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345U -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345U
CN219372345U CN202320212030.3U CN202320212030U CN219372345U CN 219372345 U CN219372345 U CN 219372345U CN 202320212030 U CN202320212030 U CN 202320212030U CN 219372345 U CN219372345 U CN 219372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solar panel
supporting piece
fold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20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杰虎
詹军成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20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太阳能板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支撑面抵触。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太阳能板转动连接,且当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可调节地与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以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夹角。通过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能够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夹角。当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第二支撑件受到压力,折叠支架的稳定性强。

Description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板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板的背光面通常会设置支架,以便于将太阳能板支撑于地面。部分支架的角度可以调节,以便于调节太阳能板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从而尽量让太阳光能够直射太阳能板,以提升太阳能板的转换率。目前部分支架在处于支撑状态时结构不稳定,支架自身角度容易发生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支撑的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支架,用于将太阳能板支撑在支撑面上,所述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支撑面抵触。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可调节地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夹角。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通过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能够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夹角,从而当太阳能板与折叠支架连接时,能够控制太阳能板相对于支撑面的角度。当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第二支撑件受到太阳能板与第一支撑件的压力,与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撑件受到拉力相比,第二支撑件受到压力更不容易与第一支撑件分离,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角度不易发生变化,折叠支架的稳定性强。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通过连接件实现与太阳能板的转动连接,提升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连接太阳能板的稳定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使得连接件具有较佳的强度以及增加连接件与太阳能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连接件能够更牢固地设置于太阳能板的背面。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连接件相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以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连接件之间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限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当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限位于限位部的不同位置时,能够对应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夹角。从而实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件可调节连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及抵压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一端,并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所述抵压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抵压所述第一支撑件,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弧形面与第一支撑件抵压能够让抵压部位于第一支撑件不同位置时,抵压部与第一支撑件的接触面积大,既能够增加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稳定性,也能够减少由于抵压部与第一支撑件的截面面积过小压强过大,导致抵压部磨损或者第一支撑件出现划痕的情况发生。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所述抵压部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向外伸出,并抵压所述第一弹性条和所述第二弹性条。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第一弹性条及第二弹性条受抵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并对抵压部施加弹性恢复力,以使抵压部能够限位于第一弹性条及第二弹性条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设有粘贴部,所述粘贴部与所述限位部可拆卸地粘接配合。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通过粘贴部粘接于限位部的不同位置,以使抵压部限位于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有调节槽,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调节槽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当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调节槽中。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当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件能够位于调节槽中,从而能够减少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太阳能装置的占地空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主体部及握把部,所述主体部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握把部连接,所述握把部用于与所述支撑面抵触,且所述握把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凸出于所述太阳能板外。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握把部能够凸出于太阳能板外,以便于使用人员能够抓握握把部,并搬运太阳能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包括折叠支架,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中,当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与第二支撑件受到拉力相比,第二支撑件受到太阳能板与第一支撑件所施加的压力,能够让第二支撑件更稳定,更不容易与第一支撑件分离。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通过与限位部限位配合能够连接于第一支撑件,并通过第二支撑件连接于限位部的不同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相对角度,进而调节太阳能板与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以尽量让太阳直射太阳能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方式中太阳能装置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太阳能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限位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限位部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第二支撑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3中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限位部的分解图。
