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3611U -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73611U CN219373611U CN202320752840.8U CN202320752840U CN219373611U CN 219373611 U CN219373611 U CN 219373611U CN 202320752840 U CN202320752840 U CN 202320752840U CN 219373611 U CN219373611 U CN 2193736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nake
- bottom plate
- side plates
- groups
- box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杆、盖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面的顶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两组正对分布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与所述顶板铰接的箱门,所述箱门的高度大于所述侧板的高度,所述箱门的下端部倾斜至所述底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底板抵接;其中一组所述侧板上凹设有诱饵笼,安装有所述诱饵笼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的一侧竖直侧壁上铰接有诱饵门。本申请提高了捕蛇效率,实现了在不伤害蛇体的情况下捕捉误入人类社区的蛇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捕蛇笼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蛇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爬行动物之一,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几乎所有的地方,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蛇类的需求量增加和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导致了许多蛇类都濒临灭绝,蛇类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蛇的种类繁多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性,部分蛇还具有毒性,部分地区蛇类分布较广,有些蛇类的生活领域与人群的生活领域存在重合,此地区的人群极易受到蛇类攻击,若遭到蛇类的攻击,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对于人群的保护也不可忽视。
因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捕蛇也成为了部分地区百姓们谋生的主要方式之一,由此衍生出了各种捕蛇的方法,包括徒手捕蛇、利用木叉、铁钳等工具捕蛇以及设置陷阱捕蛇等各种方法,其中徒手捕蛇是利用手掌压住蛇的头部,另一只手捏住蛇的颈部,以使蛇不能反身伤害捕蛇人为准;利用木叉、铁钳等工具捕蛇是利用工具限制住蛇的颈部,一只手固定工具,另一只手捏住蛇的头颈部,同时放下工具,握住蛇的后半部将其捕捉;陷阱式捕蛇则为设置捕蛇笼,捕蛇笼端部成喇叭状,只进不出,且布满钢刺,通过在捕蛇笼内放置诱饵引诱蛇自行闯入捕蛇笼后将其捕捉。
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相关联的徒手捕蛇技术以及利用木叉、铁钳等工具进行捕蛇时极易因为人工操作失误伤害蛇的安全,同时需耗费人力看守蛇的出没,捕蛇笼的使用也易损害蛇类的安全,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捕蛇效率,且在不伤害蛇体的情况下捕捉误入人类社区的蛇类,本申请提供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杆、盖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面的顶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两组正对分布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安装有与所述顶板铰接的箱门,所述箱门的高度大于所述侧板的高度,所述箱门的下端部倾斜至所述底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底板抵接;其中一组所述侧板上凹设有诱饵笼,安装有所述诱饵笼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的一侧竖直侧壁上铰接有诱饵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杆将顶板、底板及侧板连接成框架结构,同时在框架结构两端安装箱门,箱门与顶板铰接,使之形成蛇类可以进出的笼子;箱门下端部倾斜向底板内侧,且箱门长度大于侧板长度,使箱门不具备向外开启的能力;在侧板内侧安装诱饵笼,增加了诱捕蛇类的可能性,使之代替传统的人工捕蛇,降低了人工捕蛇时由于操作失误损伤蛇体的风险,同时减少社区内捕蛇所需的人工看守时间,降低了人力的消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钢管结构,各组所述支撑杆内贯通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固定杆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以及所述主管下端部一体成型的锥头;所述锥头贯穿插接所述通孔并延伸至地面以下;所述主管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