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561U -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561U
CN219372561U CN202223128217.XU CN202223128217U CN219372561U CN 219372561 U CN219372561 U CN 219372561U CN 202223128217 U CN202223128217 U CN 202223128217U CN 219372561 U CN219372561 U CN 219372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hell
key
torsion spring
magnetic pie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8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庆凯
李鑫
胡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un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Risun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untek Inc filed Critical Risun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128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有底壳和面盖,所述面盖装设于底壳上且其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面盖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面盖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面盖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按键结构和转动连接于按键结构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适配的第二磁性件,当面盖的另一端与底壳盖合连接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大于扭簧组件的扭力;所述按键结构用于驱动转动块转动以使转动块上的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分离继而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转动后与底壳分离;其实现按压按键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分离,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被打开,实现按键打开面盖,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充电盒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真无线蓝牙(TWS)耳机也就成了主流,TWS 耳机不需要有线连接,摆脱了传统耳机有线的束缚;左右2 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听歌、通话、佩戴都得到了提升。
如果再加要专业的声学拾音技术、智能降噪技术&AI 算法降噪技术等,即可实现完美的声音体验:耳戴语音、视频通话、音乐享受、爬山跑步、安全驾驶等。同时,设计者们想出各种办法不断优化:
比如外形越做越小巧,操作越来越方便,续航时间越来越长,音质越来越好等等。
当前的TWS 耳机的开盖方式一般是两种:一是用磁铁,需要一只手握着充电盒,另一只手打开上盖,关盖时靠磁铁吸合,这样操作起来就相对麻烦。另一种是用扣位,用手按压扣位,打开上盖,但是用扣位,外形上就需要在盒子上开缺口及做扣位,这样就破坏了外观。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在保证外观完整的情况下,需要简单方便的打开充电盒,我们设计一个新的开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实现按压按键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分离,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被打开,实现按键打开面盖,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有底壳和面盖,所述面盖装设于底壳上且其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
面盖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面盖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面盖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按键结构和转动连接于按键结构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适配的第二磁性件,当面盖的另一端与底壳盖合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大于扭簧组件的扭力;
所述按键结构用于驱动转动块转动以使转动块上的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分离继而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转动后与底壳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扭簧组件包括有双头扭簧和扭簧固定轴,面盖的一端形成有扭簧固定部,所述双头扭簧和扭簧固定部均套装在扭簧固定轴上,扭簧固定部可绕扭簧固定轴转动,扭簧固定轴的两端不可转动地位于底壳上;扭簧固定部上设置有弹簧定位槽,双头扭簧的两端位于弹簧定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盖包括有外托以及连接于外托内侧面的内托,外托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外托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内托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所在的一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托朝向外托的所在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装设于安装槽,所述外托遮盖安装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结构为复位按键结构,其包括有按键帽、垂直连接于按键帽的轴体以及套设于轴体上的弹性件;
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按键帽对应通孔处设置,所述按键帽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按键帽的连接处定义为第一节点;
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末端与转动块枢接且延伸部与转动块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杠杆支点,所述转动块与底壳枢接且转动块与底壳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第二节点;所述杠杆支点到第一节点的距离大于杠杆支点到第二节点的距离;
往下按压按键帽后,弹性件受压缩变形,转动块往下移动后朝向按键帽转动,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分离,面盖和底壳之间的磁力小于扭簧组件的扭力,面盖的另一端在扭力的作用下与底壳分开;
松开按键帽后,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力下,按键帽往上复位,同时带动转动块背离按键转动复位以使第二弹性件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将面盖的另一端与底壳盖合连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按键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于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按键机构、扭簧组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转动块的配合,实现按压按键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分离,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被打开,实现按键打开面盖,使用方便;
其次是,通过按键结构设计成复位按键结构,在松开按键后能够复位转动件,只需将面盖另一端重新放回原位置即可实现重新上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面盖盖合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按下按键结构后面盖未打开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按下按键结构后面盖打开的状态)。
附图标识说明:
10、面盖 101、扭簧固定部
11、外托 12、内托
20、底壳 201、通孔
31、双头扭簧 32、扭簧固定轴
41、第一磁性件 42、第二磁性件
50、转动块
51、杠杆支点 52、第二节点
60、按键结构
61、按键帽 62、轴体
63、弹性件 64、延伸部
71、电路板 72、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有底壳20和面盖10,所述面盖10装设于底壳20上且其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20。
面盖10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组件包括有双头扭簧31和扭簧固定轴32,面盖10的一端形成有扭簧固定部101,所述双头扭簧31和扭簧固定部101均套装在扭簧固定轴32上,扭簧固定部101可绕扭簧固定轴32转动,扭簧固定轴32的两端不可转动地位于底壳20上;扭簧固定部101上设置有弹簧定位槽,双头扭簧31的两端位于弹簧定位槽内。
