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2884U -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2884U
CN214282884U CN202120144147.3U CN202120144147U CN214282884U CN 214282884 U CN214282884 U CN 214282884U CN 202120144147 U CN202120144147 U CN 202120144147U CN 214282884 U CN214282884 U CN 214282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barrel
cross baffle
red palm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4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山春
覃伟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0144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2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2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2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包括盖体、十字挡板和捕虫桶,盖体与十字挡板连接,十字挡板与捕虫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采用捕虫桶与十字挡板相结合的结构,在捕虫桶内放上信息素,吸引过来的红棕象甲将撞上十字挡板,并随之落入捕虫桶,且在捕虫捅内的防逆逃漏斗可有效防止红棕象甲逆逃出捕虫桶,有效地提高了捕虫效率,具有携带方便、诱捕效果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诱捕器,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红棕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棕榈象属害虫,又称锈色棕榈象、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等。原产亚洲南部以及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国内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上海等地。该虫的寄主植物包括椰子、海枣、霸王棕、华盛顿棕榈、槟榔、油棕、大王棕、假槟榔、糖棕、鱼尾葵、美丽针葵、酒瓶椰子等多种棕榈科植物,严重威胁棕榈科植物的推广应用。该虫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以其幼虫蛀食树干和生长点附近的幼嫩组织为主。植株受害初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多无法挽救。由于该虫特殊的钻蛀生活习性,防控难度极大。化学防治该虫主要是施用内吸性农药,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且在危害后期施用效果不甚理想。
国内外采用聚集信息素和寄主发酵物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其进行田间诱捕成虫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该方法对人畜无害,对周围环境安全,且可以对当地红棕象甲成虫活动情况以及危害程度进行监测和预报。
目前国内苗圃普遍采用六层悬挂式诱捕器,其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是应用起来有很大不便,例如卸、装不方便;漏水功能不强经常积水;只能悬挂不能竖立;不能拆分、运输不方便;不能结合食物寄主发酵物进行诱捕等。而在《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5月发表的《红棕象甲聚集素引诱桶的制作及应用》一文中公开一种诱捕器,其为悬挂式诱捕器,主要用于聚集信息素诱捕,不适合结合寄主发酵物进行诱捕,而且要及时进行收集成虫和更换水,下雨天诱捕效果大打折扣。2010年8月1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公开的申请号为200920269708.1、名称为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诱捕器基本满足信息素诱捕红棕象甲成虫需要,但集虫盆高度浅,会导致盛水量过低,成虫容易逃逸;悬挂的集虫盆重量轻,在高温热天气时,当盆内水分蒸发殆尽后,诱捕器“头重脚轻”,而且在大风天气,容易被吹倒或解体损坏;2011年7月13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2050810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该诱捕器克服了不稳固的缺陷,但是将信息素集虫桶部分埋入地下,虽然稳固,但诱捕高度太低,未考虑到红棕象甲成虫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的生活习性,实际诱捕效果差;2012年3月28日公开的的申请号为201120245592.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该诱捕器由集虫桶、防复出板、连接架、遮雨盖、十字挡板等组成,可短期满足红棕象甲诱捕需求,但连接架为多根钢条容易生锈腐坏使连接不稳固,另外下部集虫桶与上部连接架和十字挡板等比例不协调,其零件多,使得诱捕器组装复杂,安装十分不方便。因此,研制一种可大范围推广、有效、方便的成虫诱捕器已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采用捕虫桶与十字挡板相结合的结构,在捕虫桶内放上信息素,吸引过来的红棕象甲将撞上十字挡板,并随之落入捕虫桶,且在捕虫捅内的防逆逃漏斗可有效防止红棕象甲逆逃出捕虫桶,有效地提高了捕虫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包括盖体、十字挡板和捕虫桶,盖体与十字挡板连接,十字挡板与捕虫桶连接;
所述盖体底部边缘设有数个安装架,十字挡板通过安装架与盖体连接,在十字挡板的底部、与安装架的接合处设有卡口,