所述卡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水平圆周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贯穿通孔插接于地下,同时固定杆上端的卡座卡接在支撑杆上端部,以使蛇类诱捕装置整体固定在地面,降低了困于蛇类诱捕装置内的蛇通过掀翻蛇类诱捕进而逃脱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套接有卡接于所述顶板上的基座,所述基座相邻两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水平正对的槽口,正对分布的两组所述槽口之间对拉安装有连杆;所述箱门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水平延伸的翼板,所述箱门与所述翼板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延伸出箱门的翼板使蛇类诱捕装置可以在外侧按压翼板开启箱门,借助翼板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翼板将捕捉到的蛇类放生,增加了放生蛇类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翼板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板,各组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均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为钢管结构;所述立杆的内底面固定有链条,所述立杆的上端部盖接有管盖,所述链条的自由端与所述管盖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两组所述管盖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启箱门时,打开管盖,将横杆放下搭接到翼板上,以使箱门始终保持开启状态,使用人员可以远离蛇类诱捕装置,等待蛇类自行脱离蛇类诱捕装置,提高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部固定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箱门的下端部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门的下端部与凸台靠近底板内侧的侧壁抵接,降低了被困于蛇类诱捕装置的蛇在该装置内侧开启箱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蛇类诱捕装置捕捉蛇类的能力,减少了蛇进入诱捕装置后逃跑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诱饵笼内设置有饮水槽以及进食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诱饵笼内安装饮水槽及进食槽,为诱饵笼内的诱饵提供养料,使诱饵笼内的诱饵可以长期存活,以减少换诱饵的频率,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性,同时使诱饵在某一固定位置进食,增加了诱饵笼内的整洁度,在使用后更易对该装置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侧边沿上均安装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上端面安装把手,便于拿取该装置,以方便人员使用。
优选的,所述顶板、各组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及各组所述支撑杆均均匀涂覆有防水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该装置的各部件涂抹防水漆层,使该装置在用于草丛或用于阴雨天气时不会因为露水或雨水侵蚀而破坏,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本申请中将支撑杆与顶板、底板及侧板连接,顶板两端安装竖直延伸至底板的箱门,箱门与顶板铰接,箱门长度大于侧板高度,箱门下端部倾斜向底板内侧且与底板两端的凸台抵接,使蛇类诱捕装置只能从外侧进入,在侧板内侧安装诱饵笼,增加了诱捕蛇类的可能性,借助插接在各组支撑杆内部的固定杆与地面固定,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确保捕捉到的蛇类不会由于过度挣扎导致该装置侧翻进而脱困;
2. 箱门的上端面背向箱门倾斜方向延伸出翼板,方便了蛇类诱捕装置的开启,同时在基座上端安装链条,链条端部连接横杆,使横杆放下后可以阻挡开启箱门后翼板的回弹,使箱门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始终开启,增加了放生蛇类时的安全性;
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装置上端面安装把手,方便了该装置的运输,捕捉到的蛇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伤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凸台;2、支撑杆;21、通孔;22、固定杆;23、主管;24、锥头;25、外螺纹管;26、卡座;3、侧板;31、洞口;4、顶板;41、基座;42、槽口;43、连杆;44、把手;5、箱门;51、翼板;52、卡板;53、立杆;54、链条;55、管盖;56、横杆;57、圆孔;58、连接板;6、诱饵笼;61、饮水槽;62、进食槽;7、诱饵门;8、防水漆层;9、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参照图1,该蛇类诱捕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底板1及若干组固定在底板1各顶点位置的支撑杆2,本实施例优选为两组支撑杆2,同一侧所述支撑杆2间对拉连接有侧板3,各组支撑杆2的上端面与侧板3的上端面共面,各组侧板3之间扣接有水平延伸的顶板4,顶板4两侧的下端面与侧板3的上端面抵接固定,底板1两侧的上端面与各组侧板3的下端面抵接固定,底板1两端一体成型有凸台11。
