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5320U -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5320U
CN219375320U CN202320218978.XU CN202320218978U CN219375320U CN 219375320 U CN219375320 U CN 219375320U CN 202320218978 U CN202320218978 U CN 202320218978U CN 219375320 U CN219375320 U CN 219375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power
bed
conveyor belt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8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鸣
石卉
朱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218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5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5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5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包括:床架体结构;调位切换结构,包括调位传送带,调位传送带装配于床架体结构;胯骨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床架体结构的中间部位;切换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调位传送带,且切换限位结构位于调位传送带远离胯骨限位结构的一侧部;电控结构,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调位传送带的控制端、胯骨限位结构和切换限位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患者仅依靠自身难以坚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标准体位,由此导致诊疗时间延长,加剧了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难度,另外还可能影响病情检测的精确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检查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背景技术
目前,胃肠内窥镜是一种用于探照检查胃肠内部病变的医疗检测仪器,能够实现精确检查病情,并可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辅助躺卧的床体均为常规功能床体,患者需要在床体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操作。但是,由于内窥镜检查过程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强的不适感,患者仅依靠自身难以坚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标准体位,由此导致诊疗时间延长,加剧了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难度,另外还可能影响病情检测的精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患者仅依靠自身难以坚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标准体位,由此导致诊疗时间延长,加剧了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难度,另外还可能影响病情检测的精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包括:
床架体结构;
调位切换结构,包括调位传送带,所述调位传送带装配于所述床架体结构;
胯骨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所述床架体结构的中间部位;
切换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且所述切换限位结构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远离所述胯骨限位结构的一侧部;
电控结构,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调位传送带的控制端、所述胯骨限位结构和所述切换限位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床架体结构包括承重支腿架和床板架。
所述承重支腿架竖向设有若干组,所述床板架固接装配于若干组所述承重支腿架的顶端,所述调位传送带装配于所述床板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位切换结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床板架底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作为所述调位传送带的控制端,包括相传动装配设置的伺服电机和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调位传送带之间传动装配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胯骨限位结构包括胯骨安装立架和第一电推杆。
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床板架一侧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电推杆的基础部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胯骨安装立架,且所述第一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所述调位传送带的一侧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电推杆包括第一上电推杆和第一下电推杆。
所述第一上电推杆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且所述第一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朝向所述调位传送带的一侧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切换限位结构包括切换安装立架和第二电推杆。
所述切换安装立架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调位传送带,且所述切换安装立架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远离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的一侧部;所述第二电推杆的基础部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切换安装立架,且所述第二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的朝向与所述第一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的朝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电推杆包括第二上电推杆和第二下电推杆。
所述第二上电推杆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切换安装立架的上侧部和下侧部。
且所述第二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均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上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二上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固接装配有橡胶凸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控结构包括通过电路相连的移动电源、控制面板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经继电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控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所述第一下电推杆、所述第二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体位辅助床通过床架体结构作为整体架构的安装基础,同时利用胯骨限位结构实现对于侧卧患者胯骨部位的有效限位,并利用调位切换结构有效调节切换限位结构与胯骨限位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距离,进而可借助切换限位结构切换对应膝窝部位或后肩部位,实现肠胃内窥镜检查时的体位辅助限定,进而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难度,提升了内窥镜检查效率,缩短了诊疗时间,并以此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痛苦,有效提升了整体的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床架体结构1:承重支腿架11、床板架12;
调位切换结构2:调位传送带21、驱动组件22;
电控结构3;
胯骨限位结构4:胯骨安装立架41、第一上电推杆42、第一下电推杆43;
切换限位结构5:切换安装立架51、第二上电推杆52、第二下电推杆53、橡胶凸垫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包括床架体结构1、调位切换结构2、电控结构3、胯骨限位结构4和切换限位结构5,用以通过床架体结构1作为整体架构的安装基础,同时利用胯骨限位结构4实现对于侧卧患者胯骨部位的有效限位,并利用调位切换结构2有效调节切换限位结构5与胯骨限位结构4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距离,进而可借助切换限位结构5切换对应膝窝部位或后肩部位,实现肠胃内窥镜检查时的体位辅助限定,进而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难度,提升内窥镜检查效率,缩短诊疗时间,并以此减轻患者痛苦,提升功能实用性。具体设置如下:
请参考图1,所述床架体结构1包括承重支腿架11和床板架12;其中,所述承重支腿架11竖向设有若干组,所述床板架12固接装配于若干组所述承重支腿架11的顶端,用以以此形成整体架构的安装基础。
所述调位切换结构2包括调位传送带21和驱动组件22;其中,所述调位传送带21装配于所述床板架12,所述驱动组件22固接于所述床板架12的底部,且所述驱动组件22与所述调位传送带21之间传动装配相连,用以通过驱动组件22有效驱动调位传送带21基于床板架12实现位移调位。
具体的是,所述驱动组件22可采用但不限于相传动装配设置的伺服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控结构3包括通过电路相连的移动电源、控制面板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移动电源可采用但不限于锂电池,所述控制模块可选择但不限于型号为AT80C51的单片机控制板、型号为STM32的微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经继电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控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用以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指令,并由控制模块进一步控制伺服电机完成正反向驱动作业。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胯骨限位结构4包括胯骨安装立架41、第一上电推杆42和第一下电推杆43;其中,所述胯骨安装立架41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床板架12一侧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上电推杆42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43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胯骨安装立架41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且所述第一上电推杆42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43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朝向所述调位传送带21的一侧方向,用以借助第一上电推杆42和第一下电推杆43分别实现做胃肠镜时对于侧躺卧人体的两侧胯骨部位进行限位。