图7是图4中第一支撑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图2中太阳能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沿IX-IX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限位部、连接件及部分太阳能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图1中折叠支架的分解图。
图12是图2中部分太阳能装置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太阳能装置 001 支撑部 22 连接件 40
折叠支架 100 抵压部 23 第一连接部 41
第一支撑件 10 平条 231 第二连接部 42
主体部 11 接触平面 2311 太阳能板 200
调节槽 111 弧形条 232 向光面 201
侧壁 1111 弧形面 2321 背光面 202
底壁 1112 粘贴部 24 支撑面 300
握把部 12 限位部 30 第一端 10a、20a
第二支撑件 20 第一弹性条 31 第二端 10b、20b
转动部 21 第二弹性条 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当某参数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一端点值时,应该理解为端点值允许存在±10%的公差,比如,A比B大于10,应该理解为包括A比B大于9的情况,也包括A比B大于11的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太阳能板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板的背光面通常会设置支架,以便于将太阳能板支撑于地面。部分支架的角度可以调节,以便于调节太阳能板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从而尽量让太阳光能够直射太阳能板,以提升太阳能板的转换率。目前部分支架在处于支撑状态时结构不稳定,支架自身角度容易发生变化。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支架,应用于太阳能板,所述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支撑面抵触。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可调节地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夹角。
上述实施例的折叠支架中,通过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能够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夹角,从而当太阳能板与折叠支架连接时,能够控制太阳能板相对于支撑面的角度。当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第二支撑件受到太阳能板与第一支撑件的压力,与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撑件受到拉力相比,第二支撑件受到压力更不容易与第一支撑件分离,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角度不易发生变化,折叠支架的稳定性强。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001,太阳能装置001包括太阳能板200及折叠支架100。太阳能板200具有向光面201及背光面202,向光面201与背光面202相背设置,向光面201用于吸收太阳能,折叠支架100设置于太阳能板200的背光面202。折叠支架100具有支撑状态及折叠状态,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能够支撑太阳能板200,并且通过调节折叠支架100自身的角度,能够对应调节太阳能板200角度,以尽量让太阳光能够直射太阳能板200,提升太阳能板200的转换率。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能够减少太阳能装置001的占地面积,以便于携带、搬运以及收纳。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折叠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0及第二支撑件20,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与太阳能板200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10的第二端10b用于与支撑面300抵触。支撑面300应理解为放置折叠支架100的面,例如地面、楼顶等。支撑面300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既可以是水平面也可以是倾斜面。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与太阳能板200转动连接,并且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的上方。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被配置为可调节地与第一支撑件10连接。
通过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与的第一支撑件10可调节连接,以使第二支撑件20能够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0的不同位置,以调节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夹角,进而调节太阳能板200相对于支撑面300的夹角。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由于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的上方,第二支撑件20受到太阳能板200与第一支撑件10的压力,与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下方,第二支撑件20受到太阳能板200与第一支撑件10的拉力相比,第二支撑件20受到压力更不容易与第一支撑件10分离,从而能够提升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连接牢固性的要求也更低,例如当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时,由于第二支撑件20受到压力,能够稳定地与第一支撑件10连接。若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下方,第二支撑件20在受到自身重力以及拉力的情况下,容易与第一支撑件10分离,导致折叠支架100无法有效地支撑太阳能板200。
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通过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及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分别与太阳能板200连接,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与第一支撑件10连接,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以使第一支撑件10具有较佳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10与支撑面300的摩擦系数不影响第一支撑件10的稳定性,摩擦因素可控,能够减少由于支撑面300过于光滑,导致第一支撑件10放置于支撑面300时,第一支撑件10相对太阳能板200转动的情况发生。折叠支架100适用于各类光滑的支撑面300。
