电路组件,电路组件与充气泵4电连接,电路组件包括相电连接的电池、电路板以及电控开关;雾化件3包括管状壳体以及内置于管状壳体内的雾化片;管状壳体的一端与药瓶2连通,雾化片与电路组件电连接,用于雾化药瓶2内的药液,管状壳体的另一端装配有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本实施例中雾化件3对药瓶2内药液进行雾化的结构和原理采用现有技术即可。电控开关包括雾化开关和充气开关,启动雾化开关,雾化片通电对药瓶2内药液进行雾化处理。启动充气开关,充气泵4通电进入工作状态。
雾化件3的管状壳体背对药瓶2的一端为雾化出口端,雾化药剂形成的气溶胶从该雾化出口端排出。而管状壳体的该雾化出口端装配有一次性软质雾化袋,故气溶胶从雾化出口端排出后进入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内,用户只需将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内存储的雾化药剂或雾化药剂吸入即可实现雾化治疗或吸入式疫苗接种。
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包括柔性的袋体8,袋体8的一端连通有套管6,套管6活动套装在管状壳体外,袋体8用于临时存储雾化器本体输出的雾化药剂,袋体8的另一端连通有咬嘴16;咬嘴16的末端粘接有可撕开的封口膜17。当袋体8的套管安装在管状壳体上进行雾化药剂的充入操作(以下简称充药)时,封口膜17处于将咬嘴16封闭的状态,当袋体8完成充药后,将袋体8的套管从管状壳体上取下,临时封闭套管,保证袋体8处于膨胀状态,并撕开封口膜17,用户利用咬嘴16吸入袋体8内的雾化药剂,吸入过程中,应该保持套管6处于封闭状态。
一次性软质雾化袋还包括气囊式支撑骨架7;气囊式支撑骨架7粘接在袋体8的外周用于膨胀并支撑袋体8,气囊式支撑骨架7包括进气管9,进气管9与充气泵4拔插连接。袋体8在充药前,将进气管9插接在充气泵上,启动充气开关,充气泵4通电进入工作状态。利用充气泵4将气囊式支撑骨架7充气膨胀,从而使袋体8膨胀,袋体8膨胀后,再进行充药操作。袋体8在充药完成后,应该分离进气管9与充气泵4的插接,再分离袋体8与雾化器本体,从而用户在吸入袋体8内雾化药剂时,气囊式支撑骨架7不再处于充气状态,气囊式支撑骨架7利用进气管9逐渐排气,袋体8变形,利于用于吸入袋体8内的雾化药剂。
气囊式支撑骨架7包括相连通的多个气囊环和多个气囊条;气囊环或气囊条与进气管9连通,气囊环粘接包围在袋体8的外周,气囊条连通至少两个气囊环,且气囊条与袋体8的外周粘接。
结合附图2、3、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个气囊环包括同轴且依次平行的第一支撑气囊环10、第二支撑气囊环11和第三支撑气囊环12;多个气囊条包括第一支撑气囊条14和第二支撑气囊条15;第一支撑气囊环10和第二支撑气囊环11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条14,第二支撑气囊环11与第三支撑气囊环12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二支撑气囊条15;第一支撑气囊环10包围在套管6的一端,第三支撑气囊环12包围在咬嘴16的一端,第一支撑气囊环10或第一支撑气囊条14与进气管9连通。
第三支撑气囊环12的直径小于第一支撑气囊环10的直径,第一支撑气囊环10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气囊环11的直径。
当雾化气溶胶通过管状壳体进入袋体8内时,由于第二支撑气囊环11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气囊环10的直径,使气溶胶进入比管状壳体内腔更大的空间,气溶胶扩散,不易在管状壳体或套管6内壁凝结,保证雾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支撑气囊条14沿第一支撑气囊环10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支撑气囊条15沿第二支撑气囊环11的周向均匀分布。
第一支撑气囊条14和第二支撑气囊条15均设置有四个。
套管6外沿径向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拉片13。提拉片13与套管6可以为一体结构。利用提拉片13可快速的将套管6套装在雾化器本体的管状壳体上,也便于将套管6快速的从管状壳体上卸下,提高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与雾化器本体的装配效率。
为了提升一次性软质雾化袋5与雾化器本体的装配密封性,套管6为弹性橡皮管。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6为厚度小于1mm的PE膜材支撑的管状结构,并在套管6的内壁设置静电吸附膜,从而将套管6从雾化器本体上拆下后,相对挤压套管6,在静电吸附膜的吸附作用下将套管6快速封闭。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多个一次性软质雾化袋;
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主机以及设置在主机上的药瓶和雾化件,所述主机内置有电路组件,所述雾化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管状壳体内的雾化片;所述管状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药瓶连通,所述雾化片与所述电路组件电连接,用于雾化所述药瓶内的药液,所述管状壳体的另一端装配有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
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包括柔性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一端连通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套装在所述管状壳体外,所述袋体用于临时存储所述雾化器本体输出的雾化药剂,所述袋体的另一端连通有咬嘴;所述咬嘴的末端粘接有可撕开的封口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还包括充气泵,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充气泵电连接;所述一次性软质雾化袋还包括气囊式支撑骨架;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粘接在所述袋体的外周用于膨胀并支撑所述袋体,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充气泵拔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式支撑骨架包括相连通的多个气囊环和多个气囊条;所述气囊环或所述气囊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气囊环粘接包围在所述袋体的外周,所述气囊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气囊环,且所述气囊条与所述袋体的外周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囊环包括同轴且依次平行的第一支撑气囊环、第二支撑气囊环和第三支撑气囊环;所述多个气囊条包括第一支撑气囊条和第二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和第二支撑气囊环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一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与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之间连通有多个第二支撑气囊条;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包围在所述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包围在所述咬嘴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或所述第一支撑气囊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气囊条沿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气囊条沿所述第二支撑气囊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沿径向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拉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弹性橡皮管。
CN202223589249.X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375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9249.XU CN219375739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9249.XU CN219375739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5739U true CN219375739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9249.XU Active CN219375739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5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9887B2 (ja) エーロゾル薬剤を口内吸入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8013504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sisting Drug Delivery to the Lungs
CN207562183U (zh) 吸气触发式药物喷雾装置
US201203182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ine concentrated aerosol
CN204582194U (zh) 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CN103153256A (zh) 气雾吸入器
CN203802904U (zh) 雾化吸入器
CN110831647B (zh) 用于雾化器的间隔装置
WO2000072903A1 (en) Aerosol inhalation device providing improved aerosol delivery
CN111214735A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US20180236189A1 (en) Metered dose inhaler and spacer with airflow and handicap assist structures for maximizing medication delivery effectiveness
CN219375739U (zh) 一种适用于多人使用的雾化装置
CN100548402C (zh) 吸入型药物释放装置
CN20671501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109939305A (zh) 小儿科使用的防交叉感染雾化吸入装置
CN210494811U (zh) 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CN210277696U (zh) 一种儿童安全型洗鼻器
CN114344634A (zh) 一种儿科使用的防交叉感染药液雾化吸入设备
CN108030988A (zh) 一种带有连接气路的雾化面罩
CN105126213B (zh) 便携式急救吸入给药系统
CN208799630U (zh) 一种儿科感冒康复用雾化装置
CN219375738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器
CN221130642U (zh) 一种负压辅助吸药装置
CN215961598U (zh) 一种呼吸内科手持雾化理疗装置
CN104511073A (zh) 医用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