所述切换限位结构5包括切换安装立架51、第二上电推杆52和第二下电推杆53;其中,所述切换安装立架51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调位传送带21,且所述切换安装立架51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21远离所述胯骨安装立架41的一侧部,用以在胯骨安装立架41与切换安装立架51之间形成人体侧躺卧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上电推杆52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53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切换安装立架51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且所述第二上电推杆52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53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均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42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43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相反,用以借助调位传送带21有效实现对切换安装立架51及其第二上电推杆52和第二下电推杆53进行位置调整,以此可基于不同人体的胯骨位置对应切换第二上电推杆52和第二下电推杆53的位置实现对相应人体的膝窝部位或后肩部位进行限位支撑,进而能够分别实现在做肠镜或胃镜时对于侧躺卧人体体位进行有效限定,更有助于医护人员检查操作,显著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功能实用性及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电推杆42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一下电推杆43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二上电推杆52的直线动能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下电推杆53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固接装配有橡胶凸垫54,用以借助橡胶凸垫54有效避免电推杆直接对人体硬性限位而造成的损伤,提升安全性及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42、所述第一下电推杆43、所述第二上电推杆52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53之间通过电路相连,用以基于控制面板向控制模块输入的控制指令,由控制模块有效实现对于第一上电推杆42、第一下电推杆43、第二上电推杆52和第二下电推杆53的伸缩量控制,提升了对于不同人体的限位适配性及自动化程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体结构;
调位切换结构,包括调位传送带,所述调位传送带装配于所述床架体结构;
胯骨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所述床架体结构的中间部位;
切换限位结构,固接装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且所述切换限位结构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远离所述胯骨限位结构的一侧部;
电控结构,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调位传送带的控制端、所述胯骨限位结构和所述切换限位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架体结构包括承重支腿架和床板架;
所述承重支腿架竖向设有若干组,所述床板架固接装配于若干组所述承重支腿架的顶端,所述调位传送带装配于所述床板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位切换结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床板架底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作为所述调位传送带的控制端,包括相传动装配设置的伺服电机和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调位传送带之间传动装配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胯骨限位结构包括胯骨安装立架和第一电推杆;
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床板架一侧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电推杆的基础部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胯骨安装立架,且所述第一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所述调位传送带的一侧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推杆包括第一上电推杆和第一下电推杆;
所述第一上电推杆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且所述第一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朝向所述调位传送带的一侧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限位结构包括切换安装立架和第二电推杆;
所述切换安装立架竖向固定安装于所述调位传送带,且所述切换安装立架位于所述调位传送带远离所述胯骨安装立架的一侧部;所述第二电推杆的基础部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切换安装立架,且所述第二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的朝向与所述第一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的朝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推杆包括第二上电推杆和第二下电推杆;
所述第二上电推杆的基础部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基础部分别一一对应垂直固接装配于所述切换安装立架的上侧部和下侧部;
且所述第二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均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朝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一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所述第二上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下电推杆的直线动能输出端均固接装配有橡胶凸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结构包括通过电路相连的移动电源、控制面板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经继电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控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电推杆、所述第一下电推杆、所述第二上电推杆和所述第二下电推杆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CN202320218978.XU 2023-02-09 2023-02-09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Active CN219375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8978.XU CN219375320U (zh) 2023-02-09 2023-02-09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8978.XU CN219375320U (zh) 2023-02-09 2023-02-09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5320U true CN219375320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8978.XU Active CN219375320U (zh) 2023-02-09 2023-02-09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5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8040B (zh) 机器人刚度可控关节及其刚度控制方法
CN109223456A (zh) 一种基于人机末端交互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
CN111904790B (zh) 一种多轨迹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
WO2023279772A1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治疗装置
CN210205287U (zh) 一种四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N219375320U (zh) 用于胃肠内窥镜检查的体位辅助床
CN110123543A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翻身式护理床
CN206621514U (zh) 一种正骨治疗椅
CN115252307A (zh) 一种基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的辅助呼吸装置
CN108743177A (zh) 一种床面舒适且可旋转的外科手术床
CN211560950U (zh) 一种下肢膝关节康复器
CN215840035U (zh) 一种可调节护理用病床
CN112451266A (zh)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
CN219354527U (zh) 基于胃肠镜检查的同步多位显示及体征监测床体系统
CN214806169U (zh) 一种便于移动人体的医疗床辅助装置
CN215740310U (zh) 腰椎患者下床活动辅助器
CN215459761U (zh) 一种带靠背功能的胃镜检查床
CN214387639U (zh) 一种紧凑型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CN215607367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治疗装置
CN210962912U (zh) 一种穿戴式足踝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15021704U (zh) 一种踝泵训练辅助装置
CN117243782B (zh) 一种辅助体位调节的手术床
CN210330960U (zh) 一种手术护理床
CN217792216U (zh) 一种用于电动床和床垫的升降装置
CN212038003U (zh) 一种用于产科护理床的助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