参照图2,侧板3内侧靠向中间位置安装有诱饵笼6,安装有诱饵笼6一侧的侧板3开设有洞口31,洞口31位置盖接有诱饵门7,诱饵门7的一侧与洞口31边沿铰接,在诱捕装置内安装诱饵笼6,提高了捕捉蛇类的可能性,开设的诱饵门7便于放置诱饵。
参照图3,顶板4的两侧边沿铰接有与底板1抵接的箱门5,箱门5的下端面与凸台11靠向底板1内侧的侧壁抵接;箱门5的倾斜上端部一体成型有水平延伸的翼板51,箱门5的高度大于侧板3的高度;箱门5倾斜设置保障了蛇类进入诱捕装置后不能反向逃跑,提高了诱捕的成功率。
参照图1及图3,支撑杆2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卡接于顶板4上的基座41,位于箱门5两侧的基座41相互靠近的竖直端面上水平正对开设有槽口42,两组相向分布的槽口之间水平对拉安装有连杆43;箱门5的倾斜上端部一体成型有水平设置的翼板51,箱门5与翼板51的连接处与连杆43铰接;优选的铰接方式为:箱门5与翼板51的连接处沿连接处的轴线开设有两组圆孔57,两组圆孔57间有向下凹设的连接板58,连杆43贯穿两组圆孔57。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在蛇类诱捕装置两端安装箱门5进行封闭,箱门5与连杆43铰接,同时限定箱门5的长度并使箱门5的下端部抵接在凸台11内侧,使箱门5可以从外侧打开,无法从内部打开,使抓捕到的蛇类不易逃脱。
参照图2及图4,翼板51的两侧边沿上一体成型有卡板52,本实施例优选卡板52的端部延伸至与两侧基座41相互背离的两侧竖直端面共面;各组基座41上端面均安装有立杆53,立杆53为钢管结构;连杆53 的内底面固定有链条54,连杆53的上端部盖接有管盖55,链条54的自由端与管盖55的内端面固定,优选的,链条54长度不小于二倍的立杆53长度与翼板51长度之和;位于箱门5两侧的两组管盖55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杆56。
综上所述,当箱门5向上打开时,卡板52向下搭接在基座41侧壁上,此时打开管盖55,放下横杆56使之搭接在卡板52上,可以使箱门5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在对捕捉到的蛇进行放生时,使作业人员可以远离该蛇类诱捕装置,提高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3,支撑杆2为钢管结构,底板1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通孔21;支撑杆2内插接于固定杆22,固定杆22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23以及主管23下端部一体成型的锥头24;锥头24贯穿插接通孔21并插接至地下;锥头24的设置使固定杆22更容易插接进入地面。
参照图3,主管23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外螺纹管25,外螺纹管25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卡座26,借助卡座26将蛇类诱捕装置固定在地面,主管23长度大与支撑杆2的长度,综上所述,将蛇类诱捕装置固定在地面,增加了该装置抗击蛇类冲击的稳定性,降低了困于蛇类诱捕装置内的蛇通过掀翻蛇类诱捕进而逃脱的可能性。
参照图2,诱饵笼6两侧靠近侧板3位置安装有饮水槽61及进食槽62,通过在饮水槽61及进食槽62内添加养料,增加了诱饵的可存活时间,同时使诱饵笼6更易清洁;顶板4上端面安装有把手44,方便了使用者移动该装置,当有蛇类困于该装置时,降低了使用者移动该装置的危险性;顶板4、侧板3、底板1及支撑杆2均均匀涂覆有防水漆层8,使该装置在用于草地或雨水天气时不易收到露水或雨水的侵蚀,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前将该装置放置于易出现蛇的某一位置,优选为草丛或阴凉的角落处,随后,打开诱饵门7,对饮水槽61添加饮用水,进食槽62添加诱饵所需的食物,同时将捕蛇用的诱饵放入诱饵笼6,使箱门5处于依然状态,下端部于凸台11内侧抵接。
在捕捉到蛇类后,打开诱饵门7,放出诱饵,之后提起把手44,将该装置及装置中捕捉到的蛇一同送至放生位置,或移交动物园等动物保护组织;放出该装置捕捉到的蛇时,首先按压翼板51,使卡件抵接到基座41侧壁,旋开箱门5两侧的管盖55,将两侧管盖55间连接的横杆56搭接在翼板51上后,使用者远离该装置,静待被困的蛇类自行脱困,或在外侧放置诱饵引诱被困的蛇脱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四角位置处的支撑杆(2)、盖接于所述支撑杆(2)上端面的顶板(4)以及竖直设置的两组正对分布的侧板(3);两组所述侧板(3)之间安装有与所述顶板(4)铰接的箱门(5),所述箱门(5)的高度大于所述侧板(3)的高度,所述箱门(5)的下端部倾斜至所述底板(1)的内侧并与所述底板(1)抵接;其中一组所述侧板(3)上凹设有诱饵笼(6),安装有所述诱饵笼(6)的所述侧板(3)上开设有洞口(31),所述洞口(31)的一侧竖直侧壁上铰接有诱饵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钢管结构,各组所述支撑杆(2)内贯通插接有固定杆(22),所述底板(1)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通孔(21);所述固定杆(22)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管(23)以及所述主管(23)下端部一体成型的锥头(24);所述锥头(24)贯穿插接所述通孔(21)并延伸至地面(9)以下;所述主管(23)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外螺纹管(25),所述外螺纹管(25)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卡座(26),所述卡座(26)位于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部,所述卡座(26)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