上述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上方应理解为是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并放置于支撑面300的情况,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位置并不限定。例如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太阳能装置001能够倒过来搬运或者摆放,此时第二支撑件20对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下方。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设有限位部30,限位部30沿第一支撑件10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部30被构造为能够将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限位于限位部30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支撑件10的第二端10b与第一支撑件10可调节连接,当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限位于限位部30的不同位置时,能够对应调节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可调节连接方式不限于第一支撑件10设置限位部30,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第一支撑件10设有沿第一支撑件10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与滑槽滑动连接并能够通过紧固件将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与第一支撑件10固定,以实现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可调节连接。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可调节方式也不限于无级调节,例如,第一支撑件10形成有多个限位块,多个限位块沿第一支撑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抵触于任意的限位块中以实现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可调节连接。
请参阅图4和图5,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包括支撑部22、转动部21及抵压部23,转动部21设置于支撑部22的一端,转动部21为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用于与太阳能板200转动连接。抵压部23设置于支撑部22的另一端,抵压部23为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抵压部23能够限位于限位部30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抵压部23设有弧形面2321,弧形面2321能够抵压第一支撑件10,以使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连接。相较于平面与第一支撑件10抵压,弧形面2321与第一支撑件10抵压能够让抵压部23位于第一支撑件10不同位置时,抵压部23与第一支撑件10的接触面积更大,既能够增加第二支撑件20与第一支撑件10的稳定性,也能够减少由于抵压部23与第一支撑件10的接触面积过小压强过大,导致抵压部23磨损或者第一支撑件10出现划痕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抵压部23包括平条231及弧形条232,弧形面2321位于弧形条232,平条231的一侧与支撑部22连接,平条231的另一侧与弧形条232连接。平条231设有接触平面2311,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平条231的接触平面2311与第一支撑件10相接触,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强。当折叠支架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弧形条232的弧形面2321与第一支撑件10接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均沿第一支撑件10的长度方向延伸,抵压部23设置于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之间,沿支撑部22的宽度方向,抵压部23的两端相对于支撑部22向外伸出,第一弹性条31与第二弹性条32之间的间距小于抵压部23沿支撑部22宽度方向的长度,从而抵压部23向外伸出的部分与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过盈配合,以使抵压部23抵压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受抵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并对抵压部23施加弹性恢复力,以使抵压部23能够限位于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由于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0受到压力,从而通过第一弹性条31与第二弹性条32的弹性恢复力也能够稳定地限定第二支撑件20的位置,与第二支撑件20受到拉力相比稳定性更强。
可选的,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的尺寸相同,以便于相互替换使用。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的材料均为橡胶。
沿支撑部22的宽度方向,转动部21相对支撑部22向外伸出,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转动部21相对支撑部22伸出的部分能够抵压于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通过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对转动部21施加弹性回复力,以使转动部21能够稳定地设置于第一弹性条31与第二弹性条32之间,使得折叠支架100能够保持在折叠状态。
请参阅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的抵压部23设有粘贴部24,粘贴部24与限位部30可拆卸地粘接配合,通过粘贴部24粘接于限位部30的不同位置,以使抵压部23限位于限位部30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选的,粘贴部24及限位部30为一组相配合的魔术贴。例如,粘贴部24为魔术贴的毛面,限位部30为魔术贴的勾面。
通过抵压部23抵压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或者通过粘贴部24与限位部30可拆卸地粘接配合,第二支撑件20与第一支撑件10的连接方式简单。在拆卸时直接对和第一支撑件10连接的第二支撑件20施加拉力,即将抵压部23脱离于第一支撑件10而完成拆卸。在安装时,将抵压部23设置于限位部30即可将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连接。并且通过将抵压部23设置于限位部30的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即可调节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角度,第一支撑件10及第二支撑件20的角度调节简单快捷,调节角度范围大,太阳能板200与支撑面300的夹角能够在10°至90°的范围内调节,并且太阳能板200与支撑面300的角度调节为无级调节。
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开设有调节槽111,调节槽111沿第一支撑件10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部30设置于调节槽111中。第二支撑件20的抵压部23插置于调节槽111并与限位部30配合,以使抵压部23与第一支撑件10连接。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0能够收容于调节槽111中,从而能够减少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太阳能装置001的占地空间,并且第一支撑件10能够保护第二支撑件20,以减少第二支撑件20的磨损。
限位部30设置于调节槽111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节,例如当限位部30包括第一弹性条31及第二弹性条32时,第一弹性条31可以设置于调节槽111的一个侧壁1111,第二弹性条32设置于调节槽111相对的另一个侧壁1111,以使抵压部23能够位于第一弹性条31与第二弹性条32之间。又例如当限位部30为魔术贴时,魔术贴可以设置于调节槽111的底壁1112,抵压部23伸入调节槽111时,抵压部23上的魔术贴与调节槽111的魔术贴配合。
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包括主体部11及握把部12,调节槽111位于主体部11,主体部11的一端与太阳能板200转动连接,握把部12设置于主体部11的另一端,握把部12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二端10b。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握把部12用于与支撑面300抵触,以使折叠支架100能够稳定地支撑太阳能板200。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握把部12能够凸出于太阳能板200外,以便于使用人员能够抓握握把部12,并搬运太阳能装置001。握把部12设有通槽,使用人员的手部能够穿过该通槽以进一步提升抓握握把部12的便利性。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支架100还包括连接件40,连接件40用于与太阳能板200连接。第一支撑件10的主体部11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件20的转动部21均与连接件40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撑件10及第二支撑件20通过连接件40实现与太阳能板200的转动连接,提升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连接太阳能板200的稳定性。可选的,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及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均与连接件40铰接以实现转动连接。