面盖10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20;面盖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盖10包括有外托11以及连接于外托11内侧面的内托12,外托11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20,外托11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20;第一磁性件41设置于内托12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20所在的一端上。所述内托12朝向外托11的所在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41装设于安装槽,所述外托11遮盖安装槽。
所述底壳20上设置有按键结构60和转动连接于按键结构60的转动块50,所述转动块50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41适配的第二磁性件42,当面盖10的另一端与底壳20盖合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磁力大于扭簧组件的扭力;
所述按键结构60用于驱动转动块50转动以使转动块50上的第二磁性件42和第一磁性件41分离继而面盖10在扭力的作用下转动后与底壳20分离。
所述按键结构60为复位按键结构,其包括有按键帽61、垂直连接于按键帽61的轴体62以及套设于轴体62上的弹性件63;
所述底壳20上开设有通孔201,所述按键帽61对应通孔201处设置,所述按键帽61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延伸部64,所述延伸部64与按键帽61的连接处定义为第一节点;
所述延伸部64的延伸末端与转动块50枢接且延伸部64与转动块50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杠杆支点51,所述转动块50与底壳20枢接且转动块50与底壳20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第二节点52;所述杠杆支点51到第一节点的距离大于杠杆支点51到第二节点52的距离;
往下按压按键帽61后,弹性件63受压缩变形,转动块50往下移动后朝向按键帽61转动,第二磁性件42和第一磁性件41分离,面盖10和底壳20之间的磁力小于扭簧组件的扭力,面盖10的另一端在扭力的作用下与底壳20分开;
松开按键帽61后,在弹性件63的复位作用力下,按键帽61往上复位,同时带动转动块50背离按键转动复位以使第二弹性件63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将面盖10的另一端与底壳20盖合连接,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适配。
所述底壳20内设置有电路板71,所述弹性件63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71和按键帽61。所述底壳20上设置有充电接口72,所述充电接口72电连接于电路板7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按键机构、扭簧组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转动块的配合,实现按压按键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分离,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被打开,实现按键打开面盖,使用方便;
其次是,通过按键结构设计成复位按键结构,在松开按键后能够复位转动件,只需将面盖另一端重新放回原位置即可实现重新上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有底壳和面盖,所述面盖装设于底壳上且其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其特征在于:
面盖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面盖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面盖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按键结构和转动连接于按键结构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适配的第二磁性件,当面盖的另一端与底壳盖合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大于扭簧组件的扭力;
所述按键结构用于驱动转动块转动以使转动块上的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分离继而面盖在扭力的作用下转动后与底壳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组件包括有双头扭簧和扭簧固定轴,面盖的一端形成有扭簧固定部,所述双头扭簧和扭簧固定部均套装在扭簧固定轴上,扭簧固定部可绕扭簧固定轴转动,扭簧固定轴的两端不可转动地位于底壳上;扭簧固定部上设置有弹簧定位槽,双头扭簧的两端位于弹簧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包括有外托以及连接于外托内侧面的内托,外托的一端通过扭簧组件枢接底壳,外托的另一端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内托可开合式连接于底壳所在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朝向外托的所在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装设于安装槽,所述外托遮盖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为复位按键结构,其包括有按键帽、垂直连接于按键帽的轴体以及套设于轴体上的弹性件;
所述底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按键帽对应通孔处设置,所述按键帽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按键帽的连接处定义为第一节点;
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末端与转动块枢接且延伸部与转动块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杠杆支点,所述转动块与底壳枢接且转动块与底壳之间的枢接处定义为第二节点;所述杠杆支点到第一节点的距离大于杠杆支点到第二节点的距离;往下按压按键帽后,弹性件受压缩变形,转动块往下移动后朝向按键帽转动,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分离,面盖和底壳之间的磁力小于扭簧组件的扭力,面盖的另一端在扭力的作用下与底壳分开;
松开按键帽后,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力下,按键帽往上复位,同时带动转动块背离按键转动复位以使第二弹性件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将面盖的另一端与底壳盖合连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按键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于电路板。
CN202223128217.XU 2022-11-24 2022-11-24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19372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8217.XU CN219372561U (zh) 2022-11-24 2022-11-24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8217.XU CN219372561U (zh) 2022-11-24 2022-11-24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561U true CN21937256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8217.XU Active CN219372561U (zh) 2022-11-24 2022-11-24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6804U (zh) 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垃圾桶
CN219372561U (zh) 按键开盖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2085837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JP3571575B2 (ja) 携帯電話機
CN212785773U (zh) 一种金属外壳天线的蓝牙耳机
US20080070651A1 (en) Headset Slider Mechanism
CN205793196U (zh) 一种耳机头可上下旋转的蓝牙耳机
CN216122849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翻盖结构
US2007011632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9499514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8550075U (zh) 一种防尘耐久娱乐音响
CN213844448U (zh) 一种声乐教学发声练习辅助器
CN218587306U (zh) 一种带阻尼翻盖式半透蓝牙耳机收纳盒
CN218976809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弹簧式开关盖装置
CN214591914U (zh) 一种合页机构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5708485U (zh) 带有音乐播放装置的易拉罐
CN213627124U (zh) 安装有隐藏式合页的装置及耳机收纳盒
CN211429506U (zh) 一种自动打开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8103424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蓝牙耳机
CN217957283U (zh) 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蓝牙耳机
CN218354963U (zh) 一种收纳盒的开盖构造
CN215682587U (zh) 带解码功能的耳机充电盒
CN216626027U (zh) 一种便携内卡扣式耳机充电仓
CN218526421U (zh) 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
CN216313371U (zh) 一种具有指尖陀螺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