所述捕虫桶由桶体和防逆逃漏斗构成,在桶体的顶部设有与十字挡板底部的卡口相对应的卡条,将十字挡板底部的卡口对准卡条,插入后旋转,即可将十字挡板与桶体连接,在桶体顶部内侧设有搭板,搭板与桶壁形成阶梯状结构,防逆逃漏斗的顶部的外缘设计为与搭板相对应的结构,可将防逆逃漏斗挂置在搭板上,防逆逃漏斗的底部圆周向设置数个弹性片,弹性片呈锥形结构,红棕象甲落入防逆逃漏斗时,在重力作用或是红棕象甲向下钻入时,将弹性片围绕成的圆锥结构打开,从而落入捕虫桶,当红棕象甲落入捕虫桶后,弹性片在弹性作用下恢复闭合状态,使红棕象甲无法逆向攀爬逃离,防止其逃脱。
所述盖体上设有把手,可便于搬运诱捕装置。
所述防逆逃漏斗上设有提手,便于提出放逃漏斗。
使用时,将红棕象甲诱捕装置放置在野外,把信息素放在捕虫桶内,当红棕象甲在信息素的诱导下飞入防逆逃漏斗或是碰撞十字挡板后落入防逆逃漏斗,并且由于红棕象甲的特性拨开弹性片钻入捕虫桶内,当红棕象甲钻入捕虫桶后,弹性片在弹性作用下复位并拢,使红棕象甲无法逃脱,达到诱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采用捕虫桶与十字挡板相结合的结构,在捕虫桶内放上信息素,吸引过来的红棕象甲将撞上十字挡板,并随之落入捕虫桶,且在捕虫捅内的防逆逃漏斗可有效防止红棕象甲逆逃出捕虫桶,有效地提高了捕虫效率,具有携带方便、诱捕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与十字挡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虫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捕虫桶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逆逃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捕虫桶纵向剖视图。
图中:1、桶体;2、安装架;3、盖体;4、把手;5、十字挡板;6、防逆逃漏斗;7、提手;8、卡条;9、卡口;10、弹性片;11、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包括盖体3、十字挡板5和捕虫桶,盖体3与十字挡板5连接,十字挡板5与捕虫桶连接,在盖体3上设置把手4;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所述盖体3底部边缘设有数个安装架2,十字挡板5通过安装架2与盖体3连接,在十字挡板5的底部、与安装架2的接合处设有卡口9,
在图3、4、5、6所示的结构中,所述捕虫桶由桶体1和防逆逃漏斗6构成,在桶体1的顶部设有与十字挡板5底部的卡口相对应的卡条8,在桶体1顶部内侧设有搭板11,搭板11与桶壁形成阶梯状结构,防逆逃漏斗6的顶部的外缘设计为与搭板11相对应的结构,在防逆逃漏斗6上设有提手,防逆逃漏斗6的底部圆周向设置数个弹性片10,弹性片10呈锥形结构。
安装时,将防逆逃漏斗搭放在桶体上,然后将盖体上的卡口对准捕虫桶顶部的卡条,将其拧紧且相互嵌合,使盖体与捕虫桶连接,完成安装。
将红棕象甲诱捕装置放置在野外,把信息素放在捕虫桶内,当红棕象甲在信息素的诱导下飞入防逆逃漏斗或是碰撞十字挡板后落入防逆逃漏斗,并且由于红棕象甲的特性拨开弹性片钻入捕虫桶内,当红棕象甲钻入捕虫桶后,弹性片在弹性作用下复位并拢,使红棕象甲无法逃脱,达到诱捕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十字挡板和捕虫桶,盖体与十字挡板连接,十字挡板与捕虫桶连接;
所述盖体底部边缘设有数个安装架,十字挡板通过安装架与盖体连接,在十字挡板的底部与安装架的接合处设有卡口,
所述捕虫桶由桶体和防逆逃漏斗构成,在桶体的顶部设有与十字挡板底部的卡口相对应的搭板,在桶体顶部内侧设有搭板,搭板与桶壁形成阶梯状结构,防逆逃漏斗的顶部的外缘设计为与搭板相对应的结构,可将防逆逃漏斗挂置在搭板上,防逆逃漏斗的底部圆周向设置数个弹性片,弹性片呈锥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逃漏斗上设有提手。
CN202120144147.3U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Active CN214282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147.3U CN21428288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147.3U CN21428288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2884U true CN21428288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4147.3U Active CN21428288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2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2730U (zh) 红棕象甲诱捕器
CN205018111U (zh) 一种新型红棕象甲诱捕器
CN206402987U (zh) 一种有效提高杀虫效果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01690929U (zh) 一种捕捉蚊虫的装置
CN201550518U (zh) 红棕象甲诱捕器
CN214282884U (zh) 一种便携式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CN202979952U (zh) 一种悬挂式光气一体飞虫诱捕器
CN204518946U (zh) 一种8孔梨小食心虫诱捕杀器
CN205648779U (zh) 一种抽屉式田间昆虫诱杀装置
CN202603445U (zh) 一种甲虫光诱捕器
CN111493039A (zh) 一种农业果树驱虫装置
CN202335307U (zh) 一种害虫诱捕器
CN201204883Y (zh) 一种诱蚊产卵器
CN20509341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CN205431706U (zh) 一种双层灯笼式观赏型梨小食心虫诱捕杀器
CN211091460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03251822U (zh) 一种前仆后继诱捕器
CN209330960U (zh) 一种环保灭蚊水箱
CN203087370U (zh) 新型简易捕鼠笼
CN207544129U (zh) 一种利用松墨天牛自然种群传播松材线虫生防菌的装置
CN206547696U (zh) 一种蔬菜种植的捕虫装置
CN212306570U (zh) 一种针对果实蝇的诱捕器
CN206078723U (zh) 一种胡蜂捕捉器
CN205865734U (zh) 一种红火蚁毒饵盒
CN204518947U (zh) 一种6孔桃小食心虫诱捕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