连接件40包括第一连接部41及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与第二连接部42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41及第二连接部42均固定于太阳能板200的背面,并且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连接部42位于第一连接部41上方。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与第一连接部4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与第二连接部42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41与第二连接部42相连接,相较于第一连接部41与第二连接部42分开设置,能够提升连接件40的整体强度以及增加连接件40与太阳能板200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连接件40能够更牢固地设置于太阳能板200的背面。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及连接件40相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以使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及连接件40之间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可选的,第二连接部42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且一端与第一连接部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0连接。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及连接件40均为薄板制成的钣金件,不仅能够减少物料,降低成本,还使得折叠支架100具有较轻的重量,便于搬运。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001,太阳能板200与折叠支架100相连接,当折叠支架10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0的第一端20a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端10a的上方,与第二支撑件20受到拉力相比,第二支撑件20受到太阳能板200与第一支撑件10所施加的压力,能够让第二支撑件20更稳定,更不容易与第一支撑件10分离。第二支撑件20的第二端20b通过与限位部30限位配合能够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0,并通过第二支撑件20连接于限位部30的不同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相对角度,进而调节太阳能板200与支撑面300之间的夹角,以尽量让太阳直射太阳能板200。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支架,用于将太阳能板支撑在支撑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支撑面抵触;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可调节地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不同位置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能够将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限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部、转动部及抵压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一端,并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所述抵压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抵压所述第一支撑件,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所述抵压部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向外伸出,并抵压所述第一弹性条和所述第二弹性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设有粘贴部,所述粘贴部与所述限位部可拆卸地粘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有调节槽,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调节槽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当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调节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主体部及握把部,所述主体部一端用于与所述太阳能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握把部连接,所述握把部用于与所述支撑面抵触,且所述握把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凸出于所述太阳能板外。
10.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支架,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
CN202320212030.3U 2023-01-17 2023-01-17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Active CN21937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2030.3U CN219372345U (zh) 2023-01-17 2023-01-17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2030.3U CN219372345U (zh) 2023-01-17 2023-01-17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345U true CN21937234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2030.3U Active CN219372345U (zh) 2023-01-17 2023-01-17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7950U (zh) 多功能阅读架
US20140165366A1 (en) Universal mounting and support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1295776A3 (en) Stroller
CN219372345U (zh) 折叠支架及太阳能装置
CN110419867A (zh) 多功能阅读架
TWM448173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保護套
EP1528255A3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CN205321515U (zh) 一种可站立使用手提电脑的背包
CN211779986U (zh) 折叠式支撑架
CN215222116U (zh) 一种背包式太阳能折叠板
CN205179165U (zh) 一种便携式背包手机支架
CN202396623U (zh) 一种新型拐杖凳
CN205331942U (zh) 便携式充电折叠台灯
KR200463167Y1 (ko) 태양광 전지를 이용한 휴대용 충전기
CN209769462U (zh) 折叠式笔记本电脑现场工作台
CN215284608U (zh) 一种眼镜夹
CN211186276U (zh) 一种防滑阅读架
CN216907225U (zh) 一种便携式可拆的笔记本电脑支撑壳
CN215499091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210942525U (zh) 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
CN214008595U (zh) 一种多功能平板支架
CN212811775U (zh) 手机支架结构
CN216851877U (zh)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板
CN215871488U (zh) 手机充电器辅助支架
CN210414169U (zh) 一种可收紧式砂纸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