2)的水平圆周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部套接有卡接于所述顶板(4)上的基座(41),所述基座(41)相邻两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水平正对的槽口(42),正对分布的两组所述槽口(42)之间对拉安装有连杆(43);所述箱门(5)的上端部一体成型有水平延伸的翼板(51),所述箱门(5)与所述翼板(51)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杆(4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5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卡板(52),各组所述基座(41)的上端面均安装有立杆(53),所述立杆(53)为钢管结构;所述立杆(53)的内底面固定有链条(54),所述立杆(53)的上端部盖接有管盖(55),所述链条(54)的自由端与所述管盖(55)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两组所述管盖(55)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杆(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部固定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位于所述箱门(5)的下端部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笼(6)内设置有饮水槽(61)以及进食槽(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两侧边沿上均安装有把手(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各组所述侧板(3)、所述底板(1)及各组所述支撑杆(2)均均匀涂覆有防水漆层(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52840.8U CN219373611U (zh) | 2023-04-07 | 2023-04-07 |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52840.8U CN219373611U (zh) | 2023-04-07 | 2023-04-07 |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73611U true CN219373611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9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52840.8U Active CN219373611U (zh) | 2023-04-07 | 2023-04-07 |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73611U (zh) |
-
2023
- 2023-04-07 CN CN202320752840.8U patent/CN2193736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722749B2 (en) | User-configurable modular trap system | |
CN206165539U (zh) | 一种诱捕池塘养殖鱼的抬网 | |
CN219373611U (zh) | 一种社区用蛇类诱捕装置 | |
CN106719515A (zh) | 用于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 | |
US6405679B1 (en) | Two part martin birdhouse with pneumatic pole | |
CN206821767U (zh) | 一种林业种植用环保杀虫灯 | |
CN210054404U (zh) | 一种捕蛇装置 | |
CN209527638U (zh) | 一种茶树除虫装置 | |
CN211297881U (zh) | 一种果树栽培的防护球 | |
CN212035360U (zh) | 一种狨猴笼舍系统 | |
CN105660569A (zh) | 户外灭蚊器 | |
KR102721729B1 (ko) | 유인용 까치를 이용한 전신주 설치용 까치 포획트랩 | |
CN203884502U (zh) | 一种半埋式诱捕器 | |
CN214282884U (zh) |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 |
CN220369338U (zh) | 一种白蚁检测捕捉筒 | |
CN218043078U (zh) | 一种防蚊虫养猪棚 | |
CN213427781U (zh) | 一种单脚环保防虫害蜂箱支架 | |
Winning et al. | A new trap design for capturing squirrel gliders and sugar gliders. | |
CN212545197U (zh) | 一种甘薯小象甲诱捕装置 | |
CN208480512U (zh) | 一种新型水生蝽类诱捕器 | |
CN213044917U (zh) | 一种果树病害防护装置 | |
Jacobs et al. | An elevated net assembly to capture nesting raptors | |
CN208338636U (zh) | 一种新型家禽用的进食装置 | |
RU2005123265A (ru) | Способ отлова диких северных оленей в таежной и горно-таежной зон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105532626A (zh) | 一种